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21出塞》优秀PPT课件和教案
[打印本页]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19-10-20 09:30
标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21出塞》优秀PPT课件和教案
本帖最后由 桂馥兰香 于 2019-10-20 09:36 编辑
课件下载说明: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
提供2019年最新更新的小学四年级上册
语文
全册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优秀教育教学课件,课件与部编版语文书最新教材同步,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的课件、试卷资源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老师们下载!
课件科目:
语文
课件年级: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7册)
课件版本:
人教部编版
课件名称:
第21课 出塞
课件格式:
PPT
请需要的老师们直接到帖子下面下载附件!如有问题请私信我或回帖说明。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19-10-20 09:36
21.出塞.ppt.zip
(4.09 MB, 下载次数: 14386)
2019-10-20 09:3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打开微信
关注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公众号
,免费获取解压密码。
如果已关注,请
进入“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在底部输入“密码”会自动回复最新下载密码。
请打开微信扫下面二维码关注本站公众号
或
添加微信号:Lspjyw 方式,打开微信,添加朋友,点下面公众号,输入Lspjyw ,点击搜一搜。添加关注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19-10-20 09:38
21古诗三首(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塞、秦”等5个生字,会写“塞、秦”等10个生字,理解“但使、飞将、欲饮、人杰”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出塞》、《夏日绝句》。
3.能借助注释、看图、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古诗文。
4.感悟古诗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社会和平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感悟古诗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社会和平的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重点)
2.背诵古诗《出塞》。(重点)
3.体会诗人深深的爱国之情。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谈话导入。
教师口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歌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闪耀在文学的王冠上.“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今天,我们就随着诗人的笔迹到古代多事的边塞去看看吧!
知诗人: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说到唐诗,你们会想到哪些唐代诗人?你对诗人了解多少?我们今天学习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板书:《出塞》) 解题,了解“塞”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二、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开元十五年进士,授汜水尉。之后又先后担任过校书郎、江宁令、龙标尉等职,后世称为王江宁或王龙标。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他特别擅长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其中以七言绝句成就为最高。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出塞》、《从军行》是著名的代表作。今存诗近180首。
过渡语:熟读古诗,初步读懂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把古诗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
三、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学生初读。要求: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纠正字音,注意停顿。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 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出塞、秦时、长征、飞将
(重点指导生字:塞:“塞”和“赛”是形近字,都读“sài”;
秦:“秦”和“奉”是形近字,不要读成“fènɡ”;
将:在本课读“jiàng”,不要读成“jiāng”。)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注意声母易读错:塞(sài) 征(zhēng)。
注意韵母:秦(qín)征(zhēng)
注意声调:出塞(sài)
(2)理解词语
练 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但使 汉朝名将李广。
飞将 只要。
教 指侵略内地的外族骑兵。
胡马 令,使。
(3)指名读古诗,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学习“会写字”
塞、秦、征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征”属于“左窄右宽”; “塞、秦”它们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塞、秦”学生练写。
塞:宀的横要长,中间是三横两竖、下横要长,撇和捺在下横处起笔、要舒展。
秦:一撇贯穿三横,捺在横下起笔,撇和捺要舒展,下边禾字要窄小。
练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再读诗文,探究诗意
学习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1.朗读古诗:根据平仄规律和七言绝句这种诗体的特点来读。
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生听课件中范读)
(指名读,齐读,师范读。)
读的字正腔圆是学诗的第一步,我们还要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感情,这就是要理解诗的意思。我们来说说学习古诗有什么好的方法?
(师归纳学诗四步法:一解诗题;二知作者;三明诗意;四悟诗情。)
2.师: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
3.交流学习一、二两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
小组合作理解诗意:根据我们说的学习方法再读古诗,结合注释,把理解的词放入诗中,用我们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4.出示资料: 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1)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边塞远;时间长)
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人未还)
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战事频繁终老边塞 ;战死沙场 )
指导读这两句诗
征人不能回家的事实,该怎样读呢?(凝重)
(2)理解“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学生读诗。
这两句诗讲了什么? 学生汇报,教师引读。
5.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
6.指导朗读整首诗。
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我们根据画好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六、悟诗情
体会“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我们理解了古诗的意思,现在我们来体会诗中的情感。
(一)感悟画面之悲。
1.师范读诗句。
你眼前出现一幅什么画面?
(板书:明月 关 人未还)看到这样的画面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
2.指导读出感觉。
小结:古代描写军旅生活的诗歌,大都要写到明月和边关。“明月 边关”已经成了戍守边关将士们生活的两个典型的景物。
(二)感悟人心之悲。
1.从征人角度感悟。
“人”指什么人?(板书:同情征人)(唐代镇守边塞的士兵统称征人)
①想一想: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和一轮明月,那
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驻守边关的征人们,会想什么呢?(家 亲人)
②补诗句:出(课件出示9李颀诗:“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师:不知何处传来悠扬的芦笛声,引得征人直往家乡的方向望。他们望到了什么?
(望到的依然是明月和边关。)他们什么心情?体会失望、悲伤。
读出语气。
③激情引读:回家是千百万征人萦绕心头上的梦啊!却只能化为一句——(引读)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从亲人的角度感悟
①过渡:征人在万里之外喋血沙场,在同一轮明月下他们的家人在做什么呢?
②想象说话:白发苍老的双亲,拄着拐杖,倚在门口,对远方的儿子说__________。勤劳善良的妻子,干完农活,站在村口,对远方的丈夫说____________。孤苦年幼的孩子,对远方的父亲喊:_________。
指名反馈
③师:多么动情的呼唤,多么强烈的期盼,但他们等来的盼来的却依然是
“人未还”引读。此时月圆人却不圆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悲伤)(板书:悲壮)
④指导读出感情。
(三)感悟历史之悲
1.师:这样的思念,这样的等待,是不是一年,两年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2.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翻开历史的长卷,朝代变迁:我们发现从秦代到唐代中间隔着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这是悠悠千年的历史啊。
师:至秦至汉至唐,明月依旧,边关如故,多少征人尽望乡啊,依然是——(引读)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悠悠千年,月圆家不能圆,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依然是(引读)
3.体会诗人情感:一句“人未还”让我们尝尽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写下这两行诗句,诗人王昌龄留下了眼泪。这是什么样的眼泪?反馈并读出语气。
师:这是伤心的眼泪更是同情的眼泪。同情征人有家不能回的悲伤,同情征人的家人失去亲人的悲痛。让我们带着感受来齐读这两行诗。
4.征人们为什么不回家?我们来看一段资料。另外还有许多边塞诗,也反应了边塞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据《资治通鉴—唐》记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塞下曲》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5.体会“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①看到征人悲惨的生活,看这千百万妻离子散的家庭,你们想对这无休止的战争说什么?所以诗人这样写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②为什么要写西汉飞将李广呢?
(补充:《塞下曲》能骑善射,力大无比。)“不教”是什么意思?
③读出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从这两行诗中感受到诗人什么样的希望?(板书:渴求良将,渴望和平。)
6.激情引读
①这两句诗表达了王昌龄殷切的希望,我们来表达下诗人的希望好吗?(引读)
②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希望吗?还表达了谁的希望?是呀,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的希望,他们希望(引读)这也是千百年来征人们亲人的希望,他们希望。(引读)
7.体会壮的感情
出示《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体会战士们的豪情壮志。齐声朗读。
七、课堂小结
这首诗的体裁是“七言绝句。”这首诗气势雄壮,既写也了征人的哀叹,又写出了渴求良将的原望,和报效国家的志向。真不愧为“七绝诗”的压卷之作。
同学们,古时战事不断,今天的世界仍不太平,世界上战争从未停止。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这样一首渴望和平,关爱所有生命的诗篇。让我们带着体会齐诵这首诗。有能力的同学可以不看书。
【设计意图:总结学法,积累学习古诗的经验。】
八、当堂检测
将你今天在课堂上的收获加上你的想象,将《出塞》这首诗改成一篇记叙文或一个故事。
九、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作者:
彭瑶1992
时间:
2019-10-21 21:36
为什么下载不了呢?下载下来也不能解压
作者:
chenmo780426
时间:
2019-11-13 21:33
下载密码是什么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