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套教学设计下载(第六册)

[复制链接]
5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2:42:00 | 只看该作者
1、指名分段朗读短文《大器只材》,要求读得通顺、连贯。
2、作者在这篇短文里告诉我们什么?
3、自读短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4、你喜欢这个小男孩吗?
5、说说你喜欢他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课时
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
一、复习,导入新课
背诵珍惜时间的格言。
二、能说会道——有趣的发现
1、教师读题目的要求。
2、本次的练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3、展示学生自己收集的照片、图片、资料等,在小组内归纳,分组,推选出发言代表。
4、各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发言,小组进行评价。
三、笔下生辉——写自己的发现
1、指名读题目,其余思考: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2、反馈思考情况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发言。
四、总结
五、写一写你的新发现。





              25 我不能忘记祖国
内容简析
   课文记叙了15岁的宋庆龄到美国留学时,在一次讨论历史方面问题的班会上,以自己对祖国的真挚情感有力地驳斥一位美国学生关于“……那些所谓的文明古国,特别是亚洲的中国,都被历史淘汰了……”的谬论,表达了宋庆龄对祖国的未来充满着信心,充满着理想和希望。课文故事内容具体、感人,语言优美、生动,学生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在感受语文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设计理念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自悟自得的过程。本设计力求避免教师繁琐的分析讲解,通过“读中悟,悟中赏,赏中读”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悟语言,提高阅读质量。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含义,读懂课文。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充分阅读,做到一边读一边想,抓住重点语句,结合课文体会句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学习“导语”,导入新课
   1、学生自学“导语”部分,说说从中了解到些什么?
   2、由“导语”下面的插图引入,让学生交流、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宋庆龄。
   3、揭示课题:我不能忘记祖国。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自由读课文,做到:
    (1)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感知字(词)义;
    (2)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读情况:
    (1)利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交流记住生字的好办法;
    (2)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错音,着重指导学生读好词句,把课文读通读顺;
    (3)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宋庆龄的什么故事?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思考:课文是怎样围绕“我不能忘记祖国”这一主题把文章写具体的?
    (2)画出宋庆龄说的两段话,多读几遍,看看从中读懂了什么,或者还有什么不懂的,把它写下来,准备和同学交流。
  三、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读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感悟词语的意思;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上的位置,互相提醒书写时应注意些什么;
   3、让学生说说哪些字较难写,有侧重点地指导书写:资、索、谓、洲、淘、雅、虑。
  四、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2、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回顾全文,提出讨论话题
   1、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
  二、组织讨论,赏读课文
   1、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同学之间互相倾听,互相补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指导学生赏读课文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重点围绕宋庆龄说的进行赏读指导:
    (1)从这两段话中,你知道了些什么?体会到了宋庆龄怎样的情感?
    (2)宋庆龄当时是怎样说这两段话的?结合理解课文有关语句,体会宋庆龄的外表与内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联系上下文,体会“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和“我不能忘记祖国,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理想和希望”这两句话的含义。
   3、结合学生的体会,指导感情朗读。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四、布置作业
   1、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空“词语花篮”上,或抄写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
   2、收集有关宋庆龄的故事、图片等,准备与别人交流。
 板书设计
25        我不能忘记祖国
                    热爱
          宋庆龄                中国
                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6    卢沟桥
内容简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2:42:00 | 只看该作者
   卢沟桥是一座闻名世界的桥梁,历史久远,设计科学,造型美观。同时,它是著名的“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是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本文作者通过朴实的语言,具体形象地介绍了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充满着骄傲和自豪的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不仅是在介绍卢沟桥,赞美卢沟桥,同时也是在赞美造桥的人,赞美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
  设计理念
   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层层深入,把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实践有机结合,把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感悟、品味结合起来,把发展语言和思维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及历史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体会、学习文章语言表达的方法;
   3、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汉字,结合课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插图)
   2、有关卢沟桥的图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围绕课题,初步感知
   1、揭示课题,板书:26卢沟桥
   2、展示、交流:你知道的有关卢沟桥的知识有多少?
   3、猜猜课文会从哪几方面写卢沟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
    (1)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
    (2)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3)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交流记住字形的好办法;
    (2)指名读课文,留意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3)交流: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3、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卢沟桥历史的悠久。
  四、读词写字
   1、读生字(词)卡片;
   2、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
   3、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好“宽”“检”“皇”“馆”等字。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书写练习;
   2、填写“词语花篮,积累词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卢沟桥郊区反抗平坦纪念馆完好无损姿态各异
   2、指名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
  二、合作学习,读懂课文
   1、自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每年7月7日,人们为什么都要在卢沟桥开展纪念活动?
   2、小组交流讨论,形成最佳答案。
   3、全班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细读思考:
    (1)课文是怎样写卢沟桥设计科学的?画出课文中的具体数字,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说说你是怎样读懂卢沟桥“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这句话的?你从中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3)这一段(第二自然段)段首的一句“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与后面讲的内容有什么联系?
   2、交流、品读
    (1)写卢沟桥设计科学,主要运用了数字表达的方法和举例说明的方法,体现了卢沟桥气魄的雄伟,设计的合理科学;
    (2)课文中“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一排比句写出了狮子形态之多之美,排比句后的“……”号,又说明了狮子的姿态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很多,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不愧是“美的奇观”。
    (3)“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概括了后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是这句话的具体说明,它们是总分关系。
  四、感情朗读,指导背诵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根据课后“指南针”中的提示,收集有关“七七事变”的资料。
板书设计
26        卢沟桥
                  设计科学
                  造型美观
                  完好无损                     独一无二
      闻名世界               姿态各异
                  石狮子     千姿百态
                             栩栩如生




27    古诗两首
内容简析
   本课两首古诗均为唐代边塞诗。《从军行》描绘了守边将士的艰苦生活和英勇戍边的胸怀,全诗格调悲壮,洋溢着将士们的英雄主义气概。《塞下曲》借用汉代李广将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勇敢机智、武艺高强、具有神力的边塞将军的威武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领的赞赏之情
 设计理念
   以学生的“学”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不断理解、感悟、体验、积累,教师则从中起指导、引导、诱导、辅导的作用,使学生自主、主动、生动地学习。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2:42:00 | 只看该作者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默写《塞下曲》。
 重点难点
   重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
   难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
   1、背诵学过的古诗,漫谈学习古诗的方法。
   2、揭示课题,板书:《从军行》《塞下曲》
   3、简介作者。
  二、初读古诗,引入意境
   1、教师范读,激发热情。
   2、自读,扫清障碍:
     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反复读,读正确,读熟,为理解古诗扫清障碍。
     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指名读,注意读出停顿。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找出重点字词,结合课后注释理解或请教老师、同学。
   2、借助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两首古诗的理解。
   3、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
  四、认认写写,正确识字
   1、交流记住生字的好办法,准确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书写。
  五、布置作业:熟读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读古诗,理解个别字词的意思。
   2、分别说说两首古诗所描写的内容。
  二、细读古诗,感悟意境
  (一)学习《从军行》
   1、出示课文挂图,教师感情朗读。
   2、出示问题,引导读、悟: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从中你有什么感受?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戍边将士的什么精神?
   3、指名读,体会诗情:假如你是作者王昌龄,你该怎样读才能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4、指导背诵。
  (二)学习《塞下曲》
   1、指名读,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夜、平明)
   2、自读思考:
    (1)结合插图,说说在“夜”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结合诗句想象:“平明”来到现场,将士们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心里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想?
   3、汇报交流,师相机把学生的理解、感悟引向深入。
   4、诵读古诗,体会边塞将军勇敢机智、武艺高强、具有神力的威武形象。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默写《塞下曲》。
   2、收集赞美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的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乌云      遮暗
从军行  战士      遥望     不破楼兰终不还
将士      百战
               
                            草惊
                 打猎情景   引弓
        塞下曲              寻白羽箭
                 寻找猎物    在棱角中





28*   民族英雄戚继光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戚继光是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他不但作战英勇,而且很有智谋。
   2、认识“盗、浙、廷、腐、训、律、谋、趁、患”9个生字,理解“民族英雄、海盗、倭寇、朝廷、腐败、训练、身先士卒、趁机、智谋、倭患”等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自学能力。
   2、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的哪些民族英雄?我国明朝,就有一位抗日的民族英雄(生:戚继光)。[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课文。
   1.自读课文,自学思考。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并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自己思考或查字典后,仍不理解的词句意思,课文内容,用笔画标注出来。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读书,全班质疑。(题目为什么写“民族英雄”?戚继光为什么组建、训练“戚家军”?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儿看出他作战英勇、很有智谋?)
  (三)小组交流,检查自学。
   1.轮流读文,读准字音。
   2.提出疑问,交流大意。
  (四)全班讨论,检查自学。
   1.轮流读书,了解全文。
   2.讨论问题,解决疑问。
     师: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哪个小组想发言,帮同学解决难题?
    (1)为何题目用“民族英雄”。
    (2)戚继光为什么组建、训练“戚家军”?
    (3)从哪儿看出他作战英勇、很有智谋?
  (五)复习巩固,拓展知识。
   1.复习巩固生字。生当小老师,把自己认为难读、难写、难记的字词提问,指名让其他学生回答。
   2.交流课外资料。
板书设计:            
 作战勇敢
      28*民族英雄戚继光
         抗击倭寇     很有智谋
 







语文百花园七
内容简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2:42: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百花园七”的五个栏目共安排了七项内容。“语海畅游”安排了两项,一是“汉字真有趣”,二是补充句子的练习。“积少成多”要求读、背爱国名言和积累带有“国”字的成语,使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阅读平台”要求阅读的短文是《小英雄于连》,讲的是在敌人的炸药即将炸毁布鲁塞尔这座城市的时候,小男孩于连急中生智,撒尿浇灭导火索,保住了布鲁塞尔城的感人故事。“能说会道”栏目紧密结合本单元课文故事性强的特点,设计了让学生讲自己喜欢的故事的话题。“笔下生辉”安排了“写想象作文”的训练,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梦想写下来。
 设计理念
   以学生自主学习、互动交流为主线,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感悟语文,学习语文,发展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
 教学目标
   1、读“辨字歌”,掌握辨析同音形近字的方法,学习照样子补充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读背“爱国名言”和采集带有“国”字的成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阅读短文《小英雄于连》,理解于连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小男孩。
   4、通过故事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交际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5、通过习作训练,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自主、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再一次走进“语文百花园”,去采撷一朵朵知识的花朵、智慧的花朵。看看谁最聪明,收获最大。
  二、分项训练
  (一)“语海畅游”
   1、学习第一题(汉字真有趣)
    (1)出示同音形近字“宵”与“霄”,说说两个字的异同。(音相同,形相近,意不同。)
    (2)组词,在词语中发现两个字在使用上的不同,交流区别两个字的有效方法。
    (3)读《辨字歌》,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区别形近字的方法。)
   2、学习第二题(补充句子)
    (1)出示课文中的两个句子,学生读、思、议:每个句子分别讲了几层意思?用什么词语把这几层意思连在了一起?几层意思之间产生了怎样的联系?(如第一句话讲了“戚继光作战英勇”和“戚继光很有智谋”两层意思,用上了“不但……而且……”这个关联词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
    (2)学生在补充完整课本上句子的基础上,用带点的词语口头造句。
  二、“积少成多”
   1、学习第一题(读读背背)
    (1)出示课本上的爱国名言,指名读,做到读正确、通顺、流利。
    (2)交流自己知道的或收集到的有关三位名人的信息,谈谈自己对三句名言的感受和理解。
    (3)熟读成诵。
   2、学习第二题(我的采集本)
    (1)读课本上的六个带有“国”字的成语,查阅工具书,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它们的理解。
    (2)比一比,赛一赛:哪个小组写出带有“国”字的成语最多?
    (3)交流对所写成语的理解。
    (4)把带有“国”字的成语抄写在自己的采集本上。
  三、“阅读平台”——阅读短《小英雄于连》
    (1)自由轻声读短文,想想短文主要讲什么?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
    (2)默读思考:人们为什么给于连塑了一座铜像?于连是个怎样的小男孩?
    (3)再读短文,看看短文有几个自然段,每段写什么?几个自然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能说会道”——讲自己喜欢的故事。
    (课前准备:收集自己喜欢的故事,做好在班级里讲故事的准备。)
  一、回忆自己准备讲的故事,试着轻声讲一讲。
  二、在小组里讲自己喜欢的故事,要求:
   1、讲故事时要用普通话把故事讲清楚,注意把自己喜欢的地方讲具体些;
   2、听讲故事时要认真,注意把自己的疑问或补充提出来,与别人交流;
   3、在每一个组员都讲完的基础上,评选出小组最佳故事能手,大家帮他(她)出谋献策,把故事讲好,代表小组参加全班比赛。
  三、举办班级故事会:
   1、小组代表讲故事,全班听、评;
   2、全班议论,评出班级“故事大王”。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笔下生辉”——写想像作文
  一、启发谈话,引发思考
   1、读课本上的提示语,说说什么是“梦想”。(自己渴望实现的愿望)
   2、自己有什么梦想?最渴望实现的是什么?
   3、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最大梦想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个梦想?假如梦想成真,后果会是怎样的?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把梦想说具体、清楚。
  二、提出要求,指导习作
   1、提出习作要求:
    (1)大胆想像,把你的最大梦想及梦想的由来,梦想成真后的奇迹等表达出来;
    (2)写得新奇、生动、有趣,让别人喜欢看;
    (3)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2、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2:43:00 | 只看该作者
   3、小组互动评一评:组员之间互阅,互相品一品,评一评,看看哪个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说具体。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三、动手办墙报展,互相交流美好的梦想。



 29 清明节的由来
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关于清明节由来的传说,讲的是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相传,晋文公重耳流亡期间,随臣介子推,在重耳饿得头昏眼花时,割肉奉君。他护主救国的举动,感动了晋文公。后来重耳当上了国君,不忘此事,想封他为官报答他。介子推一一回绝,为避当官,他躲进深山。晋文公想逼他出来,放火烧山。介子推宁可焚于柳下,也不接受恩惠。他不图富贵,不居功劳的精神,激励着晋文公执政清明,完成治国安邦的大业。日后,晋文公怀念他,定他忌日的第二天为清明节。百姓安居乐业,也十分怀念介子推。因此,每逢清明节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来纪念他。慢慢地清明节成为我国的传统节日。
   本文语言朴实,故事曲折,引人入胜,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好素材。
   课文配有二幅插图:第一幅展示的是介子推割肉奉君,重耳深受感动的场景;第二幅展示的是清明节这一天,晋文公在“清明柳”前祭奠介子推的场景。这二幅图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重点,理解课文。
 设计理念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本课设计将从问题入手。只有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以此为抓手,解词析句,探究问题,才能深入地理解课文,从而达到知识、能力、情感共同提升的目标。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或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习并理解本课生字词,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字词的兴趣及能力。
   2、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学生反复默读,深入地理解课文,使学生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感受并崇尚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
 重点难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清明”的含义.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调动积累,引起阅读期待。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29课,老师板书课题。
   2、谁愿意把你知道的有关”清明节”的信息说一说,与大家一起分享。
   3、大家对清明节是怎样来的;清明节是什么样的节;清明节有哪些习俗等有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谁能再谈一谈你对“清明”一词的理解?
    小结:大家对“清明”一词有了初步的理解。我相信,待我们深入地学习课文后,你对这个词会有更深刻地理解。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文本。
   1、自读课文。
     要求:①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更多免费教案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www.lspjy.com 分站www.fydaxue.com
        ②利用工具书,查出解释,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传统、流亡、感人肺腑、狼吞虎咽、郑重、治国安邦、清明、念着、荒山野岭、恸哭、寒食节、祭奠、鞭策、座右铭、井井有条、安居乐业、不居功劳、不图富贵)
        ③把课文多读几遍,达到读通、读顺、读熟的目标。
   2、检查自读的情况。
    ①同桌互读互查,检查生字词及读书的情况。
    ②师生借助字卡,认读生字词。
    ③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其他同学思考,课文主要讲什么?
    ④师生讨论、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 质疑问难,理清思路,培养问题意识。
   1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及内容,或提出有利于深入理解课文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分三个层次解决。简单问题学生相互提示解决;与课文联系紧密的重点、难点问题留在学课文中解决;其他问题,引导学生利用课外资源、或课余时间讨论解决)
   2梳理、归纳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①清明节是怎样来的?
    ②清明节是纪念谁的,纪念什么? 
   3、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解决“清明节是怎样来的”问题。
    ①组织自读,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
     学情预设:或用在书上分段标画的方法;或通过示意图来表示故事主要人物的人、事、物之间的关系;或通过读书看插图,提示重点的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
    ②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清明节的由来”的问题并用示意图表示。
     清明节的由来怎样来的百姓纪念的习俗沿袭而来为什么介子推不居功劳不图富贵怎么知道的晋文公定“清明节”为什么见“清明柳”就像见到介子推二者之间的联系晋文公烧山,逼介子推做官,介子推焚于柳下为什么报答介子推割肉奉君之恩为什么流亡时,割肉奉君,愿主公常清明
    ③各组代表展示并介绍探究成果。
  四、理解割肉奉君的意义。
   ①出示春秋战国的地图,简介当时各国征战的历史背景。
   ②出示一代明君――晋文公的资料,讲述晋文公统一中原,成为春秋五霸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晋文公流亡的原因,及他做国君时治国的二大策略,认清晋文公使中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没有战乱,百姓安居乐业的现状,明白介子推割肉奉君的动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2:43:00 | 只看该作者
  五、再读课文,调动积累,理解“清明”内涵。

                第二课时
  一、指导读书,深入理解,品味“清明”内涵。
   1、读第一段,随机处理“传统节日”“感人肺腑”等词。
   2、(读2――8段)了解清明节传说,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①引导学生理解重耳为什么感动,边读边想象重耳饥饿难挨的情景。
    ②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好君臣的对话。重点理解介子推的话“做治国安邦的清明国君”。初步理解“清明”的内涵。(引导学生联系重耳流亡的背景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社会现实,谈出自己对“清明”的理解。可以理解为不做昏君,做个清正、廉明、勤政的国君。)
    ③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一一回绝”“放声恸哭”所表达的内容,认识介子推拒绝做官,不图回报的高风亮节。
    ④读读、议议,“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的意思,说说你对介子推的认识。(让学生在议论中感受到我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
    ⑤指导学生默读,注意“寒食节”与“清明节”纪念的内容有什么不同。想一想,晋文公下令定了二个节日,为什么只有“清明节”成为传统节日?这说明百姓崇尚什么,追求什么?
    ⑥联系“清明”前后的气候特征及自然景象,联系老柳树死而复活的样子,再体会“清明”的内涵。(“清明柳”既表示杨柳返青,万物鲜明的季节,又表示对介子推的怀念)
    ⑦默读课文,想一想,晋文公勤政清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与介子推有什么联系?对百姓有什么影响?说说百姓后来为什么自发地过清明节。理解“清明”的内涵。(表达百姓希望有一个政治有法度、有条理,百姓安居乐业社会)
   3、朗读全文,感受介子推爱国护主、不居功劳、不图富贵的精神及晋文公勤政清明、安邦治国的品质。

                 第三课时
  一、指导学生写字。
   1、注意易错的字,要写正确。
    ①“肺”字的笔顺。共8笔,最后一笔是竖,它穿过横、横折钩,一通到底,且直且长。
    ②“昏”“荒”二字不可多一点。
    ③“臣”字中间不是“口”。
   2、把字写好看。
    ①“邦”字,左右结构,左高右低。
    ②“荒”“策”“墓”上中下结构的字,要写紧凑,不可过长。
    ③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两边大小、位置。
    ④“鞭”左高窄右矮宽。
   3、学生书写练习。;
  二、小组交流。
   1说说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由来。
   2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和同学们交流。
  三、读“学习链接”,与同桌相互说一说清明节的第二种说法。
  四、小组讨论,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清明节的知识。
  五、美读课文,填写词语花篮。
  六、布置作业
    说说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由来。
  板书设计:
                  传统节日
不居功劳
清明节的由来  由来      不图富贵      崇高品质       
不愿做官
赤子之心



                     30 雪顿节上看赛牛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藏族人民过雪顿节赛牦牛时的欢乐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藏族人民过雪顿节赛牦牛时的欢乐心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根据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雪顿节”是什么节?赛牛是怎样的场面?)
  2.“雪顿节”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在藏语中,雪顿节的意思是“喝酸奶的节日”。一般在藏历7月初举行,为期3—5天。节日期间,藏族人民观看藏戏,同时举行游园活动,弹唱、歌舞、赛牛,尽情欢乐。
  今天,咱们就一起去欣赏一场别开生面的赛牦牛会。
  (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采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2.字音都读准了的同学把书立好就大声读课文。
  3.检查生字、生词掌握情况:
  按小组顺序带读生字生词。出现问题及时订正。
  谁愿意做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生字中复杂的字形,易错的字音,难理解的字义。
  测查
  读音:崭惨豁
  笔顺:砸骨
  分段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
  大家认得真好,有些字不但要求会认而且还要会写呢。
  指导写字
  1.上下结构的字:赏、牵、崭、不要写得过长。
  2.左右结构的字:脾、踢、嫩、不要写得过宽。
  3.“赏”字最后一笔是点;“牵”字第三笔也是点。
  4.“砸”最后一笔,“骨”第三笔都是竖折。
  (五)作业。
  生字、字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字卡,复习检查。
  (1)会认字(组词)。
  (2)会写字(说记字方法)。
  2.检查朗读。
  (二)自主研读,理解体味。
  1.出示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2:43:00 | 只看该作者
  (1)作者按什么顺序写一场赛牦牛的?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雪顿节赛牦牛会的哪些情景最有趣?哪些情景最让人揪心?画出有关语句。
  (3)读一读这些句子。
  2.组织交流
  重点体会、点拨
  板书: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
  (1)“荣耀”“节日盛装”“出征的勇士”的意思,说明什么?
  (2)主人的动作、牦牛往前冲的情景及“甩鞭声、砸地声、叫喊声”客人们的担心,写出了比赛场面的壮观、惊险、热烈。
  (3)“没有取得名次的骑手,也不介意”说明参赛者都有一个好心态,目的是图个好心情,跟着高兴。
  3.指导读
  读出藏族人民过雪顿节赛牦牛时的欢乐心情。
  (三)回归整体,深化“欢乐心情”
  1.有感情地读课文。
  2.汇报学习本课后的收获。如:思想方面、写作方面、有感情朗读等。
  (四)拓展延伸。
  1.通过让学生去想,去交流资料,激起学生对各民族传统节日的兴趣。
  2.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牦牛发怒奔跑及它与主人亲近的语句,读一读,并抄写下来。
  (五)布置作业
  查找、收集有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的资料。

  板书:
                 雪顿节上看赛牛
             比赛前 —— 比赛中 —— 比赛后
             节日盛装  惊险壮观  满意而归
 



31*   东郭先生和狼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不能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
   2、引导学生认识“欺、侮、岔、仁、涂、掩”6个生字,理解“欺侮、岔道、仁慈、糊涂、掩面、知书达理、积德行善、信以为真”词语。
   3、辅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表演剧本。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自学能力。
   2、理解词语意思,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古人为咱们留下了许多生动有趣,令人深思的寓言故事。今天大家一起学习(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东郭是人的姓,他是故事中虚构的人物。这篇课文是把寓言故事改编为了剧本。
   问:读了课题,你们想了解哪些内容?
 (二)自学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并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自己思考或查字典后,仍不理解的词句意思,课文内容,用笔画标注出来。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读书,交流成果。
    (1)学生先汇报自己找出的字音重点;读书时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最后,学生把自己找出的字形、字义难点,进行全班交流。
    (2)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3.默读思考:剧本中的事情经过是怎样的?
  (三)小组讨论,检查自学。
   1.轮流读文,读准字音。
   2.提出疑问,交流大意。
   (1)学生认真思考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帮助解决。同学说出答案后还要谈理由。
  (2)通过讨论,确定本合作小组的最佳“剧本事情经过”。
  (四)全班讨论,检查自学。
   1.指名读书,了解全文。
    (1)读书声音洪亮,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断好句。
    (2)读后,各合作小组派代表交流,本组商定的剧本中的事情经过。要求:按“先生救狼——狼要吃先生——老农设法打狼”的顺序讲。
    (3)全班交流,并评议。
   2.讨论问题,解决疑问。
     师:通过自学,同学们还有没有解决的难题吗?
     生提问,其他生帮助解答。
  (五)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自学提示:
    默读第一、二幕内容,边读边画出描写角色的语言、神态、动作的词句,体会他们是怎样的人,并做批注。
    个人自学,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1.生读书,并分析角色的语言、神态、动作的词句,体会他们是怎样的人。师打相应的语句。
   2.生体会朗读。
  (六)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2.把自己认为好的字词摘录在词语花篮或采集本上。
  (七)作业。
     朗读课文,并练习复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检查朗读。
   1.复习巩固。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字词,难写的字,生要说记字方法。
   2.检查朗读。指名一人一段。
(二)角色朗读,理解寓意。
   1.角色朗读。
    (1)生自由练读,读出三个角色对话的语气,注意体会剧本中的提示语和标点。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后小组评议。
    (3)指名分角色朗读,全班评议。
   2.理解寓意。
    师:我们学习了剧本,听了同学的朗读,你最喜欢哪个人物?最恨哪个人物?并说出理由。你想对东郭先生说些什么?
    生思考后,自由发言。
(三)表演课本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03: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