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2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白杨》公开课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23: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三课《白杨》教学设计
河北省蠡县桑园镇杨北学校 李丛强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积累】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方法与能力】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情感与思想】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拓展与延伸】



  【重、难点突破】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了题目,你们知道课文写的是一篇什么的文章吗?



  提示:由于学生已经预习,可能或者认为是状物的课文,或者认为是写人的文章,向学生说明这是一篇“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文章,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然后引导学生从“物与人”和“物与志”两个方面来学习课文。



  二、课文的哪些自然段是写“白杨”的?白杨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段落,注意从环境、外形特点抓住相关语句来加以理解。



  三、课文的哪些内容是“言志”与“喻人”的?你体会到了作者是在用“白杨”比喻什么样的人?用白杨的特点寄托什么样的志向?



  提示:抓住爸爸的话、作者对爸爸话的理解以及结尾含义加以理解。



  ①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段话是全文体现借物喻人的典型句子。作者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样的关联词语,一气呵成地刻画了戈壁上的白杨树。一方面描述了白杨树外在的特点,高大挺秀,能顶住任何自然灾害,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一方面表现了白杨树的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这正是边疆建设者身上特有的奉献精神,听从祖国安排,无怨无悔地扎根边疆,无私奉献地建设边疆。这是人与树的神似处,也是以物喻人的连接点。



  ②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这是一个设问句。表白,解释说明。一个“也”字,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爸爸看到戈壁滩上高大的白杨树,触景生情,以白杨自勉,在托物言志。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他的表白正是无数边疆建设者身上令人肃然起敬的奉献精神。



  ③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四、你还能找到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吗?和大家交流一下以。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可以适当地点拨一引导。



  五、本文在人物描写上也很有特色,你们给分析一下吗?



  提示:引导学生找出有关人物描写的句子加以分析。如:



  对兄妹二人通过几句简短的对话,就凸显了不同的性格特征。而对爸爸的描写则抓住了神情的变化,来暗写他心理的变化、志向与心愿。第一次是“出神”和“沉思”,因看到车窗外高大挺秀的白杨树触景生情,想到环境,想到了自己和战友,浮想联翩;第二次是“微笑”,因为听到孩子关于白杨树的争论是那么天真幼稚;第三次是“严肃”,因为他与孩子们谈白杨特点,尽管孩子们还不懂,而实质是在借树喻人,抒怀言志;第四次是“又陷入沉思”,是由树想到了子女,从自己想到孩子的未来;最后一次是“浮起一丝微笑”,是想到孩子们也将扎根边疆,为事业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



  你能发生“物”与“人”和“理”之间有相似的地方吗?



  提示:此问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于“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写法的深入认识,为以后学生写此类的作文做一定的铺垫。回答此问要启发学生抓住问题的关系来理解,而此关键便是白杨的外形特点与内在精神。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段话是全文体现借物喻人的典型句子。作者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样的关联词语,一气呵成地刻画了戈壁上的白杨树。一方面描述了白杨树外在的特点,高大挺秀,能顶住任何自然灾害,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一方面表现了白杨树的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这正是边疆建设者身上特有的奉献精神,听从祖国安排,无怨无悔地扎根边疆,无私奉献地建设边疆。这是人与树的神似处,也是以物喻人的连接点。



  板书设计:



                  白   杨



  车窗外的白杨──于茫茫戈壁站得高大挺秀;



  父亲眼中的白杨──不择环境,不惧灾害,茁壮成长;



  父亲心中的白杨──就是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的化身。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23:00:00 | 只看该作者
《白杨》教学设计
杭州市滨江区长河小学 冯琛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1.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袁鹰的文章《白杨》,(板书课题)。

2.看插图,认识白杨树。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读课文:①联系课文中语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②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划下来,想想这些话的意思。

3.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标点自然段。 

注意: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字音易错的:清晰;字形易错的:新疆。“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区别。

三、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1.默读课文,说说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

荒凉、寸草不生、贫瘠……

2.读一读你刚才所划的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想想其中的含义。

理解:不要求非常深入理解,只要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致的说说从字面上体会到白杨的生长环境十分的恶劣,感受到白杨十分的坚强就可以了。

朗读:大戈壁这么荒凉,环境这么恶劣,白杨却长得那么高大挺秀,像卫士一样守卫着铁路。读到这里,你觉得白杨怎样?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爸爸说的话?(赞美、骄傲的语气。)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爸爸的话。

四、再次朗读,深入体会

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爸爸仅仅是在赞扬白杨吗?他的话中似乎还有更深的含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吧。

二、品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轻轻闭上眼睛听录音,看看在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板书并理解:高大挺秀)。

2.为什么会感受到白杨是高大挺秀的?

(戈壁的荒凉,寸草不生,而白杨在那里是如此的挺拔,在满眼没有绿意的戈壁上,白杨越加高大挺秀了。)

3.爸爸看到白杨,有什么感受?引读第一段。(体会“高大挺秀”的感情色彩)

4.当哥哥和妹妹在议论白杨时,什么问题使爸爸变得严肃起来(默读4~13节)?

三、理解研读,深悟课文

1.找到爸爸说的话,弄清有几句,并想想这几句概括了白杨的什么特点(请一名学生朗读并一同归纳)教师板书:

      枝干挺直

  白杨  哪儿需要……就在哪儿生长  

      坚强

 

2.默读,把表现白杨生命力强的词语勾划出来,理解这三句话怎么表现白杨生命力顽强的。

3.有感情地朗读,注意体会重点词语的感情。

4.体会句群关系,重点读第三句。

5.换人称读:用爸爸的话来赞美白杨。把“它”换作“你”。

6.试着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7.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把16和14节对比着默读,爸爸要表达什么呢?他和白杨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服从需要 扎根边疆 无私奉献

8.默读最后一段话,想想

(1)爸爸为什么开始沉默,后来又微笑?爸爸的希望能实现吗?为什么?

他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像白杨一样适应那里的艰苦的生活,一定能像白杨一样很顽强地生活下去。

(2)“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你能体会到它的含义吗?

作者用小白杨的茁壮成长,来暗示在父母的影响教育下,孩子们一定能够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成为祖国建设需要的人。

四、纵览全文,体会中心

1.我们和爸爸一同感受了白杨的品质,那么现在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①爸爸不只是介绍白杨,赞美白杨,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就是像白杨那样,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作无私的奉献。

②爸爸的心愿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他们一样为边疆出力,一样建设边疆。

③……

2.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句子。

有感情地朗读链接《帐篷》。

五、课后练习

1.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阅读链接《帐篷》。

3.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一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7 19: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