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下载(第十二册)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6:33:00 | 只看该作者
   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在风景如画的河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愿离去。
 五、总结升华
  1、请同学们自愿理解词意。
  2、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大自然)
  3、有感情地朗读《词两首》。
  

六、作业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第一 二题
完成《语文综合学习与评价》
第一 二题

板书设计:
                  白鹭飞斜  风细雨
    渔歌子        桃花流水                   热爱大自然
                  鳜鱼肥     不须归
教学后记:


10  螳螂捕蝉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 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语言文字,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
  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螳螂和蝉和两种不同的昆虫,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查自读情况。
 1. 指名分段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 检查有关词语的理解。
   投影出示:如果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1)指名读句子,联系句子联系词义。
  (2)指名说,集体讨论。
 3. 针对前面的几个问题,说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 默读课文,看看写个故事的起因是哪些自然段,写起因、经过、结果。
 2. 组成小组想到交流讨论。
 3. 集体交流,讨论。
 4. 分段读课文,争取能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五、指名书写生字。
 1. 出示生字。
 2. 指名读。
 3. 师生评价。
 4. 学生描红,临写。
六、作业。
完成《语文综合学习与评价》
第一 二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2. 螳螂和蝉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指导精读课文。
 1.精读课文第一段。
  (1)精读第一段,注意读好吴王的话。
  (2)你认为吴王应该出兵吗?为什么?    
(3)从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吴王考虑问题不太周全?
  (4)如果你是大臣,会想什么方法劝阻?
 2.精读课文第二、三段。
  (1)轻声读课文,自己复述故事。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同学评议。
  (4)讨论:少年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他的故事为什么能打消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
   出示: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得如果其它诸侯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你认为这两句话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
3. 运用词语“自由自在”、“恍然大悟”说话。
   相机出示: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三、复述练习。指名复述,结合对学生的评议,指导学生掌握复述的基本要求,既要把起因、经过和结果简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又要能把关键的地方讲,生动。
四、学生质疑,结合质疑小结课文。
五、作业:
 1. 讲述故事。
 2. 练习说话。
 3. 搜集生活中只顾眼前利益的故事。
六、课堂作业
完成《语文综合学习与评价》
第三 四 五题

附: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吴王―――楚国 (赵国在后)
           螳螂―――蝉  (黄雀在后)
           只顾眼前利益  身后隐伏祸患
教学后记:

11  读书要有选择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选择书籍的方法,并了解掌握选择合适读物这种本领的益处。
重点、难点
学会选择合适读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关于读书的课文?《煮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精读和泛读》。
  这些课文告诉我们哪些读书方法?
二、根据已学过的读书方法,学习新课。
 1. 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使什么,并结合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 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名读文章。
 3. 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几点意思,可以分为几段?
 4. 评议课文使怎样写的。
  以问题作过渡,总领下文,接着具体从三个方面来讲选择读物的范围和选择读物的好事。
三、说说自己以后怎样选择读物。

  板书:
               优秀的文学作品,获取更多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6:33:00 | 只看该作者
          读书要有选择   名人传记
               科普类书
               工具书
教学后记:

习作⒊
教学目标:
1、        读懂例文《从(海伦凯勒)》,从中感知读后感的写作方法,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
2、        领会本次的习作要求,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能抓住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真实感受和见解,并能自拟题目。
教学重难点、关键:
从例文中学习读后感的写法,并运用到实践中去。
课前准备:
让学生再次认真阅读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同学们,你们一定读过很多书吧,你们最喜欢哪本书?
2、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在阅读中我们学会了思考,感悟了人生,提高了素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习作3”
二、读例文,感悟写法
1、        张佳星同学读了《海伦凯勒传》后心潮澎湃,写下了自己读后的感受,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自读例文,思考:
(1)例文围绕《海伦凯勒传》写了哪些内容?
(2)读完后你有什么收获?
2、        讨论交流。
(1)例文内首先叙述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然后又谈了自己读后的感受,最后以海伦凯勒的一句话作总结。
(2)全文洋溢着小作者真挚的情感,读完以后,有种迫不及待想找来原著读一 读的欲望。
3、        小结:
一篇成功的读后感就要让人产生一种读书的欲望,为了达到这一点,读书时一定要边读边思、边感受:书中主要写了什么?你从中了解了哪些知识或得到了哪些启示?
三、明确要求,完成习作。
1、你一定也读过不少书,选择一本你最喜欢的,抓住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见解,题目自拟。
2、确定习作材料,完成习作。在学生练写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
3、分组讨论,修改习作。
4、        选出优秀习作或有进步的习作在班上交流。
5、        誊写习作。
教后反思:


练习3
教学目标:
语文与生活
①体会《红楼梦》中描写“笑”的一段的精妙之处,领悟同是写“笑”表达的方式却不同。
②积累、运用关于笑的词语。
2、诵读与积累
熟读并背诵描写孙悟空的词语,体会人物性格。
3、写好钢笔字
描红《读书要有选择》,注意行款整齐,字体工整。
4、口语交际
漫话三国英雄。
5、写好毛笔字
学写毛笔字“画”“闹”。
教学重点: 语文与生活和口语交际是教学重点。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红楼梦》中描写“笑”的一段的精妙之处,领悟同是写“笑”表达的方式却不同。
2、积累、运用关于笑的词语。
3、熟读并背诵描写孙悟空的词语,体会人物性格。
教学重点:体会《红楼梦》中描写“笑”的一段的精妙之处,领悟同是写“笑”表达的方式却不同。
教学难点:积累、运用关于笑的词语。
教学过程:
教学《语文与生活》
一、阅读《红楼梦》中描写笑的片段。
1、《红楼梦》中有一段描写众人被刘姥姥逗得哈哈大笑的情节,十分精彩。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说说文中所描写的个人笑的形态。
2、读后交流。
(史湘云笑得喷饭,开朗活泼;林黛玉笑得叫哎呀,娇弱婉约;宝玉恃宠,贾母娇惯……众人各有其态。)
3、同样是笑,笑的形态各相同,仔细阅读有关句子,你能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吗?
4、自由读,想想这段关于笑得描写出自哪里?作者是谁?你了解他的什么?
5、题目中说这段描写十分精彩,你们知道精彩在哪里吗?从这里你明白了什么?
6、有感情朗读片段,脑中再现当时的情景。
二、选词填空
1、指名读题,明确题意。
2、“讥笑、狞笑、微笑、冷笑、哄笑、大笑、苦笑“分别是怎样的笑?集体交流。
3、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填空。
4、订正:(1)大笑   (2)哄笑    (3)微笑   (4)讥笑
5、齐读句子。
三、照样子写词
1、审题。
2、联系生活体验进行填写。
3、集体交流。
4、总结:笑有如此多的形态,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写笑的时候多观察多用心,把笑写得生动形象。
二、学习“诵读与积累”
1、 学生自由读。
2、你发现了什么?
3、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
4、你最喜欢哪个词?读给大家听。
5、从这些词中,你体会到孙悟空是个怎样的人?
6、齐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诵读与积累和齐天大圣孙悟空有关的12个词语。
2、写好钢笔字。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读一读这段文字,从整体上观察一下行款布局,看一看每一个字的字行。
3、从这段话中找出难写的字,如“选、领、掌、能、帮、获“,讨论一下怎么写才好看。
4、描写钢笔字,要一边描红一边记忆,一气呵成,注意字距、行距的安排,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
5、反馈。
二、诵读与积累
1、审题
2、凭借工具书,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3、交流,利用《西游记》的有关情节,充分发挥想象,说说词语的大体意思。
(第一组词语,从情节上说是因孙悟空大闹天宫,从而获得“齐天大圣”这一美誉;第二组词语讲的是孙悟空在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的路上,不避风险,不辞辛苦;第三、四、五组词语讲的都是孙悟空的通天本领;第六组词语则告诉人们,除恶务尽,才能天下太平。)
4、整体吟诵,熟记成语。
5、用学习过的12个词语填空。
孙悟空本领高强,会使筋斗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6:33:00 | 只看该作者
      )、(        );拥有七十二变,(         )、(          );一双(          )可以(           )。他曾经(         ),赢得了“(         )”的美誉,后来保唐僧去(           )。
6、小结。
三、写好钢笔字
1、观察字帖
2、交流观察所得
3、教师补充:诗歌书写应注意的问题
4、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5、评比书写情况
三、写好毛笔字
1、复习毛笔字书写要点
2、读帖
①字形特点
②笔画特点
3、教师示范书写,讲解要点
4、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5、评讲书写作业
四、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
五、作业
完成第二 三 五题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漫话三国英雄
教学要求:学会在表演时抓住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启发谈话:《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如智勇双全的关羽、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老奸巨滑的曹操……同学们可以就自己熟悉的人物来说说。(板书:漫话三国英雄)
    2、指名读题
二、指导
      1、学生各自说出自己最熟知的“三国”人物
      2、学生自由讨论,尝试说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3、生阅读第二部分《三顾茅庐》的一段对话
      4、学生分角色自由练说
      5、推荐代表上讲台分角色表演,师生评议(重点看角色的性格特点有没有把握)
三、反馈
    1、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2、评议小结
教学后记:

                             

12  夜晚的实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3、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导入:
  鱼儿在水中有自由来去的本领,人们就模仿鱼类的形体造船,鸟儿在天空有自由飞翔的本领,人类就模仿鸟儿的结构制造飞机。这就是仿生学的例子。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个在仿生学过程中重要的实验。
  板书课题: 夜晚的实验(读题)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读准字旨,读顺课文。
(2)借助字典并联系下文自学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渎生字词,相机字音。
  喉咙 苍蝇 (咙、蝇是后鼻音,在词中读轻声)
  瞎子 薄膜 油漆 矿藏 领域
  堵住 揭开: 判断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掌握课文的能力。
3.通读课文,回答揭题时提出的前两个问题。
  (板书:蝙蝠 斯帕拉捷)
  能不能根据这两个词把文章的内容概括出来。
4.指导分段
  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第—段(第1自然段)写蝙蝠在夜空中飞行引起了斯帕拉捷的好奇。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经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出行的秘密。
  第三段(第7—9自然段):写斯帕拉捷的实验引起了科学对超声波的研究,使我们享受到它带来的恩惠。
5.三部分中哪个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为什么?
三、作业
完成《语文综合学习与评价》
第一 二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都很崇拜科学家,老师也是一样。可是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不是总是觉得科学实验是一个特别悬乎的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的认识是不是有了一些改变呢?
2、我想我们这节课应该至少解决两个问题:(出示)
  斯帕拉捷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
  斯帕拉捷是个怎样的科学家?
  通过解答第一个问题,我们才能对斯帕拉捷这个人有所了解,才能走进这位科学家;我们了解了斯帕拉捷,才能真正感受到他实验的魅力。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  斯帕拉捷为什么想到做这个实验?
2、  指名读。
3、  为什么斯帕拉捷对蝙蝠感兴趣?我想散步的人不会是他一个人吧?
4、  可能我还有一个疑问希望大家帮助解答:我想街道上、树上栖息的动物会不少,可是他为什么对蝙蝠这么感兴趣呢?
二、学习课文二-六自然段:
(一)整体把握,梳理线索。
1、首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根据表格的要求边读边思考。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先在书上做上记号,再尝试着填表。
实验顺序         实验设想         实验想象         实验结果         实验后反思
                                    
                                    
                                    
                                    
2、斯帕拉捷的实验一共分为几次完成的?
3、我们发现有的可以内容可以通过读书直接填写出来,有的不能光看就清楚的。先说第一次吧。这一次书上写的比较详细。
4、指名回答。
5、我们是概括的回答,课文中写得还是比较详细的。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这个自然段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实验猜想,一个是实验后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6:33:00 | 只看该作者
6、请一个同学把实验猜想部分再来读一读。他读完了,我再来读一读,大家认真听,发现有什么区别吗?(教师在读的时候故意漏了一个“总”字),发现什么?一个“总”说明什么?
  这是人的常态思维,可能和斯帕拉捷同行的人也可能产生过疑问,但是大家也许就会根据常理认为蝙蝠就像猫一样,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而斯帕拉捷——(启发学生说下去)
7、请同学把实验的过程读一读(即读第二自然段)看到这个词了—— “轻盈敏捷” ?能不能用几句话来形容一下它们是如何“轻盈敏捷”的?
8、斯帕拉捷不由得——惊叫起来。谁来读一读斯帕拉捷的反思。想一想,如果你是他,你会如何来表达?(只要学生说的有理则行)
9、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实验过程,作者并没有像第一次一样面面俱到。认真地读四到五自然段,把作者没有写出来的部分通过自己的想象填写出来。大家可以先看看第一次作者是怎样写的,这样对你写有帮助。
10、指名说,只要说得有理就可以了。
11、通过这样几次实验,斯帕拉捷终于发现蝙蝠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一起读第六自然段。
  有没有发现这个“啊”字呀!这可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字。说说看,在这个字背后隐藏着斯帕拉捷的什么情感?
12、请同学们想一想:科学发现一般要经过哪几个过程,才能有所发现,获得结果。这几个部分能不能调换次序?
13、斯帕拉捷的实验完成了,说说看他在你的印象中是个怎样的科学家?
14、科学家能够与众不同,就是在于他们能够抓住细微之处,并且能够打破砂锅问到底。道尔顿有一次为孝敬老母买了一条长筒袜子送回家里,不想老母一见立即不悦道:“孩子,就算你有孝心吧,也不能让我这样的年纪穿这樱桃红的艳色袜子去教堂作礼拜吧。”这一句话把道尔顿说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说:“这明明是正合你老人家穿的深蓝色嘛,怎么会是樱桃红呢?”在场的人见状都哈哈大笑。后来道尔顿又拿各种颜色纸让他的学生去认,终于他成了第一个发现和研究色盲的人。于是他专门就此写了论文,并且留下遗嘱,死后请将自己的眼球拿去解剖,好探清色盲的原因。
四、学习七-九自然段。
1、  斯帕拉捷的实验为后来的研究者打开了一扇门。看看人们都有了哪些收获?
2、  能不能用图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一下蝙蝠的工作原理。
3、        大家还知道哪些仿生学的事例?
五、作业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第三 四题
完成《语文综合学习与评价》
第五题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复述课文,完成练习。
一、复述课文。
1、  能不能按照上节课所填写的图表说一说斯帕拉捷实验的过程。
2、  小组合作,练说。
3、  班级展示。
二、拓展资料:
1、  这里也有一篇揭示蝙蝠飞行秘密的文章,读一读,看看跟《夜晚的实验》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三、完成练习
1、课后有这样一个习题,让我们也来探究一下好吗?(出示课后练第4题:读一读,说说下面句子中引号的用法。)
 (1)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
 (2)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教学后记:



13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生词,会用“由于”造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教学难点:通过搜集课外资料进一步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你亲眼见过海洋,了解海洋吗?
   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密切的关系?
 2、板书课题,读题: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3、质疑: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二、初读课文:
 1、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通顺、读正确,理解生词
 2、学习生词:
 (1)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3)理解词义:
   回眸:眸:指眼睛。是回过头来看的意思。
   敬畏:又敬重又害怕。
   匮乏:缺乏、贫乏的意思。
   慷慨:本课指很大方,不吝惜的意思。
   低廉:(价钱)低,便宜。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望洋兴叹:本课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3、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4、指导分段:
   全文可分几部分?哪部分写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1)生读文分段
 (2)交流分段及段意
三、精读训练:
 (一)学习第一段:
  1、找出这一段中的中心句:
    (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2、课文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
    (读一读,画出有关语句)
  3、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6:33:00 | 只看该作者
   (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食盐。”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热爱海洋)
   (2)“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敬畏海洋)
  4、师生接读第一段:
   生说说对“喜怒无常”和“望洋兴叹”的理解。
四、作业
完成《语文综合学习与评价》
第一 二题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精读课文,从文中找答案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默写词语
 2、齐读第一段:
  说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
 学习第二段:
 1、出示: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从哪些方面对海洋进行了开发、利用?
 2、生自学课文第二段:
 (1)思考上述问题,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用括号标出来)
 (2)尝试用小标题概括。(写在有关语句边上)
 3、交流:
   “由于……都在闹‘能源危机’”、“一座座……已矗立……”、“一艘艘……已驶向……”、“……已潜入……”
 (1)生说体会
 (2)点拨:人类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开发利用海洋?
 (3)生概括板书:
   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4)指导朗读
   “由于……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来自海洋”
 (1)方法同上
 (2)板书: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食物
    “潮汐……、海水温差发电站……,……电力。”
 (1)方法同上
 (2)板书:能量浪费——利用海水发电
   “用海水淡化的方法……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生存空间。”
 (1)方法同上
 (2)板书:水荒——淡化海水
    生存空间狭小——建设海底城市
 4、齐读第二段:
    根据板书综合回答: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学习第三段:
  1、齐读
 2、说说你的体会
    ——明确保护海洋、珍惜海洋的重要性。
三、总结:
    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所以我们要保护、珍惜海洋资源。  
四、作业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第一 二 三题


板书: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食物
          能量浪费——利用海水发电
            水荒——淡化海水
        生存空间狭小——建设海底城市
教学后记:

14 学会合作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根据课后提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合作的原因和怎样合作,激励学生要在学习生活中学会合作。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们为什么要合作?
  怎样才能与别人合作成功?
 二、 初读指导
  (1)出示词语。
  钥匙嘴唇倾泻协作瓶子牺牲一幢顾名思义情不自禁
  (2)指名读,注意读准带点的字。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而想到它的含义。
  倾泻:课文指美妙的乐曲好似从乐师的嘴唇边、指缝里飞扬出来。
  典范: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
  和谐:配合得适当、匀称。
  交响乐团:大型的管弦乐演奏的团体。由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等组成,参加者能达上百人。
  (4)齐读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检查自读情况,分自然段读课文。
  5、默读课文后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3自然段):说明生活在世界上大家都离不开与别人合作。
  第二段(第4~6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具有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
  第三段(第7自然段):指出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作业
完成《语文综合学习与评价》
第一 二 三 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人新授内容
  二、精读训练
  1、理解第一段。
  激发思考:作者围绕合作,首先谈了什么? 自由朗读第一段,找出文中的重点句。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不论……也不论……都……”
  “只有……才能……”
  “小……小……大……大……不……就……”
  通过对上面句子的理解,举出在实际生活中“合作”的事例,谈谈自己的初步认识。
  通过第一段的学习,归纳演说词的语言特点。
  小结:这一段说明了人生活在世界上,都离不开与别人合作。
  2、理解第二段。
  过渡: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
  (1)理解第4自然段。
  自由读第一个事例,随后播出一段交响乐录音,学生置身交响乐的美妙旋律之中。乐止,介绍交响乐是由上百人用不同的乐器演奏而成,他们是怎样合作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6:33:00 | 只看该作者
  思考:“团体目标”的“高度统一”和“协作精神”分别形容“合作”的什么?(合作的“完美”与“和谐”)
  从这个事例中,同学们明白了什么?
  (2)理解第5自然段。
  读读,想想,议议:
  这个实验的目的、要求、经过和结果分别是怎样的?
  联系课文想想“依次”是什么意思?
  外国专家是怎么说的?
  “我在许多地方做过这个实验、从未成功。”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从这个事例,你明白了什么?
  (3)理解第6自然段。
  读读,想想:
  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
  小结:文章通过两个具体的事例,说明只有具有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
  提问:为了说明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作者举了两个事例。只举前一个例子够不够?为什么?(不够。因为只举前一个例子只说明合作需要有协作精神,而后一个例子是说明合作需要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只有举两个例子,才能把问题说得很全面)
  3、理解第三段。
  自由读,谈谈你对既要“竞争”,又要“合作”的体会。
  三、总结全文
  四、指导学生练习演讲
  五、作业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第一 三题
完成《语文综合学习与评价》
第 四 题



习作4
文题:记一次实验
写作目的要求:
选择一个科学课上的实验,将经过写下来,或者自己设计一个实验,边实验、观察边做记录,然后将实验的经过、结果写下来。
作前准备:
开展实验活动,组织观察交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揭题:记一次实验
二、指导习作:
1、课前做好写作的准备:
布置学生注意面容科学课上的实验,并记录下实验的经过和结果,或自己动手做一个实验,做好记录。
2、完成习作:
A、让学生拿出记录,回忆实验情景,和同桌说一说实验的经过和结果,可以说自己亲手所做的实验,也可以说科学课上观察得来的实验,要求一定要说清实验的步骤和结果。
B、明确要求,完成作文初稿。
a、在学生实验、观察、记录并简单叙述实验经过和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习作要求;
b、在完成习作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
C、交流作文初稿,师生评点。
a、教师点名或小组推先代表在班上交流,对于实验步骤清晰,实验结果阐述清楚的学生,教师及时表扬鼓励;
b、评点细化,以起到对学生的指导,提高的作用。
D、根据个别点评,学生再次修改。
E、誊写作文,要求字迹工整,格式正确。


练习4  
教学目标           
1、语文与生活: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解释;并能查字典,准确理解加点字的意思;能过运用这种方法,预习课文,弄懂不理解的字与词。
2、诵读与积累:熟读并背诵古今贤文(真理篇)。
3、写好钢笔字:描红《学会合作》,注意行款整齐,字体工整。
4、口语交际:漫话奇思妙想,旨在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测和奇妙的幻想,并能勇敢流畅的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5、写好毛笔字:学写毛笔字“医”“匪”,注意字。
教学重点         语文与生活和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         语文与生活和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投影或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二、语文与生活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为“鉴往知来”中的“鉴”选择合适的解释。
 ①引导学生通读这段文字,整体感知着段文字的意思。
 ②品读“学习历史的意思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鉴往知来’。”同桌互相讨论,师引导学生理解。
 ③引导学生细读课本中“鉴”的解释,    ④交流:指生说出选择,并说明选择该义项的理由。
⑤师总结,生再读句子理解。
   2、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弄懂句子中带点字的意思:款款、徐、拂、隅、鲜。
   3、预习即将学习的课文,用这个方法弄懂不理解的字或词。
  三、诵读与欣赏
   1、自读《古今贤文(真理篇)》,借助字典解决生字,并理解一些成语的意思。
   2、检查朗读情况,指生读,即时正音。
   3、生再读文章,进行讨论文章的意思。
   4、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对文章中一些句子的理解,师可适当予以补充,并再次朗读文章。
   5、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快速记忆。
   6、指导背诵全文,教给学生方法,理解记忆法。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
完成
第 二 四 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检查前一节课的作业
2、小结
二、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学会合作》这段话。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些钢笔字的特点,揣摩运笔方法。
   (3)让学生说说写钢笔行楷的注意点。       
   3、练习。
   4、反馈。
  三、写好毛笔字
   1、学生观察课本中的两个字“医”“匪”。
   2、教师示范书写,讲解要点。
   3、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4、评讲书写作业。
   5、学生再次练写。
  四、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并布置口语交际的预习。
                      



第三课时
  一、导入:
    愿意把你们的奇思妙想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二、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6:33:00 | 只看该作者
   1、教师明确本次口语练习的步骤:先小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上台讲,其余学生评议。
   2、学生分组,讲奇思妙想。
   3、每组派代表上台讲。
   4、全班同学评议:谁想得奇妙,讲得精彩。
  三、反馈:
   1、教师对学生讲的奇思妙想进行评议。
   2、讲一讲自己的奇思妙想。
   3、并发出号召       



15   天游峰的扫路人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3、通过朗读训练,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  
理解老人不累的根本原因,掌握事实材料,学会辩论。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课时目标:使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初步理解词义。
二、分课时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三、分课时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四、教具准备:录音机、挂图  
五、教学过程:
一、        启发、揭题
1、        启发学生回忆: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去多名山风景秀丽,如:安徽的黄山和九华山、四川的峨眉山、山西的五台山……它们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你曾经游览了哪些名山?游览之后又有什么感受呢?
2、        揭题、设疑:看了课题“天游峰的扫路人”,你想知道些什么?天游峰的扫路人有什么特点呢?大家能从他身上受到什么启发呢?
二、自读课文
1、        一读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        二读要求:在读通顺的基础上,做到流利地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3、        三读要求: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词语和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三、检查自读效果
1、        点名分段读课文、纠正读音
2、        答疑解难
3、        理清课文脉络
根据作者登天游峰的所见、所闻、所感分段
四、再点名分段读课文
五、作业设计: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中,说说为什么这样填写
1、        在一片(  )中,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清静  寂静)
2、        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们俩的心灵(  )了。(沟通  畅通)
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  )我回到住地。(跟着  伴随)-  
     六、作业
完成《语文综合学习与评价》第一 二 三题


  第2课时
一、        课时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朗读能力。
2、        理解老人不累的根本原因,掌握事实材料,学会辩论。
3、        学习外貌描写,知道外貌描写要抓住特点,反映性格或品质。
二、分课时教学重点:
理解老人不累的根本原因,掌握事实材料,学会辩论。
三、教具准备:课件、挂图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1天游峰是武夷山第一险峰。(板书:天游峰)
过渡: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天游峰的险峻
多媒体:句子(板书:天游峰:险峰 九百多级
                    游客:  望而却步  半途而返)
2作者在险峻的天游峰上认识了一位扫路人,(板书:扫路人)这位老人每天清扫着九百多级的台阶。
当同学们学到这时,大家有许多的想法,一位老人每天清扫着九百多级的台阶,我们简直不感相信,但他的确这样做了,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一辈子在这座山上清扫路面,难道他就没有一点儿厌倦吗?为什么老人能有如此的力量,是什么使他这样精力充沛?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好好认识认识这位——(板书:的)(读题)天游峰的扫路人。)
二、继续学习新课
1、自由读课文,自己去认识一下这位老人,再介绍给大家。
2、出示图片,学生介绍老人。(由总体到局部按顺序介绍)
3、课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老人的外貌,找出来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对于老人外貌的描写为什么要分开写呢?这样写会不会显得写作没顺序?
多媒体:仔细打量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到这你会有什么疑问?
是什么吸引了作者,使他要仔细打量老人?
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体会体会。
指导读好第6节、第7节。
扫路人的工作累吗?再次朗读天游峰的险峻。
他为何说“不累”?老人是如何说的?指名读。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老人对山的喜爱之情)
读出“轻轻松松、自在悠闲”的语气。
老人说的轻松自在,而作者却不禁倒抽了一口气,他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引读)读到这,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两段,感悟作者对扫路人的佩服。
将第6自然段与第7自然段进行对比朗读,进一步感知理解,体会扫路人乐观、开朗、攀登不止的精神,并提高认识,明白:只有爱一份事业,才会从中乐此不疲。
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人那份开朗、自信,看出他对山的深厚感情?找找有关语句读一读。
听到这,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引读)30年后,我再来看您!”
多媒体出示,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组织读议,启发思考:“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30年后,他们能相聚吗?
老人怎么说的?老人的话说明了什么?(老人有一颗对生活满自信、开朗、豁达的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10:3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