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构主义学习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12:58: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假设、一种解释,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而更新。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适用的方法。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知识是不可能一用就准、一用就灵的,而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境,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知识是一种意义的建构,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知识也是一种个体社会建构的产物,学习者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认识世界,又在这种交往中不断调整与修正自己的认识,达到对世界更全面、更透彻认识的目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总是和认知者在特定情境中的求知过程密切相关,包括对真理的质疑、对知识的渴求、对知识的建构与认识以及相应的情境脉络。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学习具有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景性的倾向。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强调学习者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收集、分析、整理有关资料,主动进行意义的建构。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学习者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和学习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

3、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认为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己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以及基于这些经验基础上的一系列认知结构。有效的学习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意义也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建构起来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习者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千差万别。其实,在学生的共同体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建构主义虽然非常重视个体的自我发展,但是它也不否认外部引导,也就是教师的影响作用。

4、 建构主义的教师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再是“给予”,学生的职责也不再是“接受”,教师不应当把自己看成是“掌握知识和仲裁知识止确性的唯一权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否认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权威作用,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5、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 , 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交互式教学等都被建构主义教学所提倡。建构主义教学观在教学目标方面强调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建构主义在教学观念上首先强调教学的理解性,其次是重视教学的情境化,然后是重视主体与活动的交往。教师的职责与任务是给学生提供现实世界中复杂而真实的问题,在于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与辅导,在于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在教学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强调自上而下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

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开发出了一系列教学方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意义建构的概念框架的支架式教学、突出教学情境的抛锚式教学、随机通达式教学、教学活动方式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情景性教学等对我国的教育教学模式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08: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