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整套下载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2:21:00 | 只看该作者
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趣味就是乐业。希望能勉励大家。(即结论)
3、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论点——证明论点——得出结论。
六、体验生活:
作者认为“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你能依据这个标准从身边找出一两个“天地间第一等人”吗?和同学们交流。
七、        总结归纳:
1、        中心意思:
这篇讲演稿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罢工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2、        写作特色:
论点鲜明,论据生动有力,论证条理清晰。(这里可以穿插议论文的知识——语文书115、122页上也有简单的介绍)
3、        语言特色:
举例来自生活,语言通俗浅显,但又引用了大量的名言格言,是语言准确周密,生动有力,有很强的说服力。
八、思维跳台:
课文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作者还认为:“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一个价值。”但是也有人引用拿破仑的名言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请找出一些事实的依据或说出一些有信服力的道理来说明你的看法。

资料链接: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可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第6课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伏尔泰的历史功绩以及启蒙思想的伟大意义。理解全文的感情基调,体会雨果充满激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语言风格,培养朗读能力,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演讲词语言感情丰富、富有鼓动性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在朗读中感知内容层次,体验雨果演讲的风格、语言的风采和澎湃的激情。重视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在平等、自主中感悟作品的内涵,品味含义深刻的句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并充分感受雨果对先贤、伟人伏尔泰的崇高礼赞,对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的正义的呐喊、对良知的呼唤,培养崇尚正义、追求真理的高尚情操。

教学设计:
一、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2:21:00 | 只看该作者
维克多?雨果——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名字。他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
动的领袖,同时也是一位极富正义感、推崇人道主义思想的伟人。这一点,我们在去年学过的他的文章中已经充分感受到了。(《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请同学回忆一下那封书信的主要内容,简要说一说。
    是啊,在那封信中,雨果以一个法国人的身份,站在正义的高度,热情赞美了中国圆明园的艺术价值,又用辛辣的反语讽刺了法兰西帝国政府犯下的侵略罪行,让我们不由得深感钦佩。今天,他又会给我们带来一篇怎样的文章呢?
二、        听老师范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确认情感基调。(赞美)
三、        研读内容:
1、伏尔泰是何许人也?他有什么值得后人赞美的呢?找出文中相关句子读读说说。
2、自由发表,交流归纳。(卓越贡献、伟大人格两大方面)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一些含义丰富的句子进行重点研读。
四、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澎湃激越的情感。
五、        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演讲”的资料,初步把握演讲的特点。
    1、演讲的主要特点:
①面对一定数量的听众,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
②话题集中,中心突出,结构完整;
③语言简洁明快,充满感情,富有鼓动性。——本文语言特点:诗化。
主要手段——有声语言(讲)、态势语言(演)
    2、欣赏一段大学生演讲比赛的录像,切身感受演讲的魅力。
六、        一起探讨、解答尚未解决的问题和新产生的问题。
七、        课外作业:
1、自主选背文中几个自己认为比较精彩的段落;
    2、课外深入去了解伏尔泰、雨果和阅读一些作品;
*3、课后创作一篇演讲词,话题“微笑着面对生活”或“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资料链接:
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
丘吉尔
今晚,我要借此机会向大家发表演说,因为我们已经来到了战争的关键时刻。
今天凌晨四时,希特勒已进攻并入侵俄国。既没有宣战,也没有最后通牒;但德国炸弹却突然在俄国城市上空像雨点般地落下,德国军队大举侵犯俄国边界。一小时后,德国大使拜见俄国外交部长,称两国已处于战争状态。但正是这位大使,昨夜却喋喋不休地向俄国人保证,德国是朋友,而且几乎是盟友。
希特勒是个十恶不赦、杀人如麻、欲壑难填的魔鬼;而纳粹制度除了贪得无厌和种族统治外,别无主旨和原则。它横暴凶悍,野蛮侵略,为人类一切形式的卑劣行径所不及。
过去的一切,连同它的罪恶,它的愚蠢和悲剧,都一闪而逝了。我看见俄国士兵站在祖国的大门口,守卫着他们的祖先自远古以来劳作的土地。我看见他们守卫着自己的家园,他们的母亲和妻子在祈祷──啊,是的,有时人人都要祈祷,祝愿亲人平安,祝愿他们的赡养者、战斗者和保护者回归。
我看见俄国数以万计的村庄正在耕种土地,正在艰难地获取生活资料,那儿依然有着人类的基本乐趣,少女在欢笑,儿童在玩耍。我看见纳粹的战争机器向他们碾压过去,穷凶极恶地展开了屠杀。我看见全副戎装,佩剑、马刀和鞋钉丁当作响的普鲁士军官,以及刚刚威吓、压制过十多个国家的、奸诈无比的特工高手。我还看见大批愚笨迟钝、受过训练、惟命是从、凶残暴戾的德国士兵,像一大群爬行的蝗虫正在蹒跚行进。我看见德国轰炸机和战斗机在天空盘旋,它们虽然因英国人的多次鞭挞而心有余悸,却在为找到一个自以为垂手可得的猎物而得意忘形。在这番嚣张气焰的背后,在这场突然袭击的背后,我看到了那一小撮策划、组织并向人类发动这场恐怖战争的恶棍。
于是,我的思绪回到了若干年前。那时,俄国军队是我们抗击同一不共戴天的敌人的盟军,他们坚韧不拔,英勇善战,帮助我们赢得了胜利,但后来,他们却完全同这一切隔绝开了──虽然这并非我们的过错。
我亲身经历了所有这一切。如果我直抒胸臆,感怀旧事,你们是会原谅我的。但现在我必须宣布国王陛下政府的决定,我确信伟大的自治领地在适当时候会一致同意这项决定。然而我们必须现在,必须立即宣布这项决定,一天也不能耽搁。我必须发表这项声明,我相信,你们绝不会怀疑我们将要采取的政策。
我们只有一个目标,一个惟一的、不可变更的目标。我们决心要消灭希特勒,肃清纳粹制度的一切痕迹。什么也不能使我们改变这个决心。什么也不能!我们决不谈判;我们决不同希特勒或他的任何党羽进行谈判。我们将在陆地同他作战,我们将在海洋同他作战,我们将在天空同他作战,直至邀天之助,在地球上肃清他的阴影,并把地球上的人民从他的枷锁下解放出来。
任何一个同纳粹主义作斗争的人或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援助;任何一个与希特勒同流合污的人或国家,都是我们的敌人。这一点不仅适用于国家,而且适用于所有那些卑劣的、吉斯林之流的代表人物,他们充当了纳粹制度的工具和代理人,反对自己的同胞,反对自己的故土。这些吉斯林们,就像纳粹头目自身一样,如果没有被自己的同胞干掉(干掉就会省下很多麻烦),就将在胜利的翌日被我们送交同盟国法庭审判。这就是我们的政策,这就是我们的声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2:21:00 | 只看该作者
因此,我们将尽力给俄国和俄国人民提供一切援助。我们将呼吁世界各地的朋友和盟友采取同样的方针,并且同我们一样,忠诚不渝地推行到底。
我们已经向苏俄政府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可能对他们有用的技术援助和经济援助。我们将日以继夜地、越来越大规模地轰炸德国,月复一月地向它大量投掷炸弹,使它每一个月都尝到并吞下比它倾洒给人类的更加深重的苦难。
值得指出的是,仅仅在昨天,皇家空军曾深入法国腹地,以极小损失击落了28架侵犯、玷污并扬言要控制法兰西领空的德国战斗机。
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端。从现在起,我国空军的扩充将加速进行。在今后6个月,我们从美国那儿得到的援助,包括各种战争物资,尤其是重型轰炸机,将开始展示出重要作用。这不是阶级战争,这是一场整个大英帝国和英联邦,不分种族,不分信仰,不分党派,全都投入进去的战争。
希特勒侵略俄国仅仅是蓄谋侵略不列颠诸岛的前奏。毫无疑问,他指望在冬季到来之前结束这一切,并在美国海军和空军进行干涉之前击溃英国。他指望更大规模地重演故技,各个击破。他一直是凭借这种伎俩得逞的。那时,他就可以为最后行动清除障碍了,也就是说,他就要迫使西半球屈服于他的意志和他的制度了,而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他的一切征服都将落空。
因此,俄国的危险就是我国的危险,就是美国的危险;俄国人民为保卫家园而战的事业就是世界各地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业。
让我们从如此残酷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吧!在这生命尚存,力量还在之际,让我们加倍努力,合力奋战吧!

第7课    傅雷家书两则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整体感知两封家书的内容和蕴涵其中的感情,体会作者严密的思维特点、富有逻辑性的表述方式,把握主题思想。继续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在反复朗读中理解书信的内容;通过仔细研读,再联系生活实际认真品味“坚强”、“孤独”、“赤子之心”等饱含哲理、耐人寻味的语句的含义。鼓励学生对文中提到的艺术、人生等问题产生独特的、个性化的体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知、理解父母对孩子的舐犊深情、殷殷期望,对于“人生”问题形成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计:
一、        导入:由介绍傅聪引出《傅雷家书》,了解傅雷和《傅雷家书》的主要内容。
二、        通读两封家书,感知内容:
从信的内容看,这两封书信分别写于什么时候(什么样的情形下)?傅雷在信中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        感情创伤、精神消沉——劝慰、鼓励儿子,希望他坚强、勇敢。
?        成功之时——祝贺、告诫儿子,希望他头脑清醒。
三、        研读分析:
1、把两封信结合起来看,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坚强、勇敢、有赤子之心)
    2、怎样理解成功以后也需要“坚强”?
    3、从文中的议论来看,什么样的人是有“赤子之心”的人?
    四、揣摩语言:再读课文,找出你认为难懂的句子与大家一起交流,争取解决。
五、开放探究:
阅读讲义上另一则傅雷家书,理解父子之间的感情特点,并用具体语句加以印证。
六、课外阅读:《傅雷家书》。

资料链接:
傅雷家书一则
一九六一年七月八日上午
在过去的农业社会里,人的生活比较闲散,周围没有紧张的空气,随遇而安,得过且过的生活方式还能对付。现在时代大变,尤其在西方世界,整天整月整年社会像一个瞬息不停的万花筒,生存竞争的剧烈,想你完全体会到了。最好作事要有计划,至少一个季度事先要有打算,定下的程序非万不得已切勿临时打乱。你是一个经常出台的演奏家,与教授、学者等等不同:生活忙乱得多,不容易控制。但愈忙乱愈需要有全面计划,我总觉得你太被动,常常be carried away〔失去自制力〕,被环境和大大小小的事故带着走,从长远看,不是好办法。过去我一再问及你经济情况,主要是为了解你的物质基础,想推测一下再要多少时期可以减少演出,加强学习──不仅仅音乐方面的学习。我很明白在西方社会中物质生活无保障,任何高远的理想都谈不上。但所谓物质保障首先要看你的生活水准,其次要看你会不会安排收支,保持平衡,经常有规律的储蓄。生活水准本身就是可上可下,好坏程度、高低等级多至不可胜计的;究竟自己预备以哪一种水准为准,需要想个清楚,弄个彻底,然后用坚强的意志去贯彻。惟有如此,方谈得到安排收支等等的理财之道。孩子,光是瞧不起金钱不解决问题;相反,正因为瞧不起金钱而不加控制,不会处理,临了竟会吃金钱的亏,做物质的奴役。单身汉还可用颜回的刻苦办法应急,有了家室就不行,你若希望弥拉也会甘于素衣淡食就要求太苛,不合实际了。为了避免落到这一步,倒是应当及早定出一个中等的生活水准使弥拉能同意,能实践,帮助你定计划执行。越是轻视物质越需要控制物质。你既要保持你艺术的尊严,人格的独立,控制物质更成为最迫切最需要的先决条件。孩子,假如你相信我这个论点,就得及早行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2:21:00 | 只看该作者
经济有了计划,就可按照目前的实际情况定一个音乐活动的计划。比如下一季度是你最忙,但也是收入最多的季度:那笔收入应该事先做好预算;切勿钱在手头,撒漫使花,而是要作为今后减少演出的基础──说明白些就是基金。你常说音乐世界是茫茫大海,但音乐还不过是艺术中的一支,学问中的一门。望洋兴叹是无济于事的,要钻研仍然要定计划──这又跟你的演出的多少,物质生活的基础有密切关系。你结了婚,不久家累会更重;你已站定脚跟,但最要防止将来为了家累,为了物质基础不稳固,不知不觉的把演出、音乐为你一家数口服务。古往今来──尤其近代,多少艺术家包括各个部门的到中年以后走下坡路,难道真是他们愿意的吗?多半是为家庭拖下水的,而且拖下水的经过完全出于不知不觉。孩子,我为了你的前途不能不长篇累牍的告诫。现在正是设计你下一阶段生活的时候,应当振作精神,面对当前,眼望将来,从长考虑。何况我相信三五年到十年之内,会有一个你觉得非退隐一年二年不可的时期。一切真有成就的演奏家都逃不过这一关。你得及早准备。
最近三个月,你每个月都有一封长信,使我们好像和你对面谈天一样:这是你所能给我和你妈妈的最大安慰。父母老了,精神上不免一天天的感到寂寞。惟有万里外的游子归鸿使我们生活中还有一些光彩和生气。希望以后信中除了艺术,也谈谈实际问题。你当然领会到我做爸爸的只想竭尽所能帮助你进步,增进你的幸福,想必不致嫌我烦琐吧?

第8课    致女儿的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2、过程和方法:朗读、复述、讨论、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设计:
一、        导入新课:
19世纪英国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莎土比亚曾经在一首诗当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想知道的。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我们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或老师发问。可是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却勇敢地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致女儿的信》。(出示课题。)
二、        学生根据手头资料介绍作者,如有必要,老师可做一些补充。
三、阅读感知:
1、        对女儿提出的问题,父亲的态度如何?
2、        他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向女儿阐述爱情的真谛?
3、        父亲告诉女儿,爱情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词句回答。
(补充)
爱是一种关系,一个人只有爱是始终专一的时候,他才会有最牢固的、最崇高的爱。忠实于自己的爱情的人,意味着把自己的一部分给了所爱的人。爱,这不仅是充满激情的欣赏,为你所创造的美的一种享受,而且是为你所爱的人永无止境地创造美。                                                         
——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做真正的人》
四、理解故事说理的好处:
比较两种不同的阐述方式,你认为哪种方式更好?为什么?
总结——特点一:故事说理,深入浅出。
五、再读课文中的故事,引导点拨:
1、上帝三次来到人间,他分别看到了什么?
2、面对所看到的一切,上帝的态度分别如何?
——追问:为什么这一次不再发怒?
3、三个片断的语言叙述有重复的东西,把上帝的其中一次视察删除行不行?为什么?
总结——特点二:层层推进,起伏有致。
六、拓开范围,深化主题:
1、阅读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代表作《麦琪的礼物》,说一说:爱情除了忠诚、心灵的追念,还需要什么? (无私奉献,相互的信任,时间的考验,依靠,理解……)
2、说说你所知道的、让你感动的爱情故事。(可以是文学或影视作品中的,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可以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也可以是平淡如水、却历久弥新的……)
七、开放探究:
如果上帝第四次来到人间视察,他还会看到什么?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给故事增加一个片断,通过描绘上帝又一次的所见所闻,来表现爱情(抓爱情的某一个方面)。
八、把苏霍姆林斯基送女儿的话:“爱,你准备好了吗?”赠送给大家,结束全课。
九、课外作业:写一句有关爱情的“凡人格言”;读曼德拉写给女儿的信。

资料链接:
(美)欧?亨利《麦琪的礼物》

综合性学习——演讲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金钱”、“生活”等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乐观、宽容、合作、无私等良好品质。
    2、学会写作比较规范的演讲词(议论性文章),中心明确,材料有力,结构完整,表达流畅,语言富有感情。
3、在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能通过活动初步掌握演讲技巧,学会通过演讲形式表述观点,锻炼自己在公开场合发言的胆量和能力,以及学回用演讲形式鼓舞人、号召人。

活动设计:
一、        在教学《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一课时,先布置写一篇演讲词,话题
在“微笑着面对生活”和“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中选择其一。
二、        结合习作,准备好范文,安排一次写作辅导课,辅导作文的修改。
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2:21:00 | 只看该作者
每个合作小组推选一位选手、一位评委,在班里组织一次演讲比赛。



第三单元
九年级上、下册小说单元的教学建议
一、对小说阅读教学的粗浅认识
从阅读考纲和课标中,笔者对小说教学有如下新的认识:
1.教材所选的小说虽不会作为考试的阅读材料,但它可以成为学生最爱的体裁,可以成为学生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载体。所以,在小说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教材所选的小说,激发全体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读课内小说,并且能自然地延伸到读相当程度的课外阅读材料。
2.小说是生活中阅读人群最广泛的读物,随着中考难度系数的降低,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放下思想包袱,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小说。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所选的小说,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方法,比如训练学生学会快速阅读;训练学生较熟练地运用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指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品味小说;启发学生学会联系实际读出自我,读出对自然、社会、人生、写作的有益启示;指导学生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地阅读。
3.从考试内容的层次要求可以把小说阅读的目标定位为:
基础层次:能正确辨识常用字,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了解重要的作家作品,熟读精彩语段,默写或仿写精彩语句。
中级层次:筛选并整合文章中的重要信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情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高级层次: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初步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对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试探讨;分析文章的主要写作方法、语言特色等。
4.文学作品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在小说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探究型的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三、小说教学的基本流程
传统的小说教学流程为:作家介绍、写作背景、情节、人物、环境、主题、艺术特点的分析等等。整个流程的关注点是教师,其主要目的是教懂,教师的作用是导入与输入。
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其教学流程应该关注学生,其教学目的主要是调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主动去学,并且会学。因此,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我们要适当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要遵循教学规律,更要遵循一般的阅读规律,进行教学。
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依据学的规律,笔者把小说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分成以下四步:
1.        教师创设情景或指引方法。目的在于导入阅读状态。
2.快速阅读。重在教学生如何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
    3.精读。重在提高学生对小说的综合理解能力,主要包括对叙述性语言和描写性语言的理解力,对内容和表达的探究能力,对作品情境和形象的感受能力。
    4.反思与创新。重在引导学生由作品走进生活,学以致用,增加有创意的阅读,提高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作品的评判能力。
四、每道流程中常见的“问题设计”
[略读]
    1.快速浏览全文,说说全文的主要内容。
    方法指导:主要内容的概括要小说的三要素。
    2.请快速找一个最感兴趣的文学人物,划出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语句。
    3.请说出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关系。
    4.为什么以“*****”(如《变色龙》)为题?
[精读]
    1.你怎么理解“*******”句话的含义。
    2.在文中划出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并谈一谈你的理解。
    3.请结合你的经历,说说“*******”句话的内涵。
4.比较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为什么原文用A句而不用B句。
5.品析(某段),说说你抓住了哪些词语来理解内容,感受情感。
6.作品语言生动,描写细腻,请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作一点具体的分析。
7.找出文中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一处文字,说说你的理由。
[反思与创新]
    1.根据你对小说内容和主旨的理解,提炼出一句勉励自己的警句。
    2.请你结合对小说的理解,仿照画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
3.有人这样理解小说的主人公和作品的主题……你赞同吗?为什么?
    4.从写作方法或语言特色或思想内容等方面,探讨一下甲乙两小说的异同点。
    5.从主人公的命运、变化,你看到了什么?
    6.甲乙两篇小说,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你更喜欢哪一篇?
    7.为小说的某个情节补写,或续写或改写。
8.读了这小说,你有哪些体会(可以是内容上,也可是写作特色上的,也可以是其他方面)?
9.研读下面几则材料,再联系全文,就某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10.根据小说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请用一段话把他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
11.尝试做一些自拟自答的互动题。
五、九年级上、下册小说单元的教学示例
(一)教与学的策略
   【教的策略】
    1.方法先行,课内外结合。
    2.单元整合,进行专题化教学。
    3.目标整合,落实三层次训练。
  
(二)九年级上、下册小说单元的篇目
两册所涉及的小说单元3个,课文12篇,还有3个综合性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2:22:00 | 只看该作者
1.九上第三单元:少年生活
《故乡》、《孤独之旅》、《我的叔叔于勒》、《心声》
2.九上第五单元:古代白话小说
《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范进中举》、《香菱学诗》
    3.九下第二单元:世态人情、精神风貌
《孔乙已》、《蒲柳人家》、《变色龙》、《热爱生命》
    4.综合学习:《青春随想》《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走进小说天地》
(三)教学设计示例
【 九上第三单元“单元教学法” 】
第一课时——导入小说单元
第一步,旧课引路,归纳学法
目的:做好进入小说单元学习的知识储备和情绪调动。在前几册已学过《最后一课》、《荒岛余生》等小说,学生对如何阅读小说已有感性认识。因此进入九年级不妨先以学过的小说为例,让学生谈谈小说,谈谈如何读小说。
第二步,讲座导航,导出误区。老师利用九(上)附录的《谈谈小说》和其他资料,对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基本知识进行专题讲座,在讲座时最好用学生都看过的小说为例,并选用一篇当代的小小说进行阅读方法的训练。(附录1:讲座的部分材料)
第二——六课时——整合单元,进行专题化教学
[第二课时]
快速阅读,简介课文。
1.快速阅读四篇小说。(约1.5万字,阅读时间30分钟内)
2.记时、自评。
3.四人小组合作,各选择一篇小说简介主要内容。要求:让阅读能力略差者先选择,让概括能力较强者先说;简介课文要正确、流利、简洁,要具备小说要素。(约5分钟)
如对小说《心声》的简介能说出基本的故事情节、围绕主人公所呈现的两条线索和两种心声。
4.互相纠正、补充与点评。(约4分)
5.推荐组内“快速感知”最佳者向全班同学简介课文。或教师针对四篇小说依次抽查一个学生。(约5分)
6.        学生自我小结,或教师小结。(约1分)
7.        布置作业:把最喜欢的一篇小说讲给家人听。
[第三课时]
1.浏览小说,探究共性。(约10分钟)
探究参考题:编者把这4篇小说放在一起的理由有哪些?比一比哪个组的理由最多、更合理。
(如:四篇小说都有写到少年生活;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社会现实;都是以孩童为线索人物或主要人物;都表现了具有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都用了细致的环境描写;都写到孤独的情绪等。)
2.分工合作,精读课文。(约30-35分)
[学生的行为]
1.以小组为单位,自选其中最喜欢的一篇小说,分别从某几个角度进行自主探究式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
[教师的行为]
1.        提出精读的一些要求,给予必要的指导。
例:第三单元专题化自主探究式阅读的指导:
(1)学习目标:
①从探究情节、人物、环境、语言等入手,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小说的主题,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②学会做阅读笔记。
(2)探究角度(参考):
①探究小说的情节安排、结构特色、人物塑造的特点。
②从言行、外貌等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探讨小说中的几个人物形象。
③具体分析最精彩的一个语段或含义深刻的语句。如《故乡》中的“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④具体分析小说中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⑤探究故乡二十年前与二十年后之“变”及其原因。
⑥具体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与意义。
⑦谈谈你对其中一篇小说的主题或作者情感的理解。
⑧其他
(3)过程指导
①熟读课文,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体会选定切入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
②独立思考与查找资料相结合。
③进行深入思考与比较,形成自己的观点。
④与老师、同学讨论,进行修改。
⑤进行交流与答辩。
(4)探究提示或资料(主要来自《教师教学用书》)
2.        安排好没有小组选择的小说。
补救方法1:简介特色,诱发学生接受该小说。
补救方法2:教师自己讲授,让学生领会该小说(若需要,一般用15分钟)。
补救方法3:结合创造性阅读要求,说说为什么不喜欢该小说。
3.        及时给各小组成员以帮助。
4.        了解各小组准备的结果,物色好每篇小说的首席汇报小组。
5.课后批阅,并给予修改或者提出整理与修改的建议。
[第四课时]
1.汇报与交流(约40分钟,每篇10分钟)。
    首席汇报小组汇报精读的收获,其余小组听讲或补充或纠正。(参见附录2:学生汇报材料之一《不仅仅是环境——读<孤独之旅>》)
2.教师总结(约5分钟)。对学生的汇报作客观的评价,并点拨几个疑难,强调语言表达方面的一些规范。
3.布置作业:
    整理阅读笔记,再阅读课文,把疑难问题和疑义写在自己的阅读笔记本上。
[第五课时]
反思性阅读。
1.提出与讨论疑难问题(约20分钟)。
2.对某小说的疑义,或者联系实际体验小说中的情、人、事等(约20分钟)。
以小说《心声》为例:
(1)作者对李京京的心理描写,符合孩子的心理和特点吗?
(2)从李京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3)从李京京读《万卡》的经过中,你从中得到有关文学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
(4)假如你是李京京,最想对程老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假如你是程老师,你会如何对待李京京这样的同学?用一句精炼的话回答。
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2:22:00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少年在用自己的眼、心灵,观察、感受成年人的世界。你作为少年:
(1)你觉得在这小说中的成年人的世界怎样?
(2)你觉得中国会不会发生于勒这样的遭遇?
(3)生活中,你遇到过跟菲利普夫妇类似的人吗?说一件事。
(4)假如你遇到菲利普夫妇这样的人,你会怎样评价他们?
(5)你希望拥有怎样的人际关系?
(6)金钱真的万能吗?
(一般来说,每个学习小组从中选5个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
[第六课时]
课外延伸
    1.延伸的渠道有:整部著作的延伸,同类主题的延伸,相似形象的延伸,同内容不同表现方法的延伸,类似的观察角度的延伸,同作者的延伸……(根据需要,选择一二)。
2.阅读的方法:以比较阅读为主。
例:所选的课外阅读材料是契诃夫的《万卡》。
①从内容上看,本文与本单元的小说有哪些相似点。
(参考:(1)以“少年生活”为主要内容。(2)都表现了孤独和如何面对孤独的问题。)
②说说本文构思的巧妙之处。
(参考:以写信为线索,写了他的悲惨生活和对过去生活的美好回忆。)
③随着年龄的长大,时事的变迁,有时会有一种莫名的愁绪涌入心头,那种愁绪有的就是孤独感。你有过孤独吗?你的孤独感是怎样的?你是如何对待孤独的?
(此题目的:学生能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一种感觉;能正确对待成长中不经意出现的孤独感。)
3.布置作业:走进生活,写小作文。
通过一个有一定情节的故事反映某种教育问题(教师问题、家庭问题等)。要求:有情节,有主题,有生活原型,有艺术加工。

第七、八课时——关注考试目标,落实三层次训练点
1.        训练题来源与方法:
来源与方法1:教师精选或自已设计习题让学生笔头训练。
来源与方法2:比较优秀的学生根据教师的命题指向,选择1-2个层次设计
问题,利用自己设计的问题,在班内进行对擂比赛。
2.        训练层次
(1)基础知识与运用(内容略)
(2)理解与分析(内容略)
课内外结合,进行语段理解能力训练。
(3)单元总结与创造性阅读
①总结本单元四篇小说的学法(每人能说出一点)。
②小结主要收获(每人能说出三点)。
③续写与表演。
如,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可以说十分鲜明。让我们沿着他们的性格趋向作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他们在船上遇到的不是穷于勒,而是百万富翁于勒,会是怎样的情景呢?或者于勒在卖牡蛎时认出了哥哥前来相认,情形又会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理想像,口头改写故事结局,并合理分工,把它表演出来。

第四单元
重点把握
阅读随感、杂文等一般常见的议论性文章,能区分观点和材料,辨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作者的论述做出判断,对作者的观点提出看法。特别注意体味和学习准确、严密、生动的论述语言。引领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深刻理解文本,把握文本的思想立意,深入探究如何“求知”的问题,同时也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
目标确定
1、知识和能力: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力求让学生能达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能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特别要让学生学会区分议论文的观点与道理。
2、过程和方法:激发学生阅读议论文的兴趣,把握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养成阅读议
论文的习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作者们进行对话,充分理解创新精神、实验精神、正确的
求知态度和方法、确立做人自信力的重要性。
教学建议
第一,认真阅读课文。对于文学作品,强调整体感悟,进入艺术境界,多多品味与鉴赏,这自然是不错的。但对议论文,要多用理性思维、抽象思维,就是说,在阅读中,要搞清文章内容,区分观点与材料,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联系,并发挥独立思考能力,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议论文,分段、归纳段意、归纳中心思想,似乎不算多余。
第二,阅读议论文,需要介绍一点议论文知识。例如论点、论据、论证,立论、驳论等,但不需多,点到为止。目的是帮助学生阅读,如果多了,加重了学生负担,就不好了。这些议论文常识,最好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总结出来.不要采取教师灌输给学生的做法。
第三,要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去阅读议论文。这个单元议论文的内容,与学生生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对学生并不是完全陌生的。学生阅读这些议论文,能与自己的实际联系起来,则能取得更好效果.也更便于学生独立思考,对课文内容作出自己的判断.
第四,注意读写结合。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能促进写,写也可以带动读。读了立论文、驳论文,不妨让学生也写一写立论文、驳论文。当然,写的议论文要比读的议论文简单得多,但有些规律性的东西是相通的。
第五,学习议论文,只读过五篇,是远远不够的。应指导学生在课外多多阅读议论文,包括杂文、随笔、小品等说理性文章。虽说枯燥一些,没有文学作品能引人人胜,但编辑的威力同样是令人折服的。
第13课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课文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05: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