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实录集锦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2-10 21:03:00 | 只看该作者
《燕子专列》词语教学例析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张浇娇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燕子专列》是一篇以保护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题的课文,真实感人。课题中的“专列”是一个专用名词,三年级孩子对它相当陌生,让孩子感受“燕子专列”背后蕴含着的浓郁而博大的“爱”,是本课教学的难点;课文中新词语比较多,这些词语在帮助学生理解燕子处境的艰难,体会人们对动物的关怀起着关键作用。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如何优化词语教学,让它成为一扇门,引领孩子走进语言文字的缤纷天地感受词语背后的人文情怀。下面举两个课堂教学片段来讨论。



  【片段一】感受“专列”的人文情怀



  师:我们来做个猜词游戏,好吗?(出示:专。)猜的词要用上“专”字。



  师:对某个人进行单独采访叫──(生:专门、专访。)



  师:应该是──(生齐说专访。)商店里单独卖一种商品的柜台叫──(生:专业、专柜。)



  师:是专柜。把你的作文、日记收集起来的集子可以叫──(生:专集。)



  师:某人对某一学问知道得很多,特别有研究,我们可以称他为──(生:专家。)



  师:为某人某事特地安排的飞机就是──(生:专机、专列。教师随机板书:专列。)



  师:什么是专列?



  生:专门的列车。



  生:专门为人乘坐的或专门运某一种货物的火车。



  师:你们看,现在开来了一个专列。看看这是专门为谁开的列车。



  (师出示课文第一段的前半部分。学生自由读。)



  师:这个专列就是──(生齐:燕子专列。)



  师:为燕子开一趟专列!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言语,一定要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专”是个非常活跃的词素,在生活中会不经意地从孩子们的口中流露出来。如“专家、专卖店、专集”。“专”也是个有情感色彩的词素,“专”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爱”的深意,如“专家”表达了对技术人才的敬爱,“专座”透出了对老弱病幼的关爱……这节课刚开始,教师就以孩子的已知为基点,猜猜带“专”的词语,扩展对“专”的理解,逐步体悟“专列”的意思和蕴含的特殊情味,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为读懂瑞士人民的爱鸟行动埋下伏笔。



  【片段二】感悟燕子面临的“麻烦”



  师: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我们来读读课文第二段。



  (生自由读第二段。)



  师:燕子为什么要用专列送呢?这段话中有一个词告诉了我们。



  生:濒临死亡。



  师:什么原因?再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生:燕子因为长途跋涉,很累。



  师:怎样叫做“长途跋涉”?



  生:飞过很多地方,很远很远。



  师:是呀,是长途飞行,“跋涉”呢?仔细看这两个字,一个是足字旁,一个是三点水,想想燕子可能飞过哪些地方?



  生:飞过茫茫大海。



  生:飞过高山,飞过草地,飞过沙漠。



  ……



  师:飞过高山,飞过大海,这样的长途跋涉,使燕子非常疲劳。



  生:气温骤降,风雪不止,饥寒交迫,也使燕子濒临死亡。



  师:“骤降”是怎么样的下降?



  生:慢慢下降。



  师:慢慢地降下来吗?比如说从15度降到12度是“骤降”吗?



  生:不是的,是突然下降,从15度一下子降到0度



  生:因为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没有了食物,所以又冷又饿,快要死了。



  师:哪个词是“又冷又饿”的意思?



  生:饥寒交迫。



  生:燕子已经长途跋涉,很累很累,再加上饥寒交迫,所以快要死了。



  师:是呀,这就是“濒临死亡”。成千上万只燕子挣扎在死亡线上,我们来读读课文中的句子吧。



  【思考】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燕子面临的“麻烦”,教师紧扣这一段的重点词语,通过想象理解“长途跋涉、气温骤降、饥寒交迫”等词语,同时明白它们和“濒临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情境中释词,在释词中悟文,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感,也增进了对燕子特定处境下遭遇的危难的认识。



  其实,这一课的好多语段都可以借助词语来悟文,如第三自然段,可以抓住“纷纷”一词,引导学生想象瑞士人民纷纷走出家门的情景,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进而感受人情关怀;第4自然段的“一点也不在乎”,可以让学生说说“贝蒂一点儿也不在乎_____,只在乎_____”。这样教学词语,让它根植于生活的沃土上,融合在文本的阅读中,可以让学生从词语中读出厚度,读出情味,感受语言魅力,培育人文情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2-10 21:03:00 | 只看该作者
提供互动平台 训练交际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我们能做点什么》教学设计
福州市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 郑怀璇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懂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创设互动交流的平台,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注意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现代生活环境美

1.看录像,展示现代住宅生活小区优美环境的画面。老师以导游身份加以解说。

2.同桌交流自己的感受,并在全班交流。

二、了解现状,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

1.谈话过渡,观看图片资料:(1)河面漂浮着垃圾。(2)山上树木被砍伐。引导学生看后自由谈感受。

2.学生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身边环境污染的现象,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交流方式可多样。)

3.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汇报,本组同学可补充发言,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请求解答。师生参与评价。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给每位学生提供交流表达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质疑。]

三、改善环境,人们正在做各种努力

1.谈话过渡,相机板书“保护环境”。教师将自己搜集到的有关保护环境的资料,用文字、录像或图片展示介绍。(如:世界环境日、污水处理工程等)

2.(1)学生可采用各种形式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人们为改善环境所做工作的有关资料。教师可下各小组参与,并引导学生重点围绕身边的所见所闻来说。(2)各小组讨论怎样汇报,并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师生参与评价,比比看哪组同学汇报得最好。

[教师参与交流评价,并适时引导帮助,为学生营造和谐的交际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口语交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3.创设互动情境。教师当记者,请一个学生扮演自己喜欢的一名劳动者,进行模拟采访。(假设记者采访一名驾驶洒水车的司机或园丁)(1)提醒学生注意人物对话的语言、态度。学生参与评价,说说谁演得好,为什么?(2)学生当小记者,同桌分角色互相采访,教师巡视了解,对个别表达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点拨、引导。(3)请部分学生上台答记者问,师生参与评价,并评选出“优秀小记者”若干名。

[以记者采访的形式创设对话惰境,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既注意培养学生交流、应对能力,也注意纠正学生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四、从我做起,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

1.谈话过渡提出问题,相机板书课题:“我们能做点什么?”

2.(1)个体思考想点子,然后在四人小组交流各自想出的点子,并说出理由。小组成员要注意倾听,发表不同的看法。比比看谁的点子有创意。(2)全班交流,师生参与评价,发表看法,评选出“金点子”。 (如:①见到破坏环境的现象要及时劝告。②周末组织几个同学到社区当义务环保劝导员或宣传员。③同桌合作办小报宣传环保。④为校园或社区设计环保广告牌。⑤提出环保建议等。)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为环保献计献策,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创设生活情境,检验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环保意识。

(1)两个学生上台分别扮演不同角色。①一位阿姨在马路上随地吐痰。②一个小孩将一袋垃圾从阳台上扔下。(2)学生观看后个体思考:如果你见到这种现象该怎么做?同桌分别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彼此互评。(3)请几对同学上台分别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其他同学当评委参与评价。

4.四人小组讨论,为一处环境设计一条环保广告语。全班交流,评选出最佳广告语。

5.谈话小结,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本节课收获。

6.拓展延伸活动。课后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讨论为保护环境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并付诸行动。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并付诸行动。通过小组合作设计环保广告语,增强合作意识,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点评 :一点想法,未必合理。本次口语交际还可以结合本专题的综合性学习安排来进行,在适当的时机,师生共同对前一段时间学生的活动进行简单的总结评价。比如,学生汇报身边环境污染的现象时,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请学生说一下是怎样知道这些现象的……另外,还可以更多地在“我们能做点什么”中的“我们”身上做些文章,如,在第三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展示环保资料时,可择取一些关于小学生为环境保护做努力的资料;第四个教学环节中,学生想点子,可引导学生想一想平时生活中,应当怎么做,比如不乱扔垃圾等(不只是怎么监督别人),以培养环保意识,培养在日常生活中爱护环境的习惯。(张立霞)


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2-10 21:04:00 | 只看该作者
爱护我们的绿色家园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教后记
宜昌市隆中路小学 李 萍
  

  我的分析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通过本组的学习,你一定对保护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次习作,就请你写一写这方面的内容。可以把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写成一篇短文;可以展开想象,写一写几年后家乡的环境;也可以写发生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有趣的事情。分析这次习作的要求,我认为环保这个主题,对于三年级的学生难度较大,因为这个年级的孩子环保的意识不强,再则,写作的范围太宽泛。我把这个单元的导语、课文以及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进行了认真分析,并调查了学情,决定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把这篇习作完成好。



  我的设计:



一、增强环保的意识



我认为只有增强了环保的意识,让每个学生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才能动之以情,把他(她)的情抒发在文字中,首先要抓住课文的学习,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其中《翠鸟》《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在《翠鸟》一课中,我和孩子们重点分析了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学生明白了作者运用生动、形象、活泼的语言描写翠鸟的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如果缺少对翠鸟的浓厚的兴趣、没有对翠鸟的喜爱之情,作者是不会那样认真地去观察、那样生动地去表现的。作者在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了对翠鸟的喜爱之情。《燕子专列》的整个事件的每一个情节都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因此,我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之上,感受和领会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并进而通过自己的朗读传达出来。比如,“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其中的“通红、僵硬、但、一点也不”都应该加重语气来读,因为前两者描写了脸和手受冻的样子和程度,后两者是一个转折,表明了尽管冻得厉害,但贝蒂却没在意,这两个词突出了贝蒂为拯救受伤的燕子而忘我的精神境界。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我创设了“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这个环节,学生选择了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的想法:有的谴责人们的错误行为,有的表达自己的同情之心,还有的对人们今后的生活提出建议等等。在《路旁的橡树》一课中学生为人们保护橡树而体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深深地感动,自然而然地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不仅理解了文章所蕴涵的道理,还体会到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二、开展环保的活动



围绕环保这个主题,我们班开展了评选“环保小卫士”的活动,学生自荐或推荐在这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通过自评、互评、家长评,评出了十名“环保小卫士”,其中李罗熠表现最突出,他经常打扫楼道,受到邻居的夸奖,我们还把他推荐到学校,宣传他的事迹。第二个活动是我们班参加了《三峡晚报》组织的“亲近长江母亲”的活动,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清理江滩上的垃圾,李星明同学参加完活动后,写了自己的感受: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惜身边的环境。伸出你的双手吧,从点点滴滴小事做起,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通过这两个活动的开展,学生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都表示要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三、调查环保的现状



围绕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我们安排学生亲身调查、收集资料,八个小组自选了小主题,有的调查的是“树与人类的关系”,有的调查的是“我们周围的环境”,有的调查的是“垃圾的分类及回收”等等,他们在这次的综合性学习中知道了一棵树的作用,他们知道了水资源的匮乏,他们知道了乱砍滥伐给人类带来的灾害……并采用了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一小组采用的是课本剧的形式,五小组采用的小品形式,六小组采用的板报形式……学生由衷地感慨: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四、呼吁环保的重要



通过前三个步骤,孩子们对于这次的习作胸有成竹,我也对孩子们充满了信心。果然,孩子们这次的习作让我倍感欣慰,有几名学生的习作已经变成了铅字文。李郝想象了家乡的美好未来,他在文中写道:未来的家乡,不应该被城市的喧闹所“传染”,她应该是一个宁静的乐园,没有喧嚣,没有污染,一切都是那么和谐,与鸟儿为伍,与树儿相伴。每个来这里的人都会被她所感染,没有了怒气,没有了烦恼。这是我心中的家乡,一个宁静的“世外桃源”。更多的孩子们在文中大声地呼吁:地球是我们的家,我们应该去保护她,不要再向天空中排放烟雾,不要再向江河里乱丢垃圾,让我们去保护她;小伙伴们,伸出我们的双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丽;如果我们都立即行动起来,我们心目中的美好环境很快会实现的!



  我的反思



小学生受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的制约,他们的写作往往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需要老师的指导帮助等外部条件促使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以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学生经历活动的全过程,真实体验其间的乐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当然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种痛苦的事。这样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写作素材,又营造了宽松的氛围,增加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减少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让学生乐于写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2-10 21:04:00 | 只看该作者
《调查家乡的环境》教学设计



江苏溧阳市教师进修学校 郭根福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综合性学习目标中提出:“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开展“调查家乡的环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时,要注意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自主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调查家乡的环境,增强学生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
2.引导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3.通过交流、展示,提高学生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家乡的环境吗?比如,空气和水是不是受到了污染?花草树木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人们为保护环境做了些什么?让我们开展一次调查周围环境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与周围环境有关的资料,然后把搜集到的资料在班上进行一次交流和展示。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吧!
二、课前准备,搜集资料
1.成立调查小组,明确分工。
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成调查小组,然后推选出小组长,并明确小组中各人员的分工。
2.制订计划,开展活动。
(1)制订计划。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要求他们独立制订一个活动计划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可先出示下面的活动计划、观察计划和采访计划,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计划好在哪里,我们还可以作哪些补充。最后由各小组制订出本小组的活动计划。
“调查家乡的环境”活动计划
活动主题


指导老师


参与活动人员

组长


组员


活动目的


活动的内容

及时间安排


预期的成果

及其表现形式


“调查家乡的环境”观察计划
观察对象


观察的时间


观察的地点


观察方法


观察人


观察目的


观察内容


观察后的感

受和收获



“调查家乡的环境”采访计划
采访对象


采访时间


采访人


采访目的


采访内容


采访的问题设计


采访后的感受和收获




(2)开展活动,搜集整理资料。
①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通过观察、采访、查找资料等方式广泛搜集资料。
②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筛选、梳理所搜集到的资料,使这些资料系统化、条理化。例如,可采用填表的方法将搜集到资料进行归类整理。
环境污染情况

调查结果

资料来源

污染状况



污染源



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带来的危害



当地政府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绿化情况




在保护环境中出现的好人好事




三、课堂交流,相互启发
1.让学生在活动小组里交流了解到的情况。
2.各活动小组推举代表在班上汇报。可以汇报环境受到了哪些污染;为了改善环境,人们做了哪些工作……一人汇报后,同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组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由汇报人或汇报人所在的小组讨论后认真作答。
3.各活动小组汇报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
四、自主选材,自由表达
在课堂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活动中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下来。
1.示例引路,领悟写法。
师:读一读下面几篇习作,想一想小作者是如何把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写下来的。用“──”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
河中的小船
清晨,当第一束阳光穿过垂柳柔美的枝条时,河中那摇橹的声音便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推开窗,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河水波光粼粼,好像被抚平的缎带。
摇橹声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循声望去,你会发现,这是一条并不太大的小船,船上堆放着垃圾。船头站着一位背微驼的老人,他正在吃力地摇着橹,他呵出的热气马上融入秋日早晨清冷的空气中。船尾呢,则是一位40来岁的中年人,他用又长又细的竹竿伸向河面,轻轻一捞,一袋裹着西瓜皮的垃圾便进入了网兜。突然间,“扑”的一声打破了这时的沉寂,船上两人抬头一瞧,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把一袋垃圾丢进了河中。三人的目光刚好相遇,小伙子尴尬地笑了笑,逃也似的转身溜了。两位工人叹了口气,无声地把这袋时沉时浮的垃圾捞上了船……
阳光仍从垂柳的枝条中穿过,空气依旧清新,只是摇橹声渐渐远去……
建议书
黄校长:
现在我们学校的卫生状况还不尽如人意,走进校园,无论是绿化区、保洁区,还是各个教室,时常可以看到纸屑、塑料包装袋等。尽管学校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但还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我建议学校成立若干个环保小组,这些环保小组的成员,由老师推荐。这些同学必须做到“看到纸屑就检,看见有人乱丢垃圾就上去阻止”。环保队员每天要比别的同学来得早,晚上检查绿化区,并把检查情况及时记录下来,第二天早晨在校报上通报情况。
学期结束前,学校要评选“最佳环保队员”并颁发奖品。
不知以上建议是否妥当,仅供参考。
六(4)班 何玉佳
4月20日
2.自主选材,自由表达。
从表达的内容来看,可以写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展开想象,写一写几年后家乡的环境变化;也可以写发生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有趣的事情。从表达的形式来看,可以写人记事,可以写想象作文,可以写建议书,还可以写调查报告。总之,只要围绕保护环境这个主题,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喜欢怎么写就怎么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2-10 21:05:00 | 只看该作者
人教社课标实验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组教学指要
重庆万州区沙河小学 熊建峰
  童年,像一条弯弯的小河;童年,像一首婉转的歌曲;童年,像一幅五彩的画卷……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本组教材的主题是“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和时间赛跑》《检阅》《争吵》《绝招》这几篇课文,为学生打开了一个了解儿童生活的窗口,教学时要引领学生放飞心灵的翅膀,走进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感受童年的无限乐趣与幸福快乐。怎样教学这一组课文效果好呢?



生字:弄清读音与字形



  一、生字读得准。



  1.平舌音:赛sài   梭suō 虽suī 缩suō



  2.翘舌音:拄zhǔ   肘zhǒu   侍shì 承chénɡ 暑shǔ 众zhnòɡ 抄cháo



  3.前鼻音:羡xiàn 禁jīn(jìn) 缘yuán 愤fèn 肩jiān



  4. 后鼻音: 狂kuánɡ 洪hónɡ 尚shànɡ 承chénɡ 谅liànɡ 哼hēnɡ 疼ténɡ 赢yínɡ 穷qiónɡ 将jiānɡ(jiànɡ) 棒bànɡ 众zhònɡ 匠jiànɡ 扛kánɡ



  5. 零声母:哀āi



  6.整体认读:伍wǔ 侍shì 缘yuán 御yù 赢yínɡ 益yì



  二、难写字用心记。



  赛:中间部分是三横,不是两横;



  疼:半包围,病字旁不是广字旁;



  忧:右边是“尤”不是“龙”,不能多写一撇;



  俱:右半部分的里面是三横不是两横;



  慕:下面的部件不是“小”,而是“心”的变体;



  承:中间是三个短横,不能多写或少写;



  缘:右边共九画,笔顺是:撇折,横撇,横,撇,弯钩,撇,撇,撇,捺,其中第五画是弯钩,不是竖钩;



  既:第七笔是“∟”,不是“丨”,还要和“即”相区别;



  戒:笔顺是横、横、撇、竖、斜钩、撇、点。



  三、形近字细分辨。



  博(博士)——搏(搏斗)   棒(木棒)——捧(吹捧)   既(既然)——即(即使)   



  署(署名)——暑(暑假) 梭(梭子)——俊(俊俏)   扰(打扰)——忧(忧虑)   



  衰(衰弱)——哀(哀伤) 狂(狂风)——汪(汪洋)   侍(服侍)——诗(诗词)



  谅(原谅)——凉(凉风) 洪(洪亮)——烘(烘干)   默(沉默)——墨(墨水)



  赛(比赛)——塞(塞车)——寨(山寨) 截(拦截)——栽(栽树)——载(记载)



  抄(抄写)——吵(争吵)——钞(钞票)



  四、多音字记得牢。



  yìnɡ答应——yīnɡ应当  sā撒娇——sǎ撒种  ái挨饿——āi挨边



  biàn方便——pián便宜  mò淹没——méi没有  liánɡ商量——liànɡ质量



  jiānɡ将来——jiànɡ将领  jīn情不自禁——jìn禁止



词语:注意读写与运用



  一、词语会读写



  赛跑 忧伤 持续 安慰 日月如梭 虽然 狂奔 暑假 受益无穷



  将来 假若俱乐部 鸦雀无声 截肢 队伍 沉默 局面 羡慕



  情不自禁 隆重 主席台 观众 纠正 淹没 石匠 墨水 故意



  诚心诚意 承认 缘故 愤怒 独自 戒尺 既然



  二、词语会理解。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情不自禁: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光阴似箭:时光像射出去的箭,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日月如梭:太阳和月亮像穿梭似的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脱口而出:不假思索,随口说出。



  三、近义词是朋友。



  疼爱——喜爱   排除——排解   忧伤——悲伤   持续——继续



  安慰——安抚   着急——焦急   假若——如果   准备——筹备



  洪亮——响亮   隆重——郑重   嫉妒——妒忌   原谅——谅解



  防御——防范   温和——温顺   调换——掉换   绝招——高招



  诚心诚意——真心实意   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四、反义词是对手。



  持续——中断   安慰——责备   着急——冷静   羡慕——嫌弃



  肯定——否定   悲哀——喜悦   原谅——责备   防御——进攻



  温和——粗暴   高尚——卑贱   永远——短暂   将来——现在



  诚心诚意——虚情假意   坚持不懈——半途而废



句段:品味含义与特点



  一、佳句细品味。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赏析:“光阴”指时间,“金”即黄金。这句话巧用比喻说明了时间的宝贵,启发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时光。



  2.如果将来我有什么要教给我的孩子,我会告诉他: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赏析:这句话表面是说自己的收获,实际是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争分夺秒地做有益的事情,就可以获得成功。



  3.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赏析:这是父亲对“我”的教育:要勇于承认错误,首先“伸过手去”,请求对方原谅;如果你错了,别人没有打你,就更不应该“举起尺子”防御。



  4.这个小伙子真棒!



  赏析:博莱克并不因为自己是个拄拐的少年而感到自卑,他是一个自信的、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的孩子。他的神情是那么专注,“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完完全全地融入了儿童队员的游行队伍,他的自尊、自强,使人们不由得发出了“这个小伙子真棒”的感慨。



  5.这些小伙子真棒!



  赏析:这些孩子敢于冲破世俗的偏见,大胆地让拄拐的博莱克站在第一排。虽然他们曾经犹豫,怕拄拐的博莱克影响儿童队员游行队伍的整体形象,但是最终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不歧视任何人,让每个人都拥有他们应得的权利。因此,孩子们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获得了“这些孩子们真棒”的赞扬。这不但赞扬了自信的博莱克,而且赞扬了儿童队员们美好善良的心灵。



  二、留心关联词。



  我们知道与其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虽然他退不方便,可仍然是儿童队员,还不是一般的队员!



积累:丰富词汇与句段



  一、词语会搭配。



  光彩夺目的(焰火、宝石)     清澈见底的(小溪、湖水)



  弯弯曲曲地(流淌、伸展)    和颜悦色地(讲解、批评)



  鲜花开得(很美、正艳)       时间过得(太快、真慢)



  二、读读背背词语。



  博览群书   孜孜不倦   勤学好问   学而不厌   坚持不懈



  业精于勤   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废寝忘食   竭尽全力



  锲而不舍   脚踏实地



课文:了解内容与特色



  《和时间赛跑》一课记叙了“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要珍惜时间;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怎样珍惜时间。课文启示我们: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然“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教学《和时间赛跑》一课,不妨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第一个问题,昨天、今天和明天有什么联系呢? “昨天”是过去了的“今天”;“今天”是“昨天”的继续;“明天”是“今天”的发展……所以,“今天”承前启后,关联着“昨天”和“明天”,三者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呢。第二个问题,昨天、今天和明天有什么发展变化呢? “昨天”过去了,永远不会回来;“今天”也会很快过去,成为不同的“昨天”;“明天”接着“今天”而来,成为以后的“今天”……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永远会有“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概念,但是它们的意思并不相同,因为时间是直线流逝的,绝不会有重复的可能。第三个问题,昨天、今天和明天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既然“今天”承前启后,前面的“昨天”已经过去,唤不回来,后面的“明天”尚未到来,即使不久到来,也已变成了“今天”。这就启示我们:必须抓住“今天”,珍惜宝贵的“今天”,不能让它白白流逝。如果既不惋惜已经溜走的“昨天”,又不抓住已经到来的“今天”,却去奢谈即将成为“今天”的“明天”,那就会虚度岁月,一事无成。和时间赛跑吧,充分运用“自己拥有的时间”,不要“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哟!此外,教学时布置学生课后继续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谚语成语,在晨会时间或通过学习园地、手抄报的方式交流。也可建议学生把自己感受最深或最喜欢的惜时名言贴在桌角或床头,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一直和时间赛跑。



  《检阅》一课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这告诉我们:要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



  教学时要体会课文的内容与特色:瞧,课文的思路清晰——先是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然后细致描述了两个场景: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检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人物的形象鲜明——刚开始,大家都很犹豫,很矛盾,不知道怎样解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参加检阅这个难题。又想使自己的检阅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莱克。还是队长打破了僵局,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动自豪,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变化过程。



  《争吵》一课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记叙了“我”的心理变化和“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



  教学《争吵》一课,要透过多种描写手法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矛盾的内心——课文详细写了“我”与克莱谛吵架后的矛盾心情:当我被克莱谛碰了胳膊肘时,我“火”了,于是产生了报复的念头;“我”与克莱谛吵架后,觉得很不安、很后悔,后悔自己骂了克莱谛,觉得不应该做对不起他的事;心里很想向克莱谛承认错误,又觉得太丢人;心里暗暗说向他认错,可嘴里又说不出请他原谅。瞧,“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当“我”知道克莱谛是个好人,因而更加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了。悲哀的神情——“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这个“瞟”字就是斜着眼睛看了一下,克莱谛为什么这样看呢?想一想克莱谛这时在想些什么呢?克莱谛本以为他们是互相了解的好朋友,但“我”却连他不小心犯的一个小错,也不肯原谅,还要报复,因而十分伤心。相同的话语——他又说:“我在外边等着你!”我回答说:“我也等着你!” 两个人虽然说的话是一样的,但他们心里想的也一样吗?不!含义截然不同:克莱谛想着要怎样和“我”化解矛盾,重归于好;而我却以为他想报复,一心只是想到防御。意外的举动——“终于挨到了放学。”这“挨”字就是拖延的意思,用得精妙,把“我”的犹豫、矛盾、不知该如何面对好友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我愣住了。我觉得有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面对克莱谛突如其来的主动请求和解,我感到惊讶;“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表明克莱谛是诚心诚意地要和我和解。父亲的教育——父亲把脸一沉,说:“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这是父亲对“我”的教育:要勇于承认错误,“第一个伸过手去”,请求对方原谅;你错了,别人没有打你,就更不应该“举起尺子”防御。



  《绝招》一文,讲的是小柱子和小伙伴比本领,没能取得好成绩,感到很羞愧。于是他暗下决心要挽回面子,要练一种“绝招”,“镇”住那些小伙伴。结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果然出奇制胜,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大家都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绝招,太绝了!’”课文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细致刻画的小柱子形象鲜活欲出,跃然纸上。可以说,他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典型代表,很多学生都可以从他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尊,好强,不服输。课文蕴含着一个道理: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用的本领。



训练:提升语文素养



  一、林清玄的梦想



  有一个生长在普通的农户家里男孩,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很小就跟父亲下地种田。在田间休息的时候,他望着远处出神。父亲问他想什么?他说他将来长大了,不要种田,也不要上班,每天就呆在家里,等人家从邮局给他汇钱。父亲听了,笑着说:“荒唐,你别做梦了!我保证不会有人给你寄钱的。”后来他上学了。有一天,他从课本上知道了埃及金字塔的故事,就对父亲说:“长大了我要去看埃及金字塔。”父亲生气地拍了一下他的头说:“你越来越荒唐了,你别总做梦了!我保证你去不了。”



  十几年后,少年长成了青年,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做了记者,平均每年都出几本倍受读者欢迎的书。他每天坐在家里写作,出版社、报刊社不断地往他家汇钱,他用汇来的钱去埃及旅行。他站在金字塔下,抬头仰望,想起小时候爸爸说过的话,感慨万千,心里默默地对父亲说:“爸爸,人生没有什么能被保证!”



  他,就是中国台湾最受欢迎的大名鼎鼎的散文家林清玄。



  



  1.通过查字典,弄清黑体字的读音和四字词语的意思。



  感慨(    )万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名鼎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的主人公做了两个梦,这两个梦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句子的意思。



  人生没有什么能被保证!



  4.人人都有梦想,小朋友,请将自己的梦想写下来,并从现在开始为之努力。



   二、不是每个人都能穿拖鞋



  约翰·库缇斯,是一个天生下肢就没有发育的澳大利亚人。尽管无法安装假肢,但他却不坐轮椅,一直坚持用双手走路。他是全澳洲残疾人网球赛的冠军,是游泳好手,甚至还会开汽车。他被誉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残疾演讲大师”,曾到过一百九十多个国家演讲。



  “从出生那天起,我就是个悲剧。”库缇斯在一次演讲中,拿起桌上的矿泉水瓶子,比划着,“我出生时只有矿泉水瓶那么大,两腿畸形,医生说我活不过当天,可我活到了现在……35年后,我依然健在,而且我自由自在地在世界各地旅行!”



  “感谢这个美丽的城市的朋友的热情招待,我下榻的宾馆条件非常好,但有一样东西让我不知所措,服务生每天都要把它放在我床头。”库缇斯边说边把那东西抛向听众席——原来是一双一次性拖鞋。“如果说你能穿拖鞋的话,你是幸运的。不是每个人都能穿拖鞋的!”库缇斯大声说。



  1.找出短文中的两个四字词语。



  2.通过查字典,弄清“畸”读______,“榻”读_____,“下榻”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3.写出反义词。



     朋友(  ) 热情(    ) 悲剧(   ) 坚持(    )



  4.短文第三段中库缇斯的话和行为给了我们健全人怎样的警醒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库缇斯的那句“不是每个人都能穿拖鞋的!”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天道酬勤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而小时候他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他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不知道重复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书,扬长而去。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见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



  1.找出这则故事中的四字词语: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2.写出像“一面之交”这样以数字开头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这则故事,说说曾先生和贼各具有怎样的特点?



  曾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则故事,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呢?(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2-10 21:06:00 | 只看该作者
《坐井观天》案例与反思
江西省九江市长虹小学 余九玲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大话”、“无边无际”、“坐井观天”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问题为线索,理解为什么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而青蛙眼中天只有井口大?体会文章在对比中蕴含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词。



  2.体会寓言的寓意。



  三、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乐学新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坐井观天。



  师:坐井观天是一篇寓言故事。主要是靠小朋友们自己来学懂,你们能不能做到啊?



  生:(齐答)能!



  师:学习前给大家提出两点要求:



  第一,要会读,读懂这个故事。



  第二,要会想,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开,先自己读一读这篇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动笔勾画出有几个自然段,等会来比一比,男生和女生哪边读得最好。现在大家抓紧时间练习读书吧。(教师巡视指导)



  [我在上课的前5分钟内,简洁地提出本课的教学目标之后,让学生初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学生在读的时候,要求做到读准字音,鼓励学生比比谁读得流利、读得好。在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动笔勾画出弄不明白的词语和读不懂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生:(自由小声朗读课文)



  师:(学生读完之后)哪位小朋友代表男生参加朗读比赛呀大家认真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什么地方读得好



  [教师有目的地安排学生读书,在初读课文基础上动笔勾画出自然段。为激励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开展男女生朗读比赛。]



  (一个男生站起来朗读)



  师:读得真好,请坐。你们听出来了吗他的第四自然段中有读错了的字。(学生举手)请你说一说。



  生甲:我觉得他“说大话”的“大”字没读好。



  生乙:“那么远”的“远”字没读好。



  师:(请学生读“说大话”“那么远”以后)我另请一位女生与刚才那位男生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师:读得太好了。谁读得最好呢



  [教师让学生自我进行学习过程的评价,及时肯定学生读得好的地方,订正读中的错误和不足,这对学生不断提高朗读能力很有必要。教师不仅注意让学生齐读,还重视个别朗读。]



  师:认为男生代表读得好的拍掌(掌声);认为女生代表读得好的拍掌(掌声)(女生代表读完之后掌声特别响亮)



  师:两位同学读得都很好。(在黑板上给“男生”和“女生”下面各画上一面小红旗)老师再请同学们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要边读边想,课文里有哪些词不懂,用笔勾画下来,结合课后思考题想一想,有哪些问题不明白,等会儿提出来我们一块儿解决。



  [教师很注意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结合课文后的思考题读书,把不懂的地方用笔勾画下来。]



  (全班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二、以疑引读,思后释疑



  师:好!我们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最会读书,能提出最有价值的问题,有哪些不懂。



  [教会学生质疑问难,启发学生质疑,这样教师就把学生摆到了主体的地位,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以利于克服教师教学时牵着学生走的毛病,让学生真正读懂学会。]



  生甲:我不懂“坐井观天”的意思是什么



  生乙:什么是“井沿”(板书:井沿)



  生丙:我不懂什么叫“无边无际”(板书:无边无际)



  生丁:我不知道什么是“大话”(板书:大话)



  生戊:老师,我不知道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



  (板书:争论)



  师:这位小朋友是不知道它们到底是在争论一件什么事呀!真能干!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板书:谁对)



  师:他是不知道谁说得对还有吗



  生:我不知道什么叫一百多里



  师:谁知道一百多里说明了什么



  生:一百里是……



  师:说明小鸟飞得怎么样



  生:飞得很远。



  师:你知道了吗



  生:什么叫“不信”



  师:谁知道“不信”是什么意思



  生:不信就是不相信。



  师:真能干!你知道了吗(询问提问的那位学生是否还有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善于梳理,能当场解释的字词,采取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能者为师,讨论式地解答。]



  生:我不知道它们为什么要争论这个问题



  师:你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还是要靠小朋友们自己来解答。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通过看图,联系上下文想想提出来的词语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这些不懂的问题读课文后能不能弄懂好,自己再读,找答案。



  [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自己能解答所提出的疑问,尤其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放手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启发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层次地去读读,议议,练练。]



  (自由朗读,读完的学生举手)



  师:哪位小朋友当小老师帮我们解答这些问题呀我们先来看,什么是“井沿”(指板书)这个词在哪个自然段请你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生读)



  师:你找得真准。我们联系图,想一想什么是“井沿”。(教师出示挂图,边贴边讲)这是一口井,谁能说一说“井沿”在哪儿(指一男生)你来说。



  生甲:井沿就是井的边沿。



  生乙:井沿是井口的边。



  师:哪个小朋友上来指一指画上的井沿究竟在哪儿并且帮老师把小鸟和青蛙按各自所在的位置摆一摆(出示小鸟和青蛙图),老师请你来吧(指一名学生)。哪里是井沿用手画画。青蛙坐在哪里小鸟在哪里它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教师充分利用书中放大的插图,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理解了“井沿”,弄明白了青蛙和小鸟各在什么位置。]



  生:井沿在这儿。(先用手指出井沿)青蛙坐在井底。(贴图)小鸟从天上飞来,落到井沿上。(边说边比画,再贴小鸟图)



  师:他说得好不好,贴得对不对(生齐声“对!”)表扬他。



  师:“无边无际”这个词在课文的哪句话中请找出来读一读。



  (生读句子)



  师: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天特别大,看不到边。



  师:说得好。这个词是指非常宽广,看不到边。你们还可以从小鸟的哪句话中看出天是无边无际,大得很。(指一生)你说。



  生:从第三段中小鸟回答说“我飞了一百多里”这句话看出天大得很。



  师:对!从这儿是可以看出天非常大,无边无际。那谁能用赞叹的语气读出来。自己先练一练。



  (生自由朗读)



  师:我发觉这位小朋友读得最有感情,请你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



  师:很好。天真大啊!小朋友们,像他一样,把天很大很大的语气读出来。“小鸟说,你弄错了……”开始。



  (生齐读)



  师:读得好。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可是青蛙却认为小鸟说的那些话都是大话。谁知道什么是大话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



  [从理解“无边无际”到理解什么是“大话”,我循着学生质疑的顺序依次解疑。并对每个疑问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己见,尊重不同意见,直至理解到位。]



  生甲:大话就是吹牛。



  生乙:大话就是做不到的事,也要把它说出来。



  师:就是做不到,偏要这样说,是吧那就不符合实际了,对不对你来说。(指另一生)



  生:大话就是没有根据的话。



  师:没有根据的话,而且这个话怎么样?



  生:假的。



  师:好的,请坐,你来说。(另指一生)



  生:大话就是太夸张了。



  师:大话的意思我们知道了,还有一位小朋友提出了“青蛙和小鸟到底在争论什么”,请同桌两个小朋友,一个读青蛙说的话,一个读小鸟说的话,你们也试着争论一下吧!



  三、读后悟理,角色体验



  (生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



  师:好了!刚才你们像小鸟和青蛙一样争论了一下。谁来说说争什么呀



  生:青蛙和小鸟在争论天的问题。



  师:天的什么问题能不能再说具体一点谁来帮帮他你来说。(指一生)



  生:青蛙和小鸟在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



  师:它俩在争论天到底有多大!我们请两位小朋友读,一个当小鸟,一个当青蛙,大家听他俩的争论。



  (一男生读青蛙说的话,一女生读小鸟说的话,把争论天有多大的句子读出来。)



  师:读得真好,只有一处读错了。跟老师读“不信”。他俩在读的时候,是男生读得好,还是女生读得好



  [分角色读安排了三次,第一次同桌分角色读,第二次指名读,第三次男生、女生分角色读。]



  (生争论起来,男女生各说自己读得好。)



  师:老师觉得是男生读得好。全班小朋友来学习小鸟和青蛙争论一下天有多大。注意男生读青蛙的话,女生读小鸟的话。这次看哪边读得好。“青蛙”准备。青蛙看到一只小鸟落到了井沿上,于是它就问道……



  (生分角色读对话)



  师:真不错。这一次两边小朋友都可以画红旗。(教师在黑板画红旗)现在我们知道了他俩在争论什么了,谁说说小鸟和青蛙哪个的看法对呢(全班举手)那么多小朋友都知道啊,全班同学告诉老师。



  生:(齐答)鸟说得对。



  师:小鸟说的是对的,那青蛙说的肯定就──



  生:(齐答)错了。



  师: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不明白,想请小朋友们帮老师解决一下。青蛙为什么会说错了呢小鸟又为什么会说对了呢我们先来帮小鸟找找原因。请大家先读一读小鸟说的话,然后同桌讨论一下:小鸟为什么会说对啊



  [提出了学生没有想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代替了本来想对学生进行讲解的内容。这种启发式教学代替了注入式的教学,既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又体现了学生的自读、自悟、自得。这个问题的讨论,为思考题“学了这篇课文,应该明白什么道理”奠定了基础。]



  (生读后同桌讨论,教师巡视)



  师:刚才帮小鸟找原因的时候,讲到了青蛙,现在只是帮小鸟找一找他为什么能说对的原因,再讨论。老师听哪个小朋友说得最好。



  (生继续讨论)



  师:好了,谁来帮小鸟找一找说对的原因



  生:因为小鸟根本就没有见过天的边。



  师:它为什么没有见过天的边呀?



  生:因为它飞了很长的时间,都还没有见到天的边,所以它说天是无边无际的。



  师:真会想!还有没有男生真会想,女生着急了,女生说一说。



  生:我觉得是小鸟说得对,因为小鸟每天在天上左飞右飞的,所以它懂的知识多,它就知道天很大。



  师:老师从你的话里知道了,小鸟飞的地方多了,见到的东西也多,知识就多,是吗谁还想说,你来说吧。



  生:我觉得应该是小鸟说得对,因为小鸟每天都想看到天的边,他每天都不断地飞,还没看见边,他每天懂得的知识就更多了。



  师:根据刚才几个小朋友说的,老师帮他找找原因。因为小鸟飞的地方多,见识广。他都见过什么啊,请大家看录相。



  (放动画片)



  [在学生讨论之后,作适当小结,再让学生观看多媒体动画片,进一步启发学生认识小鸟为什么说得对,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师:小鸟都去过哪些地方啊请你说。



  生:飞过海洋。



  师:(许多学生举手要说)说过的就不说了。你来说。



  生:飞过雪山、草地、村庄、田野……



  师:小鸟飞了这么多的地方,还是没有见到天的边在哪儿。那青蛙为什么又会错了呢?请大家先看动画片。(放多媒体软件)先读一读青蛙说的这段话。



  (生读)



  师:大家读了青蛙说的这段话,联系图想一想,他的话错在哪儿?



  生:因为那个井壁把天的其他地方都挡住了,只剩了井口大的天,所以青蛙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师:在这里挡住了天,还挡住了青蛙的什么?



  生:挡住了青蛙的视线。



  师:老师从你的话里知道了青蛙的视线范围很小,它只能看到那个井口。还有没有你来说。



  生:因为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师:谁最聪明,能用青蛙的表情和根据它说的话,再帮青蛙找一找它还有什么错呀?



  生:它笑着说:“我不会弄错的。”



  师:还有什么错?



  生甲:自以为自己是对的。



  生乙:青蛙不相信别人说的。他每天关在井里,被井壁挡住了视线。(该生用左手指卷成圆筒状的洞,再用左眼从洞里看出去,表示被井壁挡住了周围的视线。)



  师:这位小朋友不仅会想,而且还用自己的小手做了小实验。(教师比划刚才那个同学做的动作,很多学生也跟着做)从同学们说的这些,我们知道了青蛙为什么错了,就因为他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大得很这样的简单问题都弄错了。学到这里,哪个小朋友给我们解答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经过老师一步步引导学生分析,逐步认识了青蛙的错误,进而深究“坐井观天”的含义。]



  生甲:坐在井里观察天。



  生乙:坐在井里看天。



  师:“观”就是看的意思。上课前张老师说过了,坐井观天是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除了告诉我们青蛙坐在井里看天这个内容以外,还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是批评有什么错误的人呢



  [启发学生体会课文的寓意,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生:批评自以为是的人。



  师:对的,谁能说得更完整些。



  生: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批评看得少,见识少而又自以为是的人。



  师:说得好!表扬他。(齐鼓掌)哪个小朋友能把前两个同学说的话连起来说得更完整一点



  生甲:坐井观天的意思是……(发言的学生有些紧张,教师鼓励他:“别慌,你会说好的。”)



  生乙:坐井观天就是青蛙坐在井里抬头看天,批评了自以为是的人。



  生丙:批评见识少还自以为是的人。



  师:小朋友一个比一个说得好。哪个小朋友愿意把这个有趣的故事给大家读一读。就请你吧!(指一生)



  (生读课文)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什么请哪个小朋友说。(指一生)



  [让学生说说学了本课后有些什么想法,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初步做法,值得提倡。]



  生:读了这篇课文我明白了不能自以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



  师:你学得真好,你来说。(指另一生)



  生:读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要多学一点知识,见识要广一点。



  师: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呀!



  板书设计:13.坐井观天







  课后反思:



  针对二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加强朗读和发展思维,培养有条理说话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认识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动形象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成语的意思。



  一、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给学生有较多的读书时间,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安排学生读书,每次都有明确要求。读书时思考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都向学生交代清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反复读课文,大部分内容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对暂时不懂的问题,既不急于解答也不轻易放过,而是适时地要求学生再读课文解决。特别强调边读边思考,使朗读、提问紧密结合。学生提出不知道青蛙和小鸟为什么要争论天的大小这个问题,我因势利导,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通过看插图、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在此基础上,教师又组织学生讨论、释疑。



  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令我满意的是本堂课的教学过程始终洋溢着师生双边活动的热烈气氛,既不是学生围绕教师转,也不是学生配合教师活动,而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其目的是为使学生今后自己会学。我让学生充分质疑,再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梳理,采用“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几个步骤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我十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和鼓励学生。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讨论青蛙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经过反复研读课文,仔细观察插图,深入思考,作出判断,说出根据,不仅活跃了思维,而且培养了思维能力。



  三、重视语言文字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要抓住语言因素,突出语言文字训练,通过适当的练习,巩固并综合运用已学过的语言文字。在朗读和说话的训练中,通过充分讨论,落实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学生读了青蛙认为小鸟说“大话”那段文字后,我先让学生弄懂什么是“大话”。同学们逐一解释为“吹牛”“做不到,也要把它说出来”“没有根据的话”“假的”“太夸张了”,经过不断点拨,学生对这个词的理解逐步向课文中所表达的意思靠拢。而且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2-10 21:06:00 | 只看该作者
注重个性化写作的引导
──“语文园地四·习作”教学设计
福建南平师范附属小学 伍莉芬
  作文内容



  如果问到同学们都会做些什么,大家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会画画、会游泳、会滑冰、会照相、会做饭、会干农活……回忆一下,这些本领是怎么学会的,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么体会。选一样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把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并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做事能力,也乐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因为在做事的过程中能够凸显他们的个性,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能让他们的思维自由地飞翔,进而产生浓厚的表达欲望。本设计便根据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各学会一样本领,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平时细心观察的重要性;在学习中生成体验,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最终实现新课标所倡导的个性化写作的目的。



  教学目标



  1.布置全体学生各学会一样本领,训练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从而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2.指导学生按事情发展顺序,条理清楚,语句通顺地叙事。



  3.引导学生注重在活动中体验自己的生成过程,努力抓住自己内心与众不同的感受,表达真情实感,逐步实现个性化写作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习作的前一周布置全体学生各学会一样本领,并提出具体要求:



  1.所学的本领必须是原来不会的。



  2.这次学本领的结果必须是会了。例如,学煮饭,要求能把饭煮熟,既不能烧糊了,也不能煮成稀饭,要软硬适中、可口。(此时,让每位学生说出自己最想学也能学会的一样本领,教师给出要学会它必须达到的标准)



  【叶圣陶在《作文论》中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便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这一环节是对叶老思想的具体诠释。】



  3.在学本领的过程中,学生用写日记的形式及时记录下由不会到学会这一阶段观察到的现象(如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闻到的……)和内心的感受、体会,以及学本领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趣事。



  【让学生及时抓住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及其生成过程,正所谓趁热打铁,因为孩手们心中有许多微妙的感觉会稍纵即逝,教师引导他们学会及时抓住它、记下它,以便充分表达自我意识中最有个性的部分。】



  二、课堂习作指导



  1.谈话导入,激情激趣。



  上周,老师布置同学们去学一样本领,这两天不断地有同学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告诉我他学会了哪样本领。他们真棒!我真为他们感到骄傲。还有没有同学愿意把你学会的那样本领说给我们听,让老师和同学一起分享你成功的快乐?



  【作文是心与心交流的书面形式,应有一定的情感铺垫,切忌一开始就让学生接受写作任务。此环节是根据中低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表现欲这个特点,适时为他们搭建展示的平台,用谈话的形式为学生营造一种浓郁的情感倾吐氛围,让学生产生想吐一吐心里话的情感冲动。】



  2.回忆经历,畅所欲言。



  学生自荐上讲台,边演示边按事情发展顺序,条理清楚地叙述学本领的过程。



  【根据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按习作要求分步指导,降低习作的难度。】



  3.借助采访,解决难点。



  同学们在学本领的过程中,观察到了自己平时没有注意的一些现象;还有的同学在学本领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有趣的事,有自己独特的体会。大家想了解吗?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写在本子上,过一会儿,以记者的身份来采访台上的这几位同学。采访的同学要有礼貌,被采访的同学可以看着自己的记录本回答,要实事求是、实话实说。



  【由不会到学会这一阶段体察到的现象,如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闻到的……还有内心的感受、体会,以及学本领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趣事是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也是学生习作时难写具体的地方。采用学生喜爱的游戏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在快乐中学习、轻松解决难点的目的。】



  4.了解内容,明确要求。



  指导分析习作内容,明确习作要求:要说明白自己学的是什么本领,要写清楚自己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条理清楚,句子通顺。



  5.小组交流,展示自我。



  按习作要求在四人小组里说说自己学会一样本领的过程。



  【在回忆往事中,学生重温了往昔的情感体验,点燃了他们心中的情感之火,心潮澎湃,蓄满了情感冲动,引发学生倾吐心扉,打开情感闸门,拿起笔来描述情感,抒发情感已是水到渠成。】



  6.激情书写,尽显个性。



  按习作要求动笔写作。



  【先引导学生根据习作的要求,利用多种形式进行练说,在说得熟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说的内容用笔写出来。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便会感到写作很容易,不知不觉就对写作产生了兴趣。】



  三、自评、他评,重在激励



  1.自我欣赏。



  作文写完后,让学生反复认真品读自己的习作,反复地去思考、欣赏自己谴词造句、表情达意中的得意之处,在一词一句中寻找自己习作中的闪光点。



  【学会欣赏自己,是学生树立信心、体验成功的第一步。】



  2.互评互改。



  学生在明确本次评改重点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进行赏评,学生之间交换作文,自己动手评改他人文章,按照教师提出的各项要求进行批改。(此环节教师要参与讨论,提出方案,收集信息,为全班交流做好准备)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本环节正是遵循这样的理念。】



  3.自评自改。



  修改新发现的问题。



  【学生在自评自改中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对习作和修改的情况做积极评价。



  【设计总评】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写出个性化的习作。



  1.引导实践体验,解决难题



  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设计以学生实践和体验活动为主线。学生在参与中乐于做生活的有心人,在实践中观察,积淀了丰富的习作素材。因而,习作时能从自身的经历入手,驾轻就熟,不再视作文为畏途,解决了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的难题。



  2.注重体验的生成,形成个性化写作



  没有个体体验的作品是苍白的,没有丰富的个体心灵表现的作品是没有生命的。在活动中,学生的经历不同,各自内心的感受也千差万别,而这正是每个学生习作中最具个性的部分、最值得表达的地方。



  3.善用赏评导“改”,培养习作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我们把作文批改与讲评的权利还给学生,在自改和互改等多种形式训练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展示语言、表达感受的机会。在评价时,引导学生尽量发现文章中的闪光点,真诚而不吝啬的激励,让赏识给学生送去快乐带来干劲,增强信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 11: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