心理学认为,人都有一种倾向,既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护“自主的”地位,不愿意受别人的干涉或控制。我们都知道,祈使句的作用是要求、请求、命令、劝告、叮嘱、建议别人做或不做一件事。这种句子听上去显得生硬、冷冰冰的。我们在英语老师与学生的口头交流中,也存在着大量类似于“Don’t forget"的祈使句,很多时候,这些祈使句的指令起不到预期的作用,反而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
不做一个“祈使句”老师,平时更要注意和学生的谈话方式。和学生个别谈话的时候一定要就事论事,不要轻易给学生贴上不良标签,更不要轻易把学生以前的行为拿来批评学生。个别谈话使教师避免了与学生在课堂上发生正面冲突,同时也呵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容易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从思想上转变学生的错误认识。
不做一个“祈使句”老师要教育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团结同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关心、帮助别人,如老、弱、病、残和经济困难的人。使其分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应做,而且可以多做,什么不能做。
不做一个“祈使句”老师,关爱每一位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