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9-9-15 20:31:25
|
只看该作者
第1课时
《出塞》
课时目标
1.会认“塞、秦”等4个生字,会写“塞、秦、征、词”等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将”的读音和意思。理解“但使、龙城飞将”等词语,理解诗句的意思。
2.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古诗内容。
3.在品读过程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对唐诗一定不陌生吧?许多同学都是从咿呀学语时就开始接触唐诗的。的确,唐诗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奇葩。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积累了不少的古诗,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这几句古诗,你们会填吗?(出示课件)谁来试试,把这几句补充完整?
课件出示: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看来,同学们平时很注重积累,那你们发现没有,这几句诗有什么特点呢?(都是描写边塞军旅生活)
我们把这种描写边塞军旅生活和自然风光的诗,称之为边塞诗。
教师出示边塞图片,让学生感受边塞的环境。是啊,边塞只有长河落日、大漠孤烟、茫茫戈壁,给人一种荒凉孤寂的感觉。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一位年轻的诗人来到西域游历,看到了边塞的风光,见证了边塞的金戈铁马,于是,他挥笔写下被历代诗评家视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出塞》,这位诗人就是27岁的王昌龄。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诗歌。(出示课题《出塞》,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诗句及图片的展示,拉近学生与诗的距离,让他们能快速地了解边塞诗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出塞》这首诗。要仔细地读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生字读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诗歌读通顺。
2.学习本课生字词。
课件出示:
会认字:塞 秦 征 将 杰 项
会写字:塞 秦 征 词 催 醉
杰 亦雄 项
(1)学生自读生字,根据自己的识字经验,交流汇报。
(2)师生共同交流学习生字。
教师教学生字时,重点引导学生注意:“征”是后鼻音,不要读成前鼻音。“塞”是多音字,不要读错,重点掌握“将”字的读音。“催”是易错字,学生容易把单人旁写成双人旁。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同桌间互相听写生字,互相订正。
设计意图:
从生字的音、形、义三方面,通过多种方法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
三、了解诗题意思
1.诗的题目是“出塞”,那“塞”是什么意思?(边关要塞)“出塞”又是什么意思呢?(到边疆戍守边关)
2.简介作者和背景。
人们常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充分的预习可使你在课堂上学得更轻松,关于王昌龄,关于这首诗,你有哪些了解呢?老师这里有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课件出示: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他的诗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
设计意图:
介绍时代背景和作者,为学生研读诗的主题打下基础。
四、自读注释,通晓诗意
1.了解了诗题,了解了诗人,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看看这首诗每句讲了什么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用问号标出来,也可以借助课本上的注释帮助理解。
2.生汇报学习情况。
(1)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学生汇报、交流不懂之处。
预设:为什么作者要写“秦时明月”?王昌龄是不是这些边塞将士中的一员呢?
(3)“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什么意思?
预设:意思是“秦汉时期的明月照着秦汉时期的边关”。
(4)那谁能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边关呢?(荒凉,冷清,孤独,寂寞)
3.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凉的边关,提起这明月,我们就会想起中国古诗中描写明月的诗句。(出示课件相关诗句)
课件出示: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1)请大家思考一下,诗人笔下的明月与什么联系在一起?
预设: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保家卫国。
(2)是啊,远离家乡和亲人,守卫边关的将士们把思乡之情都寄托在了这一轮皎皎的明月上。他们能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吗?他们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吗?诗人发出感慨:万里长征人未还。
(3)现在,带着你们的理解齐读这首诗。
设计意图:
抓住“明月”进行对比教学,信息量大,学生爱学,这样的纵横对比,使学生明白诗中的意象,为理解诗人的情感打下基础。
五、感悟诗的意境
1.再读古诗,感悟意境。
这首诗想要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回到千年前的唐朝边塞,再度走进这首诗。(学生齐读诗的前两句)读了这两句诗,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画面?
2.教师引导:是啊,宁静的夜晚,偏远的边关,清冷的月光,戍边的将士,这是一幅多么孤寂、萧瑟的画面啊!
3.都有谁在盼着远方的将士归来呢?(白发苍苍的父母,可怜的妻儿)
4.同学们,我想用一个字就能概括他们此时心中的痛苦、无奈,一个“悲”字。这就是战争带给我们的痛苦,此时此刻,他们多么想念能征善战的飞将军——李广。
(师简介李广,课件出示李广资料)
李广(?—前119),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西汉名将。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司马迁评价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这样的将军怎能不让我们怀念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后两句诗。为什么唐代的士兵在思念他?(希望能有一位像李广一样能征善战的将军来带领他们保家卫国,希望朝廷能够起用良将……)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激情的语言,描绘了“人未还”的悲惨情景,引导学生感受边疆战事惨烈,戍边将士生活艰苦,渴望战事平息回到家乡。
六、回顾全诗,拓展延伸
1.现在,想象你们自己就是戍边的将士,你们伫立在边关,思绪万千,有悲有壮,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我们的悲壮情怀吧!
2.和《出塞》一样有着悲壮情怀的边塞诗还有很多,老师也搜集了一首,大家可以看一看,读一读。
课件出示: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学生读古诗,分组齐读。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出示课外的边塞诗,让学生增加同类型知识的积累,拓宽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