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课标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本教学设计下载《第十册》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1:52:00 | 只看该作者
教师电脑显示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时,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时,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海口市第九小学  2005  —  2006   学年度第 二   学期
数  学  学科(   五    年级)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教学过程        备注栏
25÷36%         

=250×

=90(千克)

250÷36%
=250×0.36
=90(千克)
四、        练习
“试一试”第1、2题
引导学生选取合适的信息来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五、小结
    让学生回忆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方法       
作业设计        课本第68页第3、4题
板书设计        蛋白质含量
25÷36%         

=250×

=90(千克)

250÷36%
=250×0.36
=90(千克)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课题)        这月我当家 (百分数应用三)
教学目标和要求        1.        会用百分数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在现实生活的应用价值。
2.        在经历数据调查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统计的联系。
教学重点        会用百分数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体会百分数与统计的联系
教学准备        计算机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备注栏

一、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师:小花今天当家,刚统计好的家庭月支表,不小心被抹掉了一些,(教师出示统计表),现在谁能算出她家这个月的开支呢?
二、探索方法    解决问题
1.        让学生通过阅读统计表,明确数据的含义及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月一共花多少钱)
   2.。让学生互相讨论  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我家这个月支出的40%等于500元。
   3  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
40%X=500
    X=500÷40%
    X=1250       
海口市第九小学  2005  —  2006   学年度第 二   学期
数  学  学科(   五    年级)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教学过程        备注栏

三、巩固练习
   做“试一试”
1.        让学生说一说要填出数据相当于解决什么问题,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        引导学生对这组数据进行描述。
四、小结
  提问: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教科书72页1、4题
板书设计        今天我当家
           40%X=500
               X=500÷40%
                     X=1250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课题)        百分数练习课(教科书第73页,练习六)
教学目标和要求        1.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事物。
2.        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问题
教学重点        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问题
教学难点        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组织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分数、百分数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备注栏

一、        复习旧知
  让学生说说百分数的含义
二、        指导练习
1.        教科书第73页第3题
   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最后全班讲评
   2. 教科书第75页第8题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明白“成活率”指的是成活的棵数与所有植树总棵树的百分几。
独立完成后,全班讲评
   3.教科书第75页第10题
    先让学生明白“优秀率”的含义,鼓励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4.        教科书第75页第11题
先看表,弄清题意,然后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    全班讲评       
海口市第九小学  2005  —  2006   学年度第 二   学期
数  学  学科(   五    年级)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教学过程        备注栏


5.        教学“实践活动”
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体会百分数、分数之间的联系。
然后鼓励学生分别总结生活中使用百分数和分数的例子,结合具体事例谈谈自己的体会更多免费教案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www.lspjy.com 分站www.fydaxue.com。       
作业设计        教科书第73页第1、2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课题)        整理与复习(第一课时)教科书第76页
教学目标和要求        1.        通过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培养学生养成对所学知识及时思考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概括和整理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的概括和整理能力。
教学难点        对所学知识及时思考和整理
教学准备        计算机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备注栏

一、指导整理
1.        学“你学到了什么?”
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并用简单的语言对每个单元进行概括。
学生进行交流    然后汇报
教师鼓励学生富于个性的整理方式,并于全班讲评。
2.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教师参与讨论
学生汇报,学生自评   通过交流从而解决问题。
二、指导练习
1.        练一练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77页1题
教师个别指导   全班讲评
2)让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77页2题       
海口市第九小学  2005  —  2006   学年度第 二   学期
数  学  学科(   五    年级)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教学过程        备注栏

让学生自评  
然后请学生自己出题进行练习
三、总结
   教师请学生试着小结   相机补充       
作业设计        教科书第77页3  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1:52:00 | 只看该作者
5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课题)        整理与复习练习课(第二课时)教科书第77页第6题 78页全部
教学目标和要求        3.        整理与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
4.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        百分数的应用
教学难点        进一步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整理
教学准备        让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备注栏

一、        复习旧知   查漏补缺
针对学生的作业问题进行归纳   
全班讲评
二、指导练习
2.        练一练
a)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77页6题
    先鼓励学生估计谁的体积大
然后进行计算   反馈讲评
2)让学生估计两个正方形体积相差多少?   然后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 自评
3.        教科书第77页7、8、9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进行解答
  教师讲评       
海口市第九小学  2005  —  2006   学年度第 二   学期
数  学  学科(   五    年级)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教学过程        备注栏

4.        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进行调查,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注意让学生说出估算  培养估算意识的形成
强调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作业设计        教科书第77页10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课题)        数学与购物(教科书第79页)
教学目标和要求        1.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并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发展估算意识。
2.        体会解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发展估算意识。
教学难点           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进行合理估算
教学准备        计算机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备注栏

一、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一家人去超市购物的情境
电脑课件提供所购物品种的价格表
   1 提问:
          估计花了多少钱?
二、思考交流
1.鼓励每一个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2.小组讨论分析
  让学生分组对各种策略加以比较与分析,体会几种策的特点
    3.全班展开讨论
交流各种不同的策略,分析每一种策略的思路和适用性
让学生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
三、开发思维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合理策略,鼓励学生尝试说明估算的思路       
海口市第九小学  2005  —  2006   学年度第 二   学期
数  学  学科(   五    年级)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教学过程        备注栏

四 练习
   指导“试一试”
第1题
   引导学生看懂情境,单价不到13元,2千克应不到26元,所以店主错了。
第二题
   先让学生明白“八折”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对打折后的价格进行估算。
五 总结
          
作业设计        教科书第77页10题
板书设计        数学与购物
        估计花了多少钱?
教学后记        更多免费教案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www.lspjy.com 分站www.fydaxue.com



教学内容(课题)        购物策略(教科书第81页)
教学目标和要求        3.        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4.        体会解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教学难点        体会解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计算机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备注栏

一、        创设情境  引出问题
出示电脑课件 提供三种常见的优惠策略 让学生理解题意
引出选择购物策略的问题
   教师板书(购物策略)
二、        分析问题  各个突破
1.        提问:
        说说各个商店优惠策略的含义
2.        解决问题(1)  
分组讨论   汇报结果     全班讲评
甲商店花2元   乙商店花2×0.9=1.8(元) 丙商店花2元,因此去乙商店较为合算
3.        解决问题(2)
学生独立分析   然后学生汇报   教师点评
甲商店花10元   乙商店花12×0.9=10.8(元) 丙商店花12元,因此去甲商店较为合算
       
                              授课教师:               
教学过程        备注栏

4.        解决问题(3) (4)
全班交流    学生自评
3)甲商店花30元   乙商店花36×0.9=32.4(元) 丙商店花36×0.8=28.8(元),因此去丙商店较为合算
4)所买饮料已超过30元,因此去丙商店较为合算
三、        巩固练习
1.“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   个别指导
四、        总结
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
       
作业设计        教科书第77页10题
板书设计        购物策略
甲商店花2元   乙商店花2×0.9=1.8(元) 丙商店花2元,因此去乙商店较为合算
    甲商店花10元   乙商店花12×0.9=10.8(元) 丙商店花12元,因此去甲商店较为合算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课题)        包装的学问(教科书第82页)
教学目标和要求        5.        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6.        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教学重点        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教学准备        计算机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备注栏

一、        创设情境  引出问题
1.        结合生活中有关包装的问题(电脑显示各种包装)
   提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1:52:00 | 只看该作者
包装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如:节约  美观  便于携带等)
2.引导学生围绕节约展开讨论   引入教材中的问题
   教师板书(包装的学问)
二.探索方法
1.        提问:两盒糖果有几种排列方式(三种)
2.        组织学生对三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
分组讨论   汇报结果
方案1的表面积:20×15×2+15×5×4+20×5×4=1300(平方厘米)
方案2的表面积:20×15×4+15×5×4+20×5×2=1700(平方厘米)
方案3的表面积:20×15×4+15×5×2+20×5×4=1750(平方厘米)
   通过比较得出方案1最节约纸       

海口市第九小学  2005  —  2006   学年度第 二   学期
数  学  学科(   五    年级)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教学过程        备注栏

三、        练习
a)        引导学生讨论  比较得出结果
b)        组织学生反思为什么方案1最节约纸
四、        教学“实践活动”
1.让学生明白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最节约地包装磁带)
必须先知道什么?(它的表面积)
2.分组讨论  罗列方法   完成课本中的表
五、        小结
你学到了包装的什么知识?       


作业设计        教科书第83页第2题
板书设计        包装的学问
      方案1的表面积:20×15×2+15×5×4+20×5×4=1300(平方厘米)
方案2的表面积:20×15×4+15×5×4+20×5×2=1700(平方厘米)
方案3的表面积:20×15×4+15×5×2+20×5×4=1750(平方厘米)
   通过比较得出方案1最节约纸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课题)        教科书第84—85  《扇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和要求        1、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1、认识扇形统计图。
先出示“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有宝塔各层的位置和面积,引导学生比较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再出示小丽一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摄入量的统计表。
(1)完成统计表。
师: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算一算每种食物摄入量占食物总摄入量的百分比。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2)运用统计图表示上表中的数据。
同时出示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读懂统计图,并在与条形统计图对比中,认识扇形统计图。
(3)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体会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与作用。
二、体会扇形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1、说一说:观察下面的统计图,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出示教科书第85页四幅扇形统计图。先让学生自己读图,再说一说,获得了哪些信息?明白了什么?有和想法或感受?
2、试一试:看图回答问题。
出示教科书第85页一年级和五年级两幅作息时间安排统计图。
第(1)题让学生读图后交流。
第(2)题引导学生用“24乘每部分所占的百分比”计算。
第(3)题引导学生利用量角器、直尺等工具,仿照上面的统计图,自己画一幅扇形统计图,并与同学交流。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课题)        教科书第86—87 《奥运会》

教学目标和要求        1、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教学重点        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教学难点        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
1、出示教科书第86页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先引导学生读懂图表,再回答三个问题:
(1)从哪幅图能明显地看出我国在第24—28届奥运会获金牌的变化情况?
(2)从哪幅图能更明显地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
(3)从哪幅图能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2、师生共同小结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
二、合理选择适当的统计图
1、教科书第87页“练一练”。
让学生说一说选择某种统计图的理由,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每一种统计图的特点。
第(1)题反映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所以选择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第(2)题反映的是喜欢各种课外活动的人数情况,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第(3)题反映的是小学生身高的变化情况,所以选择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2、教科书第87页“实践活动”。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课题)        教科书第88—89页  《中位数和众数》
教学目标和要求        1.        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其实际意义。
2.        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教学难点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和区别。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1:52:00 | 只看该作者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个人去找工作时,他一般最关注什么?
  生:工资。
  生:工作环境和待遇。
  师:是呀,找工作时工资的多少往往是人们最关注的,李叔叔看到一份超市招聘广告上写着:本超市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1000元,现招收工作人员若干。李叔叔一看条件还不错,就去应聘。超市副经理拿出了超市工作人员的工资表。
某超市工作人员月工资表            单位:元
        经
理        副

理        员工A        员工B        员工C        员工D        员工
E        员工
F        员工G        员工H        员工
I
月工资        3000        2000        900        800        750        650        600        600        600        600        550
问题1(投影呈现)请大家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1)副经理说:月平均工资1000元,但大部分人的工资在1000元以下。广告是否符合实际?
(2)你有什么想法?
生:刚才我算了一下,这11个数的平均数是1000,所以月平均工资是1000元。
师:对,我们学过平均数的知识,平均数是1000元是没有错的。
生:不过,我还是认为存在欺骗性,因为两位经理的工资很高,而工作人员的工资都不到1000元。
师:你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看来这组的数据中,由于出现了两个很大的数据所以平均数1000不能反映真实超市工作人员的月工资水平,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数反映这个超市的工作人员的月工资比较合适呢?请大家观察这些数据的特点,然后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小组讨论。)
生1: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用600元是比较好的,因为这里600元的人是最多的,有4个人。
生2:我认为650元比较合理,因为它正好是中间那个数。
生3:我们还认为可以把两个经理的工资去掉再求平均数。
师:大家分析的不错,很有自己的想法。除了平均数外,数学上还有两种统计表可以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那就是中位数与众数。(板书)
师:按照你的理解能说说什么是中位数吗?
生1:中位数可能就是中间的那个数。
生2:我要补充一下,应该是按大小顺序排好后,中间的那个数。否则,如果把经理的3000元放在中间,就不行了。
师:对,中位数就是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一个数。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多少呢?
生:650。
师:在这里,大家想一想,平均数1000元和中位数650元哪个数表示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更合适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用中位数更合适,两位经理的工资太高了,平均数太大。
师:对,平均数会因为一些特别偏大或特别偏小的数据的影响,不能很准确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而这种极端的数据对中位数没有影响。数据650处于中间,反映的是中等水平的工资,能表示这组数据的中等水平,李叔叔应当关心中位数。
师:大家再想一想,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众数?
生:众是多的意思,应该是出现最多的一个数。这里600出现4次,众数600元体现的是多数人的工资水平。李叔叔应该关心众数。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课题)        教科书第90—91 《练习七》

教学目标和要求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看懂统计图,体会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使学生在看懂统计图表、分析数据、简单推断的过程中体会数据统计的必要性,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1、教科书第90页第1题。
(1)学生理解题意,然后讨论:用什么统计图表示比较好?并说出理由。
(2)同桌合作,完成折线统计图。
(3)根据统计图,回答有关问题。
2、教科书第91第2题。
先让学生说出从图中得到的信息,再解决第(2)个问题。
3、教科书第91页第3题。
(1)让学生计算出每个店营业额的平均数。
(2)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应该关闭哪个店?”
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观点,但教师主要关注的是学生能否用数据有理有据地说明理由,而不必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评判。
4、教科书第91页第4题。
先让学生自己读图,再组织交流。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更多免费教案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www.lspjy.com 分站www.fydaxue.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2-13 12:33:16 | 只看该作者
我怎么没找到链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1-13 08:33:39 | 只看该作者
下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1-13 08:37:34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没的以下载入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22: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