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 06:0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四”共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编排了6对反义词,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现意思相反或者相对的词,并且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识字。“字词句运用”编排了12个词语,让学生在复习巩固熟字新词的基础上,说说自己喜欢的四季。“展示台”引导学生做自己的姓名卡片,并且能从卡片上认识同学的名字。“日积月累”编排的是珍惜时间的名言。“和大人一起读”编排的是一篇科学童话《小松鼠找花生》。通过和大人一起阅读,了解花生的生长规律,激发对大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为认识6个生字,会写两个字和一个笔画,初步建立反义词的概念。学会制作自己的姓名卡片,能从卡片上认识同学的名字,积累有关惜时的名言,懂得珍惜时间。和大人一起读《小松鼠找花生》,了解花生的果实长在地下这一生活常识。上完课后,教学效果感觉良好,也有许多的感受、体会。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        “识字加油站”环节中,我重点关注学生“正”的后鼻音发音,部分学生“女”字发音不准确,因此,在词语朗读中正音,效果不错。在学生朗读六组反义词时我相机引导利用反义词也是一种识字好方法,在书写时我时刻关注学生坐姿和握笔姿势。
2.        “字词句运用”环节中,学生自由认读,指生读,引导学生运用词语说话,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用不同形式表达自己喜欢的季节,有的同学用一个词,有的运用了好几个词,就此,鼓励学生允许学生的不同答案。学生积极性很高,效果很好。
3.        “展示台”环节中,课前学生主动询问请教同学姓名,搜集摘抄,鼓励认识更多的新朋友。在班内开展“姓名识字大王”比赛,学生参与积极主动,采取同桌评、组内评、最后班级评选。在活动中,不仅认识许多生字,结交朋友还激发了学生识字激情。学生们乐在其中。
4.        “日积月累”环节,学生先借助拼音自己读名言,组内交流正音。鼓励学生说说名言的意思,其他同学补充,纠正。在熟读的基础上,采用指名读,学生推荐朗读等多种形式中,熟读成诵。学有余力的同学搜集其他惜时名言。
5.        “和大人一起读”环节,学生为主,课前布置学生与家长一起读,知道一些生活常识,感受大自然事物的神奇,课上交流朗读方法,在班级内推广。分享朗读收获。
二、成功之处
1.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这节课中,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体现得十分清楚,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以生为本。整堂课中,教师几乎没有对课文的讲解,主要通过学生的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如在“展示台”的环节里,我始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模式,而改为学生学,组内合作探究学习,老师引导,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
2.整堂课充分重视朗读和背诵积累的训练和指导,注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以读为本,熟读成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抓住机会,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读书,透过读,让学生自己来理解名言,熟读自然成诵,更能够有效地促进语言的积累。
三、不足之处
虽然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但是反观整节课堂,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有一些遗憾:对学生的个性理解不够充分,还有些越俎代庖的嫌疑。在“识字加油站”环节中,识记字词是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记忆妙招还是按老师的记忆方法去落实,所以自己也在反思:是否在情感方面也有灌输的嫌疑呢?说白了,我在课堂上并不足够大气,有时候拘泥于小空间。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调控,教师的教学一定程度上还是框架着学生。
四、改进措施
因为课堂上知识给予过多,让少部分学生有点跟不上进度。如果老师给予学生理解、尊重,大胆放手,课堂效率会更高一些;如果让学生学会在读思中去自发的发现问题,不始终围绕老师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学生学得更愉快……总之,以后老师要在课堂上“舍得放”,教师大胆放开,学生综合潜力培养将会真正落到实处。今后我会努力弥补这些不足,争取打造出使学生更喜欢的课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4 02: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