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整套下载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2:22:00 | 只看该作者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发表之时,突破了过去人们早巳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提出新颖的观点,使人眼睛一亮。不过在今天再来读,应该是已经得到公认了的一个观点了。全文围绕三个问题层层递进进行阐述:(1)人需要有创造性思维,才能不断前进,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答案。(2)创造性思维需要哪些要素?(3)什么样的人有创造性思维?

课堂设计(简案):
一、        导入:一起做一道古老又新鲜的数学题:1+1=?说说答案和理由。
引出课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二、        速读课文,理清课文论证的结构。
三、        研读探究:
根据课文内容,整理归纳观点与材料的关系,明确两者的关系。
四、        讨论本文在论证过程中用到的材料和方法。
五、        再读最后一节,联系生活体验说说你对作者观点的看法,鼓励有独创性,但必须要合情合理。
    六、拓展、作业。
资料链接:
换个角度
王充闾
日本畅销书《怎样进行创造性思维》中记叙这样一则故事:
一家儿童玩具店购进许多新奇玩具,很讲究地摆放在柜台里。可是,出乎意料,儿童们来到商店却全然不顾,而是去附近其他玩具店买那些大路货。店老板请来一位中小企业咨询员帮助分析原因。这位咨询员四周巡视一番,便坐在地板上把视线降低到小孩子所能看到的高度,这回发现了问题:原来,大人容易看到的地方,对于小孩子来说,却是一个死角。于是,他同店老板一面用膝盖在地板上行走、观测,一面按照小孩子的视线高度,把玩具重新摆放一遍。尔后,这家儿童玩具店的生意便空前兴隆起来。
由此可见,观察事物的角度,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同是这座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诗);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语)
《绣珠轩诗抄》载,晚清女诗人郭六芳写过一首《舟还长沙》的七言绝句:“侬家家住雨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家在自己眼中,朝夕晤对,原也平淡无奇,可是,当换个角度从江上去望,却发现它宛在画图之中,融在自然的一片美的形象里。
事物本来是复杂的,多向的,因此,应该从多种角度去考察。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去探索。主体考察、审视思维客体时,只有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多向思考,才有可能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可是,在日常实践中,我们却经常看到,有些同志坚持直线式思维,考虑问题往往局限在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上,一条道跑到黑,钻牛角尖,闯死胡同,而不愿多想几种可能性,多开辟几条解决问题的途径。
比如,以前发生过的为了发展粮食生产而毁林开荒、拦海造田的失误,就同这种直线式思维有关系。有些同志坚持习惯性思维,头脑僵化,习惯于用过去的教条解释现实,在已知的旧路上徘徊。凡是过去存在过的,或曾被证实过的东西,就认为绝对正确,万无一失,而对现实中与传统相抵触的新事物,则往往不予承认。
再比如,一谈到防治害虫,人们便习惯地想到种类繁多、浓度不断加大的化学农药。实际上,这是囿于一种旧框框。如果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就会发现治虫是可以不用农药的。有些植物本身具有毒杀作用,而且为某些害虫所爱吃;有些植物的根、茎、叶、花含有挥发油、生物碱等化学物质,害虫对它们避而远之。如果我们在农作物区选择适当的农业生态体系,利用某些植物的毒杀、忌避作用,不施农药,同样可以防治害虫。
作战有正攻、反攻和绕到敌人后面或侧面进攻的迂回战术;思维科学中也有反向思考、侧面思考、多向思考等形式。在中国古代,孙膑以减灶擒庞涓,而虞诩却以增灶破羌兵,因时因地制宜,变换战略战术,这是克敌制胜之道。思维活动也是如此,一个方向受阻了,不妨换个角度作逆向思考。《丝路花雨》中英娘反弹琵琶的舞姿,日常生活中“推推不成拉拉看”的俗话,对我们进行多种形式的思考,都有直接的启示。
早年清除灰尘,不是用现在这种根据真空负压原理制成的吸尘器,而是用吹的办法。1901年,在伦敦一个火车站举行新式除尘器公开表演,就是用吹的办法把灰尘赶跑。可是,当把它实际应用于火车车厢除尘时,就立刻显现出了弊端,这么一吹,使扬起的烟尘呛得整个车厢的人透不过气来。当时,一位叫做赫伯布斯的人心想:吹尘不行,那么,反过来吸尘行不行呢?回家后,他就用手帕蒙住鼻子和嘴,趴在地上猛力吸气,结果,灰尘都被吸附到手帕上了。于是,带有灰尘过滤装置的负压吸尘器问世了。
运用逆向思维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还有很多。诸如,削铅笔由动刀不动笔,转化为动笔不动刀,因此,诞生了卷笔刀;由声音引起振动,反过来把振动还原成声音,于是,发明了留声机;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2:22:00 | 只看该作者
当人们陷入某种盲目性之后,往往像陆逊进入诸葛亮的“八阵图”一样,怎么也走不出来。反之,动动脑筋,换换角度,或者经人指点,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则会产生新的思路,进入新的境界。听说,巴黎有一家旅馆,住客乘电梯上下,抱怨速度太慢。老板发愁了,若是重新设计、安装,这要花一大笔钱。一位心理学家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在电梯室里装上几面镜子。老板依此行事,果然奏效──批评电梯太慢之声遂息。原来,住客走进电梯室之后,都要对镜整装、梳理一番,这样,不但不嫌速度慢,反而觉得电梯太快了。
从相反的事物有同一性、既对立又统一这个前提出发,明确思维的多向性,这是开阔思路,克服直线式、习惯性思维方式的有效途径。
(选自《淡写流年》  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文分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著名科学家对学习自然科学的经验之谈。作者毫不客气地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开头从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说起;接着先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再讲道理、摆事实说明传统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而现代科学进展的历史、实验的过程、自己亲身的经验都在显示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即具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结尾部分再次强调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表达了对中国年轻一代的期望。水到渠成,令人信服。

课堂设计(简案):
一、导入:经常看到媒体上长篇大论地说中国学生是典型地“高分低能”,你怎么看?为什么?……引出课文学习。
    二、读课文,思考:什么叫“格物致知”?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三、整理分析本文中用到的事实论据:
①        王阳明:格竹失败
——原因: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埋没了古人说“格物致知”的真意义。
②        作者本人:只顾埋头读书,研究时吃尽了苦头
——原因: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不重实验。
    四、问题探究。
五、梳理结构,明确论点、论据、结论。
六、总结下课。

第15课    短文两篇
课文分析:
《谈读书》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首先论述读书的正确目的。一开头提出三种不同读书目的,重点分析读书和才干的关系,而依次指出读书中的三种偏向,进而归结读书目的。第二,论述读书的方法,指出对好于一般的书、粗糙的书应采取不同的读书方法,分析了读书、讨论、作文的不同作用,提倡多读书、多讨论和多作文。第三,论述读书(好处)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以“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弥补”对比并举例论证,再联系读书作具体论述,最后归纳结论。
《不求甚解》是一篇驳论文。文章从“不求甚解”否定之否定入题。接着正面阐述陶渊明的本意,认为“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戒‘自负”,二戒“固执”。最后进一步强调能只求记住一些字句和“甚解”,要“活”读书,要理解“精神实质”。引用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的例子、诸葛亮的例子、宋儒陆象山的话,说明应该怎样读书,结论是:“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课堂设计:
(一)        培根《谈读书》
一、        导入:有一句名言叫“知识就是力量”,听说过吗?知道它是谁说的吗?
介绍弗兰西斯?培根。(结合搜集的资料或者书后“附录”中的相关内容。)
二、        自由散读,读懂文字。
三、        集体朗读,读出文字的“味道”(注意部分词句、修辞手法)
四、        默读思考:写到了哪些内容?要表达什么样的中心意思?
①读书的目的(作用)——怡情、傅彩、长才
读书的方法——选读、浏览、通读、精读、读摘要……
读书塑造个性,弥补精神上的种种缺陷。
②中心:读书有益。
五、        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请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划出最欣赏的句子,细细品味,感受富有诗意又精辟透彻的随笔语言。
方法提示:从句式、修辞、词语运用、思想深度……等角度进行赏析。
——了解“随笔”的一些知识。
六、        开放延伸:
选择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作为论点,补充论据材料,写一个完整片段。
    七、课外作业:搜集一些名人读书故事和名言,丰富自己的积累。
(二)        马南邨《不求甚解》
一、        导入:
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培根的《谈读书》,明白了读书实在是有着千般好处的事情,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那么,今天,我们就再走进一步,一起来说说关于“读书方法”的问题。
        解题。出处?意思?
——作者是怎样理解这种读书方法的呢?
二、        自由朗读课文,解决这个问题——理清内容。
三、        学习驳论文的一些结构、语言等特点。
四、        比较学习:与《谈读书》之间的异同。
方法提示:可以从语言(句式、修辞、文采等),也可以从论证方式、论证方法
等方面进行比较。
五、体验发表:
①说说自己对“不求甚解”这种读书方法的看法,最好能够结合生活实际来说,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来。
②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读书方法?与同学们共享吧。
    六、课外作业。
资料链接:
读“死”书与读“活”书
蒋孔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2:22:00 | 只看该作者
读“死”书好,还是读“活”书好?看起来,自然是读“活”书好。读“活”书,可以联系实际,可以活学活用,可以打开思路,可以进行创造……一些举一反三的例子,一些科学上的创造发明,莫不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
但是,天下任何事情,都要看时间、地点和条件而定。我们现在谈的是中学生的读书。中学生刚刚开始人生的路,他们刚刚学会自己读书,需要的是牢固可靠的基础知识,首先要把书读懂,这样掌握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无误的,就可以终生受用。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我看与其鼓励他们现在读“活”书,不如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死”书,或者是先读“死”书,后读“活”书。
所谓读“死”书,是说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书上怎样讲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认清楚,然后照着去理解。由于书是文字构成的,中国的文字包括形、音、义三个方面。读“死”书,就是要抓住书中的形、音、义,把形认准,把音读准,把义理解准,然后准确无误地把书中的话记准、背准、用准。我主张中学生读“死”书,就是鼓励他们要在书内用功夫。要把书读进去,真正读懂,而不是不求甚解,或者不懂装懂。
我这样讲,是从我个人的切身感受出发的。首先,我有感于“四人帮”时的“假、大、空”,给我们的学风和文风所造成的危害。其次,我总结了过去的失误,年轻时,我读书,喜欢从兴趣出发,强调读“活”书。结果许多基本知识都还没有搞通,就自以为是,夸夸其谈,以至什么都没有真正学到。年纪大了,回首往事,不胜懊恼。所以,读书先要读“死”书,有了读“死”书的基础,然后再读“活”书为佳。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终极目的,是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死”、“活”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我们强调读“死”书,但又不拘泥于读“死”书。“死”与“活”,都是对人而言的。人要书“死”,书就“死”;人要书“活”,书就“活”。这就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善读书者,手中都有一把打开书籍奥秘的金钥匙。书籍是死的,金钥匙却是活的。“死”与“活”的关系,大概有如书籍与金钥匙的关系。我们先要有书籍,然后金钥匙才能发挥作用。只有漂亮的金钥匙,又有什么用处?因此,谈读书,就得先读书。
(选自《蒋孔阳全集》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第16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课文分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批驳的是一种悲观论调。鲁迅从两个方面批驳对方论点。一方面,揭露“一部分人”,他们对民族悲观失望,“自信力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这是直接驳斥;另一方面,用历史和当今的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是间接批驳。最后,文章从立场观点上作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课堂设计:
一、        导入:
大家对鲁迅先生早已不陌生了。从他当年毅然弃医从文的经历,到后来《呐喊》、《彷徨》等文集的问世,无不表现了先生毕生追求民族自由解放的拳拳爱国之心。1936年,先生去世时,上海民众在他的遗体上覆盖了写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布,来表示对先生人格精神的景仰和赞颂。他博大精深的思想至今仍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写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一篇很有代表性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出示课题。)
二、        自读课文后,思考问题,理解内容:
1、        为什么用这样的一个问句作为题目?
2、        作者在文中批判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对方为什么这么说?
追问: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
3、        作者在文章中想表达一个什么样的观点?他有什么材料作为依据?
三、        理清行文思路及批驳角度:
(1-2)提出对方论据和论点,批驳矛盾谬误之处——失掉了“他信力”。
(3-5)进一步尖锐地揭示“求神拜佛”的实质——发展“自欺力”。
(6-8)论证从古以来,中国就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人”在。
(9)  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文章,不可看表面文章,应看地底下。
——直接、间接批驳。
四、        品析鲁迅先生批判敌人时辛辣、尖锐的语言风格。找具体句子说明。
五、        拓展延伸:
1、        文中写到的自古就有的“四种人”比较概括,你能为其中一种人举几个具体的人物和时间作为实例吗?今天,我们还可以举谁为依据?——(补充论据。)
2、        阅读鲁迅的《最先与最后》,感受鲁迅杂文的独特风格。
六、        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资料链接:
最先与最后
鲁  迅
《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这虽是从我们这样外行的人看起来,也觉得很有理。因为假若一开首便拼命奔驰,则马力易竭。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人的处世金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2:22: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对于“锲而不舍”的人们也一样。
我有时也偶尔去看看学校的运动会。这种竞争,本来不像两敌国的开战,挟有仇隙的,然而也会因了竞争而骂,或者竟打起来。但这些事又作别论。竞走的时候,大抵是最快的三四个人一到决胜点,其余的便松懈了,有几个还至于失了跑完预定的圈数的勇气,中途挤入看客的群集中;或者佯为跌倒,使红十字队用担架将他抬走。假若偶有虽然落后,却尽跑、尽跑的人,大家就嗤笑他。大概是因为他太不聪明,“不耻最后”的缘故罢。
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综合性学习——好读书  读好书
活动目标:
1、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引导学生好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从而获得知识,认识世界,塑造健康、美好的心灵。
2、        通过活动,搜集、了解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读书的故事、经验或名言,丰富积累。
3、        通过活动,了解本校同学的课外阅读情况,指导同学们开展“绿色阅读”。
4、        在活动中提高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书面表达的能力,培养同学们开展社会实践的能力,能依靠合作小组的力量组织好一次有关本校同学课外阅读情况的社会调查活动。
活动设计:
一、        每个合作小组分工合作,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完成以下任务:
1、        设计制作10枚左右的书签参与展示和评比。内容:关于“读书”的名言。
2、        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经验之谈2——3则。
3、        整理中、外各一部大家喜欢的名著的资料,做成幻灯片,准备召开“名著推荐会”。
4、        设计一份关于“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报告,以本校某一年级段或每个年级抽样部分同学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总结,用调查报告的形式进行反馈,或以“倡议书”形式提出一些建议性的建议和意见,指导同学们开展积极、健康的“绿色阅读”。
5、        做好本次“综合性活动”的总结工作:自评、互评、师评。
二、写作话题:“我与书”,可以讲述自己的读书故事、回忆印象最深的一本书、与书有关的一些人或事、读某本书的心得……



第五单元
第一∽五课时——整合单元,进行专题化教学
[第一课时]
快速阅读,简介课文
说明:本单元约1.4万字,因为是古代白话小说,文字上的障碍比第三单元多,所以快速阅读时间为30—35分钟。其他环节与第三单元的相同。在简介课文内容时,分两步走:一是用最简洁的次要词句概括内容。如《范进中举》的故事情节可概括为:范进遭骂——借钱赶考——卖鸡填饥——喜极而疯——被打而醒——众人贺喜。二是围绕感兴趣的人物,简要复述故事。
[第二课时]
分工合作,精读课文。
第1环节——专题阅读(侧重于内容理解)
探究的专题:为某一篇小说的主人公的结局进行归因分析。
[学生的行为]
1.自选其中最适合自己分析的一篇小说,多角度地对主人公的结局进行归因分析。要求做好书间笔记(圈点勾画与批注等)(约30分钟)。
2.同话题的同学合并成1-2组,进行交流,修改笔记,并推荐发言人(10-15分钟)。
3.课外作业:发言人整理笔记,充分做好发言准备。其他学生仔细地看完其他三篇小说。
[教师的行为]
1.        给予必要的资料、指导与协调
例:
(1)学习目标:从归因分析中,进一步了解故事情节,认识人物的命运变化及其原因,了解社会背景,体会人物的性格。
(2)探究话题参考:
①吴用能智取生辰纲的原因。
②杨志终失生辰纲的原因。
③杨修之死及其原因。
④范进之疯及其原因。
⑤胡屠户之“变”及其原因。
⑤香菱学诗基本获得成功的原因。
⑥其他
(3)巡视,督促学生及时完成书间笔记,并及时给学生以帮助。
(4)参与小组活动,答疑解难,帮助修改。
(5)安排好没有小组选择的小说。
2.了解各小组准备的结果。
3.课后与发言人交流,并提出整理与修改的建议。
[第三课时]
汇报交流
1.汇报与交流(约40分钟,每个话题5-10分钟)。
发言人汇报,其余学生听讲或补充或纠正。
(参见附录3:学生汇报材料之二《从香菱的三首诗看她的成功要诀》)
2.教师总结(约5分钟)。对学生的汇报作客观的评价,并点拨几个疑难,强调语言表达方面的一些规范。
3.布置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2:22:00 | 只看该作者
再阅读课文,把疑难问题和疑义写在自己的阅读笔记本上。
[第四、五课时]
反思性阅读或延伸阅读。
1.提出与讨论疑难问题(约20分钟)
例:(1)《范进中举》是喜剧,还是悲剧?
(2)“五千钱”和“六两多银子”哪个多?多多少?
2.对某小说的疑义(0—5分钟)
3.对课文的延伸——比较阅读(侧重于语言、人物塑造等特点的体会)
该单元的小说,已改编成电影电视,合理利用这些影像资料,使小说阅读教学与电影电视的欣赏结合起来,将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结合的原则是:解读文本是关键,影视只作阅读的辅助迁移和深化。
比较的角度与方法:
1.先解读文本,再欣赏电影电视,以此作为一种欣赏的延伸,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如引导学生阅读欣赏了小说《智取生辰纲》后,再看电视《水浒》选段,让学生将杨志、林冲、鲁智深三个形象进行比较,从中看出三个人物的遭遇、思想意识和阶段出身上的不同,造成了他们性格上的差异,看出作者在塑造人物时的特点。
2.将小说的原作与改编进行比较欣赏,可培养鉴别能力。如欣赏《智取生辰纲》这一课时,学生能了解到中国章回小说的特点,语言文白交错,又有说书特点;从吴用七位好汉最终是怎样把蒙汗药放在酒桶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古典小说靠情节取胜的特点。这种特殊的美感仅看电影是体会不出来的。
有的改变了原作中人物的语言,可以让学生比较哪个语言更好。例如《智取生辰纲》第7节语言的比较(下面括号内的为改编的内容):
    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里面)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我要)挑出村里(去)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一桶卖)五贯足钱。”
    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你们不听我的话,竟要买酒吃!好大胆!”)
(参考:第一处原文透出几分表演的自信和真实,改后就少了那汉子的爽气。第二处“不得洒家言语”尽显杨志英雄豪杰气,又有几分粗暴。)
第六单元
文言文阅读教学
一、注重诵读教学
文言文阅读教学,要克服的是语言上的障碍,从语音、语法、词汇三方面看,主要是语法和词汇方面,其中最关键的是词汇,最难的也是词汇。因此,掌握文言常用词语,理解句义和句式,始终是文言阅读教学的重点。但是掌握文言的常用词语和句式,不是让学生死背字典和语法条条,而是要通过朗读文章,用“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办法加以解决。注重诵读教学,在诵读在体会语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古代诗文教学中,诵读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学生能流畅诵读,对课文内容才能真正掌握,而且诵读本身就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作品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在要求学生诵读时,不要死记硬背,而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然成诵。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可以结合有关的逸闻趣事引出话题,增强学生兴趣;还可以先用有关的音像资料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也可以在学生理解内容要点,或先掌握部分特别优美的语句后,再逐步成诵。总之要以灵活多样的手法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二、        注重比较阅读
除了朗读之外,词语和句式的归纳对比练习,准确规范地翻译练习,也是文言阅读训练的重要方式。对词语和句式的归纳练习,可以在感性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训练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整理,结合所学过的文言知识,总结出同类语言现象的某些规律,逐渐达到理性的认识。注重比较阅读,在比较阅读中增强对课文的理解。这种比较,既可以是课内几篇文章之间的比较,比如历史人物写法的比较,作者的写作背景或作品的思想情感的比较等;也可以是课内内容和课外有关内容的比较,比如课文历史人物的写法和课外《自渎课本》所选这类文章的写法,或是课文中内容和课外类似内容的比较等。这种比较教师应该以点拨为主,尽可能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上的讨论,在讨论中相互启发。
三、        注重拓展练习
除了课堂上的比较阅读外,还可以组织一些拓展性的语文活动。比如组织一次野外活动,让学生仿照所学课文写一篇游记;利用图书资料围绕历史名人作一些综合探讨,扩大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广度,让他们在一个宏观的文化背景中理解课文,感受人物的精神风貌。;还可以组织一次古代诗歌的朗诵比赛,对于一些情节性较强的诗可以编成诗剧表演。
四、        注重文言今译的指导
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译,可以检查学生对文言文中词语、句式是否真正理解。如果不理解,或者是半理解,那么只要一翻译原文,问题就会暴露出来,这样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及时纠正。如:1、古文今译首先应该力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不可随意更换,顺序不能任意颠倒。如果有的词以修辞的方式出现,当直译不能达意时就该用意译的方法。
2、注意文言文中较为普遍的省略现象,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补充,否则会造成一些句子的残缺,甚至产生歧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2:22:00 | 只看该作者
3、对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如倒装句,它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差别较大,如不合顺序而采用直译,可能就会显得生硬,此时应该适当调整语序,以求顺畅。
4、对古代的人名、地名和官制等专用名词可以不译;现代汉语中保留的成语,一般可以不译;至于一些成语不译会影响行文节奏顺畅时,应该考虑译出。
另外还要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来审视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评价作品的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21.陈涉世家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初步了解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的现象。
2、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历史观。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一位政治家对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总结,大家能举出你所熟悉的历史事实吗?
2、学生简单介绍陈胜、吴广反抗秦王朝斗争的经过。
3、大泽乡起义是在怎样的背景和环境下发起的呢?在严酷的制度下陈胜、吴广是如何发起翻天覆地的壮举?陈胜凭借什么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掌旗人?
我们学习了司马迁写的《陈涉世家》就知道了。
二、走进作者、作品
学生介绍司马迁及《史记》的相关资料,教师作适当补充。
三、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将读不顺的句子作上标记。
2、生听录音范读,注意节奏停顿,初步理解文意。
重点句: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提示:朗读的节奏要根据词句的意思停顿。
3、学生齐读课文。
4、合作学习(4人一组)。
(1)学生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句。将自己不解的词语交小组讨论。
(2)小组的疑难问难交由全班讨论。
(3)小组间比赛:找出文中一词多义和古今词义不同的词语。
A、一词多义:

如:次                                       数


行                       故                        书

B、古今异义:
若为佣耕       会天大雨       又间会吴广       卒中往往语         
借第令         比起陈         等死             今亡亦死
(4)师生一起探讨文中的省略现象。
四、研读课文
1、陈胜为什么要起义?
2、陈胜是怎样做起义的准备工作的?
3、陈胜等人为了取得威望用“行卜、念鬼以及篝火狐鸣”的办法来蛊惑众人,对此你是怎样看的?
4、陈胜是怎样寻找合适的机会领导起义的?
五、问题探究
1、你认为陈胜是个怎样的人?从他身上得到些什么启发?
2、《史记》在刻画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可取之处?
六、品读表现陈胜鲜明性格的语句
1、苟富贵,无相忘:表明他极想摆脱贫困,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用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理想抱负,也反映也他勇于反抗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表现出他何等开阔的胸襟。
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现出陈胜敢地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精神。
七、拓展阅读
于是(胡亥、赵高、李斯)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丞相,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长子扶苏曰:“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面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栽!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家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禅将王离。”封其书以皇帝玺,遣胡亥客奉书赐扶苏于上郡。
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蒙恬止扶苏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30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使者数趣之。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属吏,系于阳周。                                   ——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1、文段的内容与《陈涉世家》中的哪几句话的意思相同?
2、扶苏自杀是因为其“仁”,请你谈谈对此“仁”的感悟。

22.唐睢不辱使命
【教学目标】
1、借助注解和工具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培养文言语感。
2、学习本文对人物言行简洁传神的刻画方法,体会秦王和唐睢两个对立人物在性格上的反衬作用。
3、感受唐睢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在国家利益面前坚持原则的立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宋代大文豪苏轼曾有段名言:“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着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是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真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道出了真正的英雄豪杰所具有的品格。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上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如夜空中闪烁的群星照亮了历史的天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这样的英雄豪杰——唐睢。
二、走近作者,了解时代背景
三、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解决以下字音。
唐睢(j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2:22:00 | 只看该作者
怫(fú)然        免冠徒跣(xiǎn)    以头抢(qiáng)地
休寝(jìn)     缟(gǎo)素       色挠(nǎo)
2、生对照注解自读课文,初步理解文意。
3、指名学生读,后齐读课文。
4、学生分小组学习,疏通文句,疑难之处师生共同解决。
5、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重点字词归类
1、通假字:秦王不说——悦(高兴)                 轻寡人与——欤(吗)
故不错意也——措(放置)               仓鹰击于殿上——苍(雄健)
2、古今异义:
大王加意(给予——增加)                虽然(虽然这样——表转折联词)
岂直五百里哉(仅仅——与“曲”相对)    以头抢地(撞——抢夺)
长跪而谢之(道歉——感谢)              徒以有先生(仅仅——白白地)
3、一词多义:

使                                      虽


徒                                      与

五、研读赏析
1、课文叙写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如何?
2、唐睢和秦王进行了几个回合的斗争?唐睢是怎样一步步驳斥秦王的?
3、面对唐睢的严厉反击,秦王有何反映?这对刻画唐睢的形象有什么好处?
4、请用一句话概括唐睢和秦王分别是个怎样的人?
5、学生齐读文后思考:人物的对话主要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试举例说明。
——夸张、排比、对偶,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语言的力量,使人物的对话具有强有的说明力,体现了雄峻奇伟的语言风格。
六、感悟启迪
唐睢不畏强权,敢于为国牺牲的精神,在他与秦王的较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请同学们谈谈他的这种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七、拓展练习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门客)。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wèi,送给)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担心)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答复、回复)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通“否”)?”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吾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理亏)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权衡)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宁可答应,使秦承担理亏的责任。)”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原奉(通“捧”)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蔬请完(使……完好)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上前)曰:“璧有暇,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即)位,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凭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何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触犯)强秦之欢(欢心),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国书)于庭。何者?严(尊重)大国之威以修(整饰)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一般的宫殿),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逼迫)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婉言道歉),固(坚决)请,召有司案(接“按”,审察)图,指导从此以往十五都(城)予赵。……
1、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完璧归赵”的故事,请谈谈蔺相如为什么能完成使命?
2、从文段中何处可见秦王的城易璧是一个骗局?
23.隆 中 对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把握文章脉络,理清诸葛亮隆中对策的思路。
2、注重文言词语古今意思的差异,准确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3、学习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范仲淹说:得贤杰天下治,失贤杰而天下乱。龚自珍也有诗云: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正因于此。刘备为“兴复汉室”不远千里,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才有了这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隆中对”。让我们来一起看看那“未出茅庐,而已知天下三分”的雄才大略吧!
二、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不会读的字、读不顺的句子勾画下来,读完后教师组织学生相互解答。
长句如:将军身率益州之从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易读错字:好为(   )      乐毅(   )        诣(   )       存恤(   )
度德量力(   )  胄(   )          殆(   )
2、听录音跟读,注意节奏和字音。
3、生对照注解再读课文,标出不理解的字词、句子集体讨论解决。
如:“时人莫之许也”、“遂用猖獗”、“……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4、生自读课文思考,师生共同探讨后明确。
①诸葛亮从哪几个方面给刘备分析了当前的形势?
②诸葛亮提出了怎样的战略方针?
③诸葛亮对策的核心是什么?
三、比较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07: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