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431|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优秀教案、说课稿、教学实录集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21: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群“心”璀灿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浙江省慈溪市天元镇潭北小学 许崇霞
设计意图:

本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教材二年级下册第29课的内容,讲述了张衡童年时数星星的经历。文中这样描述小张衡:“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用眼睛数到几百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什么让一个孩子做到这些?细读文中有关小张衡言行的句子,再结合多年后张衡在《灵宪》中对星空的记载(课外搜集所得),不难发现,在数星星这件事上,他表现出了极其可贵的“耐心”、“信心”、“用心” 和“恒心”,这些正是为人做事必备的品质与精神。因而本课教学,学生将在教师引领下,借助亲身体验、情境对话、放手猜想、资料验证等一系列活动研读课文,感悟张衡的“耐心、信心、用心、恒心”,从而受到启发,明白任何事要想取得成功,都应如此。



学习目标:

1. 会认9个生字,会写“数、玉、珍、珠”等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积累课后习题中的三个句子。

4. 初步理解爷爷说的有关天文知识。

5.感受张衡数星星时的耐心、信心、用心、恒心。



教学流程:

课前:

1.聊星星:你对星星有哪些了解?(板书:星星)

2.老师想起一首歌(唱《小星星》)这首歌将星星比作──小眼睛,你觉得星星还像什么?

一、导入揭题

1.有个孩子看到这样的星星,他忍不住要去数了呢!看老师写“数”字,想想,数字怎么记?数,还是个多音字呢,课文中还有一个读音是──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星星的孩子”。(板书: 的孩子)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请大家打开课本,听清两个要求。①、轻声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字要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②想想屏幕上的两个问题:

▲课文中写满天的星星像什么?

▲你觉得小张衡是个怎样的孩子?

2.检查反馈。

①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随后读本课新词。

②解决屏幕上的两个问题.

问题一:积累佳句,指导书写。

你读懂了吗,课文中写满天的星星像什么?

①出示句子:“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有拼音)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感悟: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你感觉星星怎么样?

③感情朗读:让我们把星星读得又多又美吧(一起读)。其实,不但星星美,撒满星星的夜空也很美,都成了──(碧玉盘)呢。

④积累句子:奖励你们看星星吧,出示星空图。

这么美的句子,记在心里了吗?口头填空:满天的()像()撒在碧玉盘里。

⑤指导写字:这么美的句子,我们还要写下来呢。(出示这句话,在“数、珍珠、玉”的位置上出现田字格。)

看要写的字,其中有一个词语是──珍珠。“珍珠”谁来记?知道珍珠为什么是王字旁吗?(王字旁其实是由玉变化而来的。玉字,作偏旁时省去了一点,就成了王字旁。所以,王字旁的字跟宝玉有关)

问题二:初谈印象,引向深入。

①你觉得张衡是个怎样的孩子?请简单说说。

②过渡:在细细学了这课后,我们会对张衡有进一步的了解。

三、精读感悟

1.亲身体验,感悟“耐心”。

(1)自由读第一段。

文中小张衡数星星的时候,都做了哪些动作呢?

①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

②圈一圈表示动作的词:坐、靠、仰、指、数

(2)动作体验,感悟“耐心”:

①尝试动作:搬条小板凳,我们和小张衡一起数星星。(师读引导学生动作体验)数:一颗、两颗、三颗---------(数到二十颗)孩子们,感觉怎样?(手酸、眼花)

②引读:才数到二十颗,我们就感觉到眼也花了,手也酸了。可是,小张衡呢,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板书: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③感悟“耐心”:几百颗呀,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孩子?(生自由谈)(板书:耐心)

(3)有感情地朗读:是呀,不顾手酸,不管眼花,多有耐心呀!让我们一起带着敬佩再读这句话:(生读: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2.情景对话,感悟“信心”。

(1)自由读2-3段,练习对话:

看着小张衡这样耐心地数星星,奶奶有话对他说呢。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对话。

①创设情境,师生对话:

老师读奶奶的话,谁来做小张衡?一生上台后,奶奶(老师)让小张衡(生)坐在膝盖上,靠着做数星星状,其余生重新读了第一段,随后教师读奶奶的句子,并暗示学生对话。

②生生对话:像刚才老师和同学那样,这一边的小朋友做奶奶,另一边的做小张衡,一起对话吧,注意,奶奶要亲切些。

(2)问清缘由,感悟“信心”。

问问小张衡,你为什么说星星一定能数得清呢?

(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星与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

(3)有感情地朗读。

原来,小张衡是看出了名堂,找到了规律呀!怪不得他这么有信心。我们一起信心十足地说小张衡的这段话。(生接读)(板书:信心)

听出来了,对数星星这件事,小张衡是充满了──(生接:信心)。怪不得他能──(生接读: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3.理解难点,感悟“用心”

(1)读懂爷爷的话。

①指名读爷爷说的话。

从爷爷的话中,你知道了关于星星的什么知识?(随机理解“距离”,明白爷爷也认为星星数得清的原因)

想象:你的眼前出现七颗星星了吗?那是怎样的?

(出示图)找北斗七星和北极星。(动画演示:转动)北斗七星慢慢地绕着北极星转。

②积累句子:

口头填空:那七颗星,连起来像(),叫()。

北斗七星()总是绕着()慢慢地()。

(2)找出行动,体会“用心”。

①引读:

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②认真体会,感悟“用心”:

“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啊”,读到这儿,你又觉得小张衡是个怎样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

多么用心、多么刻苦的小张衡呀,一起再来读读这几句话,这孩子──(生接读: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板书:用心)

听出来了,我们的小张衡,真的是在用心数星星呀!怪不得他能──(生接读: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四、整体回归,角色朗读

1.学到这儿,你对张衡有了怎样的了解?

2.分角色朗读1-4段。



五、猜想验证,感悟“恒心”

1.放手猜想:小张衡的故事,我们快学完了,老师想请大家猜一猜,为了数清天上的星星,张衡一共数了多少个夜晚呢?

2.资料验证。

据张衡在《灵宪》中记载: “中外之官常明者百有二十四,可名者三百二十,为星二千五百,而海人之占未存焉”。

几十年后,张衡终于数清了天上的星星──大概是2500颗。这个数字,与现代天文学家统计的、肉眼能看到的星星数量很接近。


3.感悟“恒心”。

看到这儿,你又觉得这是个怎样的人了?(板书:恒心)

4.有感情地朗读。

是的,几十年的生涯中,张衡持之以恒地做着这件事,这是一个多么有恒心的人啊。

5.课外阅读,延伸拓展。

关于张衡,还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建议家中有电脑的小朋友可以上网找找张衡的故事,去考证一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21:38:00 | 只看该作者
一堂基于对话的读书习字课
──特级教师薄俊生《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赏析
江苏苏州蓝缨学校 陆平
江苏省特级教师薄俊生老师以其独到的教学构思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在执教《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时,追求与学生的平等对话,指导学生学习读书习字,彰显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课程标准》)。

一、“聊聊天”对话,学读题

师:(板书:“聊”)这是什么?(生读)能组个词吗?(生答)

师:什么旁?

生:耳朵旁。

师:聊天的时候,要用耳朵听,在一起说说家常。现在就让我们来聊聊天。平时,你们爸爸、妈妈是怎样照顾你的?(生答)

师:爸爸、妈妈为什么会这样关心你呢?(生答)

师:爸爸、妈妈是怎样关爱你们的?外国的小朋友,他们受到怎样的对待呢?今天,我们学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一篇文章──《我不是最弱小的》。(师板书,生书空)

师:“弱”是个生字,你是怎么记住的?

生:两个“弓”加“两点水”。

师:请你给“弱小”找一个意义相反的词。

生:强大。

师:(出示:①谁不是最弱小的?②我是不是最弱小的?③我是怎样的人?)按照这三个问题提示,自己读课题,读出不同的意思。(自由读后,指名读,重音分别为:我不是最弱小的;我不是最弱小的;我不是最弱小的。)

师:同样一个题目,我们可以读出不同的意思。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有什么问题?

生:谁不是最弱小的?

生:谁更弱小呢?

生:谁比萨沙强大呢?

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求:①给课文各自然段标上序号;②思考上面三个问题。(生读)

[赏析]从生字“聊”字入手,采取与学生轻松聊天的方式,娓娓而谈,导入新课;紧扣课题,以三个问题提示,指导学生读出不同语气的重音,体会所表达意思的不同;然后质疑问难,整体初读课文。

二、析音形对话,悟规律

师:你怎么记住“蔷薇”这两个字呢?

生:“蔷”和“薇”字都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都是草字头;“蔷”字下面是“墙壁”的“墙”右边部分,“薇”字下面是“微笑” 的“微。

师:很好。你能用会认的字来帮助自己学习新字。你发现“薇”字一部分表示意思,一部分表示声音,这样的字叫什么字?

生:形声字。

师:看看生字表,还有哪些字也是形声字?

生:闷、附、薇、聊、滂、沱、娇、纤。

(师出示并指名读:

pangxian

“滂沱大雨 娇嫩纤弱”)

师:你猜猜老师为什么特地把这两个字的音注出来?

生:这两个字是形声字,但容易读错。

师:你说得真准确。在写这两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占的位置不一样,左窄右宽。

师:对!现在请大家用钢笔描红,完成课后第2题。(生描红,师巡回指导)

[赏析]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教者引导学生依熟字“墙”和“微”来记生字“蔷”和“薇”。学了《听爷爷说汉字》一文,在了解形声字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从课本字表中分辨出形声字,进一步运用了“汉字造字规则”,但同时注意外“规则”中音旁所表音与现代汉语中实际读音不一致的情形,特别揭示出“滂”和“纤”字,帮助正音,并引导观察字形特点,当堂执笔习字。

三、代介绍对话,展花容

师: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父亲、母亲、托利亚、萨沙和蔷薇这五个人或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争取讲得简洁、完整些。(生答)

师:我们朗读课文就是代作者和课文中的人物说话,把作者要说的意思通过我们的朗读表达出来,把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我们的朗读体现出来。现在就请大家代作者或课文中的人物说话。(生自由朗读)

师:刚才老师观察,从有些同学的表情、姿势看到他们读得这样投入!现在谁想代作者介绍蔷薇花。(指名读,出示句子“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芳香扑鼻”,再指导朗读。)

师:这一句话介绍了蔷薇花怎么样啊?(生答)

师:把这些意思介绍出来,你就是作者了。请大家自由练读,代作者介绍。(生读)

师:文中还有描写野蔷薇的句子吗?(生答)

师:你这样介绍,是为了介绍什么?(生答)

师:这时,你想些什么?最想做什么事?(生答)

[赏析]蒋仲仁先生说:“朗读就是代作者和课文中的人物说话。”薄老师深谙前辈语文教育家的思想精髓,并把朗读之“真经”巧妙地传授给学生。课堂上,学生找出了描写野蔷薇的句子,入情入境地朗读着,与作者、与文本展开对话,抓住相关词句,在代作者介绍的过程中,体会雨前野蔷薇花绽放之美,通过与雨中花儿之孱弱相比较,自然勾起学生的恻隐之心。阅读教学走进了儿童的精神世界。

四、扮角色对话,悟情思

师:每个人、每株花都有生命,当生命受到打击后,人们就会伸出援助之手。文中哪几个人说了话?

生:萨沙和妈妈。

师: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对话是不能分的。萨沙说了几次话?

生:三次。

师:请代萨沙说这三次话,自己想想萨沙是怎么想的。(生自由读)

师:(指名读第一句话后)说这句话时,你是怎么想的?(生答)

师:你们的父母、萨沙的父母为什么这样做?

生:他们疼爱我们。因为我们弱小,所以要保护我们。(板书: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师:(出示句子)妈妈怎样说这句话的?

生:语重心长。(齐读)

师:请小朋友们代萨沙说第二次说的话。(生自由读)

师:(指名读后)请问萨沙说这句话时,你是怎么想的?(生答)

师:萨沙是怎么做的?表现得怎样?

师:请代作者介绍萨沙是怎么做的。(指名读)这时,萨沙的心情怎样?

生:萨沙感到很自豪,甚至比父亲还强大。

师:谁愿意代萨沙说最后一句话。(指名读第9自然段)请连贯地介绍萨沙和妈妈的对话。(生自由读第3~8自然段,分角色读,表演。)

师:(复现导入阶段读题“三要求”,生读板书)这仅仅是萨沙的心声吗?

生:这也是父亲、母亲、托利亚和蔷薇的心声。

生:这是我们全班同学的心声。

生:这也是外国人的心声。

师:这是全人类的心声。

[赏析]教师给予引导和恰到好处的评价,融入学生的身心,他们代萨沙说话,体会人物三次讲话时的内心活动,感受人物由“奇怪”到“倔强”,再到“自豪”的心理变化过程;代妈妈说话,体会长辈的语重心长;分角色朗读,同学间分组表演,通过角色转换,进一步体验到人类自身的内在力量。

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薄老师与学生以语言等符号为文本,以代作者、代文中人物介绍为手段,进行了精神层面上的多向交流与沟通、理解。学生披文入境,在与老师、与文本的对话中,不仅锻炼了读书、习字等语文能力,也经历了愉快的精神旅行。教学终了时,学生发自肺腑地齐声说:“我不是最弱小的!”同学们,不,课堂内所有人的心都震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21:39:00 | 只看该作者
对话,让“日月潭”更美
──老课新教《日月潭》
田祥珍
  《日月潭》是人教版教材中的一篇老课文。现行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同样在二年级下册选编了这篇课文。它文质兼美,五个短小的自然段犹如一组精心剪辑的镜头,从全景到局部,再到特写,最后让中外游人与日月潭美景融为一体,和谐而生动地展现了日月潭的迷人风姿。教学中,要通过对景之美、文之美的品味,激起学生对日月潭及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和对统一祖国的期盼。



  根据二年级以词、句教学为重点的要求,过去,我们教学此文,主要精力都用在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上,尤其是对文中较长的句子,更是分析得“无微不至”。



  课改后,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我整合教育资源,对本课的教学作了如下设计,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间一次次充满情趣和美的对话。



  一、课前准备,拓展视野



  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台湾及日月潭的资料,并做好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介绍的准备。



  二、资料交流,导入新课



  1.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台湾及日月潭的资料。交流时,不求面面俱到,只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知道多少说多少。



  2.课件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上台点击“台湾”“日月潭”,随着点击出现动态的课文插图。板书课题。



  3.读准课题,了解“潭”的意思。



  【将学生自己搜集的有关台湾、日月潭的历史、地理等方面的资料作为一个大的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阅读对话,学生就会领悟到,日月潭的美不仅仅因为她的风光秀丽,更因为她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那里有我们的台湾同胞。】



  三、自读感知,自主识字



  1.第一次自读课文,要求对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给带有生字的词语作上自己喜欢的记号,把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多读几遍。



  2.第二次自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圈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它们是什么意思。读完后想想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想好后跟学习伙伴交流,相互质疑、解疑。



  3.检测自读情况。



  (1)以淡化的课文插图为背景,屏幕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学生喜欢的、能读得好的词。读得正确的全班同学跟读。自己不会读或读得不好的,认真听别的同学读,跟着练习。



  (2)游戏为图片找朋友。屏幕出示生字词和课文中难理解的词语及表现这些词语意思的直观画面,指名让学生上台用鼠标把词语拖到相应的图片上,拖对了了同学们跟着读两遍。接着出示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指导学生读正确。



  (3)整体感知。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什么全班交流后,师生共同小结。



  【学生充分自主的、个性化的阅读是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对话的前提。因此,在学生两次与文本的对话中,教师分层次提出了阅读要求,有利于学生提高阅读质量和效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三次检测活动既注重了字、词、句的落实,又注意了为进一步的阅读对话做好铺垫,并尊重了学生各自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四、品读感悟,自主体验



  (一)以情激情。播放日月潭风光录像片,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想像,师生轻松进入课文情境。



  (二)师生交流欣赏后的感受。



  (三)学生带着自己新的感受再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你最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你又一次读了整篇课文或自己喜欢的段落后有什么新的感受



  1.点击课件出示光华岛、日潭、月潭的位置及风光,品读第二自然段。重点品味“圆圆的”、“弯弯的”、“太阳”、“月亮”这几个词语,抓住其中的这两个比喻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点击课件出示日月潭清晨、太阳高照的中午、细雨蒙蒙的中午不同的景色,品读第三、四自然段。采用为画面配音的形式指导、激励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个画面有个性地朗读。在朗读中,引导学生品味“薄薄”、“点点”“隐隐约约”等词语的精妙,理解“清晰”、“展现”、“朦胧”、“仙境”等词语的意思。指导朗读时重点指导如何通过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美。



  3.创设情境,自主体验。假如你就是游人中的一个,来到了风光秀丽的日月潭,你会说什么先说给同座位同学听,再全班交流。



  (四)美读升华,内化情感。带着品读后新的体验和感受走进日月潭的美景中,美美地读课文。先自由读,再挑战读,看谁能通过朗读把日月潭的美最充分地表现出来。



  【课标对第一学段一年级提出了“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的阶段目标。这一轮多回合的付话,重点就是在对文本整体把握的基拙上,借助画面,通过独具个性的朗读、想像、体验、交流等手段落实这些目标。】



  五、创设情境,快乐积累



  1.积累运用。师‘旧月潭可真美呀为了表现日月潭的美,课文中哪些好词佳句立下了大功请你快把它们找出来欣赏吧”学生找后,教师再建议、补充,展示自己积累的词句和学生交流,提醒学生“我们可别漏掉了那些立过大功的词句哟,不然它们会伤心的。”学生将想要积累的词句摘抄到语言积累本上,抄完后把自己摘抄的词句和课后练习“读读记记”中的词语一起读给学习伙伴听,然后选一两个词语说几句话给学习伙伴听,相互评议。教师提醒学生要经常翻翻语言积累本看看这些词句,并适时运用。



  2.指导背诵。师“多美的日月潭,多美的课文啊让它们都永远留在我们心里吧”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先多读几遍,再借助刚才积累的词句练习背诵。然后课件出示画面,学生看画面自主选择试背相关内容。



  【在阅读对话和生动的情境中积累,积累的过程充满了乐趣,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也积淀了情感和语感。】



  六、实践活动



  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以下实践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其中一至二项完成



  1.进一步查找有关日月潭的资料,当一名“小导游”,向游客介绍日月潭。介绍时,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2.进一步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办一个“台湾在我心中”图片展。搜集来的图片要配上简要的说明。注意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3.搜集一些表现台湾风情和两岸同胞盼统一的歌曲,利用班里的电教设备播放给同学们听或自己唱给同学们听,也可以把歌词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们听,和同学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4.仿照课文的写法,试着给你喜欢的一处景点写一段解说词,当一回“小导游”。



  【这是阅读对话的延伸,是一种处于更高层面和更广阔视野中更自由自主的对话,体现了在人文精神的关怀下,感受、理解、积累、运用等能力整体协调的发展。】



  相关链接



  日月潭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是台湾八景中的绝胜,也是台湾岛上惟一的天然湖泊。湖面海拔米,面积平方公里,湖周长公里,平均水深米。



  日月潭本来是两个单独的湖泊,后来因为发电需要,在下游筑坝,水位上升,两湖就连为一体了。潭中有一个小岛,远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颗珠子,故名珠仔岛,现在叫光华岛。以此岛为界,北半湖形如日轮,南半湖状似上弦之月,名日月潭。旧台湾八景之一的“双潭秋月”就是由此而来。



  日月潭之美在于环湖重峦叠峰,湖面辽阔,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七月平均气温不高于摄氏二十二度,一月不低于摄氏十五度,夏季清爽宜人,为避署胜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21:39:00 | 只看该作者
《夸家乡》口语交际课堂实录及点评
福建省安溪县实验小学 吴梅卿 福建省安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李冰霖
  一、课堂实录



  (一)谈话导入引话题



  师:同学们,咱们的家乡安溪是个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的好地方。这几年安溪变化很大,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我们作为家乡的小主人,应该了解家乡,懂得介绍家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夸夸家乡。(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夸家乡



  师:老师有位朋友从北京到咱安溪来旅游,老师想请咱班上的小朋友做导游。瞧,她来了。



  (师退至讲台边,戴上旅游帽,背上旅行包,挥舞旅行旗。)



  【情境一】夸风光



  师:嗨,小朋友们好,我从北京来,听说你们安溪的景点很多,有谁愿意带我去参观吗?



  生(齐):我愿意!我愿意!



  师:哇,安溪的小朋友好热情啊!这位举红色小旗的小导游,你来吧!小导游,你们家乡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啊?



  生:阿姨,我们这儿好玩的地方可多啦!有茶都、清水岩、凤山森林公园、大龙湖旅游区、洪恩岩……阿姨,我先带您去茶都吧!



  师:小导游,这么多景点,我们为什么要先去茶都呢?



  生:因为我们安溪的茶都是全国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有三千多个店铺,五个很大很大的茶叶交易大厅,远远地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茶香。



  师:茶都这么大啊,那我可得去瞧瞧!



  生:阿姨,在茶都的三楼有个茶艺表演厅,您还可以欣赏到我们安溪独特的茶艺表演呢!茶都二楼有个茶史馆,您要是想了解我们祖国茶文化的发展,那里是非去不可的!



  师:是吗?听你这么一说,我都快等不及了,咱们现在就走吧!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刚才小导游和游客的表现怎么样?



  生1:我觉得小导游很有礼貌。



  生2:小导游说话声音很大,别人能听得很清楚。



  生3:我觉得游客阿姨也很有礼貌。



  生4:我觉得这位小导游做得很好,他不但有礼貌,很大方,还能把茶都的特点说得很清楚。



  师:看得出同学们刚才能认真倾听,评得也很中肯。是啊,在与别人交谈时态度要大方,有礼貌,声音要响亮,把话说清楚。接下来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轮流当游客和导游,像刚才那样介绍家乡的景点。



  (小组内交流)



  师:哇,游客们和小导游交流得这么热烈啊!哪个小组愿意推荐两位同学上台表演?



  生1:叔叔,您好!欢迎您来到安溪。



  生2:小导游你好!



  生1:叔叔,我带您到清水岩玩玩吧!



  生2:好啊,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先去清水岩呢?



  生1:叔叔,您不知道啊,清水岩是国家4A级旅游景点呢,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生2:是吗?除了历史悠久,清水岩还有别的独特之处吗?



  生1:有啊!清水岩大小房间共有99间,外形远远看去很像“皇帝”的“帝”字,这可是全国独一无二的!



  生2:的确很奇特。



  生1:叔叔,清水岩有棵大树叫“枝枝朝北树”,您猜猜是怎么回事?



  生2:我猜啊,可能这棵树的树枝都朝向北方吧!



  生1:叔叔,您猜对了,想去见识一下吗?



  生2:当然。



  师:谢谢这两位同学,他们俩的表现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生1:小导游很有礼貌,脸上一直挂着微笑!



  生2:他们俩在交谈时能看着对方的眼睛,显得很真诚。



  生3:游客和导游的态度都很大方自然。



  生4:我最佩服小导游了,他能在与游客交谈时就把清水岩的特点说清楚,真了不起!



  师:谢谢各位同学的评价,我也觉得这两位同学的表现很出色!



  【情境二】夸特产



  师:谢谢各位小导游的热情介绍,真是让人大长见识。明天我就要离开安溪了,想带点儿安溪的特产回去,现在我来到了特产城,各位老板你们能向我推荐一下吗?



  生(齐):能!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轮流当游客和老板介绍家乡的特产。



  (生小组内互动)



  师:同学们说得可真热闹,老师发现这个小组夸铁观音夸得特别好,请他们上台来说一说,好吗?



  生(齐):好!



  生1:阿姨,您好,欢迎您来到安溪!



  生2:老板您好。



  生1:阿姨,您到我们安溪,可一定得带回一包上好的“铁观音”茶叶啊!安溪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是“中国铁观音”的发源地,我们的茶叶获得全国唯一一块茶叶金牌。



  生2:真了不起,那喝了你们的茶叶有什么好处呢?



  生1:我们的茶叶是纯绿色食品,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常喝铁观音,能提神醒脑,生津止渴,那独特的乌龙茶香更是让人陶醉啊。喝了我们的乌龙茶铁观音,不但能减肥,还能防癌呢!



  生2:啊,这么神奇,那我一定得买了!



  师:咱们安溪的特产还有很多,谁愿意再来介绍一下?(生略)



  (三)三言两语写家乡



  师:同学们你们说得太好了,通过交流,我们都充分感受到安溪不但风光秀丽,而且物产丰富,的确是个好地方。我们是安溪人,我们爱自己的家乡,现在我提议,让我们用手中的笔写一两句话夸夸我们的家乡。



  (生写)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写的话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生1:安溪,安溪,乌龙腾飞的地方。



  生2:安溪是个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的好地方。



  生3:安溪人真好客,入门就泡茶,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来安溪做客!



  师:这位同学真了不起,把咱们家乡的民谣也用上了。



  生4:安溪位于闽南金三角,交通便捷,四通八达。



  生5:安溪,山好,水好,茶好,人更好!



  师:说得真棒,听了大家的话,我真为自己是个安溪人而感到自豪。



  (四)总结谈话激情感



  师:这节课大家都学习得很认真,不仅能积极发言,认真倾听,还能用一两句话夸夸家乡,老师从中感受到大家对家乡浓浓的热爱之情,让我们共同祝愿我们的家乡更加美丽富饶!



  二、点评



  《夸家乡》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安排的一次口语交际教学。本课教学根据课标精神,力求做到“三个突出”。



  1.突出趣味性,激发交际动机。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本课教者上课伊始,首先以邀请班级学生为来自北京的游客当导游引出话题,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交际的兴趣,把学生带进了夸家乡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导游与游客、老板与游客互动的角色体验中,懂得如何介绍家乡。由于创设出来的交际情境与实际生活相近,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情绪也就高涨起来,积极参与交际活动,既争先恐后地想“说”(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又如数家珍地能“说”(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交际氛围浓厚、自然。



  2.突出互动性,培养交际能力。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它是一个听和说二者双向互动的过程。只有交际的双方真正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为此,口语交际教学应想方设法保持和实现听和说的双向互动。本课教学围绕“夸家乡”这一话题,教者紧扣口语交际的互动特点,从以下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展开互动。一是从形式上,通过师生互动,带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文明和谐地交际,提高学生交际的文明素养。如,交谈时双方都要有礼貌,要认真倾听对方的谈话,要把话说清楚、说完整,对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发问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等等。二是从内容上,通过“互动夸风光”促进“互动夸特产”,环环相扣,多回合交际,让学生有了充足的语言实践时间和空间,不仅学会了倾听和交流,学会了介绍家乡的方法,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个性化语言的发展,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3.突出实践性,丰富交际内涵。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依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实践,让学生从语文实践中获取言语交际的素材,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口语交际学习的有效保证。为此,本课教学突出“三个结合”。一是交际之前,课内外结合,积累言语材料。通过课前引导学生开展调查、访问、阅读等搜集资料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家乡的迷人风光和丰富物产,为课内开展交际积累言语材料。二是交际之中,交际与评价结合,指导交际方法。通过师评、自评、互评,让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不断提高口语交际的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三是交际之后,说写结合,提高表达层次。以课内交际活动为基础,通过三言两语写家乡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热爱家乡的交际情趣,适度提升表达层次,发展表达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21:40:00 | 只看该作者
巧借语境轻松识字
──《日月潭》教学片段实录及点评
北京市宣武区育才学校小学部 陈崴 北京市宣武区教研室 乔亚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会认”和“学会”两种不同要求。在人教版低年级教材中,大量的生字出现在不同单元的课文之中。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的《日月潭》一课为例,要求学生在本课中“会认”的生字有9个,分别是:环、绕、茂、隐、筑、晰、朦、胧、境;要求“会写”的字有12个,分别是:岛、展、建、纱、省、胜,还有可以组成词语的“环绕”“隐约”和“茂盛”(其中含有4个认读字:环、绕、茂和隐)。在一节课有限的40分钟时间里,要让学生认读、识记、理解、书写生字,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如果仅仅是简单重复,机械记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很难被有效地调动,学习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即达到了识字教学的要求,这里所说的语言环境,包括含有生字的词语、句子、段落或短文。”所谓“语境识字”就是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语境条件,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轻轻松松识字,快快乐乐写字。在《日月潭》一课的识字教学中,就力图体现对语境的创设和运用。



  一、随文识字提高认读效率



  (一)教学片段实录



  教师:(出示中午时的日月潭图片)刚才我们欣赏的是日月潭清晨的美景,请你猜猜这是什么时候的日月潭?



  学生答后师追问: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因为图中阳光灿烂,景物清晰……



  教师:在图片下方出示词语──清晰,学生认读。教师在图片下方出示文中句子:“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师生合作读句子)



  教师: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怎样了──(学生跟读)



  教师:中午,什么变得清晰了?(学生练读句子)



  教师:(出示雨中日月潭的图片)雨中的日月潭更有一种特别的美,对比晴天时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出示两幅图片对比:如果说晴天的日月潭景色清晰可见,那么雨中的日月潭就是一片朦胧。出示词语:清晰──朦胧,再读读这两个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它们是一组反义词。



  教师:“朦胧”还可以换一个词就是──隐约(生答);这是一组──近义词(生答)。谁来为我们解说雨中的日月潭?



  在图片下方出示句子:“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好像童话中的仙境。”学生读句子。



  教师出示词语:仙境,学生练读词语。



教师:联系你听过的传说、看过的故事,说说什么是“仙境”?学生:传说中神仙住的地方。



(二)点评



  教学中,教师将文中要求会认的生字“隐”“筑”“晰”“境”“朦胧”等随文识字。这种在语境中识字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语言环境,通过多种方式感知含有生字的词语、句子、段落或短文。学生在认读生字时,生字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再配上背景中出示的日月潭风光的图片,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与生字的亲切感,激发了学生认读生字的兴趣,降低了识字的难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结合语言环境,学生既知字音、认字形,又能借助语言环境解字义、明用法,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对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运用多种方法巧记字形



  (一)教学片段实录



  教师:课前,同学们收集了不少日月潭风光的图片,想不想欣赏欣赏?



  教师:(出示日月潭风光的图片)你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小岛;茂盛的树;环绕的群山。



  在图片下方出示词语:“群山环绕”,学生读词语。



  教师:什么是环?出示圆环图片,学生尝试说说“环”的意思。



  这就是环(中空的圆形的东西)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



  学生1:我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王字旁加上“不”字。



  学生2:我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把“杯”字的木字旁换成王字旁就是“环”字。



  教师:生活中还在哪儿用到过“环”字?(二环路、奥运五环……)



  教师:(出示日月潭风光图片),课文里出现的词语是──“环绕”,你能结合图片说说什么是“环绕”?



  学生:“围绕”的意思。



  教师:“绕”字怎样记呢?



  学生1:我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把“烧”字的火字旁换成绞丝旁就是“绕”字。



  学生2:把“浇”字的三点水旁换成绞丝旁就是“绕”字。



  学生3:把“晓”字的日字旁换成绞丝旁就是“绕”字。



  教师:(板书“烧”“浇”“晓”),这几个字都是──形近字(生答)。



  教师:(指图)除了环绕的群山,在日月潭的周围还有许多──树木(生答),出示词语:树木茂盛(男女生分别练读)。



  教师:怎样记住这两个字?



  学生: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记:“森林里藏着一座旧城堡。”



  教师:能说说谜语的意思吗?



  学生:旧城堡就是“城”字去掉“土”和“成”里面的横折钩,森林就是“艹”。



  教师:很有意思!



  学生:我能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住“盛”,“成”加上皿字底就是“盛”。



  教师:我们一起读一读文中的句子(出示句子)。



  学生齐读──指名读,“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教师: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是茂盛的?



  学生:花草茂盛。



  教师:结合图片想想,能把“环绕”“茂盛”分别换个词语再读这句话吗?



  学生:“围绕”“环抱”;“茂密”……



  (二)点评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经过了一年半的学习,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记字的规律,教师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梳理和归纳多样的识字方法,并引导学生尝试多种方法识字记形。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借助圆环的彩色图片,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了“环”的意思,为学生进一步理解“环绕”的意思创造了有利条件。借助日月潭的风光照片,教师引导学生在日月潭秀美的风光中学习了“环”“绕”“茂”“盛”等生字。学生还充分运用已有的“熟字加偏旁”和“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忆“环”的字形,并通过“熟字换偏旁”的方法将“绕”“烧”“浇”“晓”等形近字进行了分辨,学生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性地用有趣的字谜“森林里藏着旧城堡”来识记生字“茂”,既富童趣,又生动形象,直观易记,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最后,教师请学生将课文句子中含有生字的词语进行替换,借助语言环境,引导学生用生字组成词语,进一步理解了词语中的字义。



  三、变换语言环境多次复现



  (一)教学片段实录



  教师:没有了拼音,离开了图片,这些词语你还认识吗?



  出示词语:附近 环绕 茂盛隐隐约约 清晰 建筑 朦胧 仙境(学生多种方式练读词语:顺读、抽读、齐读、指名读)



  教师:这些生字又回到课文中去了,谁愿意为大家读读课文,注意把语句读通顺。(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教师:我们班许多同学都利用寒假的时间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同学就来到了日月潭旅游,她还写下了一篇游记,愿意为同学读一读吗?



  大屏幕出示:



  “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来到了闻名中外的日月潭。站在日月潭中的小岛上环视四周,雄伟的群山,茂密的树林,数不清的建筑物清晰地展现在眼前,真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突然,下起蒙蒙细雨,空中就像垂着轻纱,远处的景物变得朦朦胧胧的,水中的倒影也变得隐隐约约的。我仿佛来到了传说中的仙境,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小仙女……”(全班同学自己小声练读)。



  (二)点评



  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认读生字的基础上,去掉拼音复现生字,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之后,将生字回归到文本,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又是一次生字的复现。教师还巧妙地利用了学生自己写的一篇游览日月潭的日记,复现了本课出现的生字,复现的形式紧密联系课文内容,又使学生很有新鲜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换不同的语言环境多次识记生字,既是对学生识字效果的检查,也是有效的复习巩固。



  四、发现结构规律指导书写



  (一)教学片段实录



  教师:观察要写的字,它们的字形结构规律有什么特点?



  学生:岛、展、建──半包围结构;



  纱、胜、环、绕、隐、约──左右结构;



  省、茂、盛──上下结构。



  教师:不同字形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半包围结构的字要注意被围住的部分要写得小些;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都要注意看清哪部分占格少、哪部分占格多。



  教师:再观察一下生字的偏旁,哪些字有共同点?



  学生:纱、绕、约都有“纟”。



  教师:这三个字中,哪个字不容易写好?



  学生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再看教师板演范字:



  绕:左右结构,“纟”在格中占位略窄,右边占位略宽。



  右上无点,右下是“兀”,不是“元”。



  教师:还有哪个字书写起来有困难。板演:



  建:半包围结构,这个字的偏旁是建之旁,共有两笔:横折折撇、捺。书写时先写右上部分,再写建之旁。注意在田字格中要做到:上留天,下留地,左右都要有余地。关键笔画是“竖”。



  教师:请你们认真观察范字,选择合适的字把田字格补充完整。(学生在同学的日月潭游览日记的短文中找到相应的田字格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并提示书写姿势)。



  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练习,师生共同进行评价。



  (二)点评



  书写生字是识字教学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记忆字形的重要方法。在指导书写的环节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观察发现字的结构规律。首先是对本课要求会写的所有字的结构特点进行整体把握,并根据半包围、左右、上下等不同的结构特点回忆了书写时要注意的位置关系。进而引导学生发现左右结构的字中相同偏旁的字。对于少数不易写好的字,教师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范字、观察板书,并提示学生易写错的笔画。这样从宏观到微观的指导,教给了学生习字时观察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师还改变了以往在独立的田字格中进行书写指导的模式,把田字格印在了学生那篇游览日月潭的日记中,让学生对照拼音找到相应的位置再练习书写,又一次创造了条件,使学生在语境中学字、写字、用字,既激发了学生练字的兴趣,又是一次生字的复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可以说也是一种积极的尝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21:40:00 | 只看该作者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
特级教师 武宏钧
【设计理念】

本设计力求为学生营造朗读的氛围,诱发学生读书的欲望和热情,把情感融入课文的字里行间,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引导小学生唤起自身的体验,把课内语文实践获得的知识、方法、经验迁移运用到课外语文实践中。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幕” 、“临”等15个生字;积累文中一些生动、优美的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收集信息、运用信息。

4.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激发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教会学生识记数量较多的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产生对北京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CAI课件或多幅教学挂图。

2.学生准备:上网收集北京的美丽景色的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谈话激情

1.谈话:孩子们,我们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现在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多媒体课件(或挂图)“美丽的北京”)

2.谈话过渡,引出新课,出示课题。

其实啊,夜晚的北京也是很美的。有位细心的阿姨用自己手中的笔,把北京美丽的夜景描写了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12课。

【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情感是以认知为前提的。一开始上课,老师就用充满激情的导语创设优美的情境,播放北京名胜古迹课件或展示图片,把学生引入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样的开课,激发师生互动,通过对已学内容的复习唤起学生的情感基础,使学生产生向往的积极心态。这样的设计能活跃课堂气氛,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教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读一读这篇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不认识的字立刻请教拼音朋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该以读为本,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尤其是在初读阶段,老师要引导学生侧重于读准生字字音,整体感知语言。

3.检查学生学习生字的情况。

(1)教师:课文中的生字朋友你们认识了吗?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一张一张地摆在桌面上,把自己认识的生字读给旁边的小伙伴听,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学生认读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伙伴合作学习法学习生字,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有效地组织了教学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谁愿意把自己认识的生字朋友介绍给大家?(请小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带领大家读。)

(3)课件出示:“我会认”不带拼音的生字。

教师:去掉了拼音,你还会读吗?会读的小朋友请大声地读出来;(教师指读几个生字)不会读的小朋友也跟着大家小声地读一读。【学生齐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感悟北京夜景的美丽,指导赏读

1.教师过渡:真棒!看来小朋友们个个是识字大王。老师相信,把这些生字宝宝送回课文,你们一定能读得更好! 

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们自己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夜晚的北京的?

2.学生默读课文。

3.小组合作讨论,每一节用一句话说说主要意思。

4.交流反馈,集体评议。(预设答案:①每当夜幕降临,内镜就亮起来了。②长安街、天安门、广场四周很美。③写环形路美。④写王府井真美。⑤写故宫真美。)学生任意讲,一句两句皆可。

5.播放课件(或挂图)“不夜城──北京”。教师:在学习本篇课文之前,让我们先来欣赏欣赏北京的夜景吧!(看课件(或挂图):“不夜城--北京” )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看融声、光、色彩为一体的有关北京夜景的课件,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和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促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来,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能够很投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6.请学生用横线画出写得优美的句子,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教师:请小朋友们看课文,你觉得写得优美的地方,就用横线画下来,边画边读,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声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去学习,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尊重学生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利。在学习过程中,认为哪部分精彩就欣赏哪部分,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然、愉悦的学习氛围。

教师:你能把自己觉得写得优美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吗?

7.相机欣赏有关课件(或挂图),指导感悟、赏读以下好词佳句。

看课件(或挂图):长安街新夜景及词语、句子。

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

教师:瞧,这就是夜晚的长安街。每当夜幕降临,长安街两旁漂亮的路灯把这十里长街照得如同白昼一般,川流不息的汽车闪烁着点点灯光,使长安街像银河……(学生接读:从天而降。)多美呀!谁能把这句话读得很美呢?(指名读)

(2)教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见银河正从天而降呢!

(3)教师和学生比赛读句子。 

(4)女孩子来读一下。大家一起读。(女生读,齐读)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激发其丰富的联想,通过观看课件、老师语言描绘等手段,再现夜晚长安街的美景,激起学生“美”的情感体验,学生便被带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从而获得与作者相似的情感体验。

(5)过渡:还有比这更美的地方吗?

看课件:

天安门城楼及词语(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句子

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光彩夺目。

教师引读:我们来看,在灯光的照射下,天安门城楼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齐读:金碧辉煌,光彩夺目。

(2)谁想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

(3)教师:从你的朗读中,老师知道你已经把这句话读懂了。

(4)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齐读)

(5)过渡:你还喜欢夜晚北京的哪个地方?

课件出示:立交桥、句子。

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

教师:多美的立交桥呀!谁能够读得让大家感受到立交桥很美呢?(指名读)

(2)教师:“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这句话,我们还可以怎么说?【课件出示说话练习:】

我会说: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道道彩虹。

(好似、就像、好比、好像)

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 ──────—。

[设计意图]在指导学生美读的同时注重语文知识的训练,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感受不同的词语可以表达同一意思所产生的效果和作用。并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看图自由练说,感受夜晚北京的立交桥的“美”。

(3)过渡:是啊!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好像(生接读:道道彩虹)。

(4)你还觉得哪个地方最美,能给我们读一读吗?

“街道上,照明灯、草坪灯、喷泉灯、礼花灯,装点着美丽的北京。”

“整个北京城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5)这么多灯汇集在一起,装点着(学读:美丽的北京),使整个北京城变成了(生接读: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6)让我们再美美地把这两句话读一读。

四、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五、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测读,组词。

2.指导记忆方法

①形近字记忆法

夺( )雄( )里( )勾( )

奇( )谁( )单( )句( )

②熟字加偏旁部首法

分 十 扌 → 扮 乐 十 火 → 烁 吕 十 宀 → 宫

皇 十 火 → 煌 韦 十 亻 → 伟 付 十 广 → 府

③读一读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启发谈话,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北京亮起来了》一课,谁能美美地给大家读一段课文。(指名学生分节读课文)

2.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中的许多优美词语,看一看谁和他们交上了朋友?

【出示生字、新词卡片,开火车认读。】

3.北京是我们祖国的首都,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美丽城市。北京白天美,夜晚更美。谁还知道北京哪里的夜色更美?(导入学习新课)

[设计意图]亲情谈话,导入新课,在复习中引入新课程,十分自然、水到渠成地进入新的教学环节。

二、学习新课文,理解新内容

1.亲情过渡:你还从哪个地方看出北京亮起来了?

(1)课件出示:(王府井大街新图、西单文化广场)及句子。

焕然一新的王府井、西单商业街上,明亮的橱窗,绚丽多彩的广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把繁华的大街装扮成了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

教师:瞧,这就是现在的王府井大街和西单商业街。谁来美美地读一读?(指名读句子)

(2)课件再出示王府井大街旧图,通过观察、比较新、旧图,理解“焕然一新”的意思。

我们再来看看50 年代的王府井大街(出示王府井大街旧图,学生观察比较)

[设计意图]课件分别出示王府井大街新图和旧图,通过观察比较新、旧图,理解“焕然一新”的意思。在这里通过看图理解词语的意思,比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等方法更有实效。

教师讲述:改革开放的春风给王府井、西单商业街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说,王府井、西单商业街 (教师点“焕然一新”,学生接:“焕然一新”),那里有……,有……,还有……把繁华的大街装扮成了……

(3)(课件出示新图)老师范读句子。

(4)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你想对他的朗读说些什么?(师生评议读书)如果要你读,你准备怎么读?

(5)小朋友们,我相信如果读的时候能注意刚才说的几点,一定能读得更棒!先自己试试吧!(生自由读)

(6)谁想来试一试?(想读的站起来齐读)

(7)过渡:夜晚的北京还有哪个地方吸引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

课件出示:故宫图及句子。

一束束灯光照着她,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河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

教师:是啊,大家看,连古老的故宫也变得年轻了。那是因为……(生接读句子)故宫这么美,谁能把它读得更美?

(2)老师相机范读句子。

(3)我们女孩子先来读一读,看看能不能把年轻的故宫读得更动人。(女生读)

(4)男孩子会比女孩子读得更棒吗?(男生读)

[设计意图]

赏读课文的好词佳句,是本课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分别播放新长安街夜景,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的天安门城楼,犹如道道彩虹的立交桥,灯光绚丽多彩的街道,璀璨夺目的故宫,新、旧长安街等课件,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的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使他们体会到课文是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北京绚丽多姿的夜景的,从而在赏读中领悟词句的意思。

6.引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齐读最后一段。

教师:是啊,孩子们,每当夜幕降临,北京就亮起来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一段吧!(齐读最后一段)

[设计意图]引导小学生通过感悟赏读,学生一定会有感而发,朗读应该饱含赞美之情。

7.再次播放课件:不夜城──北京,让学生再次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北京的赞美之情。(说一句赞美北京夜晚美的话)

(1)小结过渡:夜晚的北京,多么明亮,多么辉煌!让我们再一次进入这灯的海洋,光的世界。(播放课件:不夜城──北京)

(2)读了这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要对大家说呢?(引导小学生谈谈自己对北京的感受。)

[设计意图]

引导再次观看北京夜景课件,使学生入情入境,真切地感受到北京夜晚的辉煌、亮丽。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心中的感受,不仅是对学生主体的充分尊重,也是对学生独特感受的尊重。

8.全班配乐赏读全文。

[设计意图]

此时,学生已经入情入境,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他们的听觉、视觉充分活跃起来,对课文所描绘的美丽夜景感受更深,目的是引导小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更能投入自己的情感。

三、课外延伸、拓展练习、激发情感

1.教师小结: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谁来读一读课后的“我知道”?(指名读课后“我知道” 中介绍的北京小常识)

2.教师:是呀,北京天天都在变,越变越美丽!课前小朋友收集了不少有关北京的图片、资料,现在找找你的小伙伴去介绍介绍吧!

3.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北京的图片、资料、书籍等,组织学生自由参观交流。

[设计意图]

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北京的资料,既积累了知识,也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为学生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

4.过渡:看来小朋友们对北京的了解还真不少。我们居住的城市──××(家乡城市名)也是一座美丽可爱的城市。到了夜晚,“亮化工程”也让我们的──(家乡城市名)亮起来了,让我们一起走进××(家乡城市名)吧!

5.播放家乡城市夜景课件“美丽的××”,学生观看,感受家乡城市夜景的美丽。(设计意图:当学生看到自己身边熟悉的景物时,不禁叹道:“家乡也亮起来了!”,这是学生情感的升华和迁移。)

6.积累与运用,用本节课中学到的词句介绍家乡城市美丽的夜景。

教师:家乡城市的变化日新月异,小朋友们可不可以用上今天学到的一些词语或句子向大家介绍家乡城市的夜景呢?试试吧!

(1)同桌互相说一说。

(2)指名展示说。

[设计意图]

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唤起自身的体验,体现了从积累到运用语言的过程。

五、总结全文

大家说得真好啊!老师感到很高兴,小朋友们正细心地关注着自己家乡一点一滴的变化。相信在你们的努力下,我们的家乡──××城市明天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好!

[设计意图]

总结谈话,激发学生从小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体现文道结合。

【教后反思】

这篇课文围绕爱祖国、爱家乡为专题,通过学习这篇教材,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增强他们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并激发他们认识家乡的渴望和赞美家乡的感情。本文文质兼美,语言生动、优美的词语,字里行间都体现出晚上的首都是多么的美丽。结合低年级的要求,本设计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根据教材的特点和配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使学生通过形象感受来理解课文,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法,民主交流等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学过程中,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以学生的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成功地达成教学目标。在本课教学中,教师用生动、形象、准确、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感画面,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角色。如在指导朗读文中描写“长安街、王府井”等句子时,本设计力求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及多媒体课件演示,为学生营造朗读的氛围,采用多种朗读、评价的方式,从而诱发学生读书的欲望和热情,把情感融入课文的字里行间,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向往和热爱。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看课件“可爱的──(家乡城市名)”,用上本课的好词佳句也来介绍介绍××(家乡城市名)的夜景。这样,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唤起自身的体验,从积累到运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感悟成果,把课内语文实践获得的知识、方法、经验迁移运用到课外语文实践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21:40: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浙江省宁波市曙光小学 陈舒恩
我的发现

这是一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组词规律的练习,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两组词,仅一字之差,词性意义截然不同,体验发现的快乐,感受汉语的丰富。

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议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发现两组词词性和词义的不同。照相——照相机洒水——洒水车集邮——集邮册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名词。

图书——图书馆电视——电视台飞机——飞机场前一个表名称,后一个是表地点。

1.     让学生读一读

2.     引导学生辨一辨,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每组中词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感悟规律,发现规律。

3.     举例说说。饮水——饮水机洗衣——洗衣机录音——录音机

电影——电影院会议——会议室音乐——音乐厅



日积月累

读读认认

这一部分是让学生巩固反义词,并通过反义词识字。教学时,可安排下面几个环节。

一、学生自己先借助拼音读一读六组反义词。

二、教师示范读和师生对读这几组词,注意把生字读准。

三、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怎么记住这些生字,互相检查是否每个同学都认识并能读准九个生字。教师可抽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

四、给生字找朋友。

五、用“我说你说”的方式,师生或生生之间对说反义词,先说教材里的八组反义词,再扩展说其他反义词。

六、说成语(要求成语中有一对反义词)也可教师提供成语。

如:转败为胜、弱肉强食、强干弱枝、贵耳贱目、里应外合、以大欺小等

我会填

这是八个偏正式短语,要求学生理解这些词义,填上合适的词。(注意搭配)教学环节

1.   朗读词语

2.   填空

3.   交流

4.   创设情景说话:如:风光秀丽的黄山,_______________。

川流不息的汽车,_______________等等。

我会读

1.   引导学生看图,激起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做到边读边想,不会认的字可以问一问周围的同学。

3.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从诗歌中体会到什么。

4.   再通过范读、指名读、评议、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情感。

5.   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对读或表演读,体会语言的韵味和诗歌中蕴含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6.   唱唱歌,进一步感受美丽的草原,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可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结合起来进行。交际的内容就是展示台的内容,口语交际和展示活动同时进行。要提前布置学生(独立或合作)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搜集家乡的资料,并加以整理。比如,资料归类,图片剪贴,写广告词、解说词。在口语交际课上,可结合学生自己选择的内容,扮演“导游”“推销员”,并进行交流。可以安排下面的环节。



一、展示资料,选择伙伴

展示地点可设在教室,让学生在展示出的资料(资料归类,图片剪贴,写广告词、解说词)中了解自己的家乡,并在此过程中选择好自己的交流对象,完成分组。注意在选择交流对象过程中的交往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分组交流

这是这次口语交际活动的重点。可以让学生通过商量,选择下面的交流方式。

1?“导游”“推销员”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和知道的情况,“游客”提问,“导游”“推销员”解答。

2?“导游”“推销员”在介绍的过程中,“游客”随时提问,导游灵活安排介绍和答问两方面的内容。

3?“游客”先提问,“导游”一一作答,然后“导游”再介绍游客没有问到而自己认为有必要讲的情况。



三、全班交流

各组推选最好的“导游”“推销员”,在全班介绍家乡的风景和特产,并进行交流。如时间不允许,可先让各组代表简单说说自己准备介绍的内容,让大家选出两三个代表在全班交流。交流的方式可以像小组交流一样,也可以变换方式,注意体现师生和生生的互动。



总结

  简单总结一下这次活动的情况,可一起分享搜集资料的经验,交际的经验,也可评“最受欢迎的导游、推销员”,“最受欢迎的‘游客’”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08:0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