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第十册)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21:41:00 | 只看该作者
“啊,不是这样!您不要这样说,爸爸!”叙利奥含着眼泪恳求说。他真想把经过的一切说个明白,可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心里反复说:“哎呀,不能说,还是一直瞒着下去,帮爸爸做事吧。学校的功课是非学好不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稍微减轻父亲的疲劳。对,这样做对!”
    从“恳求”体会出叙利奥的心里非常难受,委屈。
    从“更重要,对,这样做对!”体会到叙利奥把帮助爸爸做事,减轻父亲的疲劳看成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且心中还十分肯定自己的做法是对的。说明他很体谅父亲的辛苦。
    句子⑥
    又过了两个月,叙利奥继续夜夜工作,白天疲倦不堪;父亲见了儿子,仍旧动怒。最伤心的是父亲对儿子渐渐冷淡了……叙利奥看到这个样子,伤心得不得了。
    从“夜夜”体会到叙利奥这样工作,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难以忍受的。
    从这句话中我们还能体会到父亲的冷淡,使他伤心到了极点,可为了帮父亲,他仍旧没有为自己辩解。
    句子⑦
    可是一到十二点钟,这个决心不知不觉又动摇了,好像睡着不起来,就是逃避了自己的责任,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一样。于是他忍不住仍旧爬起来。
    追问:你是怎样理解“好像睡着不起来,就是……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一样?”
    (叙利奥把帮助爸爸工作看成了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不干,就是对这个家的不负责任。)
    句子⑧
    叙利奥听了心里像刀割一样……父亲确实不爱他了,眼里已经没有他这个人了。“啊,爸爸!没有您的爱,我是活不下去的!——无论怎样,请您不要这样说。……
    追问:请你想象体会,什么是刀割一样?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叙利奥此刻已是伤心欲绝,他是那么爱他的家人,同样他也需要父母对他的爱。)
    2.叙利奥受到父亲的责骂,冷落后是否停止了工作呢?
    (没有,习惯的力量,为爸爸分忧的信念使他半夜又起来。)
    追问:叙利奥为什么要偷偷地做?不告诉父亲呢?
    (因为父亲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不要。你应该用功读书,功课是你的大事情,就是一个钟头,我也不愿意占用你的时间。“父亲很爱叙利奥,如果叙利奥告诉了父亲,父亲不会让他做的,他也就帮不了父亲了。)
    3.叙利奥是在什么情况下帮助父亲工作的?
    家里的生活很清苦。一家人的生活全压在父亲的肩膀上。他白天在铁路上工作,晚上又从别处接了文件来抄写。工作很辛苦,父亲常常诉苦:“我的眼睛似乎坏起来了。这样的夜工,会缩短我的寿命呢!”
    叙利奥心疼父亲,想为他分担一些。
    4.事情的结果怎么样呢?请你认真25—30自然段,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父亲知道了真相,心中充满了愧疚,也充满了对儿子无尽的爱。)
    四、总结,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
    叙利奥为了帮助父亲维持家中的生活,减轻父亲的重荷,默默帮助父亲工作,虽被误解仍坚持着,表达了他对父亲、对家人深沉的爱。同样,父亲对这个家、对儿子也是十分挚爱,宁可自己受累,也不愿意耽误儿子的学习。使我们感受到了父子间那份真挚的爱。
    五、作业
    分角色表演课文最后一部分内容。

20、 “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危险来临时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从而体会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指挥有方,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抓住文中关键句段进行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通过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高大形象。教师可以适当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大胆地想象,再现当时的情景,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哈尔威船长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2、引导学生学习哈尔威船长的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指挥有方、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危急时刻,哈尔威船长所采取的措施,想象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能够简单地描述出来。
    2、通过人物的语言以及行为、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教师查找相关资料,如:《泰坦尼克号》主题歌。有关雨果的照片和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音乐,导入新课:
   1、播放《泰坦尼克号》主题歌,引起学生联想。
   2、你们知道这首歌是哪部电影的插曲吗?指名说说对《泰坦尼克号》影片的了解。
   3、教师小结,导入,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悲剧,为此人们进行了很多的艺术创作,从而产生了许多凄美动人,慷慨悲壮的故事,今天让我们来欣赏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师板书课题)
   4、 教师设置悬念,激发学生阅读:那么《“诺曼底”号遇难记》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按要求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围绕下面的要求,同桌合作,自读课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21:41:00 | 只看该作者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同桌检测认读生字的情况,并交流识记和书写的要点。
    (2)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检查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词语,全班读一读。
    (2)指名反馈生字的读音以及书写的注意要点。教师重点强调“薄、翘”两字的写法。
      字音:“强”是多音字,在文中读“qiǎng”“呛”是多音字,在文中读“qiāng”;“号”是多音字,在文中读“hào”;“铸”“忠”是卷舌音,“嘈”“梭”是平舌音。
      字形:“薄”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甫”的横折钩要变成横折;“翘”的左边不能多一点;“序”的里面不能多一撇。
    (3)开火车读生字词,在读中巩固认读。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反馈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1870年3月17日夜晚。
       地点:从南安普敦到格恩西岛的航线上。
       起因:雾大,全速前进的“玛丽”号撞向了“诺曼底”号的侧舷,将船身剖开了一个大窟窿。
       经过:人们惊慌失措,你推我揉,船上一片混乱,哈尔威船长沉着镇定地指挥人们有秩序地逃生。
       结果:60人全部获救,船长屹立舰桥,随轮船一起沉入大海的深渊。
    (2)指名简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4、指名反馈:了解了“诺曼底”号遇难的整个经过,故事留给你怎样的感受呢?谁能用一个简单的词语说一说?(感动、激动、自豪、惊魂未定、害怕、恐慌、慌张……)
  三、抓住关键语句,探究海难发生的原因:
   1、教师导:同学们,“诺曼底”号造于1863年,是一艘大轮船,在英吉利海峡也许可以算得上是最漂亮的邮船之一,像这样一艘轮船,晚上出航时没有什么可怕的。然而危险就这样没有任何预兆地降临到了这艘船上,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有关的语句。
   2、指名反馈.(因为当时海面上雾很大,可见度低)
    (1)“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
    (2)“雾愈来愈浓了。”
    (3)“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勉强可辨。”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读出雾的大。
   4、教师导:因为当时的雾太大了,所以这艘船的船长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突然一声巨响……(教师播放巨响)
   5、教师紧张地追问:发生了什么?(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然后用文中的句子说。在说的过程中,通过教师语言的渲染,指导感情朗读)
    (1)教师惊恐地:黑夜里,发生了——(指名读)
    (2)教师恐惧地:宁静的黑夜里,发生了——(小组读)
    (3)教师惊慌而恐惧地:宁静的黑夜里,“诺曼底”号的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突然一声巨响,发生了——(全班读)
  四、教师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一艘“年轻”的“诺曼底”号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发生了海难。当时船上包括船长在内一共61人,我们知道最后除船长外,其他全部逃生。那么,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采取了什么措施呢?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导:同学们,当你们正在沉睡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声巨响,会怎么样?(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2、教师导读:是啊,谁都会感到惊慌、害怕。当“诺曼底”号的乘客们被巨响惊醒,知道自己所乘坐的船身上剖开一个大窟窿,会是怎样的局面呢?
  二、想象品读,体会人们的惊慌:
   1、教师播放《泰坦尼克号》影片片断录音,学生倾听。
   2、指名反馈:你们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提示:听到了尖叫声、哭喊声、船上物品到他的声音、人们奔跑的声音……仿佛看到了人们惊慌、害怕的神情,看到了人们蜂拥而出,看到了人们因奔跑摔倒在了地上……)
   3、教师导: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一场面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段落。
   4、指名反馈。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儿,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挡。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1) 指名读文,其他评议。
    (2) 在同学们提建议的基础上,再请该同学读一读。
    (3) 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你来读,你会怎么读?会强调哪些词语?为什么?
    (4) 教师抓住加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悟后感请读。
    (5) 再次播放《泰坦尼克号》影片片断录,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的文字。
  三、分角色朗读,体会船长的镇定果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21:41:00 | 只看该作者
   1、引导学生想象:同学们,求生的欲望让乘客们一窝蜂地拥上救生艇,你推我揉,继续这样下去的话,会出现什么新的危险呢?(推揉中有人落海,抢救工作变缓慢,老弱妇孺会落后,救生艇会翻……)
   2、同学们,再这样下去,救援工作无法开展,可能会有更多的人丧生于大海,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黑暗中传来了简短有力的对话。(师生朗读文中对话部分,《泰坦尼克号》影片片断录音作为背景音乐)
   3、指名反馈: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一个怎样的声音?(坚定的、镇定的、果断的、严厉的、威严的……)
   4、指名反馈:这声音让你们感受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处事果断、指挥有方)
   5、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船长的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处事果断、指挥有方。
  四、想象人物画面,体会船长的英勇无私:
   1、教师导:黑暗里坚定而严肃的声音,使得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船上只有一个人没有逃生,他就是——(学生:哈尔威船长)
   2、教师播放悲壮的音乐,示范读课文。(“船头先下去……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3、教师:同学们,你们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画面?(学生发挥想象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4、教师小结:感人的画面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脑海了,大家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自然段。
   5、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6、集体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自然段。
   7、教师:同学们,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得救的人们会说什么呢?(学生自由地说一说激发学生对哈尔威船长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五、理解句意,深化文章的主题:
   1、教师导:同学们,在危险面前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沉着地指挥人们逃生,在那个可怕的黑夜静静地离开了我们,雨果是这样评价这位伟大的船长:(教师出示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语句)
    “在英吉利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2、引导学生讨论这三句话的意思。
   3、集体交流反馈。(提示:成就一个英雄的“权利”人人都有,关键在于你是否“运用”这个“权利”。在死亡面前,哈尔威临危不惧,镇定自若、舍己为人,他的高贵品质是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的。)
   4、教师小结:“诺曼底”号油船不幸在海上失事了,在一片惊恐慌乱中,船长哈尔威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地指挥船员,是船上所有的人获救,而自己,且被海水吞没,哈尔威船长危难时刻舍己为人,沉着机智,指挥有方的崇高形象,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六、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人生,犹如一艘在大海上航行的帆船谁也不能预想前方会怎样,或风平浪静,或惊涛骇浪,你都得扬起风帆驶向远方,遇到惊涛,或是骇浪,你要冷静,临危不惧、机智勇敢。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真正的舵手。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简单地描述你印象深刻的场景。
   3、做课课练。

  板书设计
                    20 “诺曼底”号遇难记

                     与“玛丽号”相撞
        “诺曼底”号遇难  人们 争先恐后地逃生        临危不惧
                  船长 让其他人脱离危险,      舍己救人
                     自己以身殉职。

21.毛泽东诗词二首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3个生字,会写田字格的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4、让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感受红军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
    教学难点:
    理解词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有许多动人的故事,你知道吗?
    1935年1月29日,红军撤离土城,回师东进,再渡赤水,2月25日,经激战攻克娄山关,重占遵义。此役,击溃和歼灭敌人两个师又八个团,俘三千余人,取得长征以来的最大一次胜利。毛泽东登上娄山关,纵目眺望,只见千山万岭,起伏连绵,如浩瀚大海,浪涌波逐;长空湛蓝,纤云不滓,夕阳缓缓下移,绯红、鲜艳、透亮。胜利的喜悦与眼前壮美的景色相契合,毛泽东诗兴蔚起,灵感压榨奇发,吟成这首《忆秦娥.娄山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21课(教师板书)去感受领袖的风采。
    二、初读全诗,自学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诗词大意。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批注。
    2、小组学习,合作交流,深入理解词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21:41:00 | 只看该作者
3、注意个别词语:“霜晨月”.“马蹄声碎”。“苍山如海”.“残阳如雪”在小组中的交流。
    三、整体感悟,情感升华
    1、通过刚才大家的学习,大家知道这首诗写了红军顽强勇猛的豪迈气概,那些地方体现了红军的环境恶劣和地势的严峻?
    那么请大家再读课文,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鼓励学生画出感受最深的词语。)
    2、学生自学,边读边思考
    3、汇报自学:学生共同理解词意,老师可适时指导,强调重点部分:
    ①“西风烈,长空燕叫霜晨月”,“形象的点明了红军进军的时间.气候.环境”。西风.长空.雁群.霜晨.冷月,五个名词衬托出一种凄冷的气氛,不仅让人感觉到战事的严峻。“马蹄声碎”说明走在崎岖不平山道的红军马匹之多和红军行军之急,“喇叭声咽”是说在西风的呼啸声中.迂回曲折的道路上红军的军号声时断时续.时隐时现,写出红军行军时的紧迫的纪律的严明。
    ②上半阙的情感基调是阴沉抑郁的,下半阙写红军傍晚跨越娄山关,向遵义进军的情景,它的基调是乐观豪情的,令人振奋。
    ③你怎么理解“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综合要点:一个“铁”
    字充分体现雄关的坚不可摧,“越”字形象的表现了红军翻越时的雄姿,表达红军再次跃过娄山关的胜利豪情。
    ④有的同学认为“苍山如海.残阳如雪”它还包含了诗人的某种感情,你认为是什么呢?
    四、再读课文,感受意境
    这首诗引起了我们不尽的遐想,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的无畏精神和豪迈气概深深地震撼着我们,千言万语都难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受,让我们放声朗读吧,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学生先自由练读,指名读全诗,配乐朗读)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抄写生字
    2、练习背诵
    3、读读收集到的毛泽东的其他诗词。
    第二课时
    一、回忆《忆秦娥.娄山关》,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毛泽东的词《忆秦娥.娄山关》,那位同学能背诵下来?这首词体现了红军的什么气概?今天再来学习毛泽东的另一首词《七律.长征》它是毛泽东同志在长征胜利结束时所写,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诗兴豪迈。长征途中的千山万水和激烈壮阔的战斗,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令他的思绪自由弛骋。他多次为红军的英勇而慨叹,多次赋诗言志。1935年9月28日,在全军排以上干部大会上,毛泽东即席朗诵了这首诗。
    二、初读全诗,自学字词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全文主要写了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借助注释理解,也可以小组解决
    (学生读文,边读边理解个别词语的意思,小组讨论交流)
    2、展示学习情况
    指名读文,学生互评,理解个别词语(读音注意“礴”,练习薄的“薄”加上石字旁,读“bó”,”磅礴”的“礴”。)概括全诗主要内容。
    三、整体感悟,情感升华
    1、通过刚才大家的学习,知道了这首诗写了红军长征途中的“难”以及红军战士的“不怕难”,那么请大家再读课文,从哪些地方知道了难和不怕难?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鼓励学生画出感受最深的词语。)
    2、学生自学,边读边思考
    3、汇报自学
    a从远征和万水千山看出长征路途的遥远,从不怕和只等闲看出红军战士蔑视困难。
    ⑴理解二万五千里的长度,出示长征路线图
    ⑵这么遥远的路途,红军战士却说不难,很平常,从中你体会出了什么?(学生体会红军战士不怕困难,轻视困难的精神)
    ⑶用你的朗读来表现(指名有感情朗读)
    b从“五岭逶迤”和“乌蒙磅礴”感受到了长征路途之险之难
    (1)出示绵延不绝的五岭山脉和雄伟高大的乌蒙山的录像。让学生感受到即使是平常,要翻越这些山岭是何等的艰难
    (2)讨论:红军是在什么情况下越过五岭和乌蒙山的?红军把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视为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把你的理解用朗读表达出来(指导学生读出五岭的绵延不绝、乌蒙的气势磅礴,而“腾细浪”、“走泥丸”则要读得平淡,表现出红军的“不怕难”)
    c从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感受到红军在长征中经过了无数次战斗,牺牲了无数战士,长征不仅苦,而且难。
    d从最后两句中感受到红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翻过了终年积雪的岷山,“更喜”二字既是红军现时心情的写照,也是红军对革命征途的展望。
    4、这首诗引起了我们不尽的遐想,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的无畏精神和豪迈气概深深地震撼着我们,千言万语都难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受,让我们放声朗读吧,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学生先自由练读,指名读全诗,配乐朗读)
    四、背诵诗句
    组织全体同学练习背诵,体会红军战士的战斗豪情。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抄写生字
    2、继续背诵
    3、读读收集到的毛泽东的其他诗词。

22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21:41:00 | 只看该作者
1、正确认读本课九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二个生字。能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壮士”、“斩钉截铁”、“屹立”等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并能辨别它们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丽牺牲的英雄事迹,从他们的英雄壮举和感人话语中,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体味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3、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领悟文中写人记事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期间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位英雄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同桌互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互相纠正读错的音。
    (三)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教师提示:快速默读就是一行一行地读,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用眼睛扫视,边读边想。
    板书小结:
    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3)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4—6)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7—10)壮烈跳崖
    (四)练习朗读课文,划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揭示课题,提出疑问。
    1、师板书课题,问: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让学生明确壮士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为什么把他们叫做“五壮士”?自由读全文,说说每段主要讲的是什么?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将重点问题板书。
    2、明确学习目标
    (l)分小组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壮士的豪壮。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自由学习全文,默读画批: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他们是五壮士?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
    三、确定重点,小组自学
    1、小组经过讨论,很快确定1——2段为学习重点。教师要根据情况做相应调整,保证每段都有小组选择。
    2、出示学习要求:
    小组学习要求:
    (l)先读一读学习的内容。
    (2)抓词句,谈谈五壮士的“壮”表现在哪?
    (3)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句子。
    告诉学生,主持人要根据发言情况,给组员评分,老师要根据小组学习的效率、发言情况评优秀讨论小组。
    四、全班交流
    在汇报时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
    1、汇报由小组共同发言,充分体现小组学习的成果。
    2、一个小组表达不完整,别的小组补充,其他同学认真听,也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
    3、重点指导朗读的地方,要带动全班同学读。要体现以读为主。
    五、教师指导重点更多免费教案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www.lspjy.com 分站www.fydaxue.com
    1、第一段
    引导学生抓住“集中兵力,大举进犯”看出敌我力量悬殊,而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接受了重任,决心拖住敌人重兵,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这充分显示了五壮士的豪壮之气。此段略讲。
    2、第二段
    通过五位战士在完成掩护任务时的动作、神态,体会五壮士的豪迈,此段以读带讲。可采取小组读、师生互读。让学生体会到五位战士勇敢机智、奋勇杀敌,这就是壮。
    3、第三段
    “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班长要把敌人引向绝路。”
    (2)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3)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引上绝路”。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解决学生的提问。通过对道路的选择,体会五壮士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在生与死面前,五位战士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死亡,表现了无位壮士不怕死的英雄气概。
    5、第四段
    (1)由学生的问题入手,“为什么用石头砸?”抓住下列句子“他刚要拧开盖子,班长抢前一步……向敌人头上砸去。”让学生体会到五壮士不顾激战数小时的劳累,不顾累累伤痕的剧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壮举。
    (2)指导朗读
    “同志们,用石头砸!”。个别读——学生评读——示范读——齐读。
    指导朗读两个“带着”。自由读——个别读——学生评。两个“带着”,后一个语气更强,“砸”前稍做停顿,“砸”读重音。
    师范读——自由读——齐读
    6、第五段
    (1)此段仍由学生的提问入手,“五壮士为什么跳崖?”找出下面句子“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相继从悬崖上往下跳。”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五壮士跳崖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模仿“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带着……”写话
    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带着(),带着(),昂首挺胸,相继跳崖。
    有感情地读一读你填写的句子。
    (3)为什么说五壮士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大动地、气壮山河”?有感情地读一读。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读。
    六、总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21:41:00 | 只看该作者
1、这篇课文表现了五壮士的什么精神?通过分析题目,通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概括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2、五壮士跳崖后的情景怎样?人民又是怎样来纪念他们的?交流课下查阅的资料。
    3、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4、总结语: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23 小英雄雨来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2、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简要复述主要内容。
    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文中前后呼应句段的表达效果。
    4、继续练习给课文各部分加小标题。
    教学重点:
    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前后呼应句段的表达效果。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提出自学要求。
        《小英雄雨来》是一篇小说,篇幅比较长,内容较多。学习这类课文首先要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人物等等,因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阅读课文:
        1、熟读全文,抓住主要内容。
        2、理清结构,了解事情的情节变化。
        3、抓住细节描写,揭示人物思想。
      二、检查自学。
       速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读第一部分,指导给第一部分加小标题
       1、自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限时)
    2、交流。这一部分主要讲雨来游泳本领高。
    3、写得好的句子:“芦花开的时候……在柔软的芦花里”。“每到夏天……露在水面上”。
       4、给这一部分加小标题。(标题可以在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概括,也可以选用课文中的语句。这一部分的小标题可以概括:游泳本领高或者“望着妈妈笑”)
      四、用同样的方法自学其他部分并加小标题。
      五、全班交流
    1、雨来游泳本领高
    2、 雨来上夜校念书
    3、雨来掩护李大叔
    4、雨来与鬼子作斗争
    5、河沿上的枪声
    6、雨来没有死
    六、试着给家长复述这篇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述课文
    二、出示问题,品读课文
    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你从哪看出来的?读一读,画一画。
    三、抓住重点,品读课文
    1、第三部分 掩护李大叔 初步体会他的机智勇敢。
    2、第四部分 雨来和鬼子进行不屈的斗争,深刻体会雨来的机智勇敢和不畏强敌。
    3、课文开始时详细交代了雨来游泳本领高,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讨论:课文是按怎样的叙述顺序表达文章中心的?
       课文的表达顺序是什么?板书:
         雨来 游泳本领高
              ↘
              上夜校
                ↘
               掩护李大叔
                  ↘
                  智斗强敌
                    ↘
                    村民夸奖
               勇敢机智   ↘
              (热爱祖国)   脱险
    五、拓展
     1、在抗日战争时期像雨来这样的小英雄就他一个吗?谈谈你的认识.
    2、读有关抗日儿童团员的故事《鸡毛信》、《小兵张嘎》。

24 勇者的面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值得中国人永远铭记的历史名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和两条叙述线索,整体把握课文大意。
    3、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结合上下文、朗读联想以及对比阅读等方法理解课文中关键的词语和句子。
    4、结合课外阅读,收集关于日本侵华战争的史实,充实自己的语文资料库。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最近我们一起了解了很多英雄人物,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狼牙山五壮士,与敌人周旋的小英雄雨来。今天我们来学习24课《勇者的面对》,他们面对的不是风暴与危险,而是直面历史的勇气。让我们一起回顾日军侵华的屈辱历史,课下同学们都收集了很多相关资料,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二、 交流资料
    南京大屠杀、九?一八事变、遣唐使、支那、北洋舰队等资料。
    三、初步感知课文,理清线索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字词。
    2、小组互读,把握课文大意,理清课文表达顺序。
    3、全班交流。(让学生明白文中有两条线索始终贯穿全文,第一条是事情发展的明线,第二条是人物内心变化的暗线。)
    第二课时
    一、 回顾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勇者”是谁?为什么?
    二、品读课文
    这节课我们再次走入这篇文章,细细来品味。你认为谁是“勇者”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抓住重点词句在课文中勾一勾画一画,也可以小组交流一下。
    三、全班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21:41:00 | 只看该作者
山崎:假有礼,真无知——真无理真偏执——无知与固执的争辩——由衷地赞叹——勇敢的正视历史 体会山崎态度的转变,揣摩人物的心理,读出他的语气。
    女孩的神情:忍不住——严肃——应声而答——正视着山崎,一字一句地说——不禁长叹 表现出女孩的机敏、智慧、气节。体会女孩的不卑不亢,据理力争,带着自己的理解读。
    四、小结
    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叫“勇者的面对”?(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25 詹天佑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并抄写喜欢的词句。
    3、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4、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了解前后照应的写法,领悟其作用。
    教学重点:
    詹天佑是怎样克服修筑京张铁路的困难的。
    教学难点:
    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社会背景和自然地理环境。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中国近代的百年的屈辱史中,曾经涌现出了很多的爱国人士,像虎门硝烟的林则徐,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我们中国的伟大爱国工程师詹天佑。
      (学生介绍)
      刚才这位同学的精彩介绍让我们对詹天佑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那么他到底为什么会被称为伟大的爱国工程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詹天佑》。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问题,快速朗读课文,找出答案。
       出示问题:(1)詹天佑是怎样的人?用波浪线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2)本文通过一件什么事来写詹天佑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叙述这件事的?
       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课文主要写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这件事,课文2到6自然段具体写这件事。)
      2、认识过渡句,理清段落层次。
      (1)课文哪几小节写詹天佑接受任务前的情况?哪几小节写詹天佑接受任务后怎样完成任务?
      (2)“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3)给课文分段,用“‖”作记号。
      (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第2、3自然段。第三段:4—6自然段。第四段:第7自然段。)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默读第2、3自然段,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学习、讨论。
      3、请个别学生回答:
      (1)当时的情况怎样?
    (2)当地的情况怎样?
      (3)全国的反映如何?  
      你想象一下当时中国人民会怎样议论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
    表现了人民怎么样的心愿?
      4、这一段对当时的环境的描写,对表现詹天佑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呢?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齐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我们上节课已经看到了帝国主义藐视中国的丑恶嘴脸。那么,詹天佑是怎样修筑京张铁路,给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的呢?
      二、学习第3段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段,边读边思考:
      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表现了詹天有什么样的精神?
      学生划找——四人小组交流——全班探讨
    2、经过詹天佑的亲身勘测,周密计算,终于完成了第一步的勘测工作,接下来他要怎么办了呢?
    3、自学课文第三段的第二、三层,请同学们根据对文中“两端凿进法”,“中部凿进法”和“人”字型铁路的理解,画出一个简单的铁路施工示意图
    4、交流施工示意图
      5、詹天佑的这些设计真是巧夺天工啊,那么从这些设计我们又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6、那么同学们,这段中对当时自然环境的描写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呢?
    (衬托了詹天佑杰出的才干)
      小结:因此,我们在读文章时,不仅要注意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还要注意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只有弄清了当时当地的情况,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理解人物。
      三、学习第4段
      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最后一句中“伟大”一词和第一段哪句相照应?
      (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和“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照应)
      四、总结
      同学们,火车将离开青龙桥车站,沿着詹天佑首创的“人”字形线路驶向八达岭,望着越来越远的詹天佑青铜像,让我们再一次怀着对詹天佑无比崇敬,以及自豪的心情,一起来把课文最后一段来读一遍。更多免费教案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www.lspjy.com 分站www.fydaxue.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07:2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