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统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牛郎织女二说课稿示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6 08:1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统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牛郎织女二说课稿示范
《牛郎织女》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牛郎织女》是我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带有神话色彩。课文内容符合小学毕业生的认知水平,便于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衔接。
2、教学目标:本文是民间故事,所以将目标定位在掌握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从而在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使学生体会文章主旨。
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能够认读和识记七个生字(嫂、棚、衰、趁、挣、扎、汹),认读两个生字(舔、拽)。
(2)人文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情感的美好熏陶。
(3)能力目标: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并且讲这个故事。
     3、教学重难点:人物和情节是故事的主要组成部分,故事总是用来讲的,因此确定教学重点为: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情境表达。
限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时代背景,因此确定教学难点为: 体会以牛郎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二、教材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
农村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思考深度不够,因此教学以阅读课文为主体,熟读以至成诵,是传统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条原则。“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有科学道理的,把思考和读书结合起来,提倡“精思”。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而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朱熹)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明晰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最后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三、说教法
“整体阅读,以语言训练为主“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在处理教材时,保证语文课堂中学生边读边想的时间,把它作为一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四、说学法
在自主基础上利用小组合作达到生字词最大限度的解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学习的意识;畅谈感受和情境表达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养成及时记录的书写习惯。

    五、说教学过程:
     1、课文导入
   七夕节        八月十五          登高插茱萸
  端午节        九月初九          拜月乞针线
  重阳节        七月初七          赏月吃月饼
中秋节        五月初五          赛龙舟吃粽子
以传统节日导入,学生既不陌生又颇感兴趣,容易激发好奇心,体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又结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
2、人物认识
直观性教具的使用,用图片来介绍人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找出故事主要的人物和故事框架。
3、故事历史背景及民间故事特点
由于民间故事产生的年代比较久远,存在着历史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印记,有些情节不易为今天的青少年读者所理解。因此,有必要介绍一下产生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和民间故事的特点。
4、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小组合作自主解决生字新词。
(掌握基础知识,培养自主意识和习惯,并在合作中学会求助。)
(2)检查自读情况
按照情节的发展,将故事分成四个相对清晰的部分,并概括内容。
(故事情节脉络清晰,重点训练学生对情节的概括归纳能力)
     5、整体感知
齐读课文,再次从读中体会整个故事表达的思想感情。
6、板书设计
牛郎织女
         牛郎       相识         
                    相知        老牛
                    相守           
         织女       相离         王母
(简洁明了,条理清楚的提炼课堂学习内容)
       7、作业布置
(1)收集其他的民间故事的相关资料(扩大课外的知识面)
(2)查一查“挣扎”“汹涌”等你不明白的词的意思
(3)家听七个课后字(自主学习,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不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强调谈学生本人的感受,将文章情节和生活感受联系起来,体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挖掘独特的生活体验;要求书写理由,培养随时记录的习惯,从而培养写作习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07: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