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间操铃响后,我到操场上巡查学生的做操情况,发现不少学生正穿过校园广场上绿茵茵的草坪嬉戏打闹,我心中很是不悦,当即喝令他们退出草坪,并进行了一番文明规范教育。
当日下午,我收到一张纸条,上写着: “老师,请您以后别站在草坪上对我们说践踏草坪是不文明的行为!”我恍然,原来当时情急之下,不经意间,我是站在草坪上对学生“指手划脚”的!
我立时感到尴尬、羞愧!透过这张小小的纸条,我分明看到了学生不服气的眼神和质问!是用疏忽和大意来为自己辩解,还是检讨自己,接受灵魂的拷问?职业的责任感让我选择了后者。作为教师,我究竟缺失了什么?
着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是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的创办人,他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品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在一次修身课上,张先生看到一名学生的手指被烟熏黄了,就严肃地劝诫学生: “吸烟有害身体健康,要戒掉它!”没想到学生调皮地反问:“您不许我们抽烟,您自己为什么还要抽呢?抽烟对您的身体就没有害处吗?”张先生顿时无话可说,沉思了一下,当即折断随身携带的烟杆,从此不再吸烟。
很长时间以来,我都固执地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我爱岗敬业、学研不辍、诲人不倦,算得上 “为人师表”。在总结书和考核表上,“为人师表”四个大字总是赫然于纸上。张伯苓先生的故事触动了我,现实中,我忽视了细节小事,致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学生时刻在关注、评价和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并将其内化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品德基石的建立不是靠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由榜样的砖块一天一天铺砌起来的。”
我的同事在上课前,每当全班学生齐刷刷地起立时,她都要后退一步,毕恭毕敬地深鞠一躬,然后请学生坐下。多年以后,毕业的学生回忆起这位教师,都会想起这个细节。他们说,那个姿势已经连同老师的品质一起深深地烙在了他们心里。
教育就是如此。为人师表不是一个美丽的标签,更不是一件堂皇的饰品,它朴实、细腻,共生于教师教育生活的点滴中。我们唯有从细节做起,努力做学生人格的榜样、言行的表率,以具体的行动影响学生,才算真正理解了 “为人师表”的内涵,才能真正践行一名人民教师的职业承诺----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