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9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优秀PPT课件和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0 10:13: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件下载说明: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2019年最新更新的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优秀教育教学课件,课件与部编版语文书最新教材同步,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的课件、试卷资源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老师们下载!

课件科目:语文
课件年级: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7册)
课件版本:人教部编版

课件名称:语文园地七
课件格式:  PPT

        请需要的老师们直接到帖子下面下载附件!如有问题请私信我或回帖说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0 10:13:18 | 只看该作者

语文园地七.zip (2.27 MB, 下载次数: 8581)

打开微信关注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免费获取解压密码。
如果已关注,请进入“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在底部输入“密码”会自动回复最新下载密码。
请打开微信扫下面二维码关注本站公众号添加微信号:Lspjyw   方式,打开微信,添加朋友,点下面公众号,输入Lspjyw ,点击搜一搜。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0 10:17:23 | 只看该作者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感受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不一样,学习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3.积累形容人的成语,古诗积累运用。
【教学重点】
1..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积累形容人的成语,古诗积累运用。
【教学难点】感受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不一样,学习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学习“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课件出示:
我发现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观潮》《梅兰芳蓄须》。
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也能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普罗米修斯》。
有的文章写了不止一件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共写了三件事,可以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然后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2.学生自由读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我发现他们用不同的方法交流了怎样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还举了例子。第一个小朋友发现了从题目入手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即题目拓展法。第二个小朋友从理清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即要素归纳法。第三个小朋友从抓住文章几件事,然后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4.你还有哪些概括主要内容的好的方法,与大家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讨论,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结:同学们,在阅读文章时,采用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会对我们理解课文内容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希望我们能学以致用。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词语积累。
  读一读,想想这些词语一般形容哪些人。
1.读一读,找规律。
(1)课件出示:读一读这些词语。
志存高远  精忠报国  大意凛然  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   铁面无私    秉公执法   刚正不阿
(2)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鼓励学生借助拼音把八个成语读正确,重点指导学生把“凛、畏、秉、阿”的读音读准确。
2.理解词义。
(1)小组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
(2)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指导并小结:
志存高远:指立志很高远,有雄心壮志。
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大义凛然: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英勇无畏:非常勇敢,毫不畏惧。
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
秉公执法:公正地执行法律。
刚正不阿: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3.了解特点。
(1)再读一读这几行成语,想想有什么特点?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2)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这些词语都是形容、赞扬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的成语,我们可以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学习运用这些成语。
4.练一练,学运用。
选择上面的成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1)宋朝包拯是一个                、            的清官。(秉公执法、刚正不阿或铁面无私)
(2)面对敌人的绞架,李大钊             ,毫无惧色。(大义凛然)
(3)古今中外,但凡学问做得好的人,大都是        并有着很高道德修养的人.(志存高远)
(4)抗金英雄岳飞品行高洁,文武双全,一生         。(精忠报国)
(5)年仅十五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          、           ,
令人敬佩。(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
3.我拓展,我积累。
这样表现革命精神的词语还有很多。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积累的这样的词语
(2)全班交流。(奋不顾身   正义凛然  赴汤蹈火  气宇轩昂  坚贞不屈   舍己为人)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了解词语含义的理解,积累运用到写作中。】
   (二)句子积累。
1. 读下面两组例句,体会句子不同的语气?想一想,练一练,然后和同学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1)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注意不同句子的意思相同,但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表达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那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为什么不能去?”
◇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那是我们中国的地方,为什么不能去?”
指导朗读:第一组例句中的第一个例句是两个反问句,一方面表达的意思更肯定,另一方面看出少年周恩来在疑惑中思考与追问,朗读时一定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且一次比一次强烈;第二个句子是把第一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了,只强调了“为什么不能去”这一个疑惑,朗读时疑问语气没有第一组的强烈。
◇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您不用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就不用愁没钱花。
指导朗读:第一个例句是反问句,表达的意思也更肯定,读的时候,语调要上扬;第二个例句是陈述句,语气平缓,表达的效果没有第一句强烈,读的时候,语调稍平。
3.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4.分小组比赛读。
5.练一练,学运用。读一读下面的情境,应该怎么说,再写下来。
小明在公共场合乱丢垃圾,还说反正有清洁工打扫,你提醒他说……
过生日,你收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你有点儿不敢相信地说……
(1)学生自由读,与同桌交流该怎么说
(2)全班交流,师生评议,哪些说法的表达方式效果更好。
(3)把说的内容写下来。
三、学习“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别董大
作者: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师范读,学生跟读。
(2)互相交流识记生字。
(3)自由朗读。
2.作者:高适,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待集》。
3.课件出示词语意思:
[注释]
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白日曛:太阳黯淡无光。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谁人:哪个人。
君:你,这里指董大。
4.学生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教师适时点拨。
[译文]
满天阴沉沉的云,太阳也变得暗暗的,北风呼呼地吹,大雁在纷飞的雪花中向南飞去。不要担心新去的地方没有朋友,凭着你的琴声、你的音乐修养,世上有谁不知道你、不敬重你呢?
5.熟读成诵。
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建议;理解诗的大意这一环节,对诗的大意的讲解难度较大,这个练习的目的重在引导学生积累,繁杂的讲解会使学生失去积累背诵的兴趣,应让学生自己理解古诗,对不理解的内容质疑,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大概理解,便于积累背诵。然后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多积累诗词。】
6.延伸阅读。
别董大(二)
【唐】高适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设计意图: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借助注释和插图,在反复朗读中了解古诗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读背背,学会积累诗句。在读读背背和探究交流中提高了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0 10:17:33 | 只看该作者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进行了拓展,并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词句段运用”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不同语境造句的环节,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了知识。
2.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我通过朗读、讲解,让他们理解词语的意思,背诵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不足之处:
在讲授词语时,讲得不够详细练习不到位,没有照顾到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应该让学生试着造句,因此,有的同学没能真正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20: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