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望洞庭》优秀教案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18:34: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望洞庭》优秀教案设计

第三课时:学习《望洞庭》
教学目标:
1.认识“庭、未、盘”,会写“镜、未、磨、遥、银、盘”5个字,掌握多音字“磨”。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思路:
1.以学过的古诗导入。
2.组织教学,每一首诗大体步骤:了解诗人,理解诗题;抓住字眼,明白诗意;想象意境,领悟诗情;积累内化,拓展迁移。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望洞庭。你从题目知道了些关于这首诗的什么信息?
  写的是洞庭,从“望”角度来写的,是远看。
  2.介绍诗人。
  刘禹锡,洛阳人,它的诗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二、初读
1.自由读诗,想想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2.指名读,正音:潭、磨、螺。
3.齐读。
三、精读感悟(抓住字眼、想象意境)
  1.“湖光秋月两相和”
  (1)感受“和”──和谐、协调。
  (2)你读出时间了吗?
  (秋天的夜晚:“秋月”)
  (3)你读出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了吗?(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结合看插图。
  (4)“两相和”这“两”谁与谁?
  (湖光与秋月)
  (5)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之美!
   2.“潭面无风镜未磨”
  (1)感受“镜未磨”──风平浪静。
  (未:没有)
  (2)这里藏着一个精确的比喻,你读出来了吗?
  (把“潭面”比作“铜镜”)
  (3)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
  (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
  (4)这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一派迷蒙之美!
  3.“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感受“遥望”“银盘青螺”──自然之美精美绝伦。
  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
  (2)指名读,想象:白银作的盘子里放上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色田螺,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
  (3)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呢?再看插图。说说感受。
  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派秀美柔和之景。
四、积累内化,迁移运用
  1.朗读、背诵。(指名有感情读背,因已有基础,重点放在投入情感上)
2.延伸:其实写洞庭湖的诗还有许多,比如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他们的特点是把洞庭湖写得大多气势雄伟、境界壮阔,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读读比较一下。
板书设计: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     月
和    山     水
人     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13: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