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2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与减法》课后反思教学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20 17:0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加法与减法  第一课时

加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虽然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中,一些日常问题的解决使得他们对加法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朦胧印象,但是,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到加号是表示运算的符号,这还是第一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在教学中实现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相结合。
3.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
4.采用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培养了学生的态度、情感和自信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8-20 17:05:25 | 只看该作者
                               加法与减法  第二课时

在动态情境中感悟含义。
这节课为了让学生初步感悟减法的含义,课件出示主题图5个小朋友在浇花,后来走了2个小朋友,现在还剩下几个小朋友在浇花时教师设计成可活动的,教师移动两个小朋友可以反映“原来、走了、还剩”这样一个连续性的动态过程。接着教师又演示“荡秋千的三个小朋友中的一个小朋友走掉了”的动态情境。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完这两个动态过程,教师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找出这样的事例,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减法的含义,产生减法计算的动机与需求。
整节课让学生用“原来、走了、还剩”叙述了图中表示的情境,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8-20 17:05:32 | 只看该作者
                                 加法与减法  第三课时

教学本课要把5以内的加、减法知识和0的认识结合起来。
首先通过情境操作让学生明白了减法在生活中的运用,当减法的结果为0时很自然就会根据0的意义引出对这类算式的理解。
同样根据增加或者减少0个数时对结果没有影响,在计算中再次渗透0的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了有关0的加、减法并掌握了其算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9-8-20 17:05:44 | 只看该作者
                       加法与减法  第四课时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明白了根据一幅图可以写出两道算式并能得出得数,同时利用实际情境或者实物演示让学生知道“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道理。
经过反复练习,出示不同的图片引导学生逐步熟悉看图列出算式的过程。指导学生采用“互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9-8-20 17:05:53 | 只看该作者
                        加法与减法  第五课时

1.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情境教学是最容易吸引学生并能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创造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设身处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2.前面已经学习了根据一幅图列两道加法算式,并且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根据这一特性,学生要理解根据一幅图写两道减法算式并不是很困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9-8-20 17:06:04 | 只看该作者

                          加法与减法  第六课时

本节课做到了:用活动的形式,让抽象的计算变得直观形象、清晰可见、易于接受;用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学习数学很有趣味、很有劲头,也很轻松;用活动的形式,使合作有了可能、交流显得真实、情感得以融合;用活动的形式,使学生更主动学习、教师更注重点拨、课堂更生动活泼。总之,在这节数学课中有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显现,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悄然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9-8-20 17:06:20 | 只看该作者
                          加法与减法  第八课时

有了前面学习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基础,本节的学习明显轻松了很多。以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外活动这一情境入手,素材贴近学生生活,既提起了学习兴趣又很快带动学生进入了学习的状态。
根据加法学减法,教材这样安排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同时也为讲解加减法的关系奠定了一个基础。
试一试中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个过程是一个探究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也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收效还是不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1 08: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