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639|回复: 4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下载(第十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1: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套资源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文字版可以直接观看,如果需要下载此套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下载(第十册)的附件,请直接拉到本帖子最后一页的最后一帖链接中下载DOC附件即可!如只是浏览参考一下该资源,则无需下载附件!

第一课:故乡的”水墨画”
海滨仲夏夜
第三课:草原即景
第四课:吐鲁番的葡萄沟
积累与运用(一)
第五课:生命的药方
第六课: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
第七课:儿子的创意
第八课:和太阳比赛早起
积累与运用(二)
第九课:献给守林人的女儿
第十课:我和乌丽娜
第十一课:天上的星星
第十二课:家乡的桥
积累与运用(三)
第十三课:毕升的梦想
第十四课:最佳的路径
第十五课:迟到的奖赏
第十六课:与时间赛跑
积累与运用(四)
第十七课:有趣的生命时钟
第十八课:送你一片绿荫更多免费教案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www.lspjy.com 分站www.fydaxue.com
第十九课:燃料的家庭
第二十课:采访周博士手记
积累与运用(五)
第二十一课:珍珠鸟
第二十二课: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二十三课:胡杨赞
第二十四课:到山下去看树
积累运用(六)
第二十五课:贺龙钓鱼
第二十五课:小兵张嘎
第二十七课:江姐
第二十八课:骄傲吧,祖国
积累与运用(七)
第二十九课:诗词两首
第三十课:围魏救赵
第三十一课:我爱你,中国汉字
三十二课:闻名中外的”三孔”
积累与运用(八)

课题
第一课:故乡的”水墨画”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有关段落,积累优美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与美丽,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音乐以配乐朗诵,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菱角的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以及江南水乡的各种资料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词语意思,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美丽,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有谁吃过菱角吗 能说说你的感觉吗 菱角那淡淡的清香会让你久久回味.那么,你见过满塘的菱叶吗 见过采菱人置身于碧水中快乐采摘的情景吗 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走进江南的水乡.
2.板书课题,齐读.
3.对课题质疑.
教师可选能突出主题的问题简单板书.
4.课文会怎样描写这幅水墨画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去学习课文.
二,粗读课文,疏通字词,感知大意
1.初读课文.
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快速地阅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出段的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出示小黑板(或卡片,课件等),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抽读,齐读,赛读.
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学生是否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齐读或挑战读)
4.初读交流.
读了课文,汇报: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 (注意:要将学生提出的不懂的地方进行梳理,归纳,并及时解决;若不能马上解决,可以简单板书,在后面的教学中相机处理.)
5.思考每段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深入研读课文,感受”水墨画”之美
1.引读第1段.
故乡的”水墨画”指的究竟是什么 课文把什么比做了”水墨画” 课文是怎么描述这幅”水墨画”的 (相机板书:散漫)
“散漫”一词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散漫:零零散散的,在文中是分散,不集中的意思,用在这儿非常准确,也很有意思,体现出了一种随意,自在的美.)
小结:一个个大大小小长满菱角的池塘零零散散地侧卧在村边地头.这是一种多么随意,自在的美呀!(板书:美)
2.品读2~4段.
(1)自由品读,探究”水墨画”的美.
(2)小组合作学习.
①交流探究所得.
②用喜欢的方式朗读.
(3)全班交流,共享资源.
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池塘的美的呢 用”“勾画出来.
作者按时间顺序描写了池塘的美.(初春,一过黄梅,临近中秋)
②随着时间的变化,池塘也慢慢变化着.
A.初春:池塘有什么变化呢 细小的菱叶疏疏朗朗地飘浮在碧水间.”疏疏朗朗”是什么意思
B.黄梅后黄梅指春末夏初梅子黄熟的一段时期.)池塘又有什么变化 菱叶涨满水面,挤得密密匝匝.(“涨满”“挤”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菱叶们长大了,整个池塘都是菱叶,显得很茂盛.”密密匝匝”可换词”密密层层”“密密麻麻”比较)
小花的数量也真不少!哪些词告诉了我们 (缀满,一丛丛)颜色也非常美丽,有白色的,有粉红色的,还有一缕缕的馨香呢!
池塘还是小动物们的乐园呢!红蜻蜓,花蝴蝶,小青蛇,青蛙,在菱盘上尽情嬉戏.
这是一种多么惬意的美呀!
C.临近中秋:穿着各色衣裙的采菱女开始采”头朝菱”(即第一批成熟的菱角),动作轻快熟练,划着扁舟,荡着水盆,穿行在绿色的”水巷”里.一只手”掀”,一只手”掐”,准确地写出了采菱女轻盈熟练的采菱动作.(板书:采菱)
③随着时间的变化,池塘也悄悄地变化着,呈现出不同的美.(相机板书:变化美)
④你们知道吗 在采菱时节,鲜嫩,清甜的菱角放进嘴里嚼一嚼,脆脆的,甜甜的,那美滋滋的感觉一直渗进心底.难怪孩子们迫不及待想尝一尝菱角的美味.(板书:品菱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1 顶1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1:13:00 | 只看该作者
“溢”“诱惑”突出了煮熟后的菱角四处飘香,让人嘴馋.家家户户煮菱角,剥菱角,扑鼻的香味飘出窗户,弥漫整个村庄.这是一幅多么温馨,诱人的画面呀!
⑤作者用简单的文字描绘出一个多么和谐,欢乐的场面呀!
3.品味第5段.
“徜徉”的意思是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而今,我吃着散发清香的菱角,又想起了故乡的”水墨画”,想象自己又加入采菱队伍,边采边品尝,这是一个多么惬意的场景呀!
师生合作朗读.(引读)
四,巩固拓展,升华情感
回归全文,体会作者感情.
1.配乐朗读全文,思考:你对故乡”水墨画”的总印象.
(故乡的”水墨画”独特,美丽.)
2.故乡的池塘独特,美丽在哪里
3.谈谈你的体会.
这篇课文让我们领略了江南水乡恬静,自然而不乏快乐的美景.是呀,故乡风景美丽迷人,童年生活幸福,快乐.
(相机板书:故乡美童年乐)
五,课堂练习
1.读课后第2题的两个句子,体会带点词的妙处.
2.抄写文中的叠词,自己再补写几个.
3.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菱角和江南水乡的资料.
4.我们的故乡有什么独特美丽的地方呢 小组议一议,再说一说,夸一夸我们的故乡.
修改意见
教学后记
课题
海滨仲夏夜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海滨仲夏夜独特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4.体会文中比喻句的意思和作用,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
教学准备
教师:选取几段优美的音乐,准备配乐朗诵;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作者,海滨,仲夏夜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大量的比喻句,抓住海滨仲夏夜的景色特点,体会作者对这神奇的大自然景色由衷的赞叹与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请见过大海的同学描述一下所见到的大海的景观.教师用深情的语言讲解:蔚蓝的波涛,金色的沙滩,雪白的浪花,翱翔的海鸥,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然而海滨的夜景其实更美,尤其是夏夜.下面就请著名作家峻青带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海滨仲夏夜的美景吧!(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释题.(海滨:地点.仲夏:古人以孟,仲,季分别指代第一,第二,第三,所以,仲即为第二的意思,而仲夏就是指夏天的第二个月,一般来说,是指七月份.)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 (夜)
3.简介作者.
4.课文介绍:《海滨仲夏夜》一文节选自散文集《秋色赋?海滨仲夏夜》.作者抓住夕阳落山不久,月到中天这段时间的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描绘了夏夜海滨特有的景色和劳动者闲适,欢愉的休憩场面,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运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词义)
2.检查:出示全文生字,开火车读,赛读.
3.分组读课文,注意正音.
4.读了课文,你对海滨仲夏夜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你能用几个词概括一下吗
三,再读课文,粗探课文结构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在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在书中圈画出关键词语,注意随着时间推移画面发生的变化.
1.第一组画面(1~3段)描绘了从夕阳落山不久到夜色加浓这段时间内海滨仲夏的景色.
2.第二组画面(4~10段):描绘了海滨幽美的夜色和在海滨沙滩上休憩,谈笑的人们.
小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作者观察点的不断移动,所见的景物也在不断地变化.作者按照时空的顺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景物是美好的,在美妙的景物中人们的生活是美好的,他们自在,舒畅.
四,研读课文,感受海滨之美
(一)研读课文1~3段,重点研究作者如何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准确再现景物特点;再进行词语的理解.
1.提问:1~3段,对海滨夏夜景色的描写,作者以哪些景物为主要观察对象 (相机板书:霞光启明星灯光)
2.作者对这三个景物进行描写时,运用了三个美妙的比喻句,请你从文中把它们找出来,并摘抄在笔记本上.
3.学生四人一组讨论:这三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讨论后全班交流.
提示: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抓住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
(1)比喻句: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
作用:作者以大海为背景,描绘了霞光的色彩和动态.把晚霞比作火焰,很形象,”火焰”一方面表现出晚霞的艳丽,另一方面表现出霞光随海浪摇曳,翻腾的形状,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
(2)比喻句: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瞩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作用: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启明星大和亮的特点.霞光逐渐变淡,天空变得清亮深蓝,突然显得高远,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这样高远辽阔的天空,不是高楼林立的城市夜空,也不是云层低垂的冬季的夜空,而恰恰是空旷地带的夏夜所特有的.在这广漠深蓝的天幕上,启明星的”光辉”就分外引人注目,作者用明灯来比喻,也就格外贴切.
(3)比喻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满天的星星互相辉映,煞是好看.
作用:第三段由星光引出对灯光的描绘,把静态的灯火写活了,把波浪上的晃动着,闪烁着的灯光比作流动着的珍珠,很形象,富于动感.
4.词语分析.
(1)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1:13:00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要用”燃烧”而不用”放射”或”映照” (用”燃烧”能给人以晚霞似火,烧得正旺的感觉,使语言增加形象感.)
(2)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
为什么要用”染”,而不用”映”“照” (用”染”字,便使霞光拟人化,因而十分生动地突出了”霞光”的作用.)
5.小结:一天一海,一静一动,互为映衬.让人读来自有一种自然美.(板书:自然美)
6.再指名朗读.要求: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朗读,使大家受到感染,进入美的意境中.
(二)研读4~10段.
1.请从4~10段再找几个比喻句,摘抄在笔记本上,并做简要分析.
(1)比喻句:愉快的笑声不时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就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浪花.
作用:把笑声比作浪花,表现笑声此起彼伏,源源不断.
(2)比喻句:月亮上来了.是一轮灿烂的满月.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
作用:灿烂的满月比作光辉四射的银盘,表现了满月又亮又圆的特点.(板书:月亮)
(3)比喻句: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作用:把波浪比作鱼鳞,表现了波浪的层次分明及闪闪发亮.
2.理解词语.
“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
为什么用”抚摸”,而不用”拍打”“冲刷” (用”抚摸”不仅让”海水”拟人化,使人产生一种亲切感,而且表现出”海水”微微波动的形态,与后面的”温柔”相照应.)
3.思考:作者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描写沙滩上景物的变化的 作者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了沙滩上的人
提示:
(1)先想一想写的是什么人
在各个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
(2)他们在怎样的环境中 心情怎么样
在软绵绵的沙滩上,沐着海风,望着夜空,尽情地说笑……
点拨:作者从描绘海滨仲夏夜自然景物的美进入到描绘海滨仲夏夜的生活美.
(3)教师归纳:这一部分,作者由景及人,从描绘海滨夏夜的自然美,进入到描绘海滨夏夜的生活美.(板书:沙滩人们说笑休憩生活美)
(4)小结:作者先描绘大海月色,再写沙滩也突然明亮了起来,写了在沙滩上乘凉的人们的欢闹.随着月亮的升高,夜已经很深了,沙滩上的人也”变化”了,有的睡着了,有的还在谈笑.最后,作者以抒情的笔调将眼前的情景和人物结合起来,以更多的笔墨写人们在这自由的天幕下酣畅地休憩,目的在于写生活美,从而将文章推进了美的境界.
(三)小结:作者由鲜红的晚霞联想到燃烧的火焰,由又大又亮的启明星联想到悬挂在高空的明灯,由倒映在海面上的一片晃动,闪烁的灯光联想到一串串流动着的珍珠,无不给人自然贴切的感受.而这一切联想,又都是借助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完成的,形象生动,仿佛把读者带进了仲夏的海滨之夜,观海赏月,怡然自得,引人入胜.
(四)训练联想能力,练习仿造比喻句.
提示:提供一个学生较熟悉的情境,如落日等,让学生抓住这一情境特征,展开丰富的联想,练习口头仿造比喻句.
五,积累背诵.
背诵课文1~3段.
提示:背诵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准确把握随着时间的推移,画面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体会贴切的比喻对准确再现景物所起的作用.所以不必强求学生课堂背诵得一字不差,重点检查关键词句的背诵.
1.从指导学生背诵描写霞光,启明星,灯火的三个比喻句入手,在背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贴切的比喻对准确再现景物所起的作用.
2.从三个比喻句的背诵,扩展到三个段落的背诵,背诵过程中,要求学生准确把握随着时间的推移,画面发生的变化.
(1)要求学生圈出表现时间推移的词语:”夕阳落山不久”,”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夜色加浓”.板书:入夜月夜深夜
(2)要求学生圈出表现霞光动态和色彩变化的词句.
动态:”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色彩变化:”橘红色”→”深红”→”绯红”→”浅红”→”深蓝色”.
3.请两三位学生上讲台有感情地背诵,无论背诵程度如何,都加以鼓励.
4.全班齐背诵.
五,回归全文,拓展升华
1.配乐朗读全文.
2.读了《海滨仲夏夜》,你觉得这个”海滨仲夏夜”是个怎样的夜晚 请你在中心词”夜”的前面再加些形容词来表达你的感受.(幽美,艳丽,愉快,温馨,恬静……)
3.总结: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可爱迷人的海滨仲夏夜,我们不禁产生向往之情.作者用了许多生动,形象,贴切的比喻再现了景物特点,使我们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里的美,这归功于作者细致的观察及丰富的联想.假如你热爱生活,你也能做到.
4.请同学们结合学习本文的感受,以《家乡夜色美》为题目,把家乡的美丽夜景介绍给大家,注意要多用一些恰当的比喻句.
附:板书设计
修改意见
教学后记
课题
第三课:草原即景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并会规范,美观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边读边批边想象,感受草原的美丽与辽阔.
3.激发学生对祖国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1搜集有关草原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制作课件.了解作家萧乾的资料.
2.腾格尔《天堂》的flash(http://www.qiuqian108.com/flash/天堂.swf).
3.准备flash《美丽的草原我的家》(http://my.kuanye.net/会员区/flash/美丽的草原我的家.swf)和伴奏曲.
学生:搜集有关草原的图片,文字等资料.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边批边想象草原美景,体会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教学过程
一,音乐铺垫,孕育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1:13:00 | 只看该作者
引入课题
1.播放歌曲《天堂》.
腾格尔的天堂是哪里 这里呈现了怎样的景色 让学生尽情描述.
提到草原,许多人就会想到”一望无际”,想到”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就会想到蒙古包,想到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
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壮观,神奇的画卷.
作者来到草原,也被眼前草原的美丽,辽阔深深吸引了,他提笔留住了眼前迷人的景色.今天我们将在作者优美文字的引导下走进那一碧千里的美丽草原.引入课题《草原即景》.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释题.
3.关于草原,你了解多少,能将你搜集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吗 学生交流搜集的相关资料,说说自己了解的草原.
4.同学们,让我们跟随作者去访问内蒙古塔木钦大草原.那里一碧千里,翠色欲流.大草原是那样令人神往,让我们走进大草原,亲眼目睹她那迷人的风采!
二,自读感悟,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并勾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1)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引导学生读.
(2)相机对加点字的读音作指导.
2.学生自由结成伙伴,通过阅读去”游览”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细细观赏.
(1)学生浏览课文.
(2)汇报交流,共同感悟.
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说说你有怎样的感受 请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3)内容归纳,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草原 分别根据学生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引出对草原美丽和辽阔的介绍.
三,分层朗读,感悟美景
1.朗读第1段,勾画出比喻句,体会其作用.
(1)学生自由朗读第1段,勾画出比喻句,并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2)汇报交流对比喻句的体会.
①指名读比喻句.
②指名交流比喻句的作用.
③引导学生批写比喻句的作用,交流学生的旁批.
塔木钦草原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 (它多像海呀!)是怎样的一种景象,让作者有了如此的感慨呢 (课件演示)”没有缝隙”“寂静”“广袤”这些词让我们知道了塔木钦草原像海一样辽阔的特点.(相机板书:草原——广袤)
2.学习第2段.
(1)默读,并勾画出比喻句,想一想.
(2)小组汇报学习所获.
(3)全班交流,读中评议.
说说你跟随作者看到了什么 你有何感想 引导学生谈感受,谈比喻句的作用.
(4)教师指导批写:把呼啸的风比作奔腾而至的千军万马,可见风声之大呀!
(5)齐读第2段.引导学生想象广袤草原上牧民的雄姿.(板书:牧民——雄姿)
3.学习第3段.
(1)指名读第3段.思考:塔木钦草原过去为什么被称作”旱海”
(2)从这段的描写中,可以体会到塔木钦草原的什么
(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句的作用,并做好旁批.
把石堆比作野兽,把牛群,马群比作巨石,从中让人体会到塔木钦草原之大.
4.读中体会,学习4~7段.
(1)分小组,用喜欢的方式读4~7段.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抓住课文片断进行理解体会,把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讲给同学听.小组内交流自己所得.
(3)全班交流学习所得.
(有条件的可制作课件演示):重点引导理解以下地方.
①把云彩比作雄狮,顷刻间变成煤层,可见云彩的变幻无穷,从而形象地写出了塔木钦草原的无常气候.引导学生及时写好旁批.(板书:云彩——变幻无穷)
②彩云顷刻之间会变成乌云,骤雨之中又透出太阳的亮光.把太阳的一道亮光比作一匹薄纱,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和描写的细致.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写好旁批.
③从”完整”和”虹的两端跟地面衔接”想到草原上的彩虹形成了一道巨门,美丽无比.(板书:彩虹——绮丽)
④作者把云彩比作肋骨,岛屿,苍松古柏,银鱼,形象地勾画出了塔木钦草原上空云的各种形态.注意引导学生做好旁批.
⑤作者把公路比作黄色带子,以公路的小更衬托出了草原的大.提示学生做好旁批.
⑥草原上云彩变幻无穷,骤雨后又出现绮丽的彩虹,雨停之后,云彩又在空气中飘荡,而蓝天下的通天大道,将人们引向又一片草原.由此让我们了解到塔木钦草原是多么美丽,辽阔呀!(板书:美丽辽阔)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回顾全文内容,配乐朗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作者写草原的美丽,辽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假如我们在塔木钦草原上,我们又会发出怎样的感叹
3.体会本文的表达特点.
充分运用比喻句这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出草原美丽的景色和草原的辽阔.
五,拓展练习
1.背诵课文第一,六段.
2.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精美文段抄写下来.
3.同学们,草原真的是美极了,大极了.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本文是萧乾爷爷几十年前看到的塔木钦大草原的景象,今天的塔木钦草原又是什么景象呢 请根据你查阅的资料,展开丰富的想象,用精彩的文字描述一下草原的新景象.
修改意见
教学后记
课题
第四课:吐鲁番的葡萄沟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葡萄沟的美好,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
2.感受课文比喻的新奇,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视频《新疆好地方》.
学生:搜集有关新疆,吐鲁番盆地,葡萄沟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
理解葡萄沟美好在哪里,它有哪些独特之处.
教学过程
一,激励
1.播放视频《新疆好地方》.
2.新疆有民谣说:”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它道出了新疆有名的四个水果之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1:13:00 | 只看该作者
吐鲁番独居榜首.吐鲁番盆地种植葡萄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3.你们想去吐鲁番的葡萄沟品尝美味的葡萄吗 想去,事先就要对葡萄沟有些了解才行哟,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葡萄沟的.
4.引入课题,齐读课题.
二,体验
(一)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注意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生字更要多读几遍.
2.检查朗读情况.
3.再读课文,思考每段各写了些什么,每段之间有什么联系,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二)品读课文,感受独特.
1.分组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也可按课文描写顺序来自学.读后小组探讨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也交流学习所获.
2.全班交流,共享资源.
按课文描写顺序交流,抓住葡萄沟独特的地方.交流时,还可用自己搜集的资料作为佐证.(板书:独特)
(1)用引读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吐鲁番盆地成为中国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的原因.
原因是什么呢 是因为吐鲁番有非常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板书:气候特征地理位置)
(2)葡萄是吐鲁番的特产,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描写的
用”“画出作者描写葡萄藤的句子.它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谈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葡萄藤对葡萄的爱护.)玛瑙:一种玉石,”绿玛瑙”代指什么 (代指像玉石一样的绿葡萄.)(板书:绿葡萄)
进入吐鲁番,在庄园沿途看见了许多独特的砖砌房子,估计与葡萄有联系.(板书:砖砌房子)
(3)这一段里省略号是什么意思呢 联系上下文理解.
(这些省略号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当时内心的无比惊喜.)
为什么呢 (因为作者见到了壮观的,望不到边的绿色长廊,由此可知,吐鲁番葡萄沟的葡萄之多.)
(4)葡萄沟在人们心中有着怎样的地位呢 (赫赫有名)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从”葡萄的世界,绿色的海洋”可见葡萄园之大.由此知道,葡萄沟是名副其实的葡萄王国.其间流露出作者无比的惊喜与赞美.
(5)这里解开了前面所写的各家各户的小屋之谜,具体地介绍了葡萄干的制作过程.(板书:葡萄干)
(6)最后一段,作者对”特产”的看法,也很独特,耐人寻味.
三,升华
1.回忆吐鲁番的葡萄沟的独特之处.
2.品读文中的优美词句,选自己最喜欢的词句摘抄下来.
3.今天的”旅游”到此结束了,请同学们回家把见闻讲给爸爸妈妈听.
4.总结:吐鲁番的葡萄沟确实是一个好地方,一个令人喜爱,令人向往的地方,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有机会去葡萄沟,亲眼看一看那里的美景,亲口尝尝那里出产的水果,亲自感受一下老乡的热情好客.
5.我们的家乡也是个好地方,老师希望同学们课后去问一问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家乡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下节课老师想请同学们像介绍葡萄沟一样介绍自己的家乡,好吗
修改意见
教学后记
课题
积累与运用(一)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借代”的修辞手法,并体会其在表达中的作用.
2.积累有关写景的四字词语,感受”用词准确,生动”在书面表达中的妙处.
3.学做读书卡,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阅读所得,并与同学交流,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积累习惯.
4.能将自己在童年生活中感到新奇,有趣的真实见闻和点滴感受文从字顺地写出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教师:提供读书卡的范例;提供洋溢现代儿童情趣的习作;准备轻松,欢快的音乐.
学生:准备制作读书卡的材料;搜集有关写景的四字词语;准备童年生活照片.
教学重难点
能将自己在童年生活中感到新奇,有趣的真实见闻和点滴感受文从字顺地写出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有感情地自读句子,边读边想.
2.从朗读中,你有什么发现呢
3.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船”指代水盆;”明灯”指代星星;”绿玛瑙”指代绿葡萄.
4.全班交流,并讨论:什么是借代 在文中使用借代,有什么好处
5.小结: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代替整体,就是借代.借代可使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化,唤起读者的联想.
二,语海拾贝
1.导语:在汉语广阔的土地上,有一个奇妙的成语世界.你看,那里碧空如洗,风和日丽,山青水秀,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那里奇花异草,珍禽异兽,生机勃勃,让人目不暇接,耳目一新;那里至理名言,言简意骇,意味深长,让人受益匪浅,终身难忘.
你们看出了什么没有
1.我们说话或写文章时,如果能准确地运用一些成语,将使我们的语言简洁,明了,生动,有趣.大家已学了不少成语,平常也积累了一些,也能运用一些成语了,但是,还不够呀,所以,我们还得继续积累.我们就到语海中去捡拾一些成语贝壳吧!
2.自由读词语,读熟,并初步了解它们的意思.
3.合作读记成语,用喜欢的方式读记成语.
4.读了成语,你有什么发现吗
第一列与”山峰”有关,第二列与”波涛”有关,第三列与”雪景”有关,第四列与”水”有关.
5.在能背诵成语的基础上做个小游戏.
游戏:我来说你来答或你来说我来答.
(1)同桌合作做游戏.(例:问:与山峰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答:……)
(2)师生合作(师可说成语的解释意思,生说出相应的成语).
6.选择两三个自己喜欢的成语练习说一句或一段话.
7.同学们,老师看到你们的出色表现,真为你们高兴!这次,我们又新学了不少成语.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时时处处积累运用成语,让成语伴我们一起成长.
三,互动平台
1.自由朗读,了解对话内容.
2.小组合作朗读.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1:13:00 | 只看该作者
准确使用词语,这是写好文章的最基本的要求.用词准确,不仅能形象逼真地再现客观事物的原貌,而且还能够明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整段话或者整篇文章也因此而生动起来.
4.怎样才能做到用词准确呢 一要确切了解词意或用法;二就是表意要明确;三是用词要符合规范.
5.你有用得好的词语吗 说出来大家欣赏吧!谈谈你是怎么用好这个词语的
在说话和作文的时候,我们要善于从几个意思相近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6.再次与同桌对读,巩固理解.
四,综合性学习:制作读书卡
1.导语:”不摆卡片不读书”,语言学家张寿康的这句话,把小小卡片提到了学习的重要地位.卡片虽小,作用却大.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小雷达”,实在是道出了卡片在学习研究中的重要性.一个人的记忆是有限的,为把自己学习过的知识长久保留下来,就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类,并制成资料卡片,以待用于日后的学习或研究中——这是每一个自学者都应该养成的良好习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读书卡.
2.读题目,了解本次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3.回忆本单元课文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方法.
4.了解如何做好读书卡.
别看卡片小,制作时若不掌握一定的章法,也会给日后的工作,学习带来诸多不便.为此,在一开始,就应该掌握小小卡片的正确制作方法.卡片的制作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动手制作.卡片不需要过分讲究,用稍厚,硬质书写纸即可.将硬纸裁制成大小一致的卡片,并在旁边打出几个圆孔,便于用绳索串联.另一种是从文具店购买来的专制卡片,上面已印好”类别”“编号”“标题”等栏目字样.
5.教师对学生的准备情况进行了解,指导修改补充.
6.按计划开展活动.
7.评选最佳读书卡.
五,习作百花园
1.学生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2.谈谈你对”趣”的理解:快乐旅游,可笑经历,”惊险”游戏……
3.理解”趣”的含义.(只要用心体会,都能发现童年特有的”趣”.)
4.音画引路,回忆”趣”.
(1)课件展示童年生活剪影.
(2)学生交流观后感受.
(3)随着音乐,学生在脑海里回放自己童年生活中的趣事.
5.小组讨论,交流”趣”.
(1)出示说话要求.
①选一件童年中的趣事来说.
②注意把有趣的地方说清楚,说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小组交流,互相启发.
(3)全班汇报交流,拓宽写作思路.
6.再次明确要求,书写”趣”.
7.完成草稿,再自我修改或交换修改.
六,自主阅读园地
1.激趣导入.
同学们,现在正值春暖花开之际,到处绿荫浓浓花香似海.你们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节日 为了纪念谁
今天咱们就去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去瞻仰中山陵的宏伟,感受先生人格的伟大.
2.借助拼音读段落,短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
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解决疑难问题.
4.全班交流,体会文章情感.
5.勾画出自己喜欢的优美句子,并介绍给小伙伴.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积累语句.
7.小结:本文的说明方法及语言非常有特点.作者采用列数据的说明方法,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形象.
中山陵那肃穆的氛围,衬托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无限敬仰的思想感情.
修改意见
教学后记
课题
第五课:生命的药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艾迪和德诺的故事中感受他们之间真挚的情感与深厚的友谊.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艾滋病人生活状况的相关资料,准备一首轻柔的钢琴曲和《朋友别哭》的歌曲.
学生:搜集关于友谊,生命话题的诗句或名言,有关艾滋病的简短材料.
教学重难点
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生命药方”的意义,感受艾迪的友谊超越了生与死的界线,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听着同学们响亮的声音,看着你们花一样的笑脸,我感受到了生命是如此美好.那么当生命面临威胁的时候,什么才是拯救它的良方呢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新课文也许能带给你与以往不一样的感悟.齐读课题:《生命的药方》.
2.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什么是”生命的药方” 为什么叫”生命的药方” 这”药方”能治好艾滋病吗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课文
1.自读课文,把语句读通顺,读流利,有不认识的字词自学完成,也可以问老师.
词语反馈(课件或卡片出示):杳无音讯,发颤,兴奋不已,摸脉,泪如泉涌,输血,艾滋病,阻止,偶然,帐篷,微弱.
2.再次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在艾迪和德诺之间发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 练习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
用简短的几个字来概括:熬草药,找医生,做游戏.
三,精读,理解内容,进行情感体会
(一)感受德诺的情感变化.
小小年纪的德诺不幸染上了艾滋病,他不仅要忍受病痛带来的折磨,在心理上也要忍受常人所不能品尝的痛苦.
1.课件出示:第1段.
(1)指名读.
(2)从这一段中你体会到德诺要忍受怎样的痛苦呢 (忍受着孤独带来的痛苦.)
①从哪个词你体会到了他非常孤独,非常无助.”全都”躲着他……
②让学生交流关于艾滋病的知识和艾滋病人的遭遇.
③联系课文内容,设想一下,此时德诺会想些什么呢
2.德诺的内心是多么的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1:13:00 | 只看该作者
联系下文想一想,德诺患病后这种内心的孤独与痛苦还在课文哪些地方能看出来 让学生勾画出相关句子,交流讨论.
(1)一天夜里,德诺冷得直发颤.他用微弱的声音告诉艾迪,他……找不到回来的路.(表现了德诺恐惧死亡,内心世界非常孤独无依.)
(2)德诺的妈妈告诉艾迪:”德诺患病后,最怕的其实是孤独……”(母亲最了解德诺,明白他内心的苦闷.)
3.师:虽然他是不幸的,伙伴们全都躲着他,但他又是幸运的.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品读”只有大他4岁的艾迪依 旧像以前一样跟他玩耍,并决心要为他找到治疗艾滋病的药方”,抓住”依旧”“决心”等词,感受艾迪带给他的唯一希望和安慰!
师:面对不幸染上艾滋病的德诺,作为他唯一的伙伴,艾迪是如何做的呢
(二)合作述情.
1.自由再读课文,看看艾迪是如何给他快乐,给他友情,使他因为有艾迪而满足的.勾画求医过程这部分里使自己感动的句子.
2.四人小组交流.出示要求1)读勾画出的句子.(2)说说自己的感受.
3.全班交流出示有关句子:品读,引导体会情感.
(1)艾迪告诉德诺,把这些野菊花熬成汤喝,能减轻他的病痛.(想办法治病,给德诺治疗的帮助)
(2)艾迪的妈妈不让他去找德诺,她……但这并不能阻止两个孩子的友情.(艾迪对这份友谊的执著)
(3)艾迪在杂志上看到了一个消息……(不放弃治疗,”兴奋不已”又看到了希望)
(4)一天夜里,德诺……想想艾迪的臭鞋还在你的手里,艾迪肯定就在附近.(感受艾迪的一只臭鞋对重病的德诺来说都如此重要.可想而知,艾迪在德诺心中的位置.艾迪把自己的球鞋送给德诺,给他安慰.同时表达出这样的意思: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都会陪伴着你,你永远不会孤单.)
(5)艾迪依旧常常去病房看他.两个好朋友在一起的时候病房便充满了快乐.(放弃求医后,艾迪陪德诺游戏,陪他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光,艾迪带给德诺无限的快乐.)
小结: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德诺在艾迪的鼓励下,没有放弃与生命的抗争.在病房里,依然会传出笑声.
说话训练:引导学生激起同情心,愿意为伙伴献出一份爱心.
出示:
如果我是艾迪我也会();
如果我是医生,我会();
如果我是(),我会();
……
(三)感情升华.
1.艾迪为德诺找到生命的药方了吗
2.学习第8~9段.
(1)艾迪陪着德诺的妈妈回家.两人一路无语,直到分手的时候,艾迪才抽泣着说:”我很难过,没能为德诺找到治病的药.”
点拨:艾迪说的”药”指的是什么药 (治病的药.)
(2)德诺的妈妈泪如泉涌.
点拨:感受”泪如泉涌”.这是感激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尽管儿子离她而去,但儿子去得安然,幸福,满足.
(3)”不,艾迪,你找到了.”她紧紧地搂住艾迪,”德诺患病后,最怕的其实是孤独.而你给了他快乐,给了他友情,他一直为有你这个朋友而满足……”
点拨:德诺妈妈说找到了的药方指的是什么 (友情,友谊)
(板书:——真挚的友谊)生命有时是脆弱的,但友谊可以让它坚强;疾病有时没有药方,但是对于生命本身而言友谊是一剂特别的”药方”.
(4)什么是友谊 艾迪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两个孩子在人人畏惧的艾滋病面前,用他们友情的力量扬起了生命之帆.虽然德诺最后并没战胜病魔,但是友情给了他无尽的安慰.(通过交流搜集的有关格言,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友谊)
所谓友谊,就是一颗心在两个身体里.
友谊是欢乐倍增,使痛苦减半.
友谊是宁神药,是兴奋剂;友谊是大海中的灯塔,沙漠里的绿洲.
友谊使生命坚强,爱与被爱都是生活中最大的幸福.
……
3.师:三天后,德诺静静地躺在了长满青草的地下,双手抱着艾迪穿过的那双球鞋.此时拥有朋友真挚友情的德诺,抱着艾迪的球鞋,静静地走了,安详地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世界.有艾迪球鞋的陪伴,我想,德诺已死而无憾.虽然他已经去世,但我们相信他仍能感受到来自艾迪的友情.但如果没有艾迪的友谊,你能想象出那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 (也许德诺会无比忧伤,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没有友情的支持,也许德诺不会坚持这么久……)
四,练习
1.课文读到这儿,相信德诺和艾迪之间的真挚友情已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关于友情,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体验以及课前积累,说说你的感受.
2.交流.
五,布置作业
人间真情还有许多,打动我们的不仅仅是友情,还可以是浓浓的亲情,质朴的邻里之情,难以忘怀的乡情……今天的作业就是回忆生活中令你感动的真情,依照本文的写法,选择几件典型的小事,来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修改意见
教学后记
课题
第六课: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自己最受感动的部分,体会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关于”9.11”事件的相关资料.
学生:搜集写亲情的名言或名篇.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朗读中感受爱德华对母亲的无限依恋,并能联想到自己,去感受亲情,感受生命.
难点:感知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质疑引入,激发兴趣
1.电脑情景导入(2001年”9.11”事件),教师向学生讲述关于”9.11”事件的大致情况.并询问学生:看了图片,报道,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四人小组交流)
(恐怖分子可恶,亲情重要,世间充满爱……)
2.揭题.
在恐怖分子的飞机撞向世贸大楼的那一刹那,一段母子亲情的故事在这危难时刻演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22: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