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课标人教版中学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整套DOC

[复制链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2:17:00 | 只看该作者
文章一开篇,就揭示了作者的矛盾心理:因严寒而不能出游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局促”与“不得”这对矛盾,具体申诉了自己的矛盾心理。“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这“驰行”与“辄返”的矛盾,则从行动上展现了主、客观的矛盾对立状态。这样,通过矛盾的心理和矛盾的行动的描写,就为下文正面的出游,陶醉于大自然初春的美景,作了最好的渲染与铺垫。写满井的春水、春山,作者分用了两个比喻,联想丰富,秀奇传神,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接写柳条时,不再用喻,却换用矛盾手法:“将舒未舒”。这一“将”一“未”,肯否叠用,显得神情活现,细腻逼真,令人击节赞赏!你说这柳枝上的嫩芽将要舒展开吧,可又没有舒展开;你说没有舒展开吧,可又将要舒展开。再加上“柔梢披风”的正面描写,更使人遐想不尽,美感顿生。苏东坡在《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扬花词》中吟道:“似花还似非花,……无情有思。……困酣骄眼,欲开还闭。”这正是“将舒未舒”的最好注脚。
按逻辑规律说,“正”中包含着“反”,肯定命题中倚伏着否定命题;反之亦然。这就是哲学上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则。再如,写“游人”,是“虽未盛”,写“风力”,是“虽尚劲”,其后均列举了与之相反的情况。这样,就从对立统一规律中推出了直观形象,在字里行间浸润着早春的芳香,更透露出作者的喜悦,给读者以赏心悦目的美感享受。这都与作者矛盾手法的妙用分不开。
30. 诗五首
学习目标:
1.阅读背诵,体悟诗的情感和意境。
2.研读品味,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3.反复阅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
教学步骤
饮酒(其五)
(一)导入
1.略说我国诗歌的发展过程
2.介绍田园诗派,引出陶渊明
(二)诵读理解
1.反复诵读《饮酒》,注意读出诗人清高、自得的感情。
2.学生介绍作家作品
   (复习《五柳先生传》的文学常识)
    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
3.解读诗歌
通过课堂讨论,师生共同研讨诗歌,
⑴ 这首诗还有没有不能理解的字词了?
⑵“结庐在人境”和“而无车马喧”不是矛盾了吗?
⑶“悠然见南山”中“见”可否改为“看”或“望”?
⑷“此中有真意”的“真意”是作者什么样的意?可以评评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⑸这首诗歌你最喜欢哪几句?为什么?
明确:
1)①喧:吵闹的声音。       ②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④辨:说明。             ⑤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2)不矛盾,因为“车马”是达官贵人奔走于仕途的喧嚣,而诗人归隐田园,虽没离开“人境”,但心情舒适,志趣高远自然不受搅扰。
3)见,无意中看见。人物融为一体,表述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意融会的完美的境界。苏东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三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变有意为无意,化有我为无我,隐主观为客观,极力忘我.
4)人的自然本性。陶渊明的特点是:“淡泊”,“独善其身”。弃官隐身,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有着完善独立的人格。
5)各抒己见
(三)当堂背诵
行路难
(一)导入:
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比,希望能成就一番伟业,但世事艰难,他二十四岁“仗剑去国”漂泊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由人引见做了供奉翰林,其间扮演的是一个以文娱君的半弄臣角色,根本谈不上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两年后黯然离京,这使他不经发出“行路难”的感慨。
(二)朗读
1.指名朗读
2.全班齐读
(三)思考探究:
1) 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3)作者为什么提到吕尚、伊尹的故事?
4)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1)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产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但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比喻和象征。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
3)借吕尚、伊尹的故事来说明贤臣在明君治下倍受重用,而自己也希望得到君主的器重发挥自己的才干。
4)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凉处境,同时在悲愤中又不失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感情。
(四)背诵
课堂抽背
已亥杂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2:17:00 | 只看该作者
(一)导入
     龚自珍曾有“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名句,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二)朗读
1.男生、女生互读互查缺漏
2.教师范读
(三)探究:
1)前两句诗抒情叙事,叙了什么事?抒了什么情?
2)这首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哪两句?你是怎样理解的?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1)记叙自己满怀离愁地离开京城的事,抒发了自己仍系心国事,为国尽忠的感情。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离开国家政治权利的中心但仍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3)表达作者离开京城、离别好友的忧伤,也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同时对脱离黑暗官场感到喜悦。
(四)背诵
五分钟当堂成诵,抽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导入
    展示杜甫草堂原貌图片,简不简陋?这样的大诗人为什么住在这样简陋的草堂当中?他处境悲凉,内心绝望吗?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二)朗读
老师示读
学生再读
(三)思考探究
1)本诗中还有哪些疑难未解的字词?
2)诗中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3)诗中哪写词你觉得精妙?为什么?
4)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你怎么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皆欢颜”的崇高理想?
明确
1)虚词:俄顷:时间副词,一会儿。      向:副词,渐渐。
    安:疑问代词,怎么。                 呜呼:感叹词,哎。
    实词:向昏黑:变暗变黑(形容词作动词)          风雨:刮风下雨(名词作动词)。
2)秋风破屋——惨    群童抱茅——悲   长夜难眠——哀  广厦庇寒—一愿
3)“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下面“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像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俄顷”二句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布衾”二句,写布被使用多年,已变得“冷似铁”了,又被娇儿踏破。“床头”二句,写大雨给诗人全家造成的灾难。“白经”二句,表明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因忧国忧民,早已难以入眠,更何况“长夜沾湿”,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 “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粗犷有力,壮阔深达。
4)不记小我,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事世情怀。
5)各抒己见
(四)背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导入
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段,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军入幕,为国效力,在体验到边塞紧张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之时,他们以笔著录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和感慨。岑参就是边塞诗人的代表。
(二)解题:
(三)朗读
1.听录音朗读,辨别节奏。
2.学生自由散读一次后齐读,
(四)探究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2)“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
1)“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2)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清白,更寒冷。可见一切都显示这里是冰天雪地的边塞。
3)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教学案例】
【资料平台】
李白的志向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
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
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他仍然关心国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2:17:00 | 只看该作者
希望重获朝廷任用。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幕府。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
边塞诗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内容包括:A、边塞风光;B、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C、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D、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格调高亢。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高之《燕歌行》、岑之《白雪歌》、 《走马川行》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盛唐边塞诗的特点,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
  (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
  (4)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

(王海燕)


关于语文教学的理论摘引

陈小平

语文教学应该处理好三个关系
1.阅读教学中原始理解和后续理解的关系。教师要让学生对课文具有第一印象,即原始理解,它是教学的起点和依据。后续理解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化理解的过程,是主体。从原始理解过渡到后续理解,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过程。
2.阅读教学中一元理解和多元理解的关系。两种理解都有道理,因文本不同而各异。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都可能走向极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钱梦龙“三主四式”没有过时,规律不存在过时的问题。不能因强调主体就不敢讲课,当讲则讲。

关于创新
语文学科有自己独特的规律。规律是不能违反的,也是不能创造的。我们只能遵循规律,利用规律。语文教学很难说是为了“创新”而教。基础教育的特点、性质决定了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积累,是打基础,创新是次要的。
我们是教母语的。学习母语,首先是继承的问题。对经典作品,我们主要是学习。
——程翔,《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04,10

语文个性化作业
一、常规作业:换一张脸出现
1.        模仿明星,写“个人档案”
改“自我介绍”“学习计划”“新学期的打算”等传统题材为“个人档案”。让填写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爱好、特长、最难忘的事、最得意的事、最遗憾的事、最想做的事、近期目标、高(初)中阶段总目标、人生目标等。
2.        改“课前演讲”为“课前说话”
3.        改周记、随笔为小组练笔
学生自愿组成小组(5人左右),准备一本共用的笔记本,取一个合适的名字,推一名小组长。然后组员轮流写作并对前一位同学的文章作出点评,最后,每周一由各组长交给老师。
4.        摘记交流
定期开交流课。先在小组内口头交流阅读所得,再推代表介绍,最后教师引导并推荐相关读物。
二、随堂作业:发展个性和特长
随堂作业包括各种基础训练类作业和兴趣发展类作业。兴趣发展类作业如:
1.        朗诵、表演、辩论
2.        研究性学习,寻找身边感兴趣的课题
三、假期作业:一个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办一份报纸;游一处名胜;访一位人物;读一部名著;看一份报刊;做一样家务;搞一项社区调查;评一部影视作品;评一种街头文化。
——蒋雅云:《语文个性化作业摭谈》,《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04,10

关于如何解读文本的反思
一堂语文课如果没有老师来上,有关知识通过学生自己阅读,能不能掌握?如果一定要教师来上某堂课,除了重复文本提供的知识以外,能不能给学生更多的东西?而这些“更多的东西”又通过什么方法和途经来给学生?
——孙建平:《关于如何解读文本的反思》,《中学语文教学》04,12

语文是什么
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读书和作文,使学生在读和写的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汉民族语言。
一位语文教师,如果确实教得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民族语言,能读会写,能言善听,则厥功至伟,此外还有什么呢?
——钱梦龙:《为语文教学招“魂”》,《中学语文教学》04,2

关于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作为一门课程,包括“语言”“文字”“文学”“文章”“文化”,这无限扩大了语文课语文的外延,从而使语言素养成为了一个无所不包的实为俗话所说的“文化素养”。
——余应源:《为语文真正独立成科(课)而奋斗》,《中学语文教学》04,1

关于语文教学内容
以课文内容为切入口,组织问题讨论的方式往往就内容谈内容,脱离文本拎空谈。文本的内涵还未掌握,就延伸,就拓展,远离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
离开文本中语言文字的具体运用讨论某些内容,不利于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2:17:00 | 只看该作者
课文的内容和语言不是两张皮,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文中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感情,是借助精当、精彩、精妙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只有真正体会到文中语言文字的精湛,你才会真正触摸到作者思想的深处、感情的深处。
——于漪:《语文课要教出语文的个性》,《中学语文教学参考》04,4

别的课的目的仅仅在于更好地理解内容,而语文课则是学习特定的形式如何表达特定的内容,应聚焦于“怎么说”。必须以课文的言语形式为纲,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怎么说”绝不是一个单纯的使用语言的技术、技能、技巧的问题,其中必然渗透着言说者的思想感情,关注“怎么说”的同时,也就必然接受作者心灵和课文内容的陶冶。
——王尚文:《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中国教育报》2004年7月8日

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中语言文字表达的情和意,体会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提高阅读能力,教师自己就要真正读懂课文,有较强的独立阅读的能力。
读懂课文至少要清晰地回答三个问题。一是这篇课文写什么?二是这篇课文是怎么写的?三是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
——于漪:《读懂还真不容易》,《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5年2期

关于教法
我初中时期的语文老师坚持让学生背课文的做法让我获益匪浅。至今,我的脑海里还清晰地装着《捕蛇者说》《小石潭记》《岳阳楼记》以及《回延安》等文章,能倒背如流。对于这种背诵课文的要求,我们当时并没有认识到它的意义,也曾有人泼过冷水,但日后看来,这无疑是一项堪称英明的举措。我的文学修养、词汇的积累、文章气势的形成,甚至某些科研资料的取得,正是奠基于初中时期背诵课文,以及由此而养成的背诵文本的习惯上的。
一个人要想在文学上有所成就,不大量背诵范文是绝对不行的。我们平常说某人“肚子里有墨水”,这“墨水”就是对别人文章的消化物。你不把别人的文章“吃进肚子里”,何谈消化?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能把万卷书读到“破”的程度,诚然已经是把经史子集熟记于心中了。
杜甫还说:“往者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壮游》)初中时期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3-16岁上,这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是背诵课文的最佳时期。理由有二:其一,同小学时期相比,初中学生的理解力有所提高,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与以前的机械背诵,其效果是不同的。以我来说,小学的语文课差不多忘光了,而初中的语文课多数还能记得,就是由于有了较好的理解能力。其二,同高中时期相比,初中学生没有高考的压力,心态是宽松的。宽松的心态背诵课文,与高考重压下的背诵,效果自然不同。
——韩成武(河北大学博导):《初中时期应强调背诵课文》,《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5年2期

几点思考:
1.注重利用背景材料帮助理解文本(师生共同搜集)
2.专题研究(定向搜集资料)
3.名著阅读及其研究(分类;由小到大)
4.融入影视、音乐、美术
5.练字与书法赏析
6.专题讲座(汉字、古典要籍、诗词常识与古诗文鉴赏、文史知识、作家作品)
7.古诗文写作
8.活动课与社会调查结合
9.案例与反思
10.不迷失自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2:39:00 | 只看该作者
新课标人教版初二下学期语文全册教学设计下载DOC版文档下载地址:http://www.lspjy.com/showtopic-101834.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3-9-21 15:48:23 | 只看该作者
在哪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3-9-21 15:49:28 | 只看该作者
在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14: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