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说“春天不好”,老师批“胡思乱想”。今天在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看到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案例。
在湖北的一所小学中,一位同学的作文《春天》与班级其他同学的作文大不一样。其他同学的作文大都以“春天好”为主题,赞美春天的花红柳绿、和风细雨,唯独这位同学的理解与众不同:“细菌繁殖旺盛,易流行感冒,冷热不均…”作文上交后,这位同学受到了批评:“有的同学不停地在作文中写春天的不好,是不听老师讲解、胡思乱想、跑了题的结果。古往今来,文人都夸春天好,说春天不好是动错了脑子。”
看了整个案例以后,内心感觉啼笑皆非。曾几何时,天真烂漫的我们那些在大人眼中不着边际的想法被狠狠撕碎,仿佛被扒下了外衣放在炙热的阳光下炙烤着,只感觉脸上一阵阵的热浪袭来。后来,我们变得从众、盲目、呆板、无趣。
我们总是毫无顾忌的打破孩子的童真,却还打着培养创造性地旗号逼迫孩子按照我们的人生规划向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否考虑过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
仔细想想,不喜欢春天的孩子有什么错,他说的原因句句属实。他的错大概就在于他和别人不一样,错在没有按照古人的笔法表现,错在没有按照老师给的方向书写。这是他的错吗?我在想,什么时候这个社会的容忍度变得这么低,一个孩子只是把自己见到的事物真实地再现出来,他哪里错了。错的是我们的固化的思想,是我们死守的教条。我们常说,社会在不停的向前发展,人也要紧随时代的潮流。可是,现在大家紧随的仅仅只是不断增高的消费水平和不断增强的攀比心理。我们真正该改变的是海纳百川的胸怀,是融合百家之长的心态,是善于接纳不同的思想。
鼓励与众不同,给孩子更多体验世界的机会。不要试图用成人的眼光和心理去固化孩子的思想,要尊重孩子的独特体验和真实情感。成长路上,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让孩子怀着对这个时间的美好憧憬继续向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