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现代诗二首》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设计
3* 现代诗二首
秋晚的江上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巢、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3. 通过抓关键词语,体会诗歌的内涵。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难点:
通过抓关键词语,体会诗歌的内涵。
教学准备:
课件
课前查阅有关秋天景色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秋天景色的图片)同学们,谁能吟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诗词?
2.除了刚才同学们吟诵的这些古诗,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现代诗,让我们跟着作者刘大白一起去看看秋天的美景吧!(板书课题:秋晚的江上)读课题。
二、作者简介
刘大白(1880~1932),中国诗人,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
曾东渡日本,南下印尼,接受先进思想。先后在省立诸暨中学、浙江第一师范、上海复旦大学执教数十余年。1919年他应经亨颐之聘在浙一师与陈望道、夏丏尊、李次九一起改革国语教育,被称为“四大金刚”。他的诗以描写民众疾苦之作影响最大,感情浓烈,语言明快有力,通俗易懂,并以触及重大的社会问题和具有鲜明的乡土色彩
三、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词。
2.听录音,解决生字词,注意语速、语气、语调。
3.学生齐读,读准字音,感受诗歌内涵。
4.诗歌介绍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
(生:鸟儿、斜阳、芦苇)
5.这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是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可以通过哪些词语看出来?
生:秋晚、斜阳——秋天的晚上
江上——江面上
6.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你感受到的画面。
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上。
四、品味探究
1.指名学生朗读。
2.鸟儿要干什么?怎么样的状态?
鸟儿归巢,倦了。
3.那鸟儿,尽管是倦了,但在归巢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尽力“驮着斜阳回去”呢?
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是不忍将太阳孤单地留在夜色中,是渴望与太阳日夜厮守,不肯有须臾的离别,是害怕黑暗的夜色,而向往永远与光明为伴……)
4.“驮”字突出了什么?
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渲染了绮丽的想象。
5.“鸟翻双翅,抖落斜阳”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
夸张;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
6.“妆”“红颜”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拟人,“妆”“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一丝情趣、一丝生气。
7.“头白”和“红颜”矛盾吗?
不矛盾,这“红颜”,尽管只不过是“一瞬”,但因“头白”与“红颜”的强烈对比,这“一瞬”,又是辉映天地的、波澜壮阔的、激动人心的,是增加了世界之美丽的。但可惜的是,对于芦苇而言,这“一瞬”,不过是得益于“阳光”之“妆”啊,更不过是得益于把斜阳抖落在江上的“归鸟”啊!故而在这“红颜”中,似乎又让人隐约感到了芦苇的几分羞赧。
8.从景色中感受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欢欣
9.带着作者的这种感情齐读诗歌。
五、小结
六、作业:有感情地熟读诗歌《秋晚的江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