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5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集邮》的教学案例——基于小学数学的应用意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7 18:2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根据新课标给出应用意识的解释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的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 基于应用意识我设计集邮这节课,首先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三个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会用乘法和加法验算有余数的的除法,培养验算的习惯。

课前思考: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学过相关估算和除法的竖式,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目标的前两个不是很难,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用乘法和加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力求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估算的价值,结合题意读懂竖式计算时每一步代表的含义,及学会有余数的验算和验算的习惯。



根据学习目标和结合集邮的具体情境,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第二个问题是用竖式除法笔算解决集邮中简单的问题。第三个问题是探索对于有剩余的除法怎么验算的问题。

结合这三个问题我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二环节我利用邮票放入邮册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读懂情境图,准确获取数学信息,先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去估一估大约能放多少页?然后再鼓励学生实际用竖式算算,并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当被除数是三位数且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首次商写在十位上,商是两位数。

在进行第三环节的教学时我考虑到学生已经学习了上两个环节,这个环节我首先我让学生根据问题列式,再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大部分孩子都能写对并把横式补充完整,最后我让他们说一说如何去验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并解释验算每一步代表什么?我认为我的设计没什么问题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7 18:21:26 | 只看该作者
但当我具体实施时,在进行第一环节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时就出现了我意想不到的问题:由于上新课之前都会让孩子先预习,所以提问到前两个孩子时已经把课本上的两种估算方法说出来了,这挺令我满意的,这时还有好多孩子还在举手,我又提问几个孩子有把285估成250的等等,说的都挺好的,但当我准备提问最后一个孩子时,他是这样说的(如图一)。
他刚说完我听到下面有孩子说是错的,当时我很想知道孩子们说它是错的原因,所以我又叫一个孩子说一说为什么错呢?他说:因为人家要求估算他是具体算出来了,所以他错了。我当时觉得这个孩子说的有道理,我又问他你是如何估算的,他说了如图二。

当说完后,说图一的孩子我看他有点着急又举起手来,我问他你有什么补充的。他说:我也估算了,只是估算到最后,结果我一眼就看出来了。我当时想前面怎么多个孩子的做法都有他们自己的思路,不能单纯的说谁对谁错。到底该如何给孩子们说呢?我看到此时孩子们都眼巴巴看着我给他们结论。

我突然想我为何不把这个问题交给他们呢?我说:孩子们现在我们小组讨论一下,想想前面这几位同学估的,哪种方法最简单,最快的估出邮票大约能放多少页?并把你自己的想法和你的同伴说一说,然后孩子们开始激烈讨论。我认为每个孩子对这个现实问题的思维不一样,那他们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时也有可能不一样,并不一定所有孩子要统一答案,这道现实问题也没有固定答案。   

通过这件事让我反思,为什么孩子会有不同的想法呢?我忽略了新知识要和不一样的孩子的旧认知发生碰撞,产生的同化结果也是不一样。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教育如果脱离实际情境,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图一


                  图二

当面对实际情景时,要让学生有意识的抽象出数学问题,并主动的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因此,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展学生的视野。而且能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这种意识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3 07: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