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2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9竹节人》优秀教案和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9-5 12:3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9竹节人》优秀教案和教学反思
9.竹节人
【教学目标】
1.会写15个生字。正确认读理解“挨揍、俨然、一绺、盔甲、鏖战”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有目的阅读,完成三个阅读任务。
3.体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的语文学习要素。
【教学重难点】
学习有目的地阅读,完成三个阅读任务。体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的语文学习要素。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有亲自动手制作玩具的经历吗?回忆一下,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乐趣?(学生自由说一说)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欢快的心情走进作者的童年时代,看一看他在童年时制作玩具的故事。(课件出示课题及竹节人图片)
二、检查预习
1.齐读本课重点生字词。
2.教师检查一下生字词的预习情况,学生认读生字词。
3.联系上文或查找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教师适时指导。
威风凛凛  叱咤风云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弄巧成拙  虎视眈眈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竹节人》这篇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完成阅读任务一,介绍“竹节人”的制作过程。(生讨论后发言)
制作指南: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
2.师:围绕“竹节人”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哪些事?
明确:“我们 ”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老师没收学生的玩具、玩玩具的事。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儿,大家看了有趣,很快就能,以至全校。
(2)于是,我跟同桌,虽两手空空,但,轻手轻脚地溜了。
四、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自由读课文第1~14自然段,品味语言,体会乐趣。
(1)师: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的原因是什么?
(买毛笔的学生很多,他们用毛笔杆做玩具——竹节人。)
(2)作者是怎样教我们玩“竹节人”这种玩具的?有哪些好玩的游戏可以做?(生合作交流后发言)
明确:第8、9自然段介绍作者怎样教我们玩“竹节人”这种玩具。第11~13自然段作者为我们介绍了有哪些好玩的游戏可以做。
(3)作者在制作竹节人及玩竹节人的过程中,联系到了孙悟空的金箍棒,窦尔敦的虎头双钩,还有偃月刀、蛇矛等兵器,并且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间接地体现了竹节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乐趣,符合“我们”当时的心理特点,激发了“我们”做游戏的兴趣。
(4)课文中有这样一句:“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破课桌的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做各种战斗性的游戏。)
(5)赏析句子: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在玩“竹节人”游戏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现象和问题,同时体现了作者用语巧妙,描写生动逼真的特点。)
五、布置作业
学生再读课文,书写训练生字新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9-5 12:39:4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竹节人》,进一步了解作者玩玩具的故事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品读体会,感受乐趣
1.“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技高一筹,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于是对方大呼胜利。”这一段描写起什么作用?
明确:写出了大家玩“竹节人”游戏的生动有趣,烘托出了大家玩玩具的欢快心情和高昂情绪。
2.赏析句子: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提示:反映了“竹节人”游戏备受人们的欢迎与喜爱,侧面烘托出这个游戏的有趣。
3.作者为何在课堂上也玩起了“竹节人”的游戏?为何竟被老师发现了?(学生自由交流)
三、精读课文,问题探究
1.师:作者的“竹节人”被老师没收后,他是怎么做的?当时的心情怎样?
明确: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心情沮丧,悻悻然。
2.师:当作者发现老师在自己的办公室也玩着“竹节人”的游戏时,为什么心中的那份小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明确:因为老师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竹节人”游戏入迷时一模一样。于是“我们”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与满足。
3.师:为什么要写老师玩竹节人这一部分?它和主题有什么关系?
明确:突出竹节人这个童年玩具的有趣,它甚至受到了老师的青睐,抒发了“我们”内心的喜悦、满足与自豪。这部分内容深化了主旨,使“竹节人”游戏和老师共同构成了“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四、课堂小结
学生交流学完本课后的感受及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9-5 12:39:45 | 只看该作者
【教学板书】
9.竹节人
竹节人的制作过程          竹节人的玩法
玩“竹节人”游戏的场面    老师玩“竹节人”游戏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能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通过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竹节人的制作与游戏的开展,体会到了传统玩具带给我们的乐趣,还能够有意识地将这种阅读方法运用到日常的阅读中去。这也是学生阅读方法的积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09: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