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9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1课《古诗三首》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9-16 18:2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1课《古诗三首》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设计
21、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出塞》,背诵并会默写。
   (2)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渴望平息战事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
   (1)以朗读、背诵的方式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2)学生能够通过交流、研讨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灿烂文
化,为我国的悠久历史而骄傲自豪及热爱和平、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古典乐曲《十面埋伏》,引导学生想象古战场的悲壮场面。
2、背诵王之焕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初步感知古人的慷慨激昂的出征场面。
3、学生介绍搜集到的有关诗人的资料。教师补充。
 “出塞”是乐府一种曲调,此外还有“前出塞”、“后出塞”、“塞上曲”、“塞下曲”等题。
4、请学生完整地表达诗歌的题目的意思。板书课题:出塞

二、初知诗意,质疑解疑

1、自由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小组之间互相读,相互正音。
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或注释等多种方法了解诗歌的大意,鼓励学生质疑。
4、指名读诗歌,讨论交流。小组之间讨论诗意,提出疑问,师生交流,确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三、精读全诗,入境悟情。
1、教师讲述古诗的历史背景,引入境界。
2、赏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朗读古诗,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景象。板书:秦 汉
 (2)再读“万里长征人未还”,师生共议“人未还”的内涵,学生想象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悲剧。板书:人未还
 (3)课件展示,师生共同在音乐、景物中想象古时征战的悲壮景象。联想战争的残酷。
 (4)拓展理解“人未还”所表现的战争激烈。
 (5)朗读前两句:
     ①学生自由读。
   ②指读,品味诗歌所描写的场景。
   ③同学间互相评读。
   ④想象画面朗读。
   ⑤在音乐的烘托下朗读。
3、赏析“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学生自由读后两句。
 (2)自由谈谈对“但使”的理解。
(3)抓住“但使”、不教“一词,体会飞将军李广的威武、英雄气概。板书:但使
 (4)小组讨论后,说说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5)指名朗读,教师平读。
 (6)学生带着对飞将军的崇拜之情读文。
 (7)教师激情引读。
 (8)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9)再次朗读体会作者赞颂汉将李广,渴望平息战事的理想和慨叹边将无能,朝廷无能的悲痛。
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学生自由组合朗读全诗。
2、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个性,配乐朗读全诗。
3、在教师的引导下试背全诗。
4、观看课件背诵全诗。
五、展开想象,入情练笔。
1、师:人间最难过的是离别亲人,远征战场。作者面对荒凉的关山,举头望月,思念亲人,此时此刻你一定被作者的情感所打动,用你的笔描绘出当时的悲壮景象好吗?
2、练笔。
3、全班互相交流。
六、拓展思路,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边塞的诗歌,比较、赏读、摘抄下来。
2、结合自己的感受,试创一首古体诗。
七、板书设计:
                21 古诗三首
                  出 塞
               秦  人  但  不
               汉  未  使  教 
                  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9-16 18:20:5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认2个生字,练习写好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凉州词》。
  3、通过读《凉州词》,感悟边关将士悲苦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品读悟诗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乐曲、课件、边塞诗等。
  学生准备:边塞诗。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画时尚导入。
 1、教师播放两段有特色的乐曲,引导学生想象情境,再根据情境联想古诗。
 2、学生交流汇报并背诵相关诗句。
 3、揭示新课,板书课题,读题,解题。
 解题:凉州词为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不是诗题,而是一种曲调名。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二、初读感知。
    1、读古诗。
 ⑴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读通。
 ⑵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⑶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或写下来。
2、学生按要求学习。
 3、汇报。
 ⑴指名读文,齐读课文。
 ⑵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⑶质疑。
三、品读悟诗情。
   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悟情。
  ※ 如疑:“欲饮琵琶马上催”什么意思?
    “醉卧沙场君莫笑”(为什么战前还要喝酒呢?)
  ★引导:“饮”是饮什么?琵琶声听过吗?有什么感觉?(相机介绍这句诗的意思。)
   “醉”是因什么醉?看看诗中哪些词语与酒有关?
    过渡:以上这些词语都与酒有关,但是不是席上只有酒?
    1、想象:席上除了酒,还有哪些东西?
    2、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而别无他物?
    3、说一说:酒有哪些作用?
    4、战士们有哪些苦衷或烦恼? 他们想借酒忘掉什么?
    5、问:这一杯酒喝完了吗?为什么?
    6、如果你是这位战士,出征前你会对父母、妻儿或自己说些什么?(配乐)
    7、面对此请此景,你有什么感受?
    8、练读诗句,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9、配乐赛读、齐读。
    10、背诵。
四、拓展延伸。
  1、学生交流背诵其它的边塞诗。(略)
  2、教师推介。
   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桤。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杜甫《兵车行》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边地多阴风,草木自凄凉。
          ——李益《从军苦乐行》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五、书写巩固。(用钢笔或毛笔书写这首诗)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把你喜欢的诗句抄写下来,有兴趣的同学可用毛笔写一写。
  3、积累其它的边塞诗。

七、板书设计:
                    凉州词
                   (唐)王翰
               马上催                  残酷
                醉
               几人回?        悲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9-16 18:21:04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中重点字的意思和在诗中的含义。
   2、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3、通过熟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4、体会诗人宁死不屈的品质,感悟其强烈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悟诗人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1、搜集诗人的相关资料及写作背景。
2、收集爱国的诗歌。       
教学过程: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历史背景。
1、播放《射雕英雄传》片段
 (荡气回肠的音乐,激烈残酷的战争场面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
2、师导入: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片段,虽然是武侠片,可是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屈辱的历史。由于金兵大肆入侵中原,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饱受战争之苦,这其中就有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同学们通过查资料,已经了解了一些南宋的历史和李清照的生平,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
3、学生将收集的资料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出来并向大家介绍。
 如学生介绍不完整,可补充:
 李清照:(1084—约1151)
   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著名女词人。她出身于一个具有文化传统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是一位散文家兼学者,十八岁时与赵明诚结婚,婚后居汴京,生活幸福。建炎元年,李清照因靖康之耻南下,建炎三年,赵明诚病逝于金陵,李清照只身逃难,几年后转寓临安,孤苦伶仃地度过寂寞的晚年。
靖康之耻:
   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王朝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亡,历史上称这次事变为“靖康之变”百姓觉得这是一件耻辱的事情,所以又称“靖康之耻”。
   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作了皇帝,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
  (由于本课涉及的历史背景较复杂,事先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并利用多媒体加以介绍,对学生理解全诗大有帮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用多媒体出示全诗内容,指导朗读。
1、师导语: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
2、用多媒体出示全诗。
 (在激昂的琵琶声中,毛笔楷书的诗句一一出现,师富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3、提问:同学们听出老师带着怎样的感情读这首诗吗?(悲愤、激昂)
  谁来试着读一读?
4、请三、五名同学大声朗读,其他同学评一评,谁读得好,为什么?
5、全班同学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用多媒体课件,入情入境,一下子将学生带入诗中描绘的意境中,因此,学生读得非常有感情。)
三、分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含义。
1、理解第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学生讨论后发言: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2、理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学生讨论后发言:至今人们还怀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肯逃回江东。
3、思考讨论:
(1)“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说说项羽的故事。)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亥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2)读了这段文字,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
  师小结: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决不屈膝投降。而南宋的那些统治者却在做什么?请同学们再看一段资料。
    (多媒体放一段有关的历史资料)
(3)看完这段介绍,你又有何感想?
   师小结:虽然岳飞被害的事情发生在李清照写这首诗之后,但如果李清照知道了这件事也一定会痛骂当时的统治者。有一首写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反映的就是当时中原人民的状况,而另一首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反映的就是当时状况,面对这样的遗民,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
四、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朗读指导。
  师过渡:李清照大声地呼喊“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不能像项羽那样……”生接着说“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
  (诗句内容较简单,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就能理解诗意,后面几道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李清照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五、总结全诗,朗读升华
1、师总结:是啊!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
实在令人佩服。
2、讨论: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
3、师小结: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同学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敌人的欺辱。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敬仰,让我们抱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
4、配乐朗读全诗,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地升华。
 (在激昂的琵琶曲中,同学们对着大屏幕上的诗句大声朗读,让这首诗的字字句句和李清照的精神永远留在同学们的心中。)
六、作业
1、写一写这首诗的读后感。
2、读一读李清照其他的诗词。
  (在古诗教学中注重“情境交融”,不仅能促进学生理解诗意,更能帮助他们体会作者的感情和诗中的意境,激发他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4 01: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