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第六册)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9:49:00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教师适时板书:苇苇、老师、作业本)预习中,你还遇到什么问题吗?(在备用处罗列学生的疑问,适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读中理解, 品中悟情
1、        原来苇苇送给老师的新年礼物是——作业本,这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作业本呢?读读课文请你用直线划出相关句子。
2、        出示相关语段,指导读句。
(1)        指名读,归纳要点。
(2)        概括练习:打开作业本,不仅字迹              ,簿面          而且        。(工整、清秀;平整、干净;全做对了或都是一百分)
(3)        指导朗读,感受苇苇作业时的认真。(板书:认认真真)
3、        要知道这样的作业对每个学生来说多不容易,更何况是苇苇呀,引读:苇苇这孩子,挺聪明的。可她——(第二小节)
4、        指导读句(第二小节)
(1)        自由读。
(2)        指名读。
(3)        品读句段,体会苇苇之前因为贪玩,作业马马虎虎。(板书:马马虎虎)
?        写字多笔少画。
?        算术常常会忘记“进位、退位”,忘记小数点。
?        作业本也不整洁,总是涂涂改改,皱巴巴的。
5、        串读:苇苇她们的小队悄悄商量过了,新年是要送给老师的新年礼物,既要——有意义,还不兴——跟爸爸妈妈要钱买,要自己动脑筋做。苇苇可不是个笨孩子,她可聪明了,只是有些贪玩,所以写字——多笔少画,算术常常会——忘记“进位、退位”,忘记小数点,作业本——也不整洁,总是涂涂改改,皱巴巴的。翻开她的本子,——尽是老师提醒她写好字和要求她认真做作业的批语,可她就是改不了。她不爱画画,手工制作也差,看她能拿出什么像样的礼物来送给老师呢!
哎,可真让人担心的。可如今这个秘密终于揭开,秘密就是——(生反馈预习,可多种方法理解),那礼物就是——(第三小节相关部分)
(四)创设情景,突破难点
1、        出示句子。引读:苇苇要送给老师的礼物,其实算不上什么礼物,那是因为——,却又是最好的礼物,那是因为礼物中包含着——孩子真诚的心。(美好的心灵和纯真的感情)
(1)        理解:纯真
(2)        思考:为什么说苇苇的礼物中包含着孩子纯真的情感。
说明:
纯真的理解由字典中的解释逐步过渡到结合文本理解。
2、        想象说话:
苇苇下定决心要送一份最好的新年礼物给老师——那就是他的作业本。
要做数学作业啦。苇苇想:                  。于是,他在草稿纸上演算好了,再誊写到作业本上去。
今天的语文作业是               ,苇苇想:               。于是,苇苇           。
哎呀!               。苇苇                  。
(1)        学生交流
(2)        师:就这样,苇苇用自己美好的心灵和纯真的感情完成着一次又一次作业,当老师拿到这特殊的新年礼物时,会想些什么呢?试着用上一两句话写一写。“新年的那天,老师打开苇苇的作业本……”
说明:
3、        难怪课文结尾有这么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出示:新年到了,苇苇分明也长高了!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
(五)总结(略)
板书设计                   板书:6、新年的礼物

毛毛草草       真 诚       工工整整
本课小结        1、本篇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较浅显。整节课我都能以学生为主体,自始自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通过自己朗读思考、小组讨论评议等形式,感悟主人公积极上进的愿望和情感。
2、不足的是,在教学中我只注意按照教学设计去做,重点的句段没有讲透,学生的情感没有完全进入状态。另外,提问时有的问题指向性不够明确,使得学生考虑问题时不够确切,对整个教学有一定的影响。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        一、比一比,组词。
韦(   )  督(   )  誊(   )  墨(   )
苇(   )  叔(   )  誉(   )  黑(   )
伟(   )  淑(   )  言(   )  默(   )
二、照样子写句子
例:这是礼物。
这是一份礼物。
这是一份特殊的礼物。
1、        苇苇是小学生。
                           
                           
2、        妈妈是老师。
                           
                           



课题        7、小读者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8个“辑、诧、典、幺、尴、尬、辣、唔”;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诧异、将信将疑、尴尬、一本正经”词语的意思并加以积累。指导“尴尬”字形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语言与神态、动作结合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特点;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人物心理,并有感情的朗读好相关语段
3从李真真不辞辛劳去杂志社提意见的故事中,感受主人公对事情的认真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感受语言与神态、动作结合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特点。
2.        理解“作为少年读物的编辑,要时时刻刻想到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他们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句子的意思。
教学媒体        图片资料
课前学生准备        老师:词语若干,相应的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学生: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直接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板书课题:7。小读者  
齐读课题
2.课前我们预习过课文,文中的小读者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9:49:00 | 只看该作者
板书:李真真(十来岁,所以称之为“小读者”)文中还有一个人物,他的身份是---板书:“我”  编辑(正音:“辑”轻声)
●        知道编辑是从事什么工作的吗?(对资料和作品进行整理和加工的)
师:无论是内容还是文字表达,编辑都要经过精心挑选,认真校对,所以做这份工作的人必须要有极强的责任心。

二.  整体感知  反馈预习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同桌配合读文,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谁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
2.交流故事大意(提供词语:不辞辛劳)
(1)指名让基础较好的同学先说
(2)其他人再说(注一关注中下学习水平的)学生
3.我们发现本文的特点是什么?(以人物对话展开过程)指名5位同学读5段对话,再次了解整个故事。(注意“唔”的读音)
(二)交流词义 了解心情变化
1.        师板书:     诧异
                 将信将疑
                 尴尬
                 火辣辣
(1)        指名读词
(2)        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让学生畅所欲言)
(3)        联系上下文,理解“诧异”和“尴尬”
●        “诧异”(联系上文,说说“诧异”的原因(一般都是读者来信,就是直接到编辑部来的一般都是大人,从未出现过孩子)(3)读好语气(指导读句子时神态:瞪大眼睛/皱眉头……)
●         “尴尬”字形指导:(部首不是“九”,而是“尤”缺一点) 跟着老师在方格内书空一遍
联系课文想想当时我为什么会尴尬?
2.文中作为编辑的“我”在与小读者李真真的对话中,心情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原先是“诧异”最后心情怎么样了呢?自读最后一节  板书:激动(难以平静)

三.以“良师益友”为突破口,深入学习,攻破难点
1.出示句子:
  作为少年读物的编辑,要时时刻刻想到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他们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啊!
(1)师引读:望着小姑娘离去的背影,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我想---
(2)板书:良师益友
●        “良师益友”是指那些给予我们帮助,让我们能学到知识,懂得道理的好老师,好朋友。说话训练:你的良师益友是谁?他给你什么帮助?(范围可以是父母、老师、同学、书籍……)
(3)齐读句子
过渡:照理说编辑是小读者的老师和长者,那么一个堂堂大编辑为什么要把小读者称为自己的良师益友呢??
2.抓神态词 体会人物认真负责的品质
(1)        自读2—11节,用直线划出描写小读者李真真的句子
(2)        指名交流句子
(3)        请你找出句中描写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并选择其中一句,多读上几遍,说说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        组织交流,适时点拨,指导朗读(可先在小组内交流)
适时板书:一本正经
          像背书似的
          悄悄地掏
          不安、小声、低头
          十分认真
●        真诚:“悄悄地掏、不安、小声、低头”这些词中看出当李真真是个天真的女孩,向朋友提出错误时是十分真诚的,毫无洋洋得意之感。她的心灵晶莹纯洁,像冬天的雪,洁白无瑕。
●        认真负责: “一本正经、像背书似的、十分认真”看出李真真把发现错别字当一回事,认真指出朋友的错误。其中“一本正经”要读好语气
根据班实际情况,可提供想象说话训练:我看到编辑叔叔似乎有些尴尬,便说不下去了,心想:——    于是,我悄悄地从书包里掏出一本《新华字典》。
★“唔,”小姑娘十分认真地说,“你们编的杂志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老师说,朋友有了错误,要及时帮助他改正。”
(1)  语句理解:李真真将杂志作为自己的朋友,要帮助朋友改正错误。
(2)对于走许多路去编辑部提意见,作者觉得-------那李真真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想象说话:以“李真真”的身份来说一说 。
(提示:怎么会想到跑很多路去杂志社提出意见呢?)
(3)现在你从这句话中又感受到了什么?
(4)齐读
这三句话为交流重点,师在生交流的基础上读好句子,读出句子的语气。
3.        小结:这些表示神态、动作的词语能帮助我们把握读句子时的语气,了解说话人当时的心理活动。自己再读这些句子,感受李真真的真诚的心灵以及认真负责的态度。
4.师生配合读2—11节,师读“我”的句子,生读“李真真”的句子。
5、联系课文内容,谈谈对“作为少年读物的编辑,要时时刻刻想到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他们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啊!”这句话的理解。
回答要点:
①小读者李真真不辞辛劳到杂志社提意见,“及时帮助“他的”朋友“改正错误
②小读者的行为使我受到了触动,鞭策“我”在今后工作中要更认真负责。
四.总结课文
1.根据板书,试着说故事,要求比较详细地描述出人物的神态和动作。
2.交流
3.小结:我们要学习李真真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朋友-----对事情-----特别是对待学习也要------,一丝不苟。
五.回家作业。
1、将《小读者》的故事说给父母听,要求语句通顺,声音响亮
2、从下面的2题中选一个题目写一写。
☆改写故事:以李真真的口吻写故事。故事名为《帮助》、《一件小事》或自定。
故事开头:我叫李真真,在春风小学读三年级。今天,我收到了《    》一书。吃过午饭,我就欣喜地翻阅起来。
☆在我们的生活中,需要真诚的朋友帮助,也需要结交真诚的朋友。请以《我的良师益友》为题,写一篇作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9:49:00 | 只看该作者
板书设计        7、小读者
“我”(编辑)         良师益友              李真真(小读者)           不辞辛劳
诧异            真诚、认真、负责         一本正经
   
    将信将疑                                像背书似的
    尴尬                                    悄悄地掏
    羞愧(火辣辣)                          不安、小声、低头
    激动 (难以平静)                       十分认真

本课小结        1、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理解词语有哪些方法,也尝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解决。因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这个方法比较常用和实用,教学中可以对这个方法有所侧重。
2、整个故事以作为编辑的“我”和李真真之间对话展开,在对话中逐步展现了作者从“诧异”到“激动”不断变化的心理过程。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学生对于作者所发出的感慨不能够理解,或者是能理解但说不清楚,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予以点拨和启发。
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        圈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我读着一封封读者来信,心里像灌了密似的,甜滋滋的。做为一个少年读物的编揖,最大的辛福莫过于听到少年读者对于刊物的赞美啦!(4个)
                                                                                



课题        8、班长的苦恼
教学目标        1、        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2个“恼、啥”,运用自己认为合适的办法理解课文中的词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整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且试着把这首叙事诗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
3、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平等,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理解词句,了解故事的内容,体味诗的情趣和道理。
教学难点
抓住整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试着把这首叙事诗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
教学媒体        图片资料
课前学生准备        老师:词语若干,相应的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学生: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一 理解“苦恼”,揭示课题。
1、        板书:苦恼   
1)        读词。
2)        “苦恼”是什么意思?
3)        学习生字“恼”:与形近字“脑”进行辨析比较。
小结:带“忄”的字往往与心情有关。
4)        读好这个词语。同学们,你们有苦恼吗?说说自己的苦恼。
2、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班长,他也有个不小的苦恼。
补题:8、班长的苦恼
齐读课题(注意读好“苦恼“一词)。
3、 这位班长会有什么苦恼呢?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呢!让我们学习第八课,这是一首叙事诗。

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自己大声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想想:这首叙事诗中写到了哪些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 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正音。
3、 交流:
1) 这首叙事诗中写到了哪些人?
板书:“我”        同学们
      大乔         小苗
2) 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交流并板书:
裁决
“我”               同学们
袒护                          同情
大乔                 小苗
欺负
3) 根据板书的提示,简单地说说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4) 师引述课文大意,并小结:这分别是整个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 深入学习,感受班长的“苦恼”。
1、 整件事因大乔而起,大乔是怎么欺负小苗的?自读第2节,圈出有关动词。
1) 读句并交流、板书:打       夺       绊
2) 大乔真是霸道!分男女生读好第2节。
3) 请用上这一连串动词,说说大乔是怎么欺负小苗的。
2、 大乔做得真过分,难怪同学们都同情小苗。读读课文,想象一下,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位同学,当时也在现场,见此情景,你会怎么说?
1) 请多位学生交流。
2) 这就叫“议论纷纷”。请你按提示,把刚才大家说的意思组织起来说一段话,行吗?
出示:
同学们见此情景议论纷纷,有的说:“                           ”有的说:“                           ”还有的说:“                           ”大家叫叫嚷嚷地返回了学校,教室的屋顶也差点让喊声掀掉。
3、 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请班长来“裁决”。而班长是怎么想?又是怎么说的呢?默读课文,用直线和浪线分别划出班长所想、所说的内容,再这么说一说。
出示:
我憋了半天,直憋得满脸发烧,心想:                 。考虑再三后,我说:“                                        ”
穿插学习:“啥”的意思就是——什么。读好这个生字,注意翘舌音,读出问的语气来。
小结:像这样经过再三考虑,而做出决定,就叫做——裁决。(读词)
4、引读课文第4、5节,想一想:为什么听到我的决定后,整个屋子会突然变得静悄悄的?
(因为同学们都没想到作为一班之长,我竟然会袒护好朋友,作出不公正的决定,辜负了大家对我的信任。)
5、 现在,你明白班长的苦恼是什么了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到有关内容,并说一说。
出示:
结果,“我”苦恼极了:                                 。
1) 指读写班长苦恼的句子,并练习说话。
                     有关句子:“嘴皮子只轻轻动了一动,整个中队一起和我绝交。”
“从此同学们见了我总没个笑脸,出出进进身边只剩下影子大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9:49:00 | 只看该作者
练习说话:注意人称的转换,语言的流畅。
2) 联系刚才交流的内容,说说“绝交”是什么意思?
板书:同学们和自己绝交
3) 读好句子,读出班长的苦恼来。
6、 最后,请你试着把这些内容连起来说说,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啦!
课后,你可以把这首叙事诗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它的名字就叫做《班长的苦恼》。
四、总结全文,领悟道理。
1、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叙事诗。
2、 小组讨论:如果你是课文中这个班级的班长,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情?集体交流。
3、 总结:的确,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平等。身为班长也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
板书设计        附课堂板书:
8、班长的苦恼
(同学们与自己绝交)
裁决
“我”               同学们
袒护                          同情
大乔                 小苗
欺负
本课小结        1、本课作为学生自主阅读的课文,内容浅显明白,语言通俗易懂。
2、这是一首叙事诗,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很喜爱。教学时一气呵成
3、虽然整首诗没有直截了当地指出谁对谁错,但学生能从故事的结局和人物的感受中受到教育。
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        训练材料
一、比较组词。
恼(    )  裁(     )     憋(      )     交 (      )
脑(    )  载(     )     弊(       )    跤(       )      
二、改写诗歌。
  请你以《班长的苦恼》为题,分起因、经过和结果,把这首叙事诗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注意要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写具体。



课题        9、给予树
教学目标        1        能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辨清“予”和“裕”的字形,能用同义词替换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给予、担心、宽裕、沉默不语”等词语的意思。
2  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是通过妈妈心情变化这一线索来组织课文的写作特点。感受金吉娅的善良、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3  能展开想像拓展写话,为小音乐家杨珂、小珊迪、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穷苦孩子写一张爱心卡。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妈妈的心情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的含义。
教学媒体        1、        教师搜集圣诞节的背景音乐和西方过圣诞节的图片资料。
课前学生准备        2、        预习作业:
(4)        读通课文,圈出新词。
(5)        形近字比较:
予(    )  卖(    )  即(    )
矛(    )  买(    )  既(    )
(3)多音字组词:
(    )    (    )     (    )      (     )
卡          担         兴         难
(    )     (    )     (    )     (     )
(4)布置学生了解圣诞节。
教学流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9、        板书:“给予”正音给予(jǐ yǔ),辨析“予”的字形。
简单说说对“给予”一词的理解。(“给予”就是给。)
10、        补全板书:给予树,了解其含义。
(1)读文找出文中一句描写“给予树”的句子。
出示:“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小女孩写的。”
(2)从上面文字中,你读懂了什么叫“给予树”?
交流:给予树是慈善机构在圣诞树上挂上反映孩子们心愿的卡片来请求他人赞助的树。
(3)简介圣诞节。
交流: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相当于我们中国的春节。(播放西方圣诞节欢乐的情境) 在这欢乐的节日里,人们围着圣诞树跳舞,相互交换礼物。所以圣诞节是人们最快乐的节日,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
二 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
1、初读课文,圈画描写妈妈心情变化的词语。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发生在圣诞节前夕。一位母亲将发生在身边的一个感人故事记录了下来。在这件事中,妈妈的心情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轻声自读课文,圈出描写妈妈心情变化的词语。
出示:担心、生气、激动。
2、 针对板书启发质疑。
三:品读课文,体会妈妈心情变化的原因,感受金吉娅的诚挚爱心。
1、学习课文第1、2节,体会妈妈担心什么。
交流出示:“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好的礼物?”
(1)辨析“裕”的字形,理解“宽裕”一词。读文你从哪可以看出家里不宽裕?
随机理解:“攒”:存着。
(2)尽管家里并不富有,可金吉娅的妈妈还是把自己积攒的100美元平均分给了五个孩子,让他们每人至少准备四份礼物。读到这儿,如果你是金吉娅,你心里会想些什么?
11、        学习课文第3、4节,体会妈妈为什么生气。
(1)学生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抓住“兴高采烈”一词,体会手足之情。
师:妈妈的担心是多余的,孩子们拿到二十美元,就分头去采购圣诞礼物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孩子们该回家了,在回家的途中孩子们表现怎样?
(2)引读: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只有金吉娅----(沉默不语),看到金吉娅沉默不语,这引起了妈妈的怀疑,发现——(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
(3)联系上下文想象妈妈的心理活动,理解妈妈生气的原因。
         我看到金吉娅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心里非常生气,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9:49:00 | 只看该作者
                                                            
(交流时应引导学生理解“一些”与“一大把”的区别。从“五十美分”与“二十美元”的对比,知道棒棒糖太便宜了……妈妈想让孩子送出最诚挚的祝福,而小金吉娅却不够诚挚。)
(4)体会这时候的金吉娅为何沉默不语?
(金吉娅担心母亲责怪。)
4、领会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体会妈妈为何激动。
(1)、金吉娅拿着这二十美元到底做了什么?让我们读读课文的第四节,从金吉娅对妈妈说的这番话中找到答案。
出示填空:
金吉娅来到这棵“给予树”下,取下了其中的一张卡片,看到卡片上写着:                      ,想到                ,于是她                       ,使得小女孩如愿以偿。
(2)、金吉娅在说这番话时心情会是怎样?(指导朗读)
(3)、从金吉娅的做法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金吉娅不仅给家人买了圣诞礼物——棒棒糖,还把同情和爱心送给了一个陌生的小女孩,让她的愿望得以实现。她是一个善良、仁爱、有同情心和体贴的孩子。 )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妈妈激动的理由。
引读:金吉娅虽然放弃了给家人买漂亮礼物的机会,然而她却得到了(小女孩的感谢,妈妈的拥抱……),给予不仅仅是放弃也不仅仅是得到,给予更是(善良、仁爱、同情、体贴……)
(5)、听了金吉娅的话,妈妈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你能代妈妈说吗?
(6)、指导朗读。
四、点击“给予”,感受“爱”。
1、整篇课文中,无不透出爱的情意,再找找文中还写了谁给予谁什么?
a、 妈妈给予每个孩子二十美元。——母子之爱
b、孩子们给予对方圣诞礼物。——手足之爱
小结:这些举动都是对亲人的爱,从中更让我们感受到金吉娅对陌生人的爱是那么的可贵,更让人们为之动容。相信金吉娅的“给予”行为虽然源于她善良的本性,也一定和她成长在这样一个“爱”的家庭氛围中有很大的关系。
2、看板书小结:给予树是一棵(同情、友爱、体贴、善良、仁爱……)这样一棵美丽的给予树,应该种在哪里?(每个人的心里)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棵给予树,那么我们的世界一定会充满爱。
五、 拓展写话:
1、在不少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穷苦的孩子,像陌生女孩一样需要帮助的人,如:小音乐家杨珂、小珊迪、卖火柴的小女孩,读读相关故事,当你看到或听到她们的情况后,你愿意将自己的爱心献给她们,为他们实现心中的愿望吗?(教师发放爱心卡)
2、播放音乐,学生将自己的爱心写在小卡片上,并进行交流。
3、小结。
板书设计        9、给予树

  
      担心              善良  给   仁爱

     生气                     与

     激动             同情    树     体贴   


本课小结        1、《给予树》是一篇富有浓浓的人文情怀的课文,教学中紧紧扣住爱心教育这个主题。
2、教学中注重读说写结合,把字词教学渗透于教学的各环节中。在读到课文最后一节时,结合课后训练,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读到这里,你想对金吉娅说什么?指导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这是把读说写训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3、不足:整堂课问多读少。
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        1、照样子写词:
给予  边际                     
2、不改变句意,你能换一种说法吗?
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课题        10、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7个“萨、蔷、薇、啰、滂、沱、纤”;理解“纤弱”、“滂沱大雨”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描写雨下得很大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间对话的不同语气。
3理解萨沙为什么把雨衣的下部盖在了蔷薇花上,体会萨沙要做强者的志气,感受故事中人们互相关怀、互相爱护的真挚感情以及“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最弱小的人”的高尚情操。
尝试借助板书复述课文,并编排课本剧表演。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萨沙为什么把雨衣的下部盖在了蔷薇花上,体会萨沙要做强者的志气,感受故事中人们互相关怀、互相爱护的真挚感情以及“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最弱小的人”的高尚情操。

教学媒体        积累一些形容大雨的词语。
课前学生准备        *聚宝盆:积累描写雨大的词语(至少三个):大雨如注
    *解析家:理解词语:滂沱大雨、纤弱;
    *小能手:你是一个勇敢的孩子吗?简单介绍一下。
教学流程        一 情景引入
3、        出示画面:阳光灿烂,树木青翠,一丛丛野蔷薇正盛开着,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一会儿,风雨袭来,花草树木被吹得摇摇晃晃,一朵小小的蔷薇花坚持挺立着,终于等到了雨过天晴。
4、        出示课题:  10.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1)   
指名读课题,质疑: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交流
(1)        课题上的上标①表示什么?这表示课后有注释。
一起读课后注释:本文作者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2)        课题中有标点,这是文中一个人说的一句话。
这句话是谁说的呢?通过预习,知道是萨沙说的。
你觉得这句话可以读出怎样的语气来呢?(骄傲、自豪、不满意)
用自己觉得合适的语气读读课题
指名读句子,读出相应语气。
二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9:49:00 | 只看该作者
萨沙为什么会说这句话?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先来读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3、        指名三人分别读课文1-3节、4-8节、9-11节。
(正音 :“萨”平舌音、第四声;“滂”是第一声)
14、        故事中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交流板书:父亲、妈妈、托利亚、小萨沙
在学生交流对内容的臻替感知的基础上,出示句子:
突然,雷声大作,天上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注。
⑴ 你从哪儿感受到了雨大?
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雷声大作”、“大雨如注”的意思。
“大雨如注”的“注”有三个解释:①集中;②灌入;③记载,登记。(选择义项)
⑵ 课文中还有一个描写“雨大”的词语,你找到了吗?
“滂沱大雨”,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记生字“滂沱”?(两个字都是三点水,可以用形声字的方法、换部首等方法来记。)
  ⑶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雨大的词语?(瓢泼大雨、倾盆大雨、狂风暴雨、疾风骤雨……)
出示“雨大”的词语,齐读。
三 深入学习,感受小萨沙一家的相互关爱之情
1、        大雨中一家人在干什么?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句子用直线划出,同桌两人先读一读。
2、        交流、出示句子:
a)        父亲赶紧收拾东西,母亲忙着照料孩子。
b)        托利亚把自己的雨衣给了妈妈,虽然她并不怕淋雨;而妈妈却又把雨衣给托利亚,虽然他也不怕淋雨。最后,托利亚把雨衣给躲在伞下的小萨沙穿上了。
i.        自己读读这两句话,试着完成填空:
虽然(      )并不怕淋雨,但是托利亚(               );虽然(       )也不怕淋雨,但是妈妈却(                )。最后,托利亚(                )。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板书上用箭头标出。)
ii.        谁能看着板书来说说他们是怎样做的。
c)        萨沙朝蔷薇花丛走去,掀起雨衣的下部,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
5、        小组读读这些句子,你有什么疑问吗?
a)        为什么妈妈和托利亚都不需要雨衣却将雨衣互相推让?
i.        是呀,小萨沙也觉得很奇怪。
出示课文第五节:
萨沙问到:“妈妈,托利亚把自己的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给我穿上,你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ii.        指导朗读,读出奇怪的语气。
iii.        妈妈和托利亚真的不怕淋雨吗?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理解妈妈说的这句话的含义,感受到家人之间互相关怀、互相爱护的真挚感情。
b)        萨沙为什么把雨衣的下部盖在了蔷薇花上?根据下面的填空,联系妈妈说的话来想一想、说一说。
i.        出示填空:萨沙把雨衣的下部盖在了蔷薇花上是因为                            
                          。
小组讨论、交流。
用形声字的方法学习“蔷薇”。
查字典理解词语“纤弱”的“纤”。
ii.        出示理解妈妈说的话。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真是最弱小的人!”
(萨沙把雨衣的下部盖在了蔷薇花上是因为蔷薇花娇嫩纤弱,面对风雨毫无自卫能力。小萨沙认为它是比自己更弱小的。)
可以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
iii.        从小萨沙的行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小萨沙年纪虽小,却有做强者的志气,并从家人的言行中知道要保护他人。)
④  出示萨沙说的话:“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吧,妈妈?”
小萨沙在说这话的时候,是怎样的语气呢?
指导朗读,读出自豪的语气。
妈妈是怎样回答的?指导朗读,读出妈妈满意的语气。
6、        出示妈妈和萨沙之间的三次对话,指导朗读。
这是萨沙与妈妈之间的对话,请同学们来读一读,注意读好萨沙奇怪、疑问的语气和保护了蔷薇花之后自豪的语气来;读出妈妈亲切,满意的语气。
四、凭借板书、尝试复述
从小萨沙和她的家人的言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家人互相爱护、互相关怀的真挚感情。小小年纪的她,就有要做强者的志气,知道要保护别人,奉献爱心,真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借助板书来尝试复述这个有意思的小故事。
五、课后拓展,编排课本剧。
   森林是那么美好,森林里的故事是那么有趣。课后,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试着把课文内容编成一个课本剧,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使剧本更充实
板书设计         10、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
强大              弱小
       照顾
        关心
        保护
本课小结        1、这篇课文的课题是萨沙带着自信、坚强和自豪想说的一句话,也是作者激励我们每一个孩子挺起腰板自豪地说出的一句话。这句话是文章的题眼,揭示课题时,我设计“用自己觉得合适的语气读读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把同一个题目读出了不同的感情色彩,情感得到升华。
2、教学中,着重指导学生朗读妈妈和萨沙之间的对话,感受到家人之间互相关怀、互相爱护的真挚感情。
3、强调了以上妈妈和萨沙对话中的标点符号,加深体会三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        1.        照样子写句子
例1:老师叫我下课后到办公室去一下,我吓得心怦怦跳。
(1)        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小明高兴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奶奶激动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叮铃铃”下课的铃声响了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9:49:00 | 只看该作者
(1)“________________”,火车呼啸而过。
   (2)“ ________________”,春雨不停地下着。
   (3)“________________”,古老的大钟晌了起来。

第三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39个,积累词语若干个。
  2 正确朗读5篇课文;背诵2首古诗;熟记3句名言。
  3 开展1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结合课文教学开展3-4次语言实践活动。
  4 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尝试着用课文的语言或自己的语言学习复述课文。
5 增长历史知识,感受人物品德,激发珍惜生命的情感,体会机智无畏的勇气。

课题        11起死回生
教学目标        1、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生字9个,理解“起死回生”、“死而复生”、“切脉”、“凝神”等词语的意思,积累描写注意力集中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扁鹊使太子起死回生的故事。学习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复述。
3、感受扁鹊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起死回生”、“死而复生”、“切脉”、“凝神”等词的意思。
能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复述扁鹊给太子治病的内容。
教学难点
复述扁鹊给太子治病的内容,体会其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

教学媒体        课件
课前学生准备        *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起死回生”是什么意思?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理解题意
1、今天我们学习第11课《起死回生》。出示课题。2、“起死回生”是什么意思?
3、指导读好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与“起死回生”意思相近的词语。
2、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  (特别注意“侍”、“虢”、“厥”和多音字“闷”的读音。)
3、交流:
(1)找出“起死回生”的近义词。   板书:死而复生
(2)谁能用“起死回生”和“死而复生”这两个词语来说说课文讲了什么?
(学生如有困难,可提示谁有起死回生的本领?谁使谁死而复生?)
  随机板书:扁鹊    虢国太子
4、认识扁鹊,指名读课文注释。  师简介时代背景。
  
(三)学习课文,深入理解
1、学习课文第1—9节,转述扁鹊了解到的病情。
(1)自由读1—9节,思考扁鹊从侍卫官那里了解到了什么情况。
(2)交流扁鹊了解到的情况。 板书:
胸口闷   早上鸡叫时   还没入棺
(3)用自己的话说说扁鹊了解到的情况。
(先自由练习,再指名转述。)
     同桌分角色朗读,师生合作读,注意读出扁鹊纳闷、松了一口气以及侍卫官不耐烦的心情。
(6)扁鹊为什么要问得这么仔细?
小结:扁鹊问得这么仔细,其实是在了解病情,以便作出正确诊断。
板书:问情况2、学习课文第11、12节,复述扁鹊医治太子的过程,体会其高超的医术。(1)扁鹊是怎样使太子起死回生的?
3、             轻声读读课文11、12节,圈出扁鹊救治太子时的具体动作。(2)交流。  出示:按、切、贴、听、取、扎、捡
结合理解词语:
①理解“切脉”:师解释,指导学生做做切脉的动作。
②厥症:读课文中的注释。
③扁鹊怎样听?
  理解“凝神”,表示注意力集中的词语还有哪些?
(3)齐读第11、12节。
(4)试着用上这些动词将扁鹊救治太子的过程说清楚。
(先同桌练说,再指名交流。)
(1)扁鹊仅仅通过问、切、听、扎,就使太子起死回生,怪不得国王竖起大拇指称赞扁鹊——(读句子:“先生真是神医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是啊,扁鹊的医术真是高超。  板书:医术高超
(2)面对国王的称赞,扁鹊却谦虚地说——(读句子:“世上哪有死而复生的道理?太子本来就没有死,我不过是治好了他的病。”)
(3)为什么扁鹊对侍卫官说他能使太子死而复生,后来又对国王说世上没有死而复生的道理呢?扁鹊各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这两句话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4)交流,小结。
板书:医德高尚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扁鹊用自己高超的医术救活了虢国太子,展现了他高尚的医德。请你对扁鹊说几句赞美的话。
2、课后,和好朋友分角色把故事演一演。

板书设计                            11、起死回生
扁鹊                           虢国太子
  问情况      胸口闷  早上鸡叫时  还没入棺
断病情  按、切、贴、听            厥症
治好病  取、扎、捡              恢复健康

本课小结        教学中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找关键词,反复朗读,感受扁鹊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
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        4、        描写注意力集中的词语:凝神、         、           、           


课题        12.田忌赛马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积累描写人物心情和神态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按一定顺序写清楚一件事的方法。
3.懂得田忌赛马取胜的原因是因为孙膑能仔细观察,进行巧妙安排的结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从中领会善于观察、合理分析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2.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清楚一件事的方法。
教学难点:
    懂得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根本道理。
教学媒体        课件、纸马
课前学生准备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重视——(          )        赞扬——(           )
教学流程        (一)兴趣引入,揭示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09: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