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云不是我心中最完美的女子,但却是我最喜欢的女子。
一众群芳谱中,有娇艳如玫瑰,有雍容似牡丹,有清丽的荷花,妖娆的芙蓉,.......但任是百花齐放,满园春色,也遮不住史湘云独特的芳华绽放。
她出生在“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的史家。但“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婴儿期就死了父母的史湘云,自小就跟着叔婶讨生活。叔婶面子上虽不会苛待她,但寄人篱下的生活哪里好过?隔三岔五的贾府的暂居就成了短暂的欢乐天堂。林黛玉天天生活在外祖母的宠庇和宝玉的嘘寒问暖下,犹自感叹“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史湘云的生活可见一斑!
但可贵的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湘云,并没有养成内向、自卑、敏感、忧郁的不良性格。同样的环境,她活成了林黛玉的反向教材,这就不得不让人敬佩了!
她乐观向上。
在不利于自己的环境中,她没有自暴自弃,她读经达史,赋诗作词,她没有被生活的苟且所捆缚,而是努力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从精神上走向自己的诗和远方。一听闻众人建诗社,便连连埋怨为什么不叫自己,然后丝毫也不记得自己经济拮据,兴致勃勃地提出自己要做东邀一社;香菱欲学诗,她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倾囊相授。与她在一起,一股乐观向上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她诗思敏锐,才情超逸。
史湘云的诗词功底可以和并称十二钗之首的黛玉宝钗一较高下。初建海棠社,众人都觉海棠词句已做绝的情况下,后来的史湘云,一口气又连做两首,众人都看一句,惊讶一句,赞一句;芦雪庭众人联诗,她一人独战黛玉、宝钗、宝琴三人,吟出“盘蛇一径遥、花缘经冷聚、煮酒叶难烧”等佳句,可见才思之敏捷;第七十六回,湘云和号称诗魁的黛玉赏月联诗,丝毫没处下风,两人一起联出了脍炙人口的好句,最后一句“寒塘渡鹤影”林黛玉听了,又叫好,又跺足,说:“了不得,这鹤真是助他的了!...... 寒塘渡鹤'何等自然,何等现成,何等有景且又新鲜,我竟要搁笔了。”可以看出湘云这句联的有多妙,黛玉思考半日终于对出绝佳之句:“冷月葬花魂”。“寒塘渡鹤影,冷月葬画魂”这两句凄清的绝响后来也成为两人悲剧命运的谶语。
她豪爽豁达,有魏晋之风。
酒酣便卧睡在青石芍药旁,酣畅淋漓不拘小节;芦雪庭里,众人烤炙鹿肉,她如梁山好汉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林黛玉笑说“芦雪庵生生被云丫头糟蹋了,我为芦雪庵一大哭。”她不屑的说“你懂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 邢岫烟受人欺负,她即时便要去急危救困,打抱不平,被黛玉宝钗劝住说“你又不是个男人,充什么荆轲聂政?”
史湘云的优点可以说数不胜数。那句话怎么说?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简直就是她的写照。然而,这样的一个乐观向上、豁达开朗的好姑娘,她后来的结局是怎么样呢?
《红楼梦》中的史湘云隶属薄命司,其一生遭遇有曲云: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
纵居那绮罗丛中谁知娇养?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
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
厮配得才貌仙郎,
博得个地久天长,
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
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曲中说的明白,书中后八十回也续的明白,史湘云刚刚配给了如意郎君卫若兰,卫若兰便暴病身亡,湘云守寡终身,一生孤寂。但我倒不赞成史湘云夫婿早夭身亡的安排。好像这个悲剧是巧合,可以避免的,湘云只是命运不济而已,但这样不是与宝钗守寡的结局重复了吗?而且这样也突出不了封建社会吞噬女性的本质。
若我是作者,便安排湘云是唯一一个嫁得佳婿的人,让我们来续想一下,史湘云嫁给了贵公子卫若兰,两人心心相印,便如那美梦一般。后来,后来封建社会的一妻多妾制,卫家不能免俗,两人逐渐离心,后来,后来梦就醒了,湘云活成了另一个王夫人、尤氏!
变成了庸俗的,毫无生命力的眼珠子!大可让这个退却人性光彩的,枯萎的生命见证贾府最后的衰败结局,这或许最能从根本上说明封建社会吞噬女性精神和生命的罪恶,人人皆入薄命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