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课标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全本教案《第二册》

[复制链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0:42:00 | 只看该作者
  生2:一组和四组一共跳了几下?算式是18+36。
  生3:二组和三组一共跳了几下?算式是 27+53。
  生4:一组、二组和三组一共跳了几下?算式是18+27+53。
  生5:4个组一共跳了几下?算式是  18+27+53+36。 ……
  (教师选择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题目进行板书:18+27,18+36,27+53,27+36。)
  师:还有这么多的同学想提问题,下课后再跟老师说说好吗?
  师:刚才同学们都很爱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不同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这样的问题(指黑板上的问题),其他的问题,我们把他们存入问题银行,以后再来解决。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独立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师:我们先来解决18+27这一问题,算一算答案是多少。请每个同学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算一算,然后在小组内说给大家听你是怎么想的。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好。
2.全班交流算法
  生1:我是这样算的:18+20=38,38+7=45。所以18+27=45。
  师:谁听懂他的意思了?能解释一下吗?
  生2:他的意思是把27分成了20和7,先用18+20,再加上7,等于45。
  师:与他的方法一样的还有吗?(有很多学生举手表示相同)与他的方法差不多的还有吗?
 生3:老师,我的方法与他的差不多,我也是把27分成了20和7,但是我是先算18+7,又加20,结果也是45。
师:你们的方法一样,只是加的次序不一样。
  生4:老师,我觉得我的方法跟他的也差不多,我的是把18分成10和8,8+27=35,35+10=45。
  师:你听得很认真,也很爱思考,你们的方法都是把一个数拆开,变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这种利用旧知识解决新知识的方法叫转化方法。
  生5:(着急地喊起来)老师,我的也跟他们差不多,他们是拆了一个数,我是拆了两个数,18分成10和8,27分成20和7,10+20=30,8+7=15,30+15=45。
  师:你真棒!能发现自己的办法跟他们的差不多。还有与他们的方法不一样的吗?生6:我是用竖式算的。
  师:请你到黑板上写一下你的竖式,并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算的。  生6:(边写边说)要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师:你讲得真好,长大了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谁还有不同的算法?  生7:我是先算20+27=47,47-2=45。
  师:谁听懂了?能不能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呢?  生8:他是把18看成20,用20+27=47,因为多加了2,所以再减掉2。
  师:说得真有道理!  生9:我的跟他的有点一样,我是20+30=50,50-2-3=45。
  生10:我想问一下,为什么又减2又减3 ?
  师:谁听明白了?谁来替生9回答?  生11:因为他是把18看成20,多加了2,把27看成30,多加了3,所以要再减2减3。
  师:你这个小老师当得真好,说得很清楚。还有同学想说与他们不一样的方法吗?
  生12:我是用数小棒的方法来算的。  生13:我是这样想的,18是2个9,27是3个9,一共是5个9,五九四十五,所以等于45。
  师:你真会动脑筋,你怎么能很快算出五九四十五呢?    生13:我妈妈教过我乘法口诀。
  师:你真爱学习,这个方法很巧,但只用于一些特殊的题目。
  师:同学们,你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以后大家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三)应用升华
  1.师:下面,你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黑板上这几道题。   
  2.出示课本“发新书”情境图,让学生明白主题图的意思后,师问:“大家估计一下每人一本,40本书够吗?你怎么想的?”
  生:够,因为19接近20,18也接近20,20+20=40,所以够。(然后让学生通过计算进行验证。)
  3.出示课本53页第3题“我们去春游”情境图,首先让学生明白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估算,然后鼓励学生进行尝试和探索,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的能力。 更多免费教案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www.lspjy.com 分站www.fydaxue.com
〖教学反思〗 从课堂教学的实践看,本课的总体效果良好,体现了算法多样化,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较好地体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下面几点感触较深。1.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时空,还学生自主,学生的创造力将不可限量。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把探究的权利真正还给学生后,学生的表现会让你大吃一惊。放手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解决18+27到底得几,学生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究其原因,就是学习变成了自己的事,学得更主动,潜能得到了更好地发挥。    2.要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效地交流。在合作学习中仅仅充分交流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彼此沟通和相互理解。教师应该不仅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方法,而且要引导相互间的理解;不仅让学生了解方法的多样性,而且让学生理解方法的合理性,培养优化意识。比如在课堂中用“谁听懂他的意思了?能解释一下吗?”“与他的方法差不多的还有吗?”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进行比较、分析,在比较中深化理解,让他们真正达到成果共享的目的。只有通过不断地进行比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和碰撞,才有可能引导学生不断调整并优化自己的计算方法,达到熟练灵活地计算的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0:42:00 | 只看该作者
5.4 练习五(3课时)
教学目标:继续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增强估算意识。通过游戏加强进位加法的计算练习。在游戏中注意学生的逆向思维的培养。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计算前先估算。通过游戏和开放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利用找朋友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看清图意:每一个小动物旁边都有一个算式,算出得数,得数相同的小动物就是朋友。
学生独立计算,根据得数连线。
讨论交流:谁和谁是朋友?为什么小狗、小鹿和小松鼠三个小动物是朋友?
54页第一题:
从表中能知道什么?
请同学们估计一下哪个年级的人数较多。
独立算出每个年级的人数,填在表里。
小熊每天走多远:
小组学习:从图中找到小熊的家,说一说小熊上学走的路线。
算一算小熊上学要走多远?
讨论算法。
第二课时:
一、基本练习:
独立做P55—4,再说一说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
师生共同纠正错题,并对有困难的同学加以辅导。
二、接力赛: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接力赛,使学生在紧张有趣的情境中巩固新知,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做题的好习惯。
三、发散思维题:淘气套圈。
1、弄清题意:淘气套中某一个圈,就能得到相应的分数,几次分数相加,就是总分数。
现在淘气套中了两个,共得了42分,他套中的可能是哪两个?
组织同学共同讨论,估算。
小组交流:有4种情况:35分和7分、15分和27分、13分和29分、24分和18分。并把思考过程说一说。
教师指导:估算时先看个位,哪两个数相加得2或12;再看十位,哪两个数相加得4或3,这两个数相加就得42。
课后和家人或同学也玩一玩这样的游戏,并记录下来。





第三课时:
P56—7。
1、使学生明白问题的含义。2、同学讨论:能把这些杯子全装在盒子里吗?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需先算什么?
3、交流自己的想法。
找规律填数:(P56—8)
1、学生独立尝试。2、让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发现规律:
交流:
第一个正方形横行相邻两数之间相差1,竖行相邻两数之间相差10。
第二个正方形,横行两数之间相差10,竖行相邻两数之间相差1。
游戏:投沙包。可以带同学到操场做这个游戏,亲身体验。
1、小组同学赛出结果,并做记录。2、回答问题:小丽投的米数有可能是10米、11米、12米、13米、14米、学生只要说出一个就可以。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思考题:1、让学生看懂图意。2、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3、本题具有开放性,有多种答案。
数学游戏。





5.5小小图书馆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2.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继续发展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自主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并在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获取信息——引发问题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去图书馆吗?为什么?
  生:喜欢,因为去图书馆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可以长见识……
  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图书馆看书,高兴吗?你们喜欢看什么书?
  生1:我喜欢看连环画。 生2:我喜欢看故事书。  生3:我喜欢看有关计算机的书。  ……
  学生边说,教师边贴出书的图片(图片为双层、可打开,内附相关的练习题),并根据学生喜欢的书名当场写在图片上。



  师:我们先看看图书馆里有关这几种图书的信息,好吗?
  (师呈现信息表格并根据学生所喜欢的书当场写在表格内。)


          连环画        故事书        计算机书
原有        33本        25本        46本
借走        7本        8本        9本

  (评析 让学生成为创设情境的一分子,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与注意,进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欲望。)
2.获取信息——引发问题
  师:从这幅表格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生1:图书馆原有连环画33本,借走7本;原有故事书25本,借走8本;原有计算机书46本,借走9本。
  师:说得真完整。(面向全体)根据获得的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减法问题呢?
  (评析 注重语言习惯的培养。继续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限制提问范围,因为要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单只是让学生面对情境提出问题,更深入的是在活动中进行质疑、交流,如此限制提问范围,避免偏离主题的现象,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来保证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互动。)
  生2:连环画借走7本之后还剩多少本?
  (师将此问题书写在黑板上。)
  师:谁能解决生2的问题?
(二)探究——合作——交流
  1.探究——合作
  生:我用算式解决 33-7=26。
  师:你连得多少都计算出来了,真棒!其他的同学不要着急,下面的时间留给你们,你可以利用手中的学具,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33-7等于多少,开始吧。
  (生开始独立动手操作、解决问题,部分学生问题解决后主动寻找伙伴进行交流。)
  (评析 交流的前提是必须经过独立思考,即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应该有独立思考的意识。)
  2.交流(学生边说教师边把学生的方法有序地呈现在黑板上。)
  师:33-7等于多少?  生:(齐答)等于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0:42:00 | 只看该作者
  师:谁来说说你或者你和伙伴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评析 不强调必须是以自己或小组的身份来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讲出在探讨过程中的真实想法。)  生1:我是口算出来的,13-7=6再用20+6=26。
  师:谁用的也是这种方法?谁能再讲一讲?
  生2:我是用小棒解决的,我先拿出三捆零三根,然后打开一捆,用打开的10根减去7根,还剩下20+6=26根。
  生3:他的方法用算式表示是这样的10-7=3,23+3=26。 (班里响起掌声!)
  生4:我是用竖式解决的。
  师:请把你的方法写在黑板上,好吗?(生4把竖式写在黑板上的同时其他学生继续汇报。)
  生5:我和我的伙伴是用计数器解决的。先在个位拨3个珠子表示3个一,十位上拨3个珠子表示3个十,先去掉1个十,应该减7个一,多减了3个,再在个位上补3个珠子,最后等于26。
  师:请你的合作伙伴再给大家讲一讲好吗?(请伙伴再讲一遍。)
(评析 “谁能再讲一讲,请你的合作伙伴再给小朋友们讲一讲好吗”,这样邀请其他同学重复方法的过程,既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倾听的能力,又避免水过地皮湿的结果,使他们的见解能够被班内更多的成员理解并表述出来。)
  师:对于他们的方法你想说什么?  生1:他们的方法挺合理。
生2:我也可以用算式把这种方法表示出来 。33-7把7看成10,33-10=23多减了3个一,再用23+3就等于26。
  (班里再一次响起掌声!学生的评价是这名学生讲得准确、清楚。)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生4的方法。
师:(好奇地用手指着“?”)这是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
                        3  3
                     -     7
                       __________         
                        2  6
生4:“?”叫作退位点,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出1个十,就用“?”表示,退走1个十,到个位就是10个一,10个一加原来的3个一,得出13个一。13减7等于6……
  生3:我也想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十位上从3变成2了呢?
  (评析 教师提出的问题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在教师的问题基础之上,也在对学生提问题。提出“为什么十位上从3变成了2”,而这正是退位减法的关键,此时此刻它已经变成学生内心渴望解决的一个问题,一种发自内心的需求。)  
  生4:因为十位退走1个十给了个位,3个十还剩下2个十,所以十位上写2。
  生3:谢谢你的讲解,我很满意 。
  生4:不客气!
  师:请同学们拿出竖式纸,自己试着用竖式的方法再计算一遍,看看我们刚才口算的结果对不对。(生用竖式计算并检查。)
  师:还有哪位同学愿意发表意见?
  生6:(骄傲地)我们小组里出现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先把7分成3和4,用33-3=30,再用30-4=26;第二种方法是想加算减:想几加7等于33,26加7等于33,所以33-7=26。
  师:你们认为他汇报得怎么样?   生:他汇报得很有条理,而且能代表小组发言。
  (评析 从生1汇报开始多次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学生之间就很容易公开、真诚地对他人表达欣赏之情。正确的评价不仅使学生相互之间更加亲密,加深彼此之间的信任感,更使相互间感到合作愉快。)
  师:你说得很对,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向他学习。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方法……
  (正当教师要继续进行时,又有一名同学的小手高高举起。)
  师:(有感情地)你还想说?!  生7:(干脆地、大声地)想!
  师:好,那你说吧,(面向全体)让我们一起听一听……  生7:33-7我用7-3=4…
其他学生:(着急)不对,他的方法有问题,不能看3减7减不开就用7减3……  (生7开始犹豫,并停止发言。)
师:(皱眉加手势,把手放到耳边)大家别着急,我们应该先听完这位同学的发言,再进行评价,好吗?请生7继续说你的想法。  生7:33-7我先用7-3=4,还差4个没减,就用30-4等于26。  (“哇……”班内一阵惊呼。)
  师:(露出笑容)现在你们想说什么吗?  生8:他的方法也行得通。  生9:他的方法真有创造性……
  (评析 耐心地等待和平易近人的态度能更有效地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发表意见。)
  (评析 多样化的算法还需要合理优化,优化的实践者应该是学生,优化的过程也应该是有学生自身特色的。)
(三)巩固——反思
师:根据图书馆提供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减法问题吗?
  生1:故事书借走8本后还剩多少本?  生2:计算机书借走9本后还剩多少本?
  师:请你选择一道题,并用你喜欢的方法自己解决。有什么问题先自己想办法,也可以找同学或老师帮忙,开始吧。 (生解决这两道问题并进行交流。)
交流结果:每人能收获一种方法解决“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问题”,并得出故事书还剩17本、计算机书还剩37本。
(四)回映主情境——拓展练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0:42:00 | 只看该作者
  师: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这三种书还剩多少本了,因为剩的书有限,我们每个人先选一种书看,看过之后同学之间可以交换,好吗?你们想看哪本书?  (学生兴奋起来,争先恐后告诉老师自己想看哪本书,教师组织好学生后,按照每个人的要求发给学生想看的“书”(准备好的图片)。)
 (评析 每种书打开后是不同的练习题,学生在这种情境下完成练习既新鲜又兴奋还很认真。这样安排让小小图书馆的主情境更加完整。)
  1.“连环画”呈现的题目是:森林里有三棵大树得了病,请你当小大夫帮帮它们。


 (五)呈现课题——总结——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生: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师板书)。
  师: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可以小结一下自己或班内同学的表现。
〖教学反思〗 随着与新课程的共同成长,我有了更多的了解、认识和想法……  我希望创设一个开放的课堂氛围,所以课的一开始我就给学生呈现一个不完整的情境,富有创意地写上学生自己喜欢的书名,学生的兴奋以及积极参与的效果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想。可见,让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与注意,进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我希望创设一个民主的课堂氛围,所以我尽可能摒弃自己的权威意识,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唱主角,但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的关注不够,这一方面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  我想创设一个互相接纳、欣赏的课堂氛围,所以我和我的学生一同去学会耐心地等待、倾听及正确地评价他人的发言,我认为大家能以一种相互尊重的、清晰的以及有见解的方式来直接交换彼此的看法,会更有助于建立相互间的信任、愉快地合作。





5.6 练习六(2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练习所学的知识。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3、通过解决购买生活用品问题,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尝到解决生活问题乐。
教学重点:巩固两位数的加减法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想一想、算一算:10-7=   13-5=  100-1=    30-7=   23-5=  100-2=   50-7=   33-5=  100-3=
1、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2、观察,发现三个算式之间的联系,寻找简便算法。
3、你能根据每一组算式的特点再说出几个算式吗?如:60-7、70-7、43-5、53-5、100-4、100-5等。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60页第2题。
小比赛:
60页第3题,理解题意。
看谁的数字加工机运行的快。
四、小组学习:购书。1、明确每本书的价钱。2、说一说你们小组要买那些书,需要多少钱。3、回答问题:笑笑有8元钱,要买一本《童话故事》,还差多少钱?4、还能提出那些问题,怎样解答?
实践活动:用自己的零用钱,到书店买一本你最喜欢的书。






第二课时:
一、看一看、填一填:
24,31,38,—,52,—,—;69,62,—,48,—,—,27。
让学生先找规律,再独立填写。学生有困难,教师加以指导。
小组同学计算比赛:谁先过河。对获胜的同学给予奖励,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发现问题,集体讨论解决。
三、购物:妈妈用40元钱可以买什么?
1、明确每种商品的价钱。2、小组讨论:你想让妈妈买什么?用40元钱能买到吗?
   买哪两种,钱有剩余?估计能剩多少?  买哪两种,钱不够?估计还差多少?
四、实践活动:有多少本书?
1、小组同学互相了解有多少本书。2、填表,并算出两个同学一共有多少本。3、交流:都是什么书?你认为那些书最有趣?可以互相借阅。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





5.7 跳绳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初步发展估算意识。2.锻炼学生的观察比较、口头表达、交流参与和应变能力。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竞争意识及团结合作精神。
〖课堂实录〗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喜欢。)那么我们这节课就到室外去举行一次跳绳比赛好吗?(学生欢呼雀跃。)
  师:到室外去之前,你们先估计一下自己一次能跳多少下?比谁跳得多,比谁跳得少?
  生1:我平时一次能跳70多下,没人超过我。  生2:我肯定比小红多。
  小红:那不一定,我肯定比你跳得多。  (学生七嘴八舌……大多数都认为自己比别人跳得多。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学生跃跃欲试,想显示一下自己比别人强。)
  师:好,既然大家都不服气,那么请每位同学数清自己一次跳的下数,再好好比一比,到底比谁多,比谁少,多多少,少多少,好吗?
(二)探索新知
  师:刚才同学们都显示了自己跳绳的本领,都很棒,下面请同学们报数说出“多多少”或“少多少”。
  生1:我跳了45下,小明跳了40下,我比他多5下。  生2:我跳了50下,小华跳了54下,我比她少4下。
  ……
 教师边听边有选择地板书几名学生的跳绳数。

小东        小红        小亮
62        48        70
  师:请一位同学说说小东比小红多跳多少下?
  生:小东比小红多……?(吱吱唔唔,摸着头说不出来,很多学生都在说多……互相议论后有学生站起来。)
  生1:小东比小红多14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0:42:00 | 只看该作者
  师:你算得真快,能说说算法吗?  生1:我用62-40=22,22-8=14。(教师鼓掌,学生跟着鼓掌。)
  生2:我也算出来了,是14下。
  师:你能说说算法吗?  生2:我是在48的基础上数的,数一下打一点共14点,即14下。
  师:这也是一种方法。  生3:这种方法太呆板,假如遇到几百几千的数,既费时又易出错。
  师:你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生3:(不好意思地笑一笑)还没有。  生4:我也是数出来的,但不是一个一个地数。48数2下成为50,62-50=12,12+2=14。
  师:这种数法不错,运用了“凑十法”。(教师边表扬边板书。)  生5:跟前面一样列竖式计算。
  师:好,列列看。
  板书:
                              6   2
                           -  4   8
                             _________
  怎样减?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同学自动分成组进行热烈的争论。)
  生6:2减去8不够减,向十位借一,个位就变成12,十位变成5,12-8=4,50-40=10,10+4=14。
  板书:
                               ?
                             6   2
                           - 4   8
                             ________
                               1   4
  师:说得不错,这种竖式通过“借十法”来算既方便又快,请同学们再用这种方法算一算“小亮比小东多跳多少下”,“小红比小亮少跳多少下”。
  (学生自由练习开始找这个、找那个比多比少,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三)巩固练习
  卖商品
  1.师: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今天小白兔想请大家帮个忙,小兔妈妈出远门了,小白兔照看商店,几位客人来买东西(电脑演
示收的钱数及商品价格,轮换出示任一种商品),应找多少钱?
  2.学生计算抢答。 (把所学的知识向实际生活延伸,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
(四)总结延伸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自己认为自己表现得怎么样?不服气的,下课再比一比。 (让学生有“课虽止,趣尤浓”之感。)
〖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组织上充分利用学生爱动好玩的天性,抓住其心理特征,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树立自信心。为了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巧妙地布置数跳绳的次数及谁多谁少,自然地引入本课内容。这样学生兴趣高,下面的教学自然就容易多了。怎样使学生想算理、找方法,充分发挥其潜能呢?出于这样的考虑,我进行新的教学实验,充分利用学生的天性——好动好玩的特性,让他们根据自己收集的实际数据,在“玩”中来比多比少,然后教师收集与教学有关的数据,请他们帮忙算,以显示其聪明才智,挖掘潜力,充分利用学生的“玩”来达到教学目的,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这种轻松自在的“玩”中互相探讨,相互启发,得出算理,掌握多种计算技巧。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又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使他们的潜能被唤醒,内在的个性得到展示,发展了推理能力、想像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展现,教室里有一种热烈的交流氛围,而这一切都与“比”有关。在“比”的过程中,面对生2的“笨方法”,教师不武断否决,而是让其他同学在比较的基础上让他明白简便方法。正是这样,学生讨论的气氛高涨,个个都抢着说,急着找方法。整个过程教师不作过多干预,也不让学生坐在凳子上沉思默
想,而是他们自己“玩”、自己“比”,试想在这种“玩”中谁能说他们没有“思考”呢?同时还尽可能让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把时间真正地还给学生。从侧面还可以看出,学生的数学知识是通过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而这一点恰恰是教师在引导学生“玩”的基础上建立的,改变了以往的“教室安静、学生坐好、教师讲好”的教学模式,在这里学生是主体,他们自由地“比”“争”。在这种热烈的氛围中,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今后自编应用题或应用题补条件填问题的教学埋下很好的伏笔。因此,在“玩”中学数学,既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又能发展其思维,也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我认为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学方式。





5.8 练习七(3课时)
教学目标:1、巩固学生的两位数加减法计算。2、借助情境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解答数学问题。3、通过判断、估算来锻炼学生的灵活思维。
教学重点: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P64—1:1、让学生独立计算。2、小组同学互相检查对错。3、发现问题,集体讨论解决。
P64—2:1、让学生观察,找出错误原因。2、改正。
P64—4:1、讲小松鼠吃松果的故事。2、提出问题:小松鼠吃了25个,还剩17个,原来有多少个?
3、小组讨论:怎样解决?   用什么方法计算?4、你们能编出这样的问题吗?
P64—5:1、学生独立做。2、集体订正。
P64—3:
独立完成。
第二课时:
P65—6:年龄问题:
1、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能说出你是哪一年出生的吗?你今年几岁了?你出生的时候,你的妈妈多少岁,你知道吗?今年妈妈多少岁?2.同学之间说一说。并弄清过一年,每人都长一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0: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答书中的问题:象妈妈多少岁?[只要学生能够列出算式,说明自己的想法就可以。]
二、P65—7:
1、让学生观察图,理解题意。2、说一说题目的含义。3、估计小黄可能有多高,并说出自己的想法。4、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
三、画出跷跷板。
1、回想我们玩跷跷板的情形,跷跷板为什么会一面高,一面低呢?2、谁能说出书中两只小熊玩的情形吗?
3、看懂题意。4、学生独立尝试完成。5、汇报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可以先计算,也可以根据两个算式的特点来判断,或者用估算的方法来判断。
第三课时:
一、购物:
1、通过看图,了解每一种玩具的价钱。2、讨论:小淘气拿20元钱能买哪些玩具?3、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小组活动:你用20元钱想买什么?花了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四个人一组,每人模仿依次小淘气来买玩具,其他同学做售货员。
二、猜猜我是谁:这是一道逆向思维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1、让学生看懂题意。2、学生可用不同的方法说出得数。3、引导学生进行验证,交流。
三、把得数排一排:
1、先算出得数。2、再进行比较。也可用估算的方法比较。3、填方框,再检验。
四、数学游戏:火星探险。1、对学生讲清游戏的规则,帮助同学扫清语言的障碍。2、组织活动。





5.9 小小运动会
〖教学目标〗 1.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能利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加强对图形的认识,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争取门票,参观运动会(口算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运动会吗?今天,老师就想带你们去看看动物们的运动会,不过在去之前,你们要先过一关,即争取拿到门票才可以参加。
  口算:
  32-8 45-15 63+8 5+29 18-9  25+7 8+36 34-9 55+45 34+18
  (口算之后,请学生讲一讲计算100以内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用争取门票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激发他们的兴趣。)
(二)活动二:观看开幕式,辨认图形
  师:同学们的口算真不错,还提出了要注意的地方,大家都顺利地拿到了门票,好,现在我们就去观看动物们的运动会吧!
  1. 出示动画的开幕式情境图:鞭炮声——小鸟、蜻蜓、蜜蜂组成的图案——动物运动员有序地进场。
  2.学生讲讲看到什么:蜻蜓围成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蜜蜂围成了一个圆形和一个长方形;兔子有18只,小狗有34只,松鼠有9只,猴子有27只。
  (模拟的开幕式情境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他们的目光是那么专注,看得那么认真,所以要他们回答看到什么时,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了。)
(三)活动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看得很认真,收集了很多信息,请你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解决,可以吗?
  1.小组合作
  以2人为一组进行合作:一人提问题并记录(贴图加字的方法),另一人解答(说算式并写算式)。5分时间,看哪一组合作得最好,提的问题多且又能
正确解答。
  2.展示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作出评价。)
  如:
  师小结:我们刚才从动物运动会的开幕式上辨认图形、提问题并解决问题,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同学们平时多留心、多看、多想,那么你的数学会学得很棒很棒。
(四)活动四:动手操作,设计奖杯
  师:你们看,动物们的比赛可起劲了,他们正在进行一些什么项目的比赛?
  生:小兔在赛跑,小狗在比赛跳绳,小猴在比赛爬树,松鼠在进行跳远比赛。
  师:那我们为他们加油,为他们设计奖杯,好吗?比比看,谁设计的奖杯最美。请同学们拿出信封中的图形,拼出一个你认为最美的奖杯,然后再涂上颜色。
  程序如下:
  设计奖杯(生独立完成)——展示交流(引导学生合理评价,并着重讲讲奖杯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五)活动五:比赛结束,安排乘车

  有两辆车,运动员够坐吗?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先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这些运动员怎样安排在两辆车内比较合理?然后汇报。
(六)活动六:小结收获,自我反思
〖教学反思〗 反思整节课的教与学,本节课有以下一些特点及问题。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本节课能够把活动课与复习课有机地整合,使学生能够在有趣的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来提问题、解决问题,并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得到内化。如:设计奖杯这一环节,看似美术课,其实里面包含着辨认图形及图形的运用等数学知识。正是由于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所以比较好地体现了本节课是数学的复习课,而不是其他科目的复习课。
  2.体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0:43:00 | 只看该作者
  本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线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不但有自己的观察思考,更有小组的合作探讨、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讨论中明白道理,在合作中享受成功,在交流中发展自我——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同时,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完善自我认知方式,从而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充分地发挥。如:这些运动员怎样安排在两辆车内比较合理?这个问题经过学生的讨论,他们的回答让你惊奇,“小狗和松鼠一辆车,猴子和兔子一辆车,车上空余的位置给它们放行李”。
  3.注重数学应用
  数学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会应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解决现实的问题,了解数学的价值。如设计奖杯、安排车辆等问题,都是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当然,本节课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与值得思考的地方。
  1.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方面是如何使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如:可以把“动物们的运动会”改为“学校学生自己的运动会”;另一方面是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一些知识整理与归纳的方法,潜移默化,掌握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
  2.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虽然本节课已经精心设计了小组的分工协作,如: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2人合作:一人提问题并记录,一人解答写算式,然后交换。但实施时,出现一些学生代替其他学生回答问题、做练习等现象。因此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如何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





六 购物
6.1买文具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观察与操作活动中认识人民币2.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3.培养学生把人民币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的意识,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4.培养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灵活性。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昨天,老师请你们到超市去调查一两件自己感兴趣的物品的价钱,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1:我调查到一瓶矿泉水的价钱是8角9分。  生2:一袋饼干是3元5角,一个练习本1元钱。
  生3:一条毛巾2元8角。  生4:一把牙刷3元9角。  生5:一个篮球45元。
  (评析 让学生在课前的调查活动中,积累一些初步的感性认识,为学习新知积累生活经验。)
  师:同学们调查得很全面!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师:(出示学具实物)它们是同学们学习时必不可少的帮手,我们要爱护它们!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价钱是多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一一出示价钱。)  生:一块橡皮1角钱,一把尺子8角钱……
  师:介绍得很清楚!那么,要买这些文具需要用什么购买呢?  生:钱!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买文具有关的知识。 (板书课题:买文具)
(二)师生互动,合作学习
  师:我们国家用来购物的钱币叫人民币,你还知道哪国钱币的名称?
  生1:美国的叫美元。 生2:英国的叫英镑。  生3:日本的叫日元。
  师:同学们的见识真广!看!这是老师收集的一些外国的钱币(边演示边介绍)这是哪国的钱币,叫什么?(电脑演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生:(异口同声)中国的人民币!
  (评析 教师通过展示自己收集的各国钱币,让学生开阔眼界。同时,水到渠成地引入对人民币的认识。)
 师:请你们将学具袋中的人民币分分类,并和同桌相互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  (学生独立操作,然后和同桌交流。)
  师: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1:我分成两类,一类是纸的,另一类是钢蹦儿。
  生2:我给他纠正一下,纸的叫纸币,钢蹦儿叫硬币。 
  师:(微笑)纠正得很好!(电脑演示此种分法)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3:我把几元的分一类,几角的分一类,几分的分一类,共三类。
  师:(电脑演示此分法)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计量单位。你能认出这些人民币是几元、几角、几分的吗?用什么方法辨认
  生1:(迫不及待地)我会认字,读人民币上的汉字就行了。比如(举起一张一元纸币指着)这两个字就是壹圆,所以它是1元钱。
  师:嗯!真不错!识字少的同学怎么辨认呢?  生2:我认识数字和元、角、分几个字,把数字和元、角、分连起来看就行了!
  师:(微笑)好极了!办法真不错!  生3:老师,我还可以用颜色和大小分辨。
  生4:你那样不太准确,2分钱和1角钱硬币就差不多大!我教你一个办法,人民币上有汉语拼音,可以用读拼音的方法来分辨!
  师:(带头鼓掌)哎呀!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可以选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分辨。我出示一些人民币,你们能准确认出它吗?(能!电脑演示
,学生抢答。)
  (评析 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不是一张白纸,教师巧妙地借助学生间的交流,学习新知。在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过程中,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多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及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时在交流中,互相倾听,逐渐让学生学会接纳、鉴赏、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识逐步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29 07: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