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WORD(第二册)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22:20:00 | 只看该作者
③当学生汇报第三小节时,请小组介绍采用什么方式在小组里读课文的(齐读、分别读或其他),提问:1。在我们做各项活动游戏之前要先完成什么?(作业)这样才会让我们玩的更欢乐。


     同学们生活的多么幸福啊,是谁给了你们幸福的生活呢?(父母、老师、家人及所有关爱我们成长的人)请同学们为自己的幸福生活来朗诵这一段吧。


小组读


(三)拓展延深


1、再次欣赏歌曲,可以照者课文跟着唱


2、布置收集各类活动照片,说一说活动的过程及心情,以加深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的理解。
《宿新市徐公店》


育民小学:祝秋杰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所作。题目由一个动词“宿”与一个地点“新市徐公店”组成。“宿”为住宿之意;“新市”是今湖南攸县;“徐公店”指姓徐的人开的店。题目的意思是诗人在客店住宿时看到的景色。古诗中用这种方式命题的有很多,如我们熟悉的李白的《夜宿山寺》,孟浩然的《宿建得江》,六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等等,都是在写住宿某地的所见所闻。


教学理念:《宿新市徐公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之作。诗中描写的是春末夏初诗人在店内所看到的儿童嬉戏的天真活泼,以及菜花开放、遍地金黄、彩蝶飞舞的自然景色。在诗人的笔下,有动有静,人景交融,是著名的田园佳作。本诗的重点和难点是: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要求:
    1、学会两个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一、导入揭题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 春景的古诗?(学生汇报,《咏柳》、《绝句》、《春晓》)
       师:这些古诗都从很多方面写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个美丽。今天,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板书课题,师读课题)
       师:宿--住宿,     新市:地名
       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徐公,是姓徐的男人开的店
       题目的意思在新市姓徐的 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齐读课题   
   2、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师:是的,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别有风趣。
        那么,杨万里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二、赏读古诗
    1、学古诗之前,同学们能不能给自己提些要求,你觉得应该学些什么内容?(学生汇报)师总结,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弄清不懂的词语,能背诵古诗。
    2、自主学习,课件显示《宿新市徐公店》全诗内容
     师:自由朗读古诗,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把古诗读熟。
    3、谁能叫出这些字宝宝、词宝宝的名字。他叫对了,就请全班同学齐读。(出示课件:“花、”为红色,指名领读,课件2:“篱落、疏疏、急走、黄蝶、菜花”,指名领读、齐读)
    4、再读,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
       师:和你的同桌互相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的好
三、赏析古诗,有感情的朗读
     1、课件第一、二句闪烁,谁愿意来读一读前两句,
     师:谁能试着来说一说这两句话中的词语是什么意思(学生汇报)师补充: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未成阴--还没有成为树阴。
      谁能来说说这两句诗写的是什么的意思?(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深远的小路,数头的花已经落了,树叶不是很茂盛,所以还没有形成树阴)
     读了这两行诗,你眼前仿佛出现什么景象?课件显出春末初夏图,这给你怎样的感受?课件显出“静”。
     你觉得怎样读能显出它的幽静?(学生回答,师范读),请你根据老师的停顿画出节奏,(出示课件节奏)请你们也试着读一读(小组比赛读,男女生竞赛读,指名读,生评价)
     2、课件第三、四句闪烁,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学习后两句
(出示幻灯片)这两句诗讲的是什么?读了这两行诗,你眼前又出现怎样的景象?划分节奏
     3、学生汇报学习方式和收获,不足之处教师补充(孩子们使劲的追赶黄色的蝴蝶,飞到菜花当中怎么也找不到了。)其他小组评价
     4、提问:寻,寻找的意思,为什么说寻找还无处寻?(黄色的蝴蝶飞入黄色的菜花中,颜色差不多)
    5、这两句写了儿童捕捉蝴蝶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喜爱的心情。汇报划分的节奏,再请这些同学读一读。
三、创新练习
     (一)1、我说诗意,你对诗句(同桌练习)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的欣赏古诗(出示课件,显示诗文和景色图,欣赏配乐朗读。你眼前仿佛出现什么景色?)学生汇报(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蝴蝶飞入了菜花中,只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
     3、在打开课件中的音乐,学生配乐朗读。
     (二)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情意盎然,充满童趣。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笆、小路、儿童、黄蝶、菜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22:20:00 | 只看该作者
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绿、黄)
        3、学生动手绘画
       4、评析学生作品(实物投影打出)
四、课外延伸
     按这首诗的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要注意动的描写,发挥想象。题目为《捕蝶》。

    今天这堂课(指板书)同学们学会了读诗读会了诗,还朗读好了诗,并且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给古诗配上美丽的图画,你们学得真好。让我们一起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篇牢记在心吧。配乐集体朗读古诗。下课。

《小乌龟笑了》教案设计


大跃进小学:周蕾




单元指导意见:


使学生懂得助人为乐是一种良好的品德,关心他人,做对人有益的事才是最快乐的。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用拟人手法写的童话,那么小乌龟为什么笑了呢?这是题目留给我们的悬念,本问通过写发生在小乌龟身上的两件事,即第一件事写小乌龟因为爬的慢没帮上小猴的忙,而被小动物们误解;第二件事写小乌龟救起了落入水中的小乌龟解除了大家对他的误解,学习时要抓住时间的来龙去脉和事件过程中人物的表现,这样才能很好地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字词,了解文章内容。


2、学习时要抓住时间的来龙去脉和事件过程中人物的表现。


3、使学生懂得助人为乐是一种良好的品德,关心他人,做对人有益的事才是最快乐的。


教学重点:


1、通过分角色朗读,在读中体会人物个性。


2、通过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演一演,并从中让学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理解别人,助人为乐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教具应用:多媒体课件、头饰。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流程:


1、题目质疑,激发兴趣。


读题目之后学生自主设置疑问“小乌龟为什么笑了”“小乌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教师给学生创造疑问难的机会,让学生真正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认读生字、初读感知,自悟解题。


(1)、带着刚才的疑问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解决自己设置的疑问。


(2)、课件演示生字,在课文中找一找,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3)、分角色朗读,读中体会人物个性特点。


小乌龟难过地说:“唉,我跑得太慢了!”


引导学生用低缓的声音读出小乌龟的自责。


小公鸡感激地说:“谢谢!谢谢!”用急切,感动的语气来表现小公鸡的感激之情。

更多免费教案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www.lspjy.com 分站www.fydaxue.com
出示课件,让学生进一步的直观的体会人物个性特点。


(4)、联系生活,升华主题。


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类似的事情呢?说说你的感受。


(5)、创编课本剧“小乌龟笑了”


设计理念: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身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得到与其成长相适应的教育。


2、开发学生的潜质,使每个学生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学习,学会学习与发展,促进个体社会化,为学生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3、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做什么事最快乐


大跃进小学:郭华






本单元说明:本单元以“助人为乐,关爱他人”为主题,编选了两篇主体课文《送阳乐》、《做什么事最快乐》,两篇:“快乐读书屋”的阅读材料《荷叶姐姐》《小乌龟笑了》使学生懂得助人为乐是一种良好的品德,关心他人,做对人有益的事才是最快乐的。在“能说会写板块中,编写了《看望生病的小伙伴》《我们一起来洗澡》这两部部分内容是看图说话写话,在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时教育他们要关心、帮助别人。本单元的选文包括故事、童话、诗歌等体裁,趣味性强,适合儿童特点。根据单元主题,“语文七色光”板块中设计了字词训练,日积月累,知识窗,听主训练等练习。




教材分析:


《做什么事最快乐》是篇童话故事,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领悟为别人做自己能做的事,就会感到快乐的生活体验。根据教材编写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使学生懂得助人为乐是一种良好的品德,关心他人,做到别人有益的事最快乐。


新课标设计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掌握语文规律。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2、能正确认读课后新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能让学生认识到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感到最快乐。学会关心他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22:20: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重点:感情课文,能用不同语气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的话,懂得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最快乐。


教学方法:读中感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教具:(课件)(头饰)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有快乐的事吗?


生答:略


师:你感觉做什么事最快乐?(板书)


    同学们,有一只小青蛙不知道做什么事最快乐?你们想帮助他吗?


二、自主学习,读中识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


2、标记每个自然段。


3、学生汇报交流学习成果,认识多音字“觉”。


三、合作学习,感悟课文。


1、开火车的方式朗读课文,指导第一段应读出疑问的语气。


2、师述:小青蛙为了能明白做什么事最快乐,它在什么地方问了谁?(课件:和书中一样的动画)


    师板书出:啄木鸟、水牛、蜜蜂、青蛙妈妈


过渡:小青蛙找到答案了吗?让我们跟小青蛙去寻找答案吧!


3、在小组中自由读课文的(2——4)自然段。


师:看看小青蛙从这些动物身上找致函什么答案?(要求学生动笔在书上画出动物们的回答)


4、看课件填:


啄木鸟说:“(            )最快乐   (板书:给树木捉虫子)


老牛说:“(             )最快乐    (板书:耕地)


蜜蜂说:“(             )最快乐    (板书:采蜜)


5、过渡:为什么这些动物说得快乐不一样呢?


6、请同学们再仔细读(2——4)段,同桌讨论?


(1)啄木鸟为什么感觉给大树捉虫最快乐?


(2)啄木鸟在啄虫时会想什么?(看图说,一个学生扮演小青蛙,另一学生扮演啄木鸟来回答)


7、指导朗读:谁愿意来当一只快乐的啄木鸟?(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自段)


8、水牛爷爷为什么觉得耕地最快乐?它一边耕地,一边在想什么呢?


9、谁来演一演勤劳的水牛爷爷?欢乐的小蜜蜂?


10、让学生分组带着快乐的心情把课文(2——4)自然段读一读,并且读出不同的语气。


四、拓展延伸,联系生活:


1、过渡:小青蛙从啄木鸟,水牛、蜜蜂身上找到了不同的答案,它得很奇怪,又带着这个问题去问了很多人,你学着书中的样子也来编一编故事吧!


2、在汇报中引导,如果小青蛙问到爸爸、妈妈、老师等他们又是怎么回答的?


3、师:我们一起做一只困惑的小青蛙读一读第5自然段。


       (读出奇怪的语气)


4、青蛙妈妈是怎样告诉它的呢?(出示课件)齐读第6段。


       (板书:做对别人有用的事     最快乐)


5、师:课文中谁在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板书)


6、听了妈妈的话,小青蛙明白了,那么小青蛙做什么事最快乐呢?


       (去捉害虫)


7、故事讲完了,你喜欢这篇童话故事吗?


8、分角色演一演,评一评哪个角色演得好?


五、课外延伸:


同学们,你知道身边哪些人也在做着对别人有用的事呢?学完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自己做什么事最快乐?


六、总结语:


同学们: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最快乐,为了别人的快乐,为了自己也快乐,请大家多做一些对别人有用的事,这样我们天天都会快乐的。


七、作业:


1、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2、续编故事,小青蛙听了妈妈的话,他……
送 阳 光


大跃进小学:冯延红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阅读第11课送阳光。


本单元说明:本单元以“助人为乐,关爱他人”为主题,编选了两篇主体课文《送阳光》、《做什么事最快乐》,两篇“快乐读书屋”的阅读材料《荷叶姐姐》、《小乌龟笑了》使学生懂得助人为乐是一种良好的品德,关心他人做对人有益的事才是最快乐的,在“能说会写”板块中,编写了《看望生病的小伙伴》《我们一起来洗澡》,这两部分内容是看图说话写话,在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时教育他们要关心帮助别人,本单元的选文包括故事、童话、诗歌等体裁,趣味性强适合儿童特点,根据单元主题“语文七色光”板块中设计了字词训练,日积月累、知识窗,听说训练等练习,《送阳光》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内容。


教材分析:1、从题目上看这是一篇记事文章,这篇文章主要写了4岁的苗苗天真地想把阳光带给因为腿坏而渴望见到阳光的妈妈,表现了奶奶和孙女之间的亲密感情。


          2、教学时可从题目入手,引起疑问,展开教学。


设计理念:1、本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语感,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认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本着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一、二年级孩子小,识字写字为教学重点,多方面培养他们学习语文兴趣,尊重学习过程的体验。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根据文中内容,回答课后思考题。


          2、认识10个认读生字,会正确书写9个生字,认识新偏旁“心、王”


          3、了解文中的故事,感悟到关心他人,帮助他的行为和品德是高尚美好的。


教学重难点:1、认、读、写生字,并用生字组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意思。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22:20:00 | 只看该作者
一、设疑导入,激兴趣。


师:同学们,夏天到了,阳光多么充足呀,站在阳光下晒太阳,我们会感到浑身舒服,你们知道阳光都给我们带来什么了?


生:带来光亮,带来温暖。……


师:你给人送过阳光吗?有一个小女孩她要给别人送阳光,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生:想知道。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11课送阳光   (板书课题)


生:我想知道是谁给谁送阳光?怎么送阳光?阳光送到了吗?……


师:你们想知道的可真多呀,那就赶快打开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课课文,认生字。


师:同学们先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生:自读课文。


师:通过读课文,你弄懂了哪一个问题?


生:我知道,是一个才只有4岁的叫苗苗的小女孩要给奶奶送阳光。我知道,奶奶腿坏了想见阳光……


    我知道,苗苗是用裙子包住阳光……


师:(板书:奶奶想阳光    苗苗送阳光)


    同学们你们可真够厉害了,刚读一遍课语文就了解了这么多,老师佩服你们的阅读能力,下面我们再看汉字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边读边圈出生字。


生:读文,圈生字。


师:课文读完 ,你们看,老师把生字宝宝都找出来,写在了卡片上,我们来认一认,并给它找一个朋友好吗?(指名认读生字,组词)


生:好呀,(认读生字,组词)


师:谁来领读一下。


生:领读,跟读。


师:生字宝宝写在卡片上你们 认得,在课文中你还能认识吗?


生:认识。


师:那我们再读课文,遇到生字就多读几遍,边读边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生:读文标自然段。


师:大家用手势告诉老师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


生:打手势。(四个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悟内容。


师:课文、生字我们已学习得差不多了,正面我们重点来解决为什么送阳光?阳光怎样送?阳光送到没有这三个问题。


师: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一自然段,然后回答:为什么送阳光?


生:读文后汇报:因为奶奶腿坏了,想见阳光,所以……


师:再读第二自然段,解决第二个问题怎样送阳光?


生:读文后汇报:用裙子包住阳光,回家了。


师:这两个问题同学们很快就找到了答案,你们真棒。老师这有两句话想让你们帮老师读一下。(出示:苗苗把阳光包在裙子里,回家了和苗苗把阳光紧紧包在裙子里回家了。)


生:读句子。


师:你们觉得哪句更合适,写的更好?一起再读读这句话。


生:第二句话。(读句子)


师:同学们看第三自然段。找出体现苗苗送阳光急切心情的词语。


生:一进门,就直奔她去。


师:你们找得真准,那我们一起读一下这句话,体会一下苗苗急切的心情好吗?


生:齐读:苗苗一进门……


师:谁能也照着课文的样子用:“一……就……”这句式说一句话。


生:造句。


师:前两个问题我们都解决了,那第三个问题还没有答案呢?阳光到底送到没有?奶奶到底收到阳光没有?请问同学们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找答案。


生:读文后汇报:阳光送到了,奶奶收到了,阳光没送到,奶奶没收到。


师:哎呀,怎么出现两个答案呢?老师不知该相信谁了,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阳光到底送到没送到?讨论时要注意倾听他们意见,并找出句子证明自己观点。


生:小组讨论,汇报。


四、老师总结,外延伸


师:你们各自说得都很有道理,从字面上看奶奶没有收到真正的阳光,可奶奶收到了比真正阳光还好的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是苗苗的爱心、关心……


师:对,苗苗虽只有4岁,但她地懂得关心他人,她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女孩,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像苗苗一样是一个爱心的孩子,你们能做到,老师相信你们。


五、板书设计:




11、送阳光






奶奶                     苗苗


想阳光                  送阳光
11、送阳光


兴山四校:徐兰




教材分析:本文选取教科版注提教材一年级下册单元,是一篇阅读课文,全文蕴含着小女孩苗苗敬爱奶奶,关心奶奶的天真、纯洁的童心意趣。文章生动、活泼,字里行间跳跃着灵性,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课文虽然篇幅短小,但人物形象鲜明,作者抓住人物特征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表现出小苗苗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行为和品德。


教学理念:1、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的氛围。


          2、利用多种形式体现语文的综合性。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学习苗苗关心、帮助他人的品质,养成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体会奶奶说的话。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生病的经历吧!你们生病的时候家里人是怎么照顾你们的?要是有一天你们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也生病了,你会怎么做呢?


   有个4岁的小女孩,叫苗苗,她在奶奶生病的时候却想到要着送奶奶阳光,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送阳光》


二、     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轻轻把书翻到68页看着汉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去看拼音争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22:20:00 | 只看该作者
把句子读通顺,争取不丢字不添字。


2、      同学们读的可真认真,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读时,要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读课文,正音。


三、     细读感悟


1、苗苗为什么要着送阳光给奶奶呢?“念叨”是什么意思?“天天念叨”说明了什么?你能试着把奶奶的话读一读吗?


2、听了奶奶的话,苗苗去寻找阳光,她找到了吗?阳光是什么样的?(播放课件)你觉得阳光美吗?配上好听的歌曲就是更好听了。(播放歌曲《七色光》)阳光这么美,你能读出喜爱、赞美的语气吗?


3、见到奶奶苗苗的心情怎样?怎样读苗苗的话呢?奶奶收到苗苗的礼物了吗?为什么呢?包得的怎么会丢呢?“严严实实”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包得严严实实?你会象这样说一个词吗?老师给你一点提示:屏幕出示“干净”“整齐”指导学生扩词。


自读课文,想一想苗苗把阳光丢了,心情怎么样啊?又该怎么样读呢?奶奶怎么说的?包的严严实实的阳光没有了,可奶奶却说没有丢,你知道奶奶为什么这样说吗?怎样读奶奶的话呢?


这“阳光”指的是什么?


〔在对课文有了进一步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把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通过有感情的抑扬顿挫的朗读来进一步体会表达阳光的风景美以及小苗苗给奶奶送阳光的情感美。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再造想象能力,并在读的过程中感悟体验小苗苗为奶奶送阳光的爱心,感受到苗苗爱奶奶的美好情愫。


四、     拓展延伸


1、一个四岁的小女孩把关心帮助他人的爱心播进了自己幼小的心田,你从她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2、你以后也会给别人送阳光吗?能举个例子说明吗?


五、     总结


只有我们的心中有阳光,才能给别人阳光,希望同学们能做个爱心的人,把阳光撒满世界,让这个世界充满爱。




第二课时


一、     学习字词


1、认字。


(1)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10个生字,学生自主识记生字,比一比,看谁记得快又准。


(2)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2、写字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9个生字,分小组讨论汇报:字音;记字形的方法;书写时注意什么。


(2)学生汇报,大家补充,老师点拔指导。


(3)指导观察课本田字格中的范字仿写。


3、选自己喜欢的词语,填在“自选词语”的空白处。






板书:


11课  送阳光




苗苗——————奶奶


      送阳光


(苗 苗 爱 奶 奶)
12 做什么事最快乐


兴山四校:徐兰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童话。题目是一个问句,所以能引起人的思考,并使读者激发起阅读的兴趣。从题目分析,有两个因素互为弥补与限制。一为“做什么事”,一为“最快乐”。人要做的事情很多,但用“最快乐”来限制恐怕就只有一件了,而“快乐”的感觉产生的原因也很多,但用“做什么事”作为前提,那么这个“快乐”也有了固定的指向,因此这个题目已明确显示出了文章的内容,即“做事”与“快乐”的结合。


教学理念:1、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提高语文的能力。


1、提供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的机会,使学生学会学习。


课时按排:二课时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该类型的课文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6个生字“做”“快”“乐”“丛”“为”“别”。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编旁“刂”。认识1个多音字“觉”(jue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3、能认识到做对别人有用的事快乐,学会关心别人。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重点理解妈妈的话。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老师看你们个个都做得这么精神,老师此时的心情可以用这样的一句词来形容(快乐)


2、同学们,你们什么时候感到最快乐呢?


3、“你们看,这儿有一只小青蛙,也在想着这样一个问题,做什么事最快乐呢?”画面出示课题。“让我们跟着小青蛙一起去找答案吧!“


二、初读感知


1、打开书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圈出来的字读给同桌听。


三、流利地读课文


1、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想想小青蛙有什么疑惑?他都问了谁?对方怎么回答的?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戴头饰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4、小组讨论:为什么做对别人有用的事就会觉得快乐呢?


四、扩展延伸


还有哪些动物在做对别人有益的事?




第二课时


一、识字写字指导


1、     词指人领读


2、     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3、      帮助生字卡片认读生字词


4、      游戏戏认字组词


二、写字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引导学生按结构分类,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2、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写生字。


3、把喜欢的词写写。






板书:


12 做什么事最快乐






╱             啄木鸟    捉虫子╲


小青蛙问  ━  水 牛     耕地    快 乐


   ╲       蜜 蜂     采蜜 ╱
快乐读书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22:21:00 | 只看该作者
荷叶姐姐


兴山四校:徐兰




教材分析:这篇小童话讲述了荷叶姐姐给别人遮雨自己却淋着的故事,赞扬了她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这又是一篇优美的小散文,体现为语言的优美,画面的优美,情感的优美和精神的优美。


教学理念: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中让学生充分动起来,体会合作的快乐。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学习荷叶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荷叶姐姐舍已为人的品格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想像,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小鱼、蜻蜓、青蛙在雨中的荷叶下快乐交谈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中都有谁?你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在根据自己的想像想一想,她们之间在说些什么?现在请同学和老师一起走入“快乐读书屋“


二、初读感知,读书悟理


1、  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指读,把文后要求会认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2、  小组内交流:你喜欢荷叶姐姐吗?为什么?


3、  导朗读,读中抒情


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荷叶姐姐给别人遮了雨,自己却在雨里淋着“引导学生读出心疼表情的语气。来体会荷叶舍已为人的品格。


第六自然段中“荷叶上的水珠闪着亮光,那是荷叶姐姐高兴地眨着眼睛笑呢?“引导学生读出高兴幸福的语气,体会荷叶姐姐帮助别人后的快乐心情。


三、拓展延伸


说说生活中听到、看到的或者亲身经历的助人为乐的事。


板书:


               荷叶姐姐




       ╱                   小 鱼   ╲                     


     荷叶姐姐为    ━   蜻 蜒     遮 雨


        ╲                   青 蛙
快乐读书屋


小乌龟笑了


兴山四校:徐兰




教材分析:题目是一个主谓短语,主语是“小乌龟“而谓语是”笑了“,可以看出这是一篇用拟人的手法写的童话。那么小乌龟为什么笑了呢?这是题目给我们的悬念,这篇童话讲了发生在小乌龟身上的两件事。所以学习时要抓住事件的来龙去脉和事件过程中人物的表现。这样才能很好地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


教学理念: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交流合作的机会与氛围。


          2、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3、通过阅读、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识9个生字,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小乌龟为什么笑了。


教具准备:课件、动物头饰


课时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题目质疑,激发兴趣


 出示多媒体课件,请同学们看看图中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小乌龟为什么笑了?让我们一起走入“快乐读书屋”看看。


二、初读感知,自悟解题。


1、            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


2、            小组同学合作识字。


3、            默读课文,说一说小羊、小公鸡和小猴为什么不理小乌龟了?


4、            小组内交流,小乌龟为什么笑了?小乌龟是怎条一个人?(全班汇报)


5、            说说你从课文中学到了什么?


三、分角色朗读、表演,体会人物个性特点。


1、            同桌对话练习。


在全班分角色读。(学生体会叹号所表述的语气,例如:小乌龟难过说:“唉,我爬得太慢了!”引导学生用低且缓的声音读出小乌龟的自责。又如:小公鸡感谢地说:“谢谢!” “谢谢!”用急切、感动的语气来表现小公鸡的感受激之情。)


2、            学生戴头饰分角色表演,大家评价。


四、拓展延伸


小乌龟被人误解了,该怎么办?说说你在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或者是亲身经历的别人误解你的事,你会怎么办?
能说会写


看望生病的小伙伴


兴山四校:徐兰




教材分析:这个板块由两部分组成:提示语及故事插图。


本课提示的主要内容:


1、            提示故事的主要内容。


2、            提出问题要通过画面看懂图中人物在做什么,想像图中人物在想什么,说什么,特别要想像图中人物的对话。


3、            指出本次口语交际的方法是角色表演。


教学理念: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交流合作的机会与氛围。


          2、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运用语文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懂得在社会交际中,与人打交道态度要亲切,有礼貌,要说普通话。


2、            让学生体验交际的过程,体会交际的必要性,并提高交际技能,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


3、            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评价,学会辨析与欣赏。


教学重点:用礼貌用语,讲普通话。


教学难点:体验交际的过程,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




教具准备:出示课件、挂图


课时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22:21:00 | 只看该作者
一、创设教学情境,渐入交际话题。


同学们,今天小熊生病了,小鹿、小猴和小兔带着礼物看望它。小狐狸因为有事不能去,委托小兔代他问候小熊,那么请你想一想,见到小熊大家会说些什么?小兔是怎么说的呢?小熊又是怎么答谢的呢?


其实,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怎样与人打交道,这些也都是有学问的,你们想学吗?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以《到同学家去》为题进行练习。(板书课题)


  二、图文创造情境,深入交际主题。


1、            出示课件或挂图,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2、            小组讨论图中小熊、小兔、小猴、小羊都是怎么想的,说了什么?


三、指导表演


1、            让学生先分小组进行练习,引导表演时注意加入对话。要借助手势表演,语气等再现人物的内心活动,个性和品质等特点。


2、            选出几个在组里表演最好的同学重新组合,代表小组在全班表演。


3、            互相评议,学会评议。学会欣赏与鼓励。


四、推荐作业:让口语交际回归生活


根据今天的练习写一篇日记。
能说会写


我们一起来洗澡


兴山四校:徐兰




教材分析:本课由两面三部分组成:提示语和漫画。漫画《我们一起来洗澡》选自德国著名漫画家卜劳恩的作品。此漫画共有四幅图组成,第一幅图是一位叔叔用刷子给大象洗澡;第二幅图是叔叔给大象洗完澡后,又打来一桶水;第三幅图是大象看见叔叔很累,也帮叔叔洗澡,它用鼻子在叔叔的身上擦出许多泡泡;第四幅图是大象把桶里的水都吸进鼻子里,把叔叔身上的泡泡冲得干干净净。


本课提示有两句话:第一句话是说这四幅是一组漫画;第二句话有三层意思:1想这四幅图画了一件什么事;2、一幅一幅地看,写出每幅图的意思。3、读给同学听。


教学理念: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动脑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讲述故事的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讲述故事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


课时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课件或挂图,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四幅有趣的漫画,看看图中他们在干什么? 


二、逐图观察,展开像想


1、  引导学生把这四幅图连起来看一看,说说这四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


2、  同桌互说


(1)根据第一幅图中叔叔的动作及表情,加上时间和地点说一说整幅图意。


(2)仔细观察第二幅图,想像大象是怎么想的。


(3)仔细观察第三幅图中大象及叔叔的动作,想像他们会说些什么?


(4)认真观察第四幅图,体会人物的心情,想像他们的对话。


3、 在说的基础上,让学生把图意写下来,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指导学生把语句写通顺,意思表达清楚,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以后向你的父母讲一讲《我们一起来洗澡》这幅有趣的漫画
七色光


兴山四校:徐兰




教材分析:本次语文七色光有四个栏目“练”“日积月累”“知识窗”“听故事材料”,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之中学习。


教学理念:1、语文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语文的课堂是开放的。


          2、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悟代词的正确使用方法。


2、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文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文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学生收集的资料


课时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在这有趣的《语文七色光》中见面了,我们会在这里学到许多新知识,增长见识。


一、选字填空


1、  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2、 让学生多读例句,然后小组里讨论。


3、  结合字义的生活实际,举例来熟练代词的使用权用方法。


二、日积月累


1、自由读小诗


2、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体会诗中“我”美好的愿望。


3、鼓励学生课外多背同首这样的小诗,在班上交流。


     


第二课时


导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在“语文七色光”园地中开展活动,请你们继续努力。


一、知识窗


1、  自由读,读时不认识的字看拼音,然后分小组说一说通过这个知识窗你了解了什么?


2、  补充提问:你知道你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你给自己的父母过过生日吗?今年的父亲节,母亲节,老人节分别是哪一天?你想在父亲节,母亲节,老人节或他们的生日的时候为他们做点什么呢?


3、   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特另的日子,在这些特别的日了里我们应该怎样做?


二、“胖胖的小手”


1、 先让学生仔细听,听明白再以小组合作的方法谈自己的想像。


2、   选取出组里讲得最好的在全班把想像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13、小松鼠找花生


鹤岗市十中:刘丽梅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小松鼠找花生的故事,根据故事的发展过程可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7 11: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