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服务社会》说课文本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19-8-22 07:37
标题:
《服务社会》说课文本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奉献的价值,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对奉献社会的人和行为持肯定赞美态度。
能力目标: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提高主动参与服务社会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促进全面发展;懂得服务社会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二、教学内容的分析
(一)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第二部分“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部分: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课标第三部分“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部分: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2)整体感知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的第二框。本框由“奉献助我成长”和“奉献社会我践行”两目组成。本框是第三单元的最后部分,基于对于责任以及关爱他人的认识和理解,本框侧重于对奉献社会意义的理解以及具体做法的掌握,是本单元的总结和提升。本课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服务社会的生活场景切入,与学生一起探讨服务社会的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做好本职工作等途径,践行奉献社会的理想。
(二)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掌握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方法和路径。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和理解奉献社会与个人成长的关系,认同奉献的价值。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生活阅历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等问题都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和理解。大多数学生基本认同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正向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能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但也有学生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通过本课学习,分析服务和奉献社会对个人成长的意义,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明确服务社会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引导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努力服务和奉献社会。
四、教学设计
本课设计了“奉献助成长”和“奉献我践行”两个环节。每个环节各有两部分内容,“奉献助成长”包括服务社会体现价值、服务社会促进发展;“奉献我践行”包括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积极提升劳动能力。
引入:新闻我来谈
通过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视频,直接导入本课“志愿服务”这一主题。学生通过视频感受北京奥运会强大的志愿者阵容,体悟志愿服务的美好。
(一)环节一:奉献助成长
通过“运用你的经验”活动,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场景和实际经验。在分享过程中回忆自己进行志愿服务的体会和收获,这一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学生在了解比尔?盖茨的基金会的基础上,运用之前所学知识,认识到比尔?盖茨[相辉1]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服务社会中体现自身价值。
通过平凡的普通人和全球知名的企业家的故事分享,学生总结共性的认识,即:人的价值在于对于社会的贡献。
通过对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感受的分享,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志愿服务的辛苦以及志愿者们的坚持,在回答奥运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收获的问题中,认识到服务社会能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志愿服务的标志、原则及内涵的介绍,引导学生感受志愿服务的艰辛,正确认识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对志愿精神的深入了解,激发学生参与其中,传递爱心的美好愿望。
通过“运用你的经验“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公益不只是参加志愿服务团队,通过学生的举例及分享,能引导学生认识到公益服务就在身边的点滴小事之中。
(二)环节二:志愿服务我践行
通过完成课前任务,学生在搜集和调查资料的过程中,认识到要成为志愿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通过招聘展示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愿意承担志愿服务、奉献社会的愿望。
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志愿者招聘、应聘的全过程,分享其中的感悟,认识到志愿服务的辛苦及坚持,感悟自己的成长,从而自主得出结论。
基于学生真情实感体验的基础上,再次聚焦学生的现实生活。通过“微公益 微行动”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以策划书的形式,落实公益从我做起,公益就在身边的导之以行的目的。
五、教学特色
本节课的教学特色,就是通过设计活动,学生亲身参与活动全过程,通过分享真实的情感体验,达到价值认同。同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具体小事,达到导之以行的目的。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