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5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发愤立志》说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2-11 21: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说教材

《发愤立志》是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围绕本单元“成长”的话题,课文以两副对联为主线,用简单清晰的语言讲述了这个故事:苏东坡年轻时博学多才,故有时难免恃才傲物,后受到一位老人善意委婉的点拨,明白了学无止境、要发愤立志的道理,而后终于成为中国大文豪。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母语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编者选这篇课文的意图正是让学生对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苏东坡有初步的了解,教育学生学无止境,要虚心好学,其中也可感受到苏东坡的人格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华历史文化的热爱。

《课标》特别强调“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以《课标》为依据,结合本单元“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训练重点,特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和能力

1、学会6个字,认识4个字。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并识记四个词“聪明机敏”、“盖世无双”、“呆若木鸡”、“恍然大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二)过程和方法

    以“朗读、感悟、交流、表演”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课程资源的熏陶下,感受苏东坡的人格魅力,受到发愤立志、虚心好学的启发,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感受苏东坡的人格魅力,启发教育学生学无止境,要虚心好学。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①扶放结合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要十分重视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针对本课特点,采用“举一反三,扶放结合”法。首先扶着学生学习第三段,教师点拨,使学生掌握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学习第四、五段,旨在教学生乐学、会学。

②“以读代讲”法

《课标》要求“在语言实践中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所以阅读教学的主要手段是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积累和运用,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文故事生动,文辞流畅,语言细腻传神,学生读起来饶有兴趣。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的讲只要引导、启发、指出思考的方向即可,将课堂的时间、空间最大限度地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学习语言,以读促情,读中体验,读中明理。
③入境表演法

语言本身是抽象的,我们要创设情境,再现语言环境,让学生如临其境,受到感染。教学中,我让学生排课本剧,分角色演一演,从而以文本的语言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自然而然地感悟、积累、运用语言。

2、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学生可采用“读一读,画一画,品一品,演一演”的学习方法。先整篇地读、整段地读,从整体上感知文本,再画出描写苏东坡神态、语言的句子,深入地、反复地品一品,最后全身心地演一演。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究获取知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会6个字,认识4个字。学习课文1、2自然段,了解苏东坡年轻时由于博览群书,才气甚高,因而有些恃才傲物,写出了“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的对联,结合苏东坡年轻时的作品帮学生理解“聪明机敏”。

第二课时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以“苏东坡为什么要重新写那副对联”为主线,以朗读、表演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不离文本,抓住文中描写苏东坡神态、语言的词句深入理解,读中积累,读中感悟,读中明理。整堂课分为五个环节:

(一)以问促读,激发求知欲

“学起源于思,思起源于疑”。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关键,是创新学习的开端。文中两副对联是人物心灵的镜子,是阅读故事的眼睛。开课时,我让学生高声朗诵这两副对联,再让学生大胆质疑,并引导学生提出最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即“苏东坡为什么要重新写那副对联?”“牵一发而动全文”的核心问题,为学生与文本多角度、深层次的对话起到关键性的引导作用。学生有疑而学,学习的欲望也就油然而生。

(二)品读感悟,互动交流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此指导思想下,为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我安排了“品读感悟,互动交流”这一主要环节,同时将学法的指导有机渗透。

1、教给学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本段的教学,我以“找重点词句→品读重点词句→分角色表演→总结学习方法”的思路设计。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整段,画出描写苏东坡心理、语言的词句,反复朗读,体会苏东坡洋洋自得、狂妄自大的心情。其间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盖世无双”。然后让学生想象入境,分角色表演,最后总结出 “一找、二读、三演”的学法。

以上教学,以“情”为核心,唤醒学生情感的体验,使学生自然而然走入文本。以“读”为主线,把读与品悟,读与想象有机结合,体现出读的层次性:由读懂意思到读出情感。

2、运用学法,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先大胆放手,让学生运用学法进行自学,再组织全班交流、品读,最后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讨论以下语句:

①“苏东坡脸上立刻红一阵、白一阵,脑门上汗涔涔的。”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通过看课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的感受,揣测苏东坡当时的心理活动,从而体会他当时的羞愧、难堪、焦急、狼狈。让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的方式把自己的阅读体验表达出来。

②“苏东坡呆若木鸡,一时都忘了送客。等缓过神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2-11 21:20:00 | 只看该作者
他才恍然大悟,赶忙添了几个字,重新写了那副对联: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在学习第②句话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呆若木鸡”“恍然大悟”两个词语,通过查字典、表情演示的方法理解词意,结合句子体验词语传达的情感,通过想象品读“复活”词语的本来面目,使学生深入苏东坡的精神世界,理解苏东坡的复杂心情。

教学中充分利用读的策略,以读为主,从语言文字入手,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反复品味思考,通过自由读、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从而加深学生对人物和文中道理的认识和理解,充分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3、扩充资源,学习第6自然段。

   学生齐读第6段后,师利用课件出示苏东坡在散文、诗歌、词等领域的成就,在学生无比敬仰、连声赞叹之时,引学生思考“苏东坡为什么能成为中国的大文豪”,待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之后,师再用课件补充介绍苏东坡生平博览群书、孜孜不倦、虚怀若谷的感人事迹。这样不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苏东坡的人格魅力,而且指导学生的实践,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不光要立志,还要付诸实际行动,持之以恒、学而不厌,才能有所作为。

(三)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师小结故事内容,让学生谈谈从中受到的启发。谈启发时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说,只要学生就文本谈出了自己的见解,教师都要充分地肯定。正如《课标》所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谈完启发再让学生给第二副对联加上横批。学生写“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手不释卷”都行。通过这一训练,可以升华学生对苏轼的敬仰之情,坚定学生发愤立志、谦虚好学的信念。

(四)练习复述,体验运用

    由于前面学生读得充分、读得透彻、读得投入,此时让学生复述课文已是水到渠成。通过复述课文,促使学生将文本语言进行内部消化,转化成富于个性色彩的鲜活语言,真正落实了《课标》所讲的“在语言实践中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

(五)课后延伸,强化主题

课后应该是一个新的学习轮回的开始,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能使学生从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发展个性。在课堂最后这个环节,我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提出三个课后练习供学生选择。一是找出文中的四字成语,誊抄在积累本上。二是读写结合的练习,其目的是从读后的启发入手,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依托,促使学生有感而发,落笔成文。三是课本剧的排演,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把书面文字转换成适合于舞台的口头语言、形体动作,变静态的课本语言为动态的演出实践,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遵循板书为教学服务的教学理念。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图文并茂的板书易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主体参与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我画了古代的宅门,在门柱写上“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对联,总结课文时让学生在门楣加上横批“学无止境”。这既能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而且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4 15: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