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积累好词好句,诵读古诗,阅读短文,感悟道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五”的有关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五)
二、读一读,记一记。
板块四:日积月累
(一)诵读古诗《江雪》(课件出示10)(板书:江雪)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1.拼拼读读。
(1)自己借助拼音把古诗读通顺。注意读准平舌音“踪、蓑”,翘舌音“舟”,前鼻音“寒”,后鼻音的字“径、翁”。
(2)同桌之间相互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2.读读想想。
(1)再读词语,想一想这首诗是写哪个季节的?
(课件出示11)江雪老翁垂钓图
这首诗写的是冬天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的情景。(板书:冬景图)
(2)这首诗中你能读懂哪个词语?同桌之间相互说说。(课件出示11)
①绝:绝迹。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 。千山:虚指所有的山。万径:虚指所有的路。②孤:孤零零。舟:小船。蓑:蓑衣。笠:斗笠。
引导学生从字面理解词语的意思,只要能说出大致意思即可。
3.读出韵味(课件出示12)。
这首诗可以按照这个节奏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诗主要是从意境来看,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4.熟读成诵。
(1)反复诵读,想象故事描绘的画面,说说自己从这首诗里看到的景物有哪些?
比如,千山、万径、孤舟、蓑笠翁、寒江、雪等。
(2)借助这些关键词,在理解和会读的基础上,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三、我爱阅读。
板块五:我爱阅读
1.读通短文《刻舟求剑》(见教材P70)(板书:刻舟求剑)
注意注音的字,读准确;再把短文读通顺。注意“催”是平舌音,“舷”是前鼻音,“慌”是后鼻音。
2.思考问题(课件出示13)
(1)他能否求到剑,为什么?
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而沉入河底的剑相对于河岸是静止的。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做事不要墨守成规,不懂变通,不要用静止地观点看待已经
发生变化的事情。(板书:不懂变通 墨守成规)
四、课堂小结。
时间过得真快啊,又到下课时间了。我们这节课学会了古诗,积累了很多的词语,学会了读和讲故事。今后的学习我们要注意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好故事。
课外作业新设计
1.课下搜集关于雪景的诗句。
2.你还知道冬天的古诗?
3.填空
千山( )绝,( )人踪灭。
( )蓑笠翁,独钓( )。
答案:
1.描写雪景的诗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1)雪 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2)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鸟飞 万径 孤舟 寒江雪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五
《江雪》 冬景图
《刻舟求剑》 不懂变通 墨守成规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本练习的“学与用”和“写字提示”都有写字教学方面的涉及。所以我加大了识词、写字在教学中的分量。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做到心中有数,整体上感知汉字的形体,教师范写,学生临摹,这样在写字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把“眼”中字变成“心”中字。同时再展评激趣,鼓励进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字的积极性。
2.本课积累了一些词语、古诗、故事,学生做到了读通、读出韵味,读出节奏。
不足之处:
教师引导讲解得有些太多,应该以学生训练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