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下载合集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2-6 12:27:00 | 只看该作者
2、如图AB,CD相交于点E,AC∥DB. △ACE与△BDE是位似图形吗?为什么?
(此环节由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题让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板书,以备面对全体矫正)
六、归纳小结  反思提高
请同学们谈一谈本节课的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位似图形,知道了什么叫位似图形,位似图形有什么性质?我们可以利用定义来证明位似图形,已知位似图形我们可以根据性质得到有关结论。观察并判断位似图形的方法是,一要看是否相似,二要看对应边是否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
七、自我评价  检测新知
1、如果两个位似图形的每组________所在的直线都_________,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________,这时的相似比又叫做________。
2、位似图形的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_____________;位似图形的对应角__________,对应线段__________(填:“相等”、“平行”、“相交”
、“在一条直线上”等)
3、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有的在对应点连线上,有的在___________的延长线上。
4、如果两个位似图形成中心对称,那么这两个图形__________(填“一定”、“不”或“可能”等)
5、下列每组图形是由两个相似图形组成的,其中_____________中的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

(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最后公布答案,教师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矫正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八、课后延伸  探索创新
在如图所示的图案中,最外圈的8个三角形组成的图形和次外圈的8个红色三角形组成的图形是位似图形吗?如果是,为似比是多少?
九、板书设计:
十、课后反思:
1、存在问题:
(1)学生在动手操作,与探究位似图形的共同特征环节比较顺利,但是归纳性质用语言表达时则较困难;
(2)证明位似图形的思路还需要在老师的提示下找到,没能及时内化;
(3)内外位似区别不清楚。
2、改进意见:
(1)通过合作交流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注意通过定理公式的逆向运用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
(3)内外位似图形如果能举例说明并让学生自己来鉴别会掌握得更好。









27.1图形的相似(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相似多边形的定义、表示法,并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
2.能根据相似比进行计算.
3. 通过与相似多边形有关概念的类比,得出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领会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4.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
5.能根据相似比求长度和角度,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6. 通过与相似多边形有关概念的类比,渗透类比的教学思想,并领会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教学过程
1、观察
共同特征: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相似图形:我们把这种形状相同的图形说成是相似图形
问题1: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由另一个图形
             ______或________得到,
问题2:举出现实生活中的几个相似图形的例子
例如,放映电影时,投在屏幕上的画面就是胶片上的图形的放大;
实际的建筑物和它的模型是相似的;
用复印机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所所得的图形,也都与原来的图形相似.
问题3:尝试着画几个相似图形?(多媒体出示)

2、教材“观察”
图中是人们从平面镜及哈哈镜里看到的不同镜像,它们相似吗?(多媒体出示)

相似     不相似       不相似
课堂练习:教材p37页1、2。
教学后记:
                           27.1图形的相似(第2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相似多边形的定义、表示法,并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
2.能根据相似比进行计算.
3.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
4.能根据相似比求长度和角度,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重难点:根据定义求线段长或角的度数。
教学过程:
准备活动:
阅读理解:对于四条线段a、b、c、d,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即它们长度的比)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相等,如 (即ab=cd),我们就说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一、复习旧知
相似多边形有关概念
二、引入新知
例题.如图(多媒体出示),四边形ABCD和EFGH相似,求∠1、∠2的度数和EF的长度.
                                
解:四边形ABCD和EFGH相似,它们的对应角相等。
∴∠1=∠C=83°,
∠A=∠E=118°
在四边形ABCD中,
∠2=360°-(78°+83°+118°)=118°
四边形ABCD和EFGH相似,它们的对应边成比例。
由此得:
,即 ,
解得,x=28(cm).
三巩固练习




























27.1图形的相似(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相似多边形的定义、表示法,并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
2.能根据相似比进行计算.
3. 通过与相似多边形有关概念的类比,得出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领会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4.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
5.能根据相似比求长度和角度,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6. 通过与相似多边形有关概念的类比,渗透类比的教学思想,并领会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教学过程
1、观察
共同特征: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相似图形:我们把这种形状相同的图形说成是相似图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2-6 12:27:00 | 只看该作者
问题1: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由另一个图形
             ______或________得到,
问题2:举出现实生活中的几个相似图形的例子
例如,放映电影时,投在屏幕上的画面就是胶片上的图形的放大;
实际的建筑物和它的模型是相似的;
用复印机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所所得的图形,也都与原来的图形相似.
问题3:尝试着画几个相似图形?(多媒体出示)

2、教材“观察”
图中是人们从平面镜及哈哈镜里看到的不同镜像,它们相似吗?(多媒体出示)

相似     不相似       不相似
课堂练习:教材p37页1、2。
教学后记:




27.1图形的相似(第2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相似多边形的定义、表示法,并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
2.能根据相似比进行计算.
3.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
4.能根据相似比求长度和角度,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重难点:根据定义求线段长或角的度数。
教学过程:
准备活动:
阅读理解:对于四条线段a、b、c、d,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即它们长度的比)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相等,如 (即ab=cd),我们就说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一、复习旧知
相似多边形有关概念
二、引入新知
例题.如图(多媒体出示),四边形ABCD和EFGH相似,求∠1、∠2的度数和EF的长度.
                                
解:四边形ABCD和EFGH相似,它们的对应角相等。
∴∠1=∠C=83°,
∠A=∠E=118°
在四边形ABCD中,
∠2=360°-(78°+83°+118°)=118°
四边形ABCD和EFGH相似,它们的对应边成比例。
由此得:
,即 ,
解得,x=28(cm).
三巩固练习
如图,有一块呈三角形形状的草坪,其中一边的长是20 m,在这个草坪的图纸上,这条边长5 cm,其他两边的长都是3.5 cm,求该草坪其他两边的实际长度.


四、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记法
1、因为相似三角形是相似多边形中的一类,因此,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可仿照相似多边形的定义给出.
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如△ABC与△DEF相似,多媒体出示,
记作△ABC ∽△ DEF               
其中对应顶点要写在对应位置,如A与 D、B与 E、C与 F相对应.AB∶ DE等于相似比,相似比为K.
2、想一想:如果△ABC∽△DEF,那么哪些角是对应角?哪些边是对应边?对应角有什么关系?对应边呢?
由前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可知,对应角应相等,对应边应成比例.
3、议一议:
(1)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为什么?

(2)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呢?为什么?
(3)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两个等边三角形呢?为什么?
五、小结:
请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以及自己对本节课的体会;
六、作业
1、看书P39-40
2、教材P40复习巩固1、3
教学后记:



27. 3  位似(一)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了解位似与相似的联系和区别,掌握位似图形的性质.
2.掌握位似图形的画法,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的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二、重点、难点
1.重点:位似图形的有关概念、性质与作图.
2.难点: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位似图形:如果两个多边形不仅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
(2)掌握位似图形概念,需注意:①位似是一种具有位置关系的相似,所以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必定是相似图形,而相似图形不一定是位似图形;②两个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只有一个;③两个位似图形可能位于位似中心的两侧,也可能位于位似中心的一侧;④位似比就是相似比.利用位似图形的定义可判断两个图形是否位似.
(3)位似图形首先是相似图形,所以它具有相似图形的一切性质.位似图形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图形,它又具有特殊的性质,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等于位似比(相似比).
(4)两个位似图形的主要特征是:每对位似对应点与位似中心共线;不经过位似中心的对应线段平行.
(5)利用位似,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其步骤见下面例题.作图时要注意:①首先确定位似中心,位似中心的位置可随意选择;②确定原图形的关键点,如四边形有四个关键点,即它的四个顶点;③确定位似比,根据位似比的取值,可以判断是将一个图形放大还是缩小;④符合要求的图形不惟一,因为所作的图形与所确定的位似中心的位置有关(如例2),并且同一个位似中心的两侧各有一个符合要求的图形(如例2中的图2与图3).
三、例题的意图
    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补充的一个例题,通过辨别位似图形,巩固位似图形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位似图形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2)两个相似图形每对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二者缺一不可.例2是教材P61例题,通过例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2-6 12:27:00 | 只看该作者
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位似图形的画法,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的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讲解例2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能够用不同的方法画出所要求作的图形,要让学生通过作图理解符合要求的图形不惟一,这和所作的图形与所确定的位似中心的位置有关(如位似中心O可能选在四边形ABCD外,可能选在四边形ABCD内,可能选在四边形ABCD的一条边上,可能选在四边形ABCD的一个顶点上).并且同一个位似中心的两侧各有一个符合要求的图形(如例2 中的图2与图3),因此,位似中心的确定是作出图形的关键.要及时强调注意的问题(见难点的突破方法④),及时总结作图的步骤(见例2),并让学生练习找所给图形的位似中心的题目(如课堂练习2),以使学生真正掌握位似图形的概念与作图.
四、课堂引入
1.观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下面所给的这样一类相似的图形,它们有什么特征?






2.问:已知:如图,多边形ABCDE,把它放大为原来的2倍,即新图与原图的相似比为2.应该怎样做?你能说出画相似图形的一种方法吗?
五、例题讲解
例1(补充)如图,指出下列各图中的两个图形是否是位似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请指出其位似中心.

    分析:位似图形是特殊位置上的相似图形,因此判断两个图形是否为位似图形,首先要看这两个图形是否相似,再看对应点的连线是否都经过同一点,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解:图(1)、(2)和(4)三个图形中的两个图形都是位似图形,位似中心分别是图(1)中的点A ,图(2)中的点P和图(4)中的点O.(图(3)中的点O不是对应点连线的交点,故图(3)不是位似图形,图(5)也不是位似图形)
    例2(教材P61例题)把图1中的四边形ABCD缩小到原来的 .
    分析:把原图形缩小到原来的 ,也就是使新图形上各顶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与原图形各对应顶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为1∶2 .
作法一:(1)在四边形ABCD外任取一点O;
(2)过点O分别作射线OA,OB,OC,OD;
(3)分别在射线OA,OB,OC,OD上取点A′、B′、C′、D′,
使得 ;
(4)顺次连接A′B′、B′C′、C′D′、D′A′,得到所要画的四边形A′B′C′D′,如图2.
问:此题目还可以如何画出图形?
作法二:(1)在四边形ABCD外任取一点O;
(2)过点O分别作射线OA, OB, OC,OD;
(3)分别在射线OA, OB, OC, OD的反向延长线上取点A′、B′、C′、D′,使得 ;
(4)顺次连接A′B′、B′C′、C′D′、D′A′,得到所要画的四边形A′B′C′D′,如图3.
作法三:(1)在四边形ABCD内任取一点O;
(2)过点O分别作射线OA,OB,OC,OD;
(3)分别在射线OA,OB,OC,OD上取点A′、B′、C′、D′,
使得 ;
(4)顺次连接A′B′、B′C′、C′D′、D′A′,得到所要画的四边形A′B′C′D′,如图4.
(当点O在四边形ABCD的一条边上或在四边形ABCD的一个顶点上时,作法略——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
六、课堂练习
1.教材P61.1、2
2.画出所给图中的位似中心.

1.        把右图中的五边形ABCDE扩大到原来的2倍.

七、课后练习
1.教材P65.1、2、4
2.已知:如图,△ABC,画△A′B′C′,
使△A′B′C′∽△ABC,且使相似比为1.5,要求
(1)位似中心在△ABC的外部;
(2)位似中心在△ABC的内部;
(3)位似中心在△ABC的一条边上;
(4)以点C为位似中心.
教学反思





27. 3  位似(二)
一、教学目标
1.巩固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
2.会用图形的坐标的变化来表示图形的位似变换,掌握把一个图形按一定大小比例放大或缩小后,点的坐标变化的规律.
3.了解四种变换(平移、轴对称、旋转和位似)的异同,并能在复杂图形中找出这些变换.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用图形的坐标的变化来表示图形的位似变换.
2.难点:把一个图形按一定大小比例放大或缩小后,点的坐标变化的规律.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相似与轴对称、平移、旋转一样,也是图形之间的一个基本变换,因此一些特殊的相似(如位似)也可以用图形坐标的变化来表示..
(2)带领学生共同探究出位似变换中对应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或-k.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图形的坐标的变化来表示图形的位似变换的关键是要确定位似图形各个顶点的坐标,而不同方法得到的图形坐标是不同的.如:已知:△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3),B(2,0),C(6,2),以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2,将△ABC放大,根据前面(2)总结的变化规律,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1×2,3×2),即A′(2,6),或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1×(-2),3×(-2)),即A′′(-2,-6).类似地,可以确定其他顶点的坐标.
(4)本节课的最后要给学生总结(或让学生自己总结)平移、轴对称、旋转和位似四种变换的异同: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的变换后,虽然对应位置改变了,但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即两个图形是全等的;而图形放大或缩小(位似变换)之后是相似的.并让学生练习在所给的图案中,找出平移、轴对称、旋转和位似这些变换.
三、例题的意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2-6 12:27:00 | 只看该作者
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教材P63的例题,它是在引导学生寻找出位似变换中对应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后的一个用图形的坐标的变化来表示图形的位似变换的题目,其目的是巩固新知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用图形的坐标的变化来表示图形的位似变换知识,此题目应让学生用不同方法作出图形.例2是教材P64的一个问题,它是“平移、轴对称、旋转和位似”四种变换的一个综合题目,所给的图案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答案就会不同,因此应让学生自己来回答,并在顺利完成这个题目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这四种变换的异同.   
四、课堂引入
1.如图,△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3),B(2,1),C(6,2),(1)将△ABC向左平移三个单位得到△A1B1C1,写出A1、B1、C1三点的坐标;
(2)写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2B2C2三个顶点A2、B2、C2的坐标;
(3)将△ABC绕点O旋转180°得到△A3B3C3,写出A3、B3、C3三点的坐标.
2.在前面几册教科书中,我们学习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何用坐标表示某些平移、轴对称、旋转(中心对称)等变换,相似也是一种图形的变换,一些特殊的相似(如位似)也可以用图形坐标的变化来表示.
3.探究: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6,3),B(6,0).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 ,把线段AB缩小.观察对应点之间坐标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2)如图,△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3),B(2,1),C(6,2),以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2,将△ABC放大,观察对应顶点坐标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归纳】 位似变换中对应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或-k.
五、例题讲解
例1(教材P63的例题)
分析:略(见教材P63的例题分析)
解:略(见教材P63的例题解答)
问:你还可以得到其他图形吗?请你自己试一试!
解法二: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6× ,6× ),即A′′(3,-3).类似地,可以确定其他顶点的坐标.(具体解法与作图略)
例2(教材P64)在右图所示的图案中,你能找出平移、轴对称、旋转和位似这些变换吗?
    分析:观察的角度不同,答案就不同.如:它可以看作是一排鱼顺时针旋转45°角,连续旋转八次得到的旋转图形;它还可以看作位似中心是图形的正中心,相似比是4∶3∶2∶1的位似图形,…….
    解:答案不惟一,略.
六、课堂练习
1.        教材P64.1、2
2.        △ABO的定点坐标分别为A(-1,4),B(3,2),O(0,0),试将△ABO放大为△EFO,使△EFO与△ABO的相似比为2.5∶1,求点E和点F的坐标.
3.        如图,△AOB缩小后得到△COD,观察变化前后的三角形顶点,坐标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求出其相似比和面积比.
七、课后练习
1.教材P65.3, P66.5、8
2.请用平移、轴对称、旋转和位似这四种变换设计一种图案(选择的变换不限).
3.如图,将图中的△ABC以A为位似中心,放大到1.5倍,请画出图形,并指出三个顶点的坐标所发生的变化.
教学反思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
    单元要点分析
    内容简介
    本章内容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学习正弦、余弦和正切等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第二节主要研究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内容.第一节内容是第二节的基础,第二节是第一节的应用,并对第一节的学习有巩固和提高的作用.
    相似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等是学习本章的直接基础.
    本章属于三角学中的最基础的部分内容,而高中阶段的三角内容是三角学的主体部分,无论是从内容上看,还是从思考问题的方法上看,前一部分都是后一部分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认识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即锐角三角函数(sinA,cosA,tanA),知道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2)会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会求它的对应的锐角.
    (3)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4)能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与边角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贯彻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找出规律,再运用这些规律于实际生活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直角三角形的解法,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也很重要,应该牢牢记住.
    (2)能够运用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并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
    2.难点
    (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2)经历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在本章,学生首次接触到以角度为自变量的三角函数,初学者不易理解.讲课时应注意,只有让学生正确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才能掌握直角三角形边与角之间的关系,才能运用这些关系解直角三角形.故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与过程.三角函数的应用尽量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减少单纯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2-6 12:27:00 | 只看该作者
2.在呈现方式上,突出实践性与研究性,三角函数的意义要通过问题经出,再加以探索认识.
    3.对实际问题,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4.适度增加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习题,减少机械操作性习题,增加探索性问题的比重.
    课时安排
    本章共分9课时.
    28.1  锐角三角函数        4课时
    28.2  解直角三角形        4课时
    小结                      1课时





28.1  锐角三角函数
    内容简介
    本节先研究正弦函数,在此基础上给出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概念.通过两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让学生感受到不管直角三角形大小,只要角度不变,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与斜边的比分别都是常数,这为引出正弦函数的概念作好铺垫.这样引出正弦函数的概念,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函数的思想,由于教科书比较详细地讨论了正弦函数的概念,因此对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概念的讨论采用了直接给出的方式,具体的讨论由学生类比着正弦函数自己完成.教科书将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和已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角这两个相反方向的问题安排在一起,目的是体现锐角三角函数中角与函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本节最后介绍了如何使用计算器求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以及如何根据三角函数值求对应的角等内容.由于不同的计算器操作步骤有所不同,教科书只就常见的情况进行介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应用sinA、cosA、tan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记忆30°、45°、60°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函数值,并会由一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这个角;
    (2)能够正确地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出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出相应的锐角.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与难点
    1.重点:正弦、余弦;正切三个三角函数概念及其应用.
    2.难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sinA、cosA表示正弦、余弦;正弦、余弦概念.
    教学方法
    学生很难想到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事实,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正弦、余弦的概念是全章知识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都十分重要,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同时正、余弦概念隐含角度与数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函数思想,又用含几个字母的符号组来表示,在教学中应作为难点处理.

第1课时  正弦函数
    复习引入
    教师讲解:杂志上有过这样的一篇报道:始建于1350年的意大利比萨斜塔落成时就已经倾斜.1972年比萨发生地震,这座高54.5m的斜塔大幅度摇摆22分之分,仍巍然屹立.可是,塔顶中心点偏离垂直中心线的距离已由落成时的2.1m增加至5.2m,而且还以每年倾斜1cm的速度继续增加,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为此,意大利当局从1990年起对斜塔进行维修纠偏,2001年竣工,使顶中心点偏离垂直中心线的距离比纠偏前减少了43.8cm.
    根据上面的这段报道中,“塔顶中心点偏离垂直中心线的距离已由落成时的2.1m增加至5.2m,”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它能用来描述比萨斜塔的倾斜程度吗?
    这个问题涉及到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学过本章之后,你就可以轻松地解答这个问题了!
    探究新知
    (1)问题的引入
    教师讲解: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喷灌.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教师提出问题:怎样将上述实际问题用数学语言表达,要求学生写在纸上,互相讨论,看谁写得最合理,然后由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这个问题可以归纳为,在Rt△ABC中,∠C=90°,∠A=30°,BC=35m,求AB(课本图28.1-1).

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

    可得AB=2BC=70m,也就是说,需要准备70m长的水管.
    教师更换问题的条件后提出新问题:在上面的问题中,如果使出水口的高度为50m,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要求学生在解决新问题时寻找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共同点.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上面求AB(所需水管的长度)的过程中,虽然问题条件改变了,但我们所用的定理是一样的: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 .也是说,只要山坡的坡度是30°这个条件不变,那么斜边与对边的比值不变.
教师提出第2个问题:既然直角三角形中,30°角的斜边与对边的比值不变,那么其他角度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否也不会变呢?我们再换一个解试一试.如课本图28.1-2,在Rt△ABC中,∠C=90°,∠A=45°,∠A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吗?如果是,是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2-6 12:27:00 | 只看该作者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计算,得出结论,然后再由教师总结:在Rt△ABC中,∠C=90°由于∠A=45°,所以Rt△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AB2=AC2+BC2=2BC2,AB= BC.
    因此    = ,
    即在直角三角形中,当一个锐角等于45°时,不管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 .
    教师再将问题提升到更高一个层次:从上面这两个问题的结论中可知,在一个Rt△ABC中,∠C=90°,当∠A=30°时,∠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 ,是一个固定值;当∠A=45°时,∠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 ,也是一个固定值.这就引发我们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当∠A取其他一定度数的锐角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否也是一个固定值?
    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并边板书,边与学生共同探究证明方法.这为问题可以转化为以下数学语言:
任意画Rt△ABC和Rt△A′B′C′(课本图28.1-3),使得∠C=∠C′=90°,∠A=∠A′=a,那么 有什么关系.

    在课本图28.1-3中,由于∠C=∠C′=90°,∠A=∠A′=a,所以Rt△ABC∽Rt△A′B′C′, ,即 .
    这就是说,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A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是一个固定值.
    (二)正弦函数概念的提出
    教师讲解:在日常生活中和数学活动中上面所得出的结论是非常有用的.为了引用这个结论时叙述方便,数学家作出了如下规定:
如课本图28.1-4,在Rt△BC中,∠C=90°,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即sinA= = .

    在课本图28.1-4中,∠A的对边记作a,∠B的对边记作b,∠C的对边记作c.
    例如,当∠A=30°时,我们有sinA=sin30°= ;
    当∠A=45°时,我们有sinA=sin45°= .
    (三)正弦函数的简单应用
    教师讲解课本第79页例题1.
    例1  如课本图28.1-5,在Rt△ABC中,∠C=90°,求sinA和sinB的值.
                 
    教师对题目进行分析:求sinA就是要确定∠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求sinB就是要确定∠B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我们已经知道了∠A对边的值,所以解题时应先求斜边的高.
    解:如课本图28.5-1(1),在Rt△ABC中,
    AB= =5.
    因此 sinA= = ,sinB= = .
    如课本图28.5-1(2),在Rt△ABC中,
    sinA= = ,AC= =12.
    因此,sinB= = .
    随堂练习
    做课本第79页练习.
    课时总结
    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A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是一个固定值.
    在Rt△ABC中,∠C=90°,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
    教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课时作业设计
    课本练习
    做课本第85页习题28.1复习巩固第1题、第2题.(只做与正弦函数有关的部分)
    双基与中考
    1.如图1,已知点P的坐标是(a,b),则sinα等于(  )
A.       B.        C.
            
       (1)                       (2)                 (3)
    2.(2005,南京)如图2,在△ABC中,AC=3,BC=4,AB=5,则tanB的值是(  )
A.       B.       C.         D.
    3.在Rt△ABC中,∠C=90°,sinA= ,则sinB等于(  )
      A.        B.       C.        D.
    4.(2004.辽宁大连)在Rt△ABC中,∠C=90°,a=1,c=4,则sinA的值是(  ).
      A.
    5.如图3,在Rt△ABC中,∠C=90°,AB=10,sinB= ,BC的长是(  ).
      A.2
    第1课时作业设计(答案)1.D  2.A  3.A  4.B  5.B


28.1.2  余弦、正切函数(第2课时)
    复习引入
    教师提问:我们是怎样定义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正弦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定义它.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新问题:在上一节课中我们知道,如课本图28.1-6所示,在Rt△ABC中,∠C=90°,当锐角A确定时,∠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就随之确定了.现在我们要问:其他边之间的比是否也确定了呢?为什么?

    探究新知
    (一)余弦、正切概念的引入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作出结论,其证明方法与上一节课证明对边比斜边为定值的方法相同,都是通过两个三角形相似来证明.
    学生证明过后教师进行总结:类似于正弦的情况,在课本图28.1-6中,当锐角A的大小确定时,∠A的斜边与邻边的比、∠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也分别是确定的.我们把∠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即cosA= = ;
    把∠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A,即tanA= = .
    教师讲解并板书: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都叫做∠A的锐角三角函数.
    对于锐角A的每一个确定的值,sinA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所以sinA是A的函数.同样地,cosA,tanA也是A的函数.
    (二)余弦正切概念的应用
教师解释课本第80页例2题意:如课本图28.1-7,在Rt△ABC中,∠C=90°,BC=6,sinA= ,求cosA、tanB的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2-6 12:27:00 | 只看该作者
教师对解题方法进行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了直角三角形中一条边的值,要求余弦,正切值,就要求斜边与另一个直角边的值.我们可以通过已知角的正弦值与对边值及勾股定理来求.
    教师分析完后要求学生自己解题.学生解后教师总结并板书.
    解:sinA= ,
    ∴AB= =6× =10,
    又∵AC= =8,
    ∴cosA= = ,tanB= = .
    随堂练习
    学生做课本第81页练习1、2、3题.
    课时总结
    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A的大小确定时,∠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把∠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A.
    教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作业设计
课本练习
    做课本第85页习题28.1复习巩固第1题、第2题.(只做与余弦、正切函数有关的部分)
双基与中考
一、选择题.
1.已知sina+cosa=m,sina?cosa=n,则m,n的关系是(  ).
    A.m=n      B.m=2n+1     C.m2=2n+1     D.m2=1-2n
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为锐角,且cosA= ,那么(  ).
    A.0°<∠A≤30°     B.30°≤∠A≤45°
    C.45°<∠A≤60°    D.60°<∠A<90°
3.如图1,两条宽度都为1的纸条,交叉重叠放在一起,且它们的交角为α,则它们重叠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C.sina      D.1
   
        (1)                  (2)               (3)                 (4)
4.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BAD=∠BDC=90°,且AD=3,sin∠ABD= ,sin∠DBC= ,则AB,BC,CD长分别为(  ).
    A.4,12,13     B.4,13,12      C.5,12,13     D.5,13,12
5.如果a是锐角,且cosa= ,那么sin(90°-a)的值等于(  ).
A.
6.如图3,菱形ABCD中,对角线AC=6,BD=8,∠ABD=a,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sina=       B.cosa=       C.tana=      D.tana=
7.如图4,为测一河两岸相对两电线杆A、B间的距离,在距A点17米的C处(AC⊥AB)测得∠ACB=50°,则A、B间的距离应为(  ).
    A.17sin50°米      B.17cos50°米    C.17tan50°米      D.17cot50°米
8.在△ABC中,∠C=90°,且AC>BC,CD⊥AB于D,DE⊥AC于E,EF⊥AB于F,若CD=4,AB=10,则EF:AF等于(  ).
A.         B.         C.
二、填空题 9.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的比为25:24,则其中最小角的正切值是________.
10.在Rt△ABC中,∠C=90°,a+b=4 ,且S△ABC=2,则c=_______.
11.已知直角三角形中较长的直角边长为30,这边所对角的余弦值为 ,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面积为_______.
12.已知sinα?cosα= ,0°<α<45°,则sinα-cosα=_______.
三、解答题
1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长为20cm,底边长为30cm,求底角的正切值.


14.已知sinα,cosα是方程4x2-2(1+ )x+ =0的两根,求sin2α+cos2α的值.


第2课时作业设计(答案)
一、1.C  2.D  3.A  4.B  5.B  6.D  7.C  8.A
二、9.   10.2   11.80,240  12.-
三、13.如图,设△ABC为等腰三角形,AB=AC=20,BC=30,过A作AD⊥BC于D,
则D为BC中点.
    ∴BD=15,在Rt△ABD中,AD= =5 .
∴tanB= .

14.∵sinα+cosα= (1+ ),cosα?sinα= ,
    ∴sin2α+cos2α=(sinα+cosα)2-2sinα?cosα
    =[ (1+ )] 2-  =1.









28.1.3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第3课时)
复习引入
    教师提问: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正弦、余弦、正切值是怎么定义的?
    在学生回答了这个问题后,教师再复述一遍,提出新问题:两块三角尺中有几个不同的锐角?是多少度?分别求出这几个锐角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
    提醒学生:求时可以设每个三角尺较短的边长为1,利用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求出这些三角函数值.
探究新知
    (一)特殊值的三角函数
    学生在求完这些角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后教师加以总结.
    30°、45°、60°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如下表:
        30°        45°        60°
sinα          
  
  cosα          
  
  tanα          
1              教师讲解上表中数学变化的规律:对于正弦值,分母都是2,分子按角度增加分别为 , 与 .对于余弦值,分母都是2,分子按角度增加分别为 , 与 .对于正切,60度的正切值为 ,当角度递减时,分别将上一个正切值除以 ,即是下一个角的正切值.
    要求学生记住上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教师强调:(sin60°)2用sin260°表示,即为(sin60°)?(sin60°).
    (二)特殊角三角函数的应用
    1.师生共同完成课本第82页例3:求下列各式的值.
    (1)cos260°+sin260°.
    (2) -tan45°.
    教师以提问方式一步一步解上面两题.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解:(1)cos260°+sin260°=( )2+( )2=1
    (2) -tan45°= ÷ -1=0
    2.师生共同完成课本第82页例4:教师解答题意:
    (1)如课本图28.1-9(1),在Rt△ABC中,∠C=90,A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8 18: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