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活动深入,我越来越注重课堂的导入,学习目标认同,以及课堂有效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当堂针对性测评,追求课堂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性。
所以可能尽可能地排除与学习内容无用的活动,无形之中也计较时间的分配,少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活动。由此渐渐觉得课堂少了一些趣味,也少了一些学生的主动性。
依此对比,我发现我的课堂少了穿插以往的“五个一”行动,看似课堂效率提升,但是课下学习持续和学生兴趣缺乏课堂有效回应,似乎与终身学习意识培养有点儿缺乏身体力行。
鉴于此,我认定课堂中还是不能少“五个一”行动。具体是指如下活动:
1.每节课前“一分钟分享”活动,采用提前排序,轮流展示的方式,可以是相关学科的趣事,知识应用,生活现象,时政地理等,也可以是学习方法,学习心得等。旨在引领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注意学科内容的搜集与体悟,形成一种惯性意识养成,从而学以致用。
2.每节课“一问”活动,要求每个学生结合预习,每节课上课小组交流或组间交流中必须准备一个学习内容相关问题,可以是有答案的,也可以是自己待求解的,从而保证课堂的有效参与性,而不是被动地听。
3.每节课“一分享”活动,要求学生一节课学习后可以结合学习内容或者学习情况,进行一两个关键词归纳,在学习梳理中进行,提高重点的把控。
4.每节课“一点评”,可采用当堂抽签方式,让学生自主点评课堂学习情形,既可以整体回顾学习内容,也可以回顾课堂积分状况,从而做到公平公正,评价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利与课后辅导的有的放矢,有序进行。
5.每节课后“一回顾 ”活动,主要通过小组间课堂笔记,当堂检测等的相互检查,推选优秀范例,如思维导图等,及时收交张贴,从而保证学生课下复习重点的把控,在对比品评中延续课堂的持续性。
总之,通过这样的活动,突出学生的参与性,变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相辅相成,因为投入与及时的回应,让学生体验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多一些自觉和主动,享受“人人可为,人人有为”的课堂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