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1.观察物体(1)》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8 11:06: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观察物体(1)
一课时
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例1;练习十六第1、第2题。(教材第68、第70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形状。
2.知道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3.凭借动手操作,发展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
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具学具
熊猫玩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
如果学生知道,请一名学生讲给大家听;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简单地把故事内容介绍给大家。
师:你们说为什么故事中的每个人说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呢?
生:因为他们每个人摸到的都是大象身体的一部分,各不相同。
师:是啊,角度不同,结果也可能不相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学生喜欢的故事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学习的状态,初步感受新知识】
二 自主探究
出示熊猫玩具)这是什么?大家都知道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喜欢吗?
师:现在老师把熊猫放在讲桌上,请四个同学到讲台上来,分别站在熊猫的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
学生举手到前面来,按位置站好。
师: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大熊猫的前面,有黑眼圈,黑鼻子,四肢也是黑的,肚子是白的。
生2:我看到了大熊猫的后面,有黑尾巴,白色的背上有一圈黑色的毛。
生3:我看到了大熊猫的左面,只能看到它的左半边身子。
生4:我看到了大熊猫的右面,只能看到它的右半边身子。
师:他们说的你能听明白吗?老师想知道,这左边和右边有没有明显的区别呀?
生: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别。
师:你有什么办法让人一看就知道是熊猫的左面还是右面?
生:我们可以把大熊猫的左耳上系一个蝴蝶结,这样在左面的同学就能看到蝴蝶结,而右面的同学是看不到蝴蝶结的。
师:说得真棒!拿出你准备的玩具在小组里观察,看看你们的观察结果怎样。
学生在小组合作观察,交流观察结果。
师:现在请大家仔细看图,想一想:你知道这幅图中的图片是谁看到的吗?(课件出示教材第68页“做一做”图片)
学生观察后,交流明确:长头发的小女孩儿看到的是车头在右边的第三幅图;
梳小辫的小女孩儿看到的是车头在左边的第一幅图;
戴帽子的小男孩儿看到的是车头正面的第四幅图;
没戴帽子的小男孩儿看到的是车尾部的第二幅图。
师:同学们,经过刚才的观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亲自观察实物,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构建空间观念】
三 总结提升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观察的好孩子。大家能做到吗?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1)
观察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同。
  前面
  后面
  左面
  右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本节课以小学生喜爱的讲故事活动导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表明,学生对情境中的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导入的设计先声夺人,既帮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搭建认知平台,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主体参与,探究新知。
始终围绕“自主参与、深刻体验”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自主意识,从而主动地探索新知,同时要注重个性化教学方式。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连一连。

(考查知识点:观察物体;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
B类
连一连。

(考查知识点:观察物体;能力要求:能正确辨别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B类:

教材习题
第70页“练习十六”第1、第2题
1.大象的上面是小鸟拍的;大象的后面是小熊拍的;大象的侧面是袋鼠拍的;大象的正面是小猴子拍的。
2.① ③ 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07:1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