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8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17.古诗三首【江南春】》优秀PPT课件和教案下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 17:4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件下载说明: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2019年最新更新的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优秀教育教学课件,课件与部编版语文书最新教材同步,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的课件、试卷资源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老师们下载!

课件科目:语文
课件年级:小学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1册)
课件版本:人教部编版

课件名称:17.古诗三首【江南春】
课件格式:  PPT

        请需要的老师们直接到帖子下面下载附件!如有问题请私信我或回帖说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 17:43:25 | 只看该作者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_gzMrIXdSkwyk5y6O_zaQ
提取码:hgol


打开微信关注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免费获取解压密码。
如果已关注,请进入“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在底部输入“密码”会自动回复最新下载密码。
请打开微信扫下面二维码关注本站公众号添加微信号:Lspjyw   方式,打开微信,添加朋友,点下面公众号,输入Lspjyw ,点击搜一搜。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 17:43:5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刘禹锡的《浪淘沙》。
2.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浪淘沙》,领略了黄河的宏大的气势,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江南的景色和乡村风光。
3.继续用学习上节课古诗的方法来学习《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板书:江南春  书湖阴先生壁)
二、学习古诗
(一)学习《江南春》
1.导入: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又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1)指名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2)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2介绍作者: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3.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2)分组读。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3)再读古诗,结合旁边的注释,理解词语或诗句的意思。
(4)学生交流收获,提出不懂的地方。
5.反复诵读,体会诗意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集体订正。
(3)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4)体会第一句诗的意思。可指名让学生说(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5)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6.后两行——雨景、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行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晴景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及时的补充背景知识(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
(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4)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许许多多的寺庙,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6)练习背诵古诗。
7.合作交流、品味意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8 18: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