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标苏教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整套下载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3:13:00 | 只看该作者
1、课文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父亲?他身上最感动你的是什么?
2、文中处处流露出“我”对父亲怎样的感情?
3、你认为作者塑造这样一个父亲形象有什么特殊用意?        研读课文,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在必要时尝试着与同学展开讨论,以解决问题。       
2        组织交流、评点,解决问题:
1、父亲有着农民在温饱基础上而产生的获得地位、获得尊重的较高层次上的人性要求,并为之不辞辛劳地奋斗,他勤劳诚实、朴实厚道、勤俭坚韧。
2、“我”对父亲充满了热爱、崇敬、同情、悲悯,因而全文基调是感伤的。
3、父亲的形象启示我们:中国农民身上的优秀品质是值得景仰与赞叹的,然而要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光靠父亲这样的奋斗是没用的,还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制度,提高农业生产力,让农民真正富起来。        在交流中解决问题,并作必要的记录。       
课后学习: 1、收集自己学习或了解的农民形象,看看他们身上体现的性格特征,关注他们的命运和生存状态。
         



第二课时


课堂学习:
一、学习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引入:课文以《台阶》为题,以“造台阶”为全文的线索,在造台阶的过程中,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塑造父亲这个形象,体现他的性格的呢?(细节描写)
请同学研读课文:
1、找出文章关于父亲的细节描写,看看他们分别体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
2、思考一下这些细节与中心的关系。        研读文本,做好圈点批注。       
2        请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        讨论交流       
3        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究和讨论后,再作一些必要的补充。重要细节如下:
1、父亲背得起三百来斤重的石板。
2、父亲总也洗不干净的脚。
3、父亲往黑瓦罐里塞角票。
4、父亲拣回一块砖一片瓦。
5、父亲在深秋早上踩黄泥。
6、父亲放鞭炮时“尴尬的笑”。
7、父亲托石板时闪了腰。
8、父亲坐台阶时不自在。
9、父亲挑水时受了伤。
10、父亲呆坐在新砌的台阶上……
小结:小说紧紧围绕刻画“勤俭坚韧”的父亲形象这一个中心,选择了恰当的细节来组织材料。        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作必要的记录。       
二、在比较中明确课文的主题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1、请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农民形象,比较他们与文中的“父亲”形象的异同,认识父亲这一典型形象的现实意义。
例如:鲁迅笔下的闰土、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叶圣陶笔下的旧毡帽们……        交流并比较:父亲除了具有中国农民身上的共同的传统美德外,他还是一个人性开始觉醒的农民形象。       
三、质疑探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教师示疑:“学贵有疑”,老师在读这篇小说时,对小说反映的时代背景产生了疑惑,请同学们用文中的有关内容,给老师一个答案好吗?
提示:解放前?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后的今天?        学生寻找解疑的信息,并解答。       
2        请同学翻开第一课时中记载的疑问,看一下是否都已经得到了解决,如尚有未解决的疑惑,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回顾初读课文时的疑惑,对没有解决的疑惑拿出来让大家一起讨论。       
四、结束新课,并布置作业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播放崔京浩演唱的《父亲》:“那是我小时侯,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要求:理解父辈的奋斗与艰辛,理解父辈的愿望与追求,以“我的父亲”为话题,写一点真挚感人的文字,聊以表达我们对父亲的感激与关心。        听音乐,感受父亲形象,课后写一点关于父亲的文字。       

《呼兰河传》(节选)


学习目标:
1、品味作品关于童年生活的描写,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
2、反复诵读有关片段,学习用鲜活而充满灵气的语言描摹事物。
3、在质疑中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学习用鲜活而充满灵气的语言描摹事物。
2、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
第一课时
课堂学习:
一、创设情景导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童年》,当你们回忆童年的时候,记忆里或许更多的是老师、粉笔、作业和考试,榕树上的知了总在远远的池塘边呼唤着你,蝴蝶只停在上课时的秋千上引诱着你……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童年却与你们截然不同,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萧红笔下的大花园,去感受什么才是童年的天真烂漫。        聆听歌曲和老师的讲述,进入课本。       
2        用投影介绍作者萧红,了解她的坎坷经历,做到知人论文。        诵读投影内容,并作必要的 记录。       
二、快速浏览,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带着问题浏览课文,问题设计如下:
1、文章回忆了哪些人和物?他们分别有些什么特点?
2、作者是用怎样的感情去回忆和描写这些人和物的?
3、读完文章唤起了你哪些联想?        学生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       
2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        人物:“我”和爷爷(特点:“我”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爷爷勤劳、慈爱、通达。)
事物:大花园里的蜂子、蝴蝶、蚂蚱花、果、树……(特点:自由而充满活力,充满童趣,洋溢着诗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3:13:00 | 只看该作者
2、作者感情:喜爱、怀念、向往。
3、羡慕?向往?        讨论、交流       
三、反复诵读,学习用鲜活而充满灵气的语言描摹事物。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引入:大家都还没有忘记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吧!作者把它描绘得如此令人神往,可很多人到了真正的百草园却很失望,觉得事实上百草园没有那么诱人,是鲁迅语言艺术运用得好,同样的,平常的大花园在萧红笔下的也充满生机与活力,请同学选择自己喜爱的片段反复诵读,体会作者语言艺术的独特之处。        在老师引导下反复诵读相关片段,揣摩语言特色。
例:第27、28节,
1、文字充满对自由的向往。
2、文字充满生命的活力。
3、文字里有儿童对生命的敬畏
4、文字里充满着诗意。       
2        教师小结:本文语言清新活泼,充满灵气,很好地体现了天真烂漫的童趣。               
课后学习:
模仿作者的语言特色,描绘一下你儿时生活过的园子或到过的菜地,来表现你的童趣。
第二课时
课堂学习:
一、深入探究分析,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1、请2-3位同学朗读自己的文字,让同学当评委,看看有没有与作者相似的语言风格。        听同学的朗读,并能恰当地评价同学的语言特色。       
2        2、引导思考:同学们能把童年生活写得这么好,是因为你们离开童年并不遥远,可作者写这部作品的时候,已经成年,为什么她对这童年生活记忆如此深刻,又这般的怀念呢?        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联系鲁迅写《百草园》,思考,交流       
3        交流明确:
童年属于每个人的自由天地,童年没有奢望,没有责任,无拘无束,没有成人世界的烦恼,无忧无虑,而成人不得不为生计操劳奔波,所以往往会怀想童年。
萧红20岁起就漂泊流浪,生活极不安宁,情绪波澜起伏,国难之际亡命香港,一再受到感情挫折,病魔缠身,故乡又沦丧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因而回忆故乡,回忆美好童年,成了她精神的最后寄托。
        明确作者的情感根源。       
二、质疑问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引导:在那样的年代,作者回忆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仅仅是为了表示对童年生活的向往吗?揣摩一下作者是否有别的用意?
你还能从文章中有自己独特的发现或疑问吗?把它拿出来,与同学老师共同探讨。        研读课文,寻找自己独特的发现或疑问。       
2        引导学生在质疑后用讨论和交流的方法解决问题。        讨论、交流。       
        组织交流并明确


       
课后学习:1、阅读下面《童年的回忆》,体会成年人对于童年的特殊感情,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2、研读文章,设计5个问题,与同桌交流探讨并互相作解答。

附:
童年的回忆
走过一条长长的石板路,路的尽头就是我曾经生活的地方。小小的村子里留下了我儿时的梦想,留下了童真的回忆。甜甜的感觉现在还不时的涌上心头。
    村子的东南有片草地,绿油油的小草儿茂盛的长在春天的怀抱里。有条小涧流着清澈的水,水里还有鱼儿。这里不仅是放养鸡鸭的好地方,更是我们几个小伙伴玩耍的好地方。我们每天都在这里尽情的嬉闹着,骑老牛,在草地上摔交,或是做着其他的游戏。
    到了五,六月的时候,我们便在田里捉泥鳅或是在草地上抓蛤蟆。抓蛤蟆其实是件很有趣的事儿。折根青竹,用线吊条蚯蚓在竹头,悄悄地走到正在草地边鸣叫的蛤蟆的身边,轻轻的在它的后面一点一点的抖着竹子,线头上的蚯蚓就在草上或是地面上一跳一跳的。蛤蟆一看,以为有口福了,一口咬住就不放,任由我们就这样吊着它四处乱跑。不过,对它来说,我们几个还不算坏了。因为,一般我们都不会把它折腾到半死就会放了它的。
    到了真正盛夏的时候,蟋蟀儿的叫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我,兔子,皮蛋,二丫头便会提着早就扎好了的笼子,欣然前往了。村的山脚下长满了青草,就在那石头缝隙里,它们欢快的叫着。有点黑色的是将军,有点绿的是豆蟋蟀,还有其他的名字呢,都是我们起的。抓蟋蟀还要有点方法的,听着它们声音的源头来处,屏住呼吸不要大口的喘气。悄悄的猫着腰,找准它在的地方,用手握成空拳,然后一把罩去。这样就可以十拿九稳到手了,要是一下没有抓住它而让它钻进了石头的缝隙里就不好抓了。那样的话,就要折根小树枝从缝隙里去挑它了。一般不久就可以把它挑出来的,要是还没有出来,那只有水浇了。这样它就更呆不住了,等它一跳出来就要赶快扑住。我们最喜欢抓到的就是有点黑色的将军了,因为它比其他的更厉害多了,斗起来的时候赢的次数要更多些。
    村北有条小河,水并太深,最深处也只有一人高。水里的小鱼儿到是蛮多的,只是都不很大。下午的时候,我们就经常到这条小河里游泳,捞鱼儿。皮蛋的点子最多了,每次他都会找个水面较狭窄的地方把水堵住,只在中间留出一个碗口大的孔,并用竹篮对准这个孔,让水从竹篮的缝隙间流过。然后,我们几个就到水的上游往下赶鱼。过了一会儿,他就将竹篮提起来,那鱼啊!便在竹篮里面“扑通,扑通”的跳着。望着半篮子小鱼,我们都会心奋得直跳起来。迫不及待把鱼倒出来,在空地上用树条穿鱼串做着烧烤。大口大口吃着自己烧烤的鱼串,那滋味就别提有多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3:13:00 | 只看该作者
当碧绿的庄稼开始染上金黄色的时候,夏天就已经要悄悄地离开我们了。河水也变得凉了,捞鱼是不可以的事了。这个时候,我们更多的是玩“跳蛤蟆”。其实,并不是真的抓个蛤蟆来让它跳的。那是用纸折成蛤蟆的样子,放在地上排成对,然后轻轻的在半蹲着的“蛤蟆”屁股上按一下,要赶快松开手。这样,它就可以跳起来了。如果是折得好,力道用的巧的话,“蛤蟆”就可以跳得老高老高。也许是因为兔子太笨的缘故吧,几乎每次都是她输似的;而大多数是我赢。输了到好了,因为我们早就约定好了,谁的“蛤蟆”跳的最高最远的人就要给输了的人当“蛤蟆”骑。没有办法,只好让让她了。呵呵!不过每次我都不会让她太高兴的,我一装摔到就可以把她摔到地上。然后,我们就欢笑着,打闹着在田间追逐。
    秋天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了,等着第一场雪的到来。
    雪,白皑皑的雪,均匀地洒落在村子的每个地方,没有南飞的鸟儿再也无处可藏,更难找得到食物。我们的新游戏就可以开始了。就在院子里一处新扫过的地方撒下些稻谷什么的,一个被木棍支着的大筐斜罩着下面的稻谷,木棍的下端系着一条长长的被拉紧的绳,一直通到我们藏身的地方。树上的鸟儿真傻啊!眼看着我们设制陷阱却偏偏要来自讨苦吃。它们呼啦啦的飞过来,胆大的就进了陷阱里。时机一到,我就使劲一拉绳,“扑”的一声大筐罩下来。我们就忽的一下子将筐围了起来。每次,我们都要大声的猜着筐里有几个鸟儿。皮蛋叫的最大声,叫嚷着有十只;兔子就喜欢说只有一只;更可笑的就是二丫头了,她说一只都没有的时候最多了。等到掀起一看,有时也真的最多只有两三只而已。鸟儿现在成了我们的战利品了,有时候是养着玩;有时候是放了再抓,因为我们知道它的家人还在等着它回家呢。
    离开村子已经有好多年了,童年时发生的事好象还在昨天似的。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美好的意境。
2、学习文章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学会在质疑中领会文章的精髓。
一、创设情景导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人世间,一草一物皆言情,悬崖上的青松告诉我们什么是坚韧挺拔,飘飞的落叶告诉我们什么是无私奉献,哪怕是一缸红莲,也能向我们昭示生活的哲理。
        听教师讲述,进入文笔精华。       
二、快速浏览,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问题设计:
文章借对莲的描述,要表现一个怎样的主题?        学生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       
2        请学生酝酿后明确:歌颂母爱的伟大。        思考后明确       
三、在质疑中学习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初步领悟这篇散文的精妙之处,从中获得对自然与人生的启示。
提示:
1、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会母爱。
2、可结合冰心的生活经验来体会
3、可抓住某些关键的语句来体会        欣赏课文,形成自己对文章的独特发现和理解,必要时做好圈点批注。       
2        组织交流、评点: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会。        交流、互评       
3        引导学生学习这种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手法。        掌握这种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手法。       

综合学习与探究

第1课时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组织学生归纳速读课文的方法        归纳、交流       
2        指导探讨练习一到三题        小组合作探讨,大组交流       
课后学习:把前面布置的对课文内容的质疑整理出来,选出有价值的问题,准备下节课探讨。


第2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指导探讨第四题        学生讨论       
2        把从学生中收集的问题返回到学生中去,选择有质量的,小组探讨。        小组合作探讨交流       
课后学习:整理自己收集的有关“童真”“童趣”的相关资料。


第3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巡视、指导各组的活动        组内交流资料,补缺补漏,整合资料,并确定展示形式,分工写作,如:征集儿时睿语趣语,编一个《当我们小时候》的小册子。       


第4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出示评判标准和要求(主题、内容、语言、形式)        各组交流,评判       
2        学生推荐师生互动评判       
3        组织优秀作品校园展示       
教学反思       


       

单元小结
总结方面        获得收益        存在问题
(1)课堂发言的情况。               
(2)完成作业的情况。               
(3)参与活动的情况。               
(4)学习兴趣的增强。               
(5)学习能力的提高。               
(6)情感态度的升华。               
(7)对老师建议、评价               
教学反思       


九年级(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3:13:00 | 只看该作者
一、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七篇古诗文均是经典名篇,学习本单元课文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继续进行诵读训练,背诵全文或经典片段,以增强语感。2、继续培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义、句义读懂课文,理解内容的能力。3、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常用实词和虚词词汇,并对实词中的几种特殊情况(通假字、词性活用词、古今异义词)进行梳理归类,对几种常用虚词(之、其、而、以、乃、焉、于、则等)能梳理其用法和意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4、梳理和掌握一定的文言特殊句式(省略句、到装句、判断句、被动句、固定结构句等)特点,能更好地疏通和理解句意。5、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能知人论世解读经典,了解古人的社会理想、抱负和顽强的精神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单元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1、文言词汇的梳理和积累。2、理解性的背诵名篇名段。3、能自主学习文言文,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主旨。
学习难点:1、梳理和掌握常用虚词的用法和意义。2、课文的欣赏。
三、单元教材内容分析及教学设想:
本单元是初中阶段最后一个文言文阅读单元,由七篇文言文构成,这七篇课文都是传统的名篇。学习本单元课文,要重视复习与归类整理工作。首先要引导学生继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原文,并反复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查阅有关作者的资料,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主题思想或中心意思以及写作特色做深入的探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综合性学习与探究要重视引导学生对课文中常用实词的意义和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类整理,对特殊句式进行梳理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体会诗、曲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经过两年的中学语文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当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并具有基本独立的阅读欣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具备了结合课文注解进行阅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对课文的主题思想或写作特色作深入探究的能力。因此本单元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师重在指导,帮助梳理和共同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        自主学习。
1、读通文章:要求读准字音(注意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读准节奏停顿。方法:根据页下注释和工具书确认有关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在相关字下圈点并在字上面注音;根据句子的大意和结构特点划分句子的停顿,难读句子用铅笔在句子上划分好;同学间互读互听,相互纠正,直到读通顺为止;教师让学生把朗读中难以把握的字和句子写到黑板上,利用字在语境中的意义来确认字音,利用句子的意义和结构特点来划分停顿,让学生真正掌握如何读准字音和读准句子停顿;开展班级内的朗读比赛,看谁能把课文读通顺,能读出一定的语气语调更好。(3课时)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①可/以/一战  ②再/而衰,三/而竭  ③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④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⑤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⑦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⑧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⑨且/焉置/土石  ⑩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11、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12、今/天下/三分  1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4、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15、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7、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附:关于文言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指导例析
一、“意义单位划分法”:
文言句朗读的停顿划分可先揣摩意义,再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则“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有一定停顿。
例1、望晚/日照/城郭(《登泰山记》)“望晚”是“向晚”、“傍晚”之意,全句有“望晚”、“日照”、“城郭”三个意义单位。不可读成“望/晚日/照城郭”。
例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乐其乐”前一“乐”字用做动词,“以……为乐”;后一“乐”字,作名词,“所乐的事”。“乐其乐”即“以其乐为乐”。不可误读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二、“语法结构划分法”:
根据语言顺序处理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动补”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谓之间、谓宾之间、状语与中心语之间、动补之间要作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1、        主谓之间、状谓之间、动补之间可作停顿。
例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例4、此/庸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
例5、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例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例7、永之人/争/奔走焉(《捕蛇者说》)
2、        动宾之间,结合紧密时不停顿,但宾语有定语限制或修饰,就须停顿。
例8、故/克之(克之是动宾关系,但宾语为单音节,动宾结合紧密,不需停顿,否则读来反而生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3:13:00 | 只看该作者
例9、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路之远近”是忘的宾语,有其修饰限制语,结构完整,自成层次,动宾之间,往往有其停顿。)
3、        几个状语之间虽有停顿,但只相当于现代的顿号级别,可不作停顿。
例10、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每与臣”有“每”、“与臣”两个状语,可以连读,不必停顿。)
4、        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一般不停顿。
例1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三、“文言句式特点划分法”:
要留心文言句式特点,如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固定结构句等,划分停顿时须维护其古代语言特点和意义的完整。
例1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谓语“鼓”)
例1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庙堂之高”是定语后置)
例1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是介词,后省略宾语“之”,代桃源村人)
例15、孔子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句,应调整为“有何陋?”)
例1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于其上”是状语后置)
例17、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在句中是“……的原因”之意,是固定结构;“也”表判断语气,“此……也”是判断句)
例18、帝/感/其诚(“感”具有被动意义,“被……所感动”)
四、停顿要体现关键词的管辖范围。
例19、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竭”是关键词)
例20、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入”、“出”是关键词)
例2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关键词)
五、留心名作状的朗读停顿。
例22、其一/犬坐/于前(“犬”是名作状,“像狗一样”修饰“坐”的样子,不能读成:其一犬/坐/于前)
例23、山行/六七里(“山”是名作状,“在山路上”限制“行”的处所,不能读成:山/行/六七里
六、留心形同于现代双音合成词现象的朗读停顿。
古代汉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形同于现代的双音节合成词,朗读时必须分开,不能把古代两个单音词读成现代的双音合成词。
例24、于是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例25、可以  可/以/已/大风   可/以/一战
例26、妻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例27、中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七、留心句首关联词及语气助词“夫、盖、且、若夫、至若”,将其自成音节,专作停顿,以发挥统领全句或全段以及引起话题的作用。
例28、夫/大国,难测也
例29、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例30、若夫/霪雨/霏霏  至若/春和/景明
例3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八、留心古代的“国名、年号、地名、官名、郡爵、史实”。
例32、陈/康叔公/尧咨/善射(“陈”系姓氏,“尧咨”是名,“康叔公”是谥号,“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例33、《范/文正公/集》
例34、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吴中”是地名)
例35、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地名---姓名---字---“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例36、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九、“也”用在句中表示提示,朗读时应停顿,不能误为副词,如作句尾语气助词则不作停顿。
例37、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例38、可/计日而待也
十、句式整齐的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朗读时可用相同的停顿来读,使语气语调一气贯通。
例39、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例40、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2、读懂文章:
(1)理解词义:阅读文中的句子,找出难以理解的词,在实词下圈点、虚词整个加圈,学会利用注解和工具书释意,把恰当的意义直接批注在有关的词上面。方法:学习“综合学习与探究”的二、三,复习注释的解题、释词、注音、通句的功能,了解文言词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虚词的一般用法;同学相互合作,共同探究有关词语的语境义;真正难理解的提出与教师合作探究加以解决;教师提供单篇加点实、虚词的理解检测题对学生进行检测,了解掌握情况;整个单元理解后对特殊的实词加以归类整理,对常用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进行归类整理。(3课时)
附:关于常见虚词的用法规律的指导例析
常用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该把虚词的用法规律特点教给学生,指导学生加以梳理和掌握。
一、        关于虚词“之”的用法:
1、作代词。特征:动(介)+之(“之“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代人、代物、代事)
例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之”作“止”的宾语,代“愚公”)
例2、以啮人,无御之者(“之”作“御”的宾语,代“蛇的毒性”)
例3、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之”作“委”和“去”的宾语,代“城”)
例4、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之”作“毒”的宾语,代“捕蛇的差事”)
2、作助词,分以下几种情况:
(1)作结构助词“的”,特征:(××之)+名
例1、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情趣)
例2、投诸渤海之尾(渤海的边上)
(2)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主谓短语充当句子的某一成分,不译。特征:主+之+谓
例1、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之”放在主谓之间,“悍吏之来吾乡”作后面句子的主语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3:13:00 | 只看该作者
例2、甚矣,汝之不惠(“之”放在主谓之间,“汝之不惠”作“甚矣”的主语部分,是主谓倒装)
例3、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之”放在主谓之间,“太守之乐其乐”作“不知”的宾语部分)
例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放在主谓之间,“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作“独爱”的宾语)
(3)调整音节助词,不译。特征:动(副)+之
例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例2、公将鼓之
例3、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例4、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4)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特征:宾+之+动(介)
例1、孔子云:“何陋之有?”
例2、牡丹之爱   菊花之爱  莲花之爱
(5)作定语后置的标志。特征:名+之+(定语)
例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作动词,译成“去、到、往”。特征:之+宾(处所宾语)  之+补(副词)
例1、        吾欲之南海
例2、        辍耕之垄上
例3、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例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例5、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二、        关于虚词“以”的用法:
1、        作介词。特征:〔以+宾〕+谓 (“以”后跟宾语来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谓语)
例1、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例2、        太医〔以王命〕聚之
2、        作连词。特征:动词短语+以+动词短语(一般表目的关系和结果关系:(1)目的关系,“以”后面的动作行为是前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成“来、用来”。(2)结果关系,“以”后面的内容是前动作行为的结果,可译成“以至”。)
例1、        属予作文以记之
例2、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之
例3、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例4、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        相当于“而”的用法,作顺接连词。
例1、        遂许先帝以驱驰
例2、        卷石底以出
三、        关于虚词“而”的用法:
1、        作连词  特征:“而”放于两个词、短语或句子中间,起连接作用。一般表前后有四种关系:①表并列 ②表承接 ③表转折 ④表修饰
例1、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表并列)
例2、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表承接)
例3、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表转折)
例4、        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表修饰)
2、        与“已”组成复音词“而已”、“已而”。
例1、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放于句末,表语气,译成“罢了”)
例2、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表时间的副词,译成“不久”)
四、        关于虚词“其”的用法:
1、        作代词。 可作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成分,代人、代物、代事。包括作一般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例1、        其乡邻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代曹刿其人,作定语)
例2、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代滁州城,作定语)
例3、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代愚公,“其不已”是主谓短语,“其”作“不已”的主语)
例4、        其一犬坐于前 (“其中的”,作定语)
例5、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他的”,作定语)
例6、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那”,作主语)
例7、        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 (代蛇,作“赋”的宾语)
2、        作语气副词,一般放在句首,表反问、猜测、程度等语气。
例1、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例2、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例3、        其喜洋洋者矣。
五、        关于虚词“于”的用法:
作介词。特征:于+宾,构成介词短语,放在动词、形容词前前作状语,有时状语后置,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对象、方向、手段、方式等。
例1、        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引进动作的对象,译成“向”)
例2、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引进动作的处所,译成“在”)
例3、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引进动作的范围,译成“在……中”)
例4、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引进动作的的某一方面,译成“在……上”)
例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引进动作发生的原因,译成“由于”)
例6、        苛政猛于虎也(引进比较对象,“于”放在形容词后,译成“比”)
例7、        积于今六十岁矣。(引出动作的时间,译成“到”)
例8、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是”作代词,与“于”组成介词短语,译成“在捕蛇这件事上”)
六、        关于虚词“乃”的用法:
1、        作连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时间上相接或情理上相承。一般译成“于是、就”。有时表转折关系,译成“竟然”。
例1、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表相承关系,“于是”或“就”)
例2、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用法同上)
例3、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表转折关系,“竟然”)
2、        作判断动词。译成“是”。是判断句的一种变格形式。
例1、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表判断,“是”)
例2、        此乃勇士头也。(同上)
3、        作代词,作第二人称,译成“你”或“你的”。
例《示儿》陆游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代词,“你的”)
七、        关于虚词“焉”的用法:
1、        作语气助词。特征:句尾+焉。只表语气,可表疑问、陈述、感叹等语气。
例1、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表疑问语气,译成“呢”)
例2、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表陈述语气,译成“了”)
例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3:13:00 | 只看该作者
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表感叹语气,译成“了”、“啦”)
2、        作代词。特征:动(介)+焉,“焉”作宾语,代人、代物、代事。
例1、        永之人争奔走焉。(“焉”作奔走的宾语,代捕蛇这件事)
例2、        谨食之,时而献焉。(“焉”作献的宾语,代毒蛇)
例3、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作得的宾语,代《捕蛇者说》)
3、        作疑问代词。特征:焉+动(介),文言文中疑问句如果是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要前置,因此“焉”作前置宾语即为疑问代词。
例1、        且焉置土石?(“焉置”即“置焉”,“焉”译成“哪里”)
例2、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焉附”即“附焉”,意义同上)
4、        作合音词“于+之”。特征:动词+焉。“焉”不作动词的宾语,而是作动词的补语或状语后置。补充说明动作的处所或范围等。
例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为“于+之”,“于”是“在”,“之”代“三人”,译成:“在几个人中”。可放到“必有”之前作状语。)
例2、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焉”为“于+之”,“于”是“在”,“之”代“某一地方”。可译成:“在某处”。作“伏”的补语或状语。)
八、        关于虚词“则”的用法:
1、        作连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相承关系、假设关系、选择关系、转折关系等。
例1、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表相承关系,译成“就”)
例2、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表假设关系,译成“如果”)
例3、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与“如果”相承,译成“那么”)
例4、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用法同上)
例5、        非死则徙尔。(“非……则”译成“不是……就是”,表选择关系。)
例6、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表转折关系,译成“却”)
2、        加强判断,判断句中用“则”表判断,加强判断语气,可译成“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疏通句意:在解决句子中的实虚词解释障碍后,能逐句用现代汉语翻译原文。方法:学习“综合学习与探究”的四、五,复习和了解几种文言特殊句式(判断、省略、倒装、被动、固定结构等)的特点、翻译的方法,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为翻译作基础;直译意义不明的句子用意译的方法翻译其大致意义;借助页下注解通句;有真正疑难不能解决的句子同伴互助、小组合作或提出与老师共同探讨加以解决;整个单元理解后归类整理特殊句式;教师提供单篇句子翻译小检测;要求能用现代汉语顺畅地朗读每篇课文内容。(3课时)
(3)概括内容: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概括各段内容和整体把握全文的内容,在文章上作批注,学生间相互交流和补充修改,再全班交流。(2课时)
(二)        深入理解。
1、知人论世:在理解文意和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课前通过课本注释、报刊网络和相关的文献中,获得写作背景方面的信息资料,了解作者写作的情感起点,从而走进经典的世界。
2、分篇探讨:“预设”与“生成”结合,教师可预设一些讨论题,也可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产生问题。
《曹刿论战》:预设讨论题:(1)从齐鲁战争战前准备、指挥战争、战后回答几个内容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有哪些?(2)本文中描述的两个人物一主一辅,从他们对战争的认识和指挥过程的表现中说说分别是怎样的人,作点评。(3)文章如何详略得当地突出“论战”这一中心的?
《邹忌讽齐王纳谏》:预设讨论题:(1)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说明治国应注意什么问题?(2)邹忌讽齐王有什么高明之处,效果怎样?(3)妻、妾、客针对邹忌的问话,回答大致相同,但有细微的差异,你能说出这细微的差别吗,为什么有这种差别?(4)学习本文对你有什么深刻的启示?
《孟子》二章:预设讨论题:(1) 义”是一种精神,是抽象的东西,作者是怎样来证明它的存在,并证明“舍生取义”的合理性和重要性的?(2) 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如何看待“舍生取义”这一观点?(3)如何看待饿人“不食嗟来之食”这一做法,到底是命重要还是义重要?(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议论的观点句,与上篇文章比较看其位置有什么不同?文章是怎样一步步推出这一结论的。(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论述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与上篇比较有何异同?
《愚公移山》:预设讨论题:(1)愚公移山的原因、目标是什么?(2) 愚公移山的困难有哪些,结果怎样?(3)比较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言行,其态度是否相同?(4)作者安排京城氏之子这个人物有什么意图?他跳往助之说明了什么?(5)愚公与智叟在对待移山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你认为到底谁愚谁智?(6)结局用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两座大山,这样安排是否有损愚公的形象,为什么?(7)在高科技、信息化的时代要不要学习愚公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13: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