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结合具体句子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2.试着写一写成长中的“第一次”。
3.积累有关勤俭的名言。
一、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交流平台”,知道了体会文章中作者抒发感情的方法。你还记得有哪些好的方法能帮助我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吗?
生:场景描写、细节描写……
师:很好,下面我们就结合具体的语段,来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二、读语段,想象画面,说说场景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慈母情深》中的相关文段,学生读文段。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学生交流这段场景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师小结:作者不惜笔墨,浓墨重彩地写母亲的工作环境,突出了母亲的工作环境极其简陋,相当恶劣。着力渲染这一环境,烘托出母亲挣钱的不容易,为突出母亲的形象做了铺垫。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父爱之舟》中的相关文段,学生读文段。
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
学生交流这段场景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师小结:这样的场景描写至少起到两个作用:一是童年的小事进入了作者的梦乡,说明了这样的事情,在作者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的留恋;二是这一场景突出了“我”家境的贫寒,在如此贫寒的境况下,父亲还想办法满足孩子,可见父爱是何等的深沉、真挚和浓厚。
教师先出示课文中描写场景的片段,再引导学生分析场景描写的作用,并让学生互相交流,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读下面的句子,想象在你的成长中有没有类似的“第一次”,试着写一写。
1.课件出示句子。
1.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2.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2.学生读句子,想一想这样的“第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3.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小结:这两个“第一次”都说明了“我”懂得体谅亲人的不易,内心感到愧疚,知道了应该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4.在你的成长中有没有类似的“第一次”?思考一下,和同学们交流。
5.把你“第一次”的经历写下来。
四、日积月累。
1.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背诵这几句名言,然后谈谈对句子的理解。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淡泊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不安定清静就无法实现远大的目标。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
这句话的意思是:处在安定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戒除奢侈,倡导节俭。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
这句话的意思是:从节俭变得奢侈是容易的,从奢侈转到节俭却很困难。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用纯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粥一饭,都应当想到得来是不容易的;每半根丝、每半缕线,应常想到,这些东西生产出来是很艰难的。意指衣食来之不易,不能浪费。
2.请同学们展示搜集到的其他相关的名言,交流、评论,引导学生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选择其中的一句作为座右铭,摘抄到自己的笔记本上。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体会课文结尾的特点;二是读语段,体会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三是读给出的例句,想想在你的成长中有没有类似的“第一次”,试着写一写;四是“日积月累”。
六、课后作业。
1.把与你相关的“第一次”的经历整理一下,写到周记本上。
2.默写“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