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对于“锲而不舍”的人们也一样。
我有时也偶尔去看看学校的运动会。这种竞争,本来不像两敌国的开战,挟有仇隙的,然而也会因了竞争而骂,或者竟打起来。但这些事又作别论。竞走的时候,大抵是最快的三四个人一到决胜点,其余的便松懈了,有几个还至于失了跑完预定的圈数的勇气,中途挤入看客的群集中;或者佯为跌倒,使红十字队用担架将他抬走。假若偶有虽然落后,却尽跑、尽跑的人,大家就嗤笑他。大概是因为他太不聪明,“不耻最后”的缘故罢。
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综合性学习——好读书 读好书
活动目标:
1、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引导学生好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从而获得知识,认识世界,塑造健康、美好的心灵。
2、 通过活动,搜集、了解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读书的故事、经验或名言,丰富积累。
3、 通过活动,了解本校同学的课外阅读情况,指导同学们开展“绿色阅读”。
4、 在活动中提高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书面表达的能力,培养同学们开展社会实践的能力,能依靠合作小组的力量组织好一次有关本校同学课外阅读情况的社会调查活动。
活动设计:
一、 每个合作小组分工合作,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完成以下任务:
1、 设计制作10枚左右的书签参与展示和评比。内容:关于“读书”的名言。
2、 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经验之谈2——3则。
3、 整理中、外各一部大家喜欢的名著的资料,做成幻灯片,准备召开“名著推荐会”。
4、 设计一份关于“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报告,以本校某一年级段或每个年级抽样部分同学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总结,用调查报告的形式进行反馈,或以“倡议书”形式提出一些建议性的建议和意见,指导同学们开展积极、健康的“绿色阅读”。
5、 做好本次“综合性活动”的总结工作:自评、互评、师评。
二、写作话题:“我与书”,可以讲述自己的读书故事、回忆印象最深的一本书、与书有关的一些人或事、读某本书的心得……
第五单元
第一∽五课时——整合单元,进行专题化教学
[第一课时]
快速阅读,简介课文
说明:本单元约1.4万字,因为是古代白话小说,文字上的障碍比第三单元多,所以快速阅读时间为30—35分钟。其他环节与第三单元的相同。在简介课文内容时,分两步走:一是用最简洁的次要词句概括内容。如《范进中举》的故事情节可概括为:范进遭骂——借钱赶考——卖鸡填饥——喜极而疯——被打而醒——众人贺喜。二是围绕感兴趣的人物,简要复述故事。
[第二课时]
分工合作,精读课文。
第1环节——专题阅读(侧重于内容理解)
探究的专题:为某一篇小说的主人公的结局进行归因分析。
[学生的行为]
1.自选其中最适合自己分析的一篇小说,多角度地对主人公的结局进行归因分析。要求做好书间笔记(圈点勾画与批注等)(约30分钟)。
2.同话题的同学合并成1-2组,进行交流,修改笔记,并推荐发言人(10-15分钟)。
3.课外作业:发言人整理笔记,充分做好发言准备。其他学生仔细地看完其他三篇小说。
[教师的行为]
1. 给予必要的资料、指导与协调
例:
(1)学习目标:从归因分析中,进一步了解故事情节,认识人物的命运变化及其原因,了解社会背景,体会人物的性格。
(2)探究话题参考:
①吴用能智取生辰纲的原因。
②杨志终失生辰纲的原因。
③杨修之死及其原因。
④范进之疯及其原因。
⑤胡屠户之“变”及其原因。
⑤香菱学诗基本获得成功的原因。
⑥其他
(3)巡视,督促学生及时完成书间笔记,并及时给学生以帮助。
(4)参与小组活动,答疑解难,帮助修改。
(5)安排好没有小组选择的小说。
2.了解各小组准备的结果。
3.课后与发言人交流,并提出整理与修改的建议。
[第三课时]
汇报交流
1.汇报与交流(约40分钟,每个话题5-10分钟)。
发言人汇报,其余学生听讲或补充或纠正。
(参见附录3:学生汇报材料之二《从香菱的三首诗看她的成功要诀》)
2.教师总结(约5分钟)。对学生的汇报作客观的评价,并点拨几个疑难,强调语言表达方面的一些规范。
3.布置作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