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教师教研论文交流 让语文课堂流淌水墨诗情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9-9-18 08:18
标题:
教师教研论文交流 让语文课堂流淌水墨诗情
我以为,诗情画意的融合是自古以来写文章者一种自觉的美学追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这里的“境界”即意境,就像苏东坡云“观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那样,好的作者往往情不自禁地在字里行间流露情感、寄托情调,好的文章其表现手法往往与中国画的技法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作为一门艺术,文学与国画有着许多触类旁通之处,它们在表达方式上常常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语文教材较以往增添了大量美文,许多名家名篇入选课文,不少诗歌散文纷至沓来,一时间如同春日繁花给课堂增色不少。但对于这些新增的文学作品,很多教师仍在“用旧瓶装新酒”、“穿新鞋走老路”,喜欢依照自己的“经验”讲解课文,习惯于凭借思维的惯性剖析文本。有的教师认为名家作品讲得越多,孩子就学得越好;讲得越细,孩子就理解得越深。这样的教学过程,好比是西洋油画,常常将整块画布涂满了颜料,浓墨重彩,层层涂抹,不留一点空隙,教师时常为顺利填满画布而沾沾自喜,为没能按时完成任务而沮丧懊悔。但是,这样的教学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常常也在扼杀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剥夺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化解读文本的权利。
与油画不同,中国画大都讲求“气清”、“骨雅”、“神秀”,“以上六字具备,则画品自高”(应野平语)。我认为,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如果能借鉴和运用水墨技法,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作品意境、挖掘课文意蕴,而且会使学生获得多层次、多侧面的审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一、气清——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明人沈石田作《风雨归舟图》,只画堤上柳枝数条迎风而舞,孤舟蓑笠一渔翁。有人问:“雨在何方?”评论家方熏说:“雨在画处,又在无画处。”所谓“画处”,就是画面的实处,“无画处”即画面上不着笔的空白处。只有这样,才使画面“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写文章也讲究“言已尽,意无穷”,那种一看就让人彻底明白的作品不能称之为上乘之作,人们往往对必须反复阅读才能理解,富有大量感悟、想象空间的作品欣赏不已。《陌上桑》对罗敷的描写、夸赞了她的环境、器物、服饰,铺陈了众人为罗敷的容貌所倾倒的神态,却没有直接描写她的容貌,可我们却能想象到罗敷那闭月羞花、沉鱼落雁般的美貌,这就是给读者留有思索想象的空间,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罗敷形象。
中国画的构图技巧是“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意思是说留下的空白可以用来跑马,用墨多的地方连风也吹不过去。而我以为,语文课也应讲究“疏密相间”,教师要读懂教材,量体裁衣,轻重有当,剪除枝蔓。我们在设计时既要突出重点,更要留有空白,为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活动的保证,这样才能达到国画中“笔愈简而气欲状,景愈少而意愈长”的境界。
二、骨雅——淡极始知花更艳,朴实无华最动人
清代画家徐渭的《墨葡萄》,藤条错落低垂,枝叶纷披,泼辣豪放的笔法,形成了动人的气势,同时又不失形象的真实。有人说,画面上若没有几笔粗犷朴素的主干,一幅画看上去就少有精神,而对于一堂课而言,没有扎实的语言训练,再时尚的技法也将会使语文失去应有的韵味与芳香。
正如画画讲究“骨雅不媚俗”,我以为时下的课堂更应坚守语文的本真。叶圣陶老先生曾告诫执教者:“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这句话揭示了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学习语言,贵在读书。语文课上,最美丽的声音就是书声!读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语文教学改到什么程度,放弃了读,就等于放弃了一切。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老子说:“万物莫与朴素争美”。作为以培养语言运用能力为大任的语文教学,朴素应是最高境界,很多看似华美的语文课缺少的就是一种平淡与厚实。正如崔峦老师在《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全国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总结发言指出的那样,当前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我以为,以读为本,读得其法,读出其味,也应该是语文课的“风骨”所在。
三、神秀——秋水为神玉为骨,文章如锦气如虹
神秀者,无柔弱、死板、刻画之态。就像近代绘画大师齐白石作《虾》,寥寥数笔就把虾的形态、质感、动势表现得栩栩如生,那浓墨点画的双眼活灵活现,那浸润渲染的腰身晶莹剔透,那线条勾勒的须鳌柔中有刚。于漪老师说得好:“教课又如画画,有笔有墨,各种画法穿插运用,根据题意布局,用墨深深浅浅,浓浓淡淡,用笔粗粗细细、曲曲折折,主题突出,陪衬得当,满纸气韵,自当神秀。
画家画人,讲究“传神”;画景,追求“意境”。那么一堂语文课,我想所追求的不应只是完美与精致。气清、骨雅、神秀,传达着的仅仅是一种理念萌动,《牛的母爱》也只是真实再现了一堂教学实况。但我坚信,客观世界对于文学与艺术同样慷慨,上课与作画也可触类旁通。当我们恰当地借鉴国画表现手法,当课堂流淌着“水墨诗情”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会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情趣与快乐。
其实,我们中国的很多文字本身就是一幅画,这些文字组合在一起,作用于学生的大脑,就是浮现于学生脑海的活的连环画。让学生读课文,想象画面,这是一种比较符合儿童思维习惯的良好的读书方法。教师让学生边读边浮现画面,这是用感性的方法来感知课文内容。而让学生给画面排队的过程,就是梳理课文脉络的过程,等学生将脉络理出来了,紧接着让他们将这几个画面连在一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那么学生对课文就有了一个整体上的把握,这样做也符合阅读的一般规律——整体着眼。在此基础上,“最震撼人的镜头是哪个”这一个问题,更是巧妙地定格画面,起到了删繁就简、聚焦文本的效果。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获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正是大胆地采用二度呈现的方式,借助隐去结尾,巧妙地设置了心灵的落差,实现了情感的震憾。这时候,最伟大的母爱已经在撞击着学生的心灵,学生全身心浸染于语境之中,绝不单是读着话语,更多地是融进作者心灵去咀嚼与沉思,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一次比一次读得有味,一次比一次学有所思。这不仅是言语能力的实践和发展过程,更是学生生命精神的润泽和提升过程,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构成了语文课堂美丽律动。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9-9-18 08:19
出自 szxxmsq2014的博客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