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这篇课文虽然写的是两千多年前有关政治改革的事,但是由于故事性强,语言比较浅显,便于学生自主阅读。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重点阅读商鞅立木取信这部分内容,弄懂商鞅为什么要在南门立木,开始人们对商鞅南门立木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商鞅是怎么做的等。进而理解商鞅南门立木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作用。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情。比如,读课文中描写人们看到商鞅南门立木的布告后的言行这部分时,要读出人们对商鞅的命令十分怀疑的语气,表达出人们对商鞅的做法不信任的态度。读商鞅向人们宣布的话语时,要把商鞅言而有信、说到做到、严格执法的精神表达出来。
3、注意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抓住关键的问题展开对话交流,教师相机的引导,点拨,把握教材的难点和重点。
7*狄仁杰公正护法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了唐代名相狄仁杰公正护法的故事,讴歌了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从高精神。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一代名相狄仁杰。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写狄仁杰公正护法。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狄仁杰位居宰相后,使国家安定巩固,深为武则天倚靠和器重。
编选这篇课文,目的是使学生在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同时,用心体会人物的情感与认识,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及表达方法。
设计理念: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应充分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文后面的提示要求,自主阅读,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或问题,展开对话交流,教师适当的点拨。注意引导学生用过去掌握的阅读方法,来学习本课。注意语言的积累和朗读的训练。在读中悟语,在读中悟情,在读中受到感染与熏陶。根据课文的特点,可采取演一演的方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狄仁杰怎样公正护法的,感悟狄仁杰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的内容,编写小剧本,再演一演。
3、帮助学生认识“庇、屠、辜、悯、悼”5个生字,读读记记“包庇、屠杀、无辜、怜悯、哀悼”及“明察善断、声名鹊起、推崇备至、犯颜直谏、手足无措、引以为戒、哀鸿遍野”等词语。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了解狄仁杰是怎样公正护法的。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严格执法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1、让学生查阅狄仁杰的资料。
2、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了解多少我国历史上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人物?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3、学生介绍狄仁杰的有关资料。
狄仁杰,生于隋大业三年,即607年(一说生于唐贞观四年,即630年),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字怀英。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封建政治家。应试明经科(唐代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从而步入仕途。从政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改任侍御史,历任宁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职。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
2、教师检测生字和词语。
●课件演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组词。
●认读词语“包庇、屠杀、无辜、怜悯、哀悼、刚正廉明、明察善断、声名鹊起、推崇备至、犯颜直谏、手足无措、引以为戒、哀鸿遍野”
●重点理解“刚正廉明、明察善断、犯颜直谏、哀鸿遍野”,让学生用“刚正廉明、明察善断”说话。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课文讲了唐代名相狄仁杰公正护法的故事,讴歌了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从高精神。)
5、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写的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一代名相狄仁杰。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写狄仁杰公正护法。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狄仁杰位居宰相后,使国家安定巩固,深为武则天倚靠和器重。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地印象?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1、交流印象。
【①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汇报:一是狄仁杰明察善断,循律准确,断案如神。如,“处理了大量案件,涉及一万七千多人,无论被判处有罪还是无罪,没有一个当事人不服的”。二是狄仁杰为了维护法律敢于犯言直谏。可以从三个事例中体会任务单情感与认识。②注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③注意引导学生读相关的语句。】
2、交流问题。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把握有价值的问题,切莫脱离文本,去解决无关紧要的的问题。对于学生的问题,能解决的要当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可以留下来,待下节课解决。】
四、置留问题,练习拓展
1、课文究竟是怎么写出狄仁杰是公正护法的?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2、出示作业和课外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