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第十册)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6:29:00 | 只看该作者
星罗棋布
集体订正。
(2)这篇课文分几段,各段段意是什么?
2、精读训练
(1)默读课文,找出最能概括课文内容的一句话,勾划下来。
①交流,出示:
奥地利首都维出纳人是世界著 听音乐之都。
②你认为什么叫“音乐之都”?
③训练朗读。
(2)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交流。
(古典音乐的摇篮;用音乐装饰的城市;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世界著名的歌剧中心。)
(3)学习第1自然段。
①自由读,你知道了什么?
(维也纳的地理位置,这里环境很美)
②指导朗读。
(4)学习第2~4自然段。
①读读想想。
每自然段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②第二自然段。
a.第2自然段写了什么?(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中心句)
b.你知道什么叫“摇篮”/(我们最初成长的地方)
c.像怎么读懂维也纳是古典音乐的摇篮的?
d.指导写法:把中心句放在自然段的开头,突出了要写的主要内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
e.指导朗读。
③第三自然段。
a.找出中心句。
b.你是怎么读懂:维也纳是一座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的?
c.指导朗读。
④第四自然段。
a.找出中心句。
b.你怎么知道维也纳人一天也离不了音乐?
c.指导朗读。
⑤指导背诵。
a.讨论方法。
b.自由练背。
c.配乐背诵。
第三课时
1、复习
指名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继续精读训练
学习第5、6自然段。
(1)自读第5自然段,理清顺序。
这一自然段按什么顺序介绍国家歌剧院的?
(先简介历史,再描写它的宏伟壮观)
(2)细读。
①从文中哪些地方乍出歌剧院的历史悠久?
(创建于1869年,世界歌剧中心)
②看录像,读文。
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歌剧院宏伟壮观?
从整体造型到内部设施。
讨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条理清晰)
(3)引读第6自然段。
小结:国家歌剧院是“音乐之都”维也纳璀璨的明珠,让音乐之都更美。
3、总结课文,朗读课文。
(1)你最喜欢“音乐之都”的什么?找出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
(2)指名读,评价。
4、指导写作方法,延伸
(1)这篇课文有一个很重要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能谈谈吗?
(2)交流。
围绕中心句,从各方面 展开叙述,体现特点。
(3)练习。
每小组设计一个中心句,练习围绕中心句从各方面展开叙述。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习作4
教材类型:    所属学科:语文>>第十册   
主备教师:张颖    备课时间:2008/4/16    浏览人数:5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的习惯,了解有些病句就是由于错用、漏用标点所致。
2、通过诵读帮助学生学习欣赏自然美,学习写景的用词和方法,积累词句,丰富文化知识,加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在介绍时有条理、有选择、有重点地叙述。
5、学写毛笔字。
重难点、关键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的习惯,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在介绍时有条理、有选择、有重点地叙述。
教具准备
关于世界名城的资料搜集
教学过程
一、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学生读句子,看看这个句子可能会有几种意思。
(2)通过阅读,说出这个句子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意思。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出现句子意思表述不明确的原因。
(4)学生给句子加标点。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小芳的日记。
(2)学生试着改日记加标点。
(3)指名读出自己所加的标点,说明理由。
(4)教师拓展:在学习生生活中要注意句意表述的明确,注意标点的使用。
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
二、诵读与欣赏
1、审题。(讲明出处与阅读要点)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同桌讨论:这个片断描绘大明湖、千佛山的景色,文字精彩在哪些地方?
(4)指名回答上面问题。
(5)小结:一边读一边体会色彩、光影的变化地写景的作用。
3、练习。
(1)根据上面的方法练习诵读,学生自练,再分组、分角色练习。
(2)同桌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4、反馈。
三、口语交际
1、指导。
(1)指导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埃及的金字塔》。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字与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
(5)教师重点指导“矗立、埃及、智慧”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反馈。
四、写好钢笔字
1、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世界名城的资料。
(2)让学生就其中的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世界名城,找寻它的雅号与城市特点之间的密切关系,有侧重的准备材料
2、审题。
(1)复习《音乐之都维也纳》。
(2)学生说出上文在介绍时的方法和特点。
(3)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练习的要求,学会在介绍时有条理、有选择、有重点地叙述。
3、练习。
(1)学生分组,在小组里介绍各自感兴趣的城市。
(2)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
(3)全班同学评议:介绍的哪些地方讲得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6:29:00 | 只看该作者
4、反馈。
五、学写毛笔字
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字:亚、赤。
2、指导。
(1)学生读帖,小结写好“亚、赤”的要点。
(2)教师范写,讲解“亚、赤”的结构特点和写法,以及在米字格的位置。
3、练习。
4、反馈。
六、作业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练习4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十册   
主备教师:张颖    备课时间:2008/4/16    浏览人数:7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的习惯,了解有些病句就是由于错用、漏用标点所致。
2、通过诵读帮助学生学习欣赏自然美,学习写景的用词和方法,积累词句,丰富文化知识,加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在介绍时有条理、有选择、有重点地叙述。
5、学写毛笔字。
重难点、关键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的习惯,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在介绍时有条理、有选择、有重点地叙述。
教具准备
关于世界名城的资料搜集
教学过程
一、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学生读句子,看看这个句子可能会有几种意思。
(2)通过阅读,说出这个句子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意思。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出现句子意思表述不明确的原因。
(4)学生给句子加标点。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小芳的日记。
(2)学生试着改日记加标点。
(3)指名读出自己所加的标点,说明理由。
(4)教师拓展:在学习生生活中要注意句意表述的明确,注意标点的使用。
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
二、诵读与欣赏
1、审题。(讲明出处与阅读要点)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同桌讨论:这个片断描绘大明湖、千佛山的景色,文字精彩在哪些地方?
(4)指名回答上面问题。
(5)小结:一边读一边体会色彩、光影的变化地写景的作用。
3、练习。
(1)根据上面的方法练习诵读,学生自练,再分组、分角色练习。
(2)同桌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4、反馈。
三、口语交际
1、指导。
(1)指导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埃及的金字塔》。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字与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
(5)教师重点指导“矗立、埃及、智慧”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反馈。
四、写好钢笔字
1、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世界名城的资料。
(2)让学生就其中的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世界名城,找寻它的雅号与城市特点之间的密切关系,有侧重的准备材料。
2、审题。
(1)复习《音乐之都维也纳》。
(2)学生说出上文在介绍时的方法和特点。
(3)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练习的要求,学会在介绍时有条理、有选择、有重点地叙述。
3、练习。
(1)学生分组,在小组里介绍各自感兴趣的城市。
(2)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
(3)全班同学评议:介绍的哪些地方讲得精彩?
4、反馈。
五、学写毛笔字
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字:亚、赤。
2、指导。
(1)学生读帖,小结写好“亚、赤”的要点。
(2)教师范写,讲解“亚、赤”的结构特点和写法,以及在米字格的位置。
3、练习。
4、反馈。
六、作业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16、爱如茉莉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十册   
主备教师:张颖    备课时间:2008/5/4    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并能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联系具体的细节描写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读懂文中主人公之间如茉莉般的真爱。
3、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真切体会爱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但是真爱必须付出真心;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做一个该爱就爱,并且愿意付出爱、懂得感受爱的人。
【教学重难点】
品读文章的细节,感受主人公之间的真爱。
【教学准备】
看一看茉莉花的样子,闻一闻茉莉花的香味,查一查茉莉花的习性。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爱的文章,大家一起读读课题。
  2. 大家翻开书,轻声读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读准,再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 随文识字读生字词。
  4. 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感悟好词,体会茉莉的特点。
1.题目说爱如茉莉,文中用了哪些词语来形容茉莉,找找看。
2.用文中词语描述一下你眼中的茉莉,概括茉莉花的特点。
点拨:在运用中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潜心读文,感受“如茉莉般的爱”。
1.了解作者对“爱如茉莉”的初步认识和态度。
起初,母亲说,爱如茉莉,作者赞同吗?(处理咽——用心品读字词,你就会从字里行间发现汉字丰富的表达效果。副板书:品味字词)
2、潜心读书,用心感受“如茉莉般的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6:29:00 | 只看该作者
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认同爱如茉莉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描写的几个场面,用心去感受父母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看看你能够读懂什么,体会到什么?在让你心动的地方做上记号,写下感受。
3、朗读感受深的部分。
第二课时
一、用心与茉莉对话,领略其特点。
1、板书茉莉
2、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的学习了这一篇文章,下面请你结合上一课的学习内容以及你印象中的茉莉,向我们介绍一下你心中的茉莉。
3、出示图片: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这小小的茉莉花,这就是茉莉花,这还是茉莉花。
4、『出示三句话』:这三句话是作者笔下、文章当中的茉莉花,请同学们轻声地、自由地去读一读这三句话,在作者的笔下,茉莉花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5、我找三位同学读一下,你们思考一下,作者笔下的茉莉花的特点是什么呢?三句话中那些词语能概括他的特点。
6、三句话中那些词语能概括作者笔下的茉莉花呢?(三个词语概括出茉莉的特点)
二、用心与文字对话,感受真爱。
导语:文章的开始作者认为茉莉是平淡无奇的,(板书:平淡无奇)但是文章的结尾却说茉莉是洁白纯洁的,(板书:洁白纯洁)茉莉是幽香缕缕的。(板书:幽香缕缕)但是这篇并不是向我们介绍茉莉的文章,文章介绍的是一对普通人,介绍一对普通人之间普通的爱,他们的爱就像茉莉一样。
1、那么文章当中那些语句甚至那些词语能让我们感受到这对普通人之间的这份普通的爱呢,我们要学会用心去品读文字,我们接着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自由地读一读文章的第6自然段一直到结束,去看一看文章中那一句话让你感受到这份爱,那一个词语让你分享到这份爱,如果是词语就用着重号,句子就用方括号,要求明确吗?老师讲的清楚吗?
2、巡视、重申要求。如果你完成了就用你那清醒含笑的眸子看着我。
3、好,很多同学已经完成了任务,下面就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找出的那些词语。或者是那些句子?谁先说。
导语:当你用心的去读文章的时候,我们发现文章中的句子会传情,当然我们找出句子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能够通过一些细节去读懂这些句子。(板书细节)细节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段画面,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词语。
『出示6-8小节』: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同学们找出的第一处, 轻声读一读,看一看这些句子中那些细节让你感动,哪些细节让你感受妈妈深爱爸爸,哪些细节让你感受爸爸爱妈妈?现在开始吧!
4、哪些细节让你感受妈妈深爱爸爸?
小结:这就是妈妈爱爸爸,她的表现是煮一碗饺子,她的表现是用虚弱的声音嘱咐。
5、那么爸爸对妈妈的爱呢?你感受到了吗?你找到了吗?
6、我们的读书就要从细节处读出感觉,我们的读书还可以把一个词语读活。『出示直奔』 看到这个词,让我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评价:一个词语已经激活了?我们能从这么多的画面中体会爸爸的心中想到的是什么,爸爸心中只有谁?
7、用我们的真心去感觉这段文字,用我们的理解去感悟这段文字。齐声朗读这一段文字。
总结:这些文字让我们感受到妈妈对爸爸的爱,但是这种爱不是翘首企盼,她表现的只有一碗饺子,爸爸表现的不是像现代人一样送玫瑰花,而是直奔医院而且是每天都去,我们认为他们这份爱表现的是很普通的,但是表达的却是非常真切。(板书:普通、真切)
7、『出示文章第9小节』:文章的第9自然段是同学们找出的又一处文字,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看看爸爸与妈妈之间的爱是如何表现的?
8、那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爸爸与妈妈之间的爱?
9、我们不需要去多讲,因为这时就连阳光也多情了,她只是悄悄的探了进来,她也不愿打搅这场面。让我们去感悟这静谧美好的一幕,感悟这温馨的画面。齐声朗读这一段文字。
10、看着这幕场景作者怔住了『出示怔住了』,这个词语你理解吗?作者为什么会怔住?
导语:我们读书就要从一个词语当中去读出味道来,这个场景把作者怔住了,我想下面两句话会怔住你们,因为她已经怔住我了。从下面的两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11、『出示对话』:读一读这段对话,你读懂什么?
12、这是你们读懂的,在这两段话中爸爸说“我夜里睡的沉”,这一夜爸爸睡得的沉吗?看一看文章中那些细节看出爸爸睡得并不沉。(阳光、哈欠,眼睛)爸爸为什么睡不沉?
13、妈妈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不想惊动她”,妈妈睡的沉吗?快点找一找?有一个细节?
14、细微处体现真爱,对话中回味真情,用我们的心去朗读。
总结:可是他们分明想告诉对方他们自己睡得非常沉,这就是他们之间的爱,他们的爱似乎表现的还是那么简单,但是他们表现的却是那么的感人。(板书普通、感人)
15、现在再请我们回味那感人的那一场景、温馨的那一幕。我想会是另一番感觉。
16、这爱真是情意绵绵呀。(板书:情意绵绵)
三、用心与作者对话,探索爱的真谛。
1、细节中流淌着深情,细节中流淌着真爱,目睹这温馨的一刻,作者从心底里发出了感慨。
『出示: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齐读。
2、引导:曾经,当妈妈告诉我真爱就像茉莉时,我“差点笑出声来”;现在,我认为真爱就如茉莉一样,这又是为什么?
(真爱不需要豪言壮语,真爱中的人举手投足都会沁人心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6:29:00 | 只看该作者
3、教师导读:作者本以为爱是平淡武器的,但是真爱太可贵,因此平淡无奇的茉莉难以承载可贵的真爱;当看到妈妈记得为对方煮一碗水饺,看到爸爸爸爸守候在病床前。真爱原来可以表现得如此普通,真爱中的人就像这病房中的洁白纯净的茉莉一样真切无私,就像幽香缕缕的茉莉一样情意绵绵。
4、此时你认为爱像茉莉吗?
就让我们一起与作者的心共同跳跃,一起去赞美吧: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5、教师小结:生活中有许多种爱,不同的爱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赞美茉莉般的真爱,我们不渴求人世间所有的爱都如茉莉,爱可以如茉莉一样幽香缕缕,爱也可以如玫瑰一样热烈奔放,爱更可能如柠檬一样甜中带点儿酸。但是只要是真爱,就要付出真心;只要是真爱,就要付诸行动,只要是真爱,就要时时想着对方。(板书:真心→真爱)
结语:希望这茉莉般的真爱能像茉莉的缕缕幽香一样钻进你我的心中,希望我们都做一个该爱就爱,并且懂得感受爱的人。因为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板书设计】
  普普通通 平淡无奇
爱 如 茉 莉
真心→真爱
真切感人  情意绵绵  洁白纯净  幽香缕缕
【作业设计】……
以你现在的年龄, 以你现在的经验,你认为真爱如什么?(2-3生)生活中,去感受,去体会,真爱是什么,如果你懂得了爱,便会真正享受生活的甜蜜和喜悦。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17.月光启蒙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十册   
主备教师:张颖    备课时间:2008/5/8    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
2.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孙友田的经典诗句,相机介绍诗人。
2. 孙友田能成为诗人,离不开他的母亲,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3. 这是位怎样的母亲,竟能给她的孩子带来如此丰富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友田写的散文《月光启蒙》(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指导
1.  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画出生词及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
2. 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2)指名读,注意轻声(裳)、前鼻音(辰)、后鼻音(蒙、凤、凰、嫦、荆、帐)
(3)指名试读课文,了解掌握情况。
启蒙: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智慧得以初步开发。
混沌:形容无知无识的样子。
通读课文,思考分段交流
3.第一段(1~3):写童年夏夜生活的美妙,是母亲的歌谣使“我”懂得了对故乡的爱,对民间艺术的爱。
第二段(4~8):写母亲在夏夜给我讲神话故事、唱童谣、猜谜语,启迪了“我”的想象和智慧。
第三段(9~9):写母亲是启蒙老师,为“我”飞向诗歌王国奠定了基础。
4. 质疑问难
三、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课文插图:看了这温馨的画面,你会想起什么?或想说点什么?
2.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母亲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蕴涵着母亲无尽的牵挂与关爱。这一课,就让我们走进这篱笆小院,在柔和的月色里聆听这位农家母亲的声音。
二、精读指导
1. 学习1~5自然段(1)自由读,注意捕捉读时内心的感受
(2)学生交流感受
① 篱笆小院和谐、惬意:天上有星星月亮,篱笆院中有柔和的月色,安详的母亲,乖巧的“我”。
② 母亲的嗓音甜润、轻盈: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
(3)谁能用甜甜的嗓音吟诵母亲所唱的歌谣?
(4)女生齐读2、3自然段。
(5)出示: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①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交流:母亲的声音甜美,充满深情,仿佛芳香四溢,沁人心脾。母亲动人的音韵使“我”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悠然飘逸。
(6)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如果你就是篱笆小院那个被妈妈搂在怀里的孩子,听着这样的歌谣,你会想些什么?
(7)齐读: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学习6~13自然段
(1)自由读6~9自然段,找出描写母亲形象的一句话
(2)出示:此时明月以至中天,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①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交流:月光似水,身穿白布褂子的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②指导读出“我”对母亲的崇敬之情。
(3)自由读10~13自然段
①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② 交流
③ 分角色朗读母子间的对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6:30:00 | 只看该作者
母亲的歌谣故事,使我童年的夏夜变得分外的美妙。所以,引读: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出示:最后三句话
(1)从这三句话中,你能看出“我”想对母亲说什么?
(2)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
(3)再读,体会其中包含的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4)指名读,齐读。
三、总结全文1. 默读课文,讨论:作者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2. 让我们轻轻闭上眼睛,走入记忆的长河,再在母亲的爱中回味一番,陶醉一番。
世界上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你的母亲在你成长的历程中给过你什么帮助?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板书:
17.月光启蒙
唱歌谣
讲故事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唱童谣飞向诗歌的王国
猜谜语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18、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十册   
主备教师:张颖    备课时间:2008/5/10    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一面…—面……、“只好”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
4.结合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体会说话作必须做到言之有据。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
2、体会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事业、谦虚好学的品质以及小女孩的活泼率真。
【教学准备】
爱因斯坦画像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猜题导入
1、板书课题
2、让学生就题目猜测应该写些什么,想表现谁。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说明要求:读通、读顺;能说出课文写了什么、想表现谁;说出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
2、读后检查;让学生选读一段,了解读通情况;用一句话说说自己读后的收获。
三、巩固字词
1、音:指读生字并组词,正音辨形(蓄——畜)
2、形:认识“裹”的字型规律(有:哀、衷)
3、义:读第3题,说说词义。(注意采用多种方法,不读解释)
四、再读理序
1、分节指读
2、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的先后顺序)
3、分段,说说段意。
4、概括小标题(板书)
相撞——相遇——相邀——相处
五、作业
课堂作业:1、抄写词语
2、辨字组词(自己编题)
3、分段,写段意。
实践作业:找资料,写一段介绍爱因斯坦的话。
第二课时
一、揭示探究主题
1、名言激趣:爱因斯坦是名人,老师先送大家一句他的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老师看大家能否结合课文,提出一个做有价值的问题呢?(让学生自主围绕课文提问)
2、揭示主题:关于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父亲、小女孩、爱因斯坦自己和你有什么看法?(可分成4个小主题,通过阅读课文、找资料来得出自己的看法。)
3、明确重点:应该以哪一个为重点研究主题?(小女孩的看法)
二、自主探究主题
1、先各自读书,研究重点主题;再研究另一个主题。
2、小组合作:交流、完善结果,要求有一人说出结果。
三、交流推进探究
1、父亲的看法;认为是——引导学生展示上节课收集的资料,进行证明。
2、小女孩的看法:认为不是——读第2自然段,说自己的理由——根据第2、3段,说说自己的理由——辩论:爱因斯坦为什么连衣服也穿不整齐?(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角色表演,表现、体会爱因斯坦对孩子的关爱(让学生选一个内容表演,评价是否表现出爱因斯坦的两个品质。)——朗读,表现(选一个部分读)——引导:你觉得小女孩是怎样的人?(天真、可爱,不迷信权威,与人交往有礼貌,有办法等。)
3、爱因斯坦自己的看法说明什么;读有关句子——说说自己的认识(谦虚)——小结:谦虚是他成为伟大的人的一个原因,谦虚就是伟大的人更伟大。
4、我们的看法: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后小结。
四、作业设计
1、朗读全文,回忆爱因斯坦与小姑娘三次交往的具体情况。
2.想一想: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为什么?
【板书设计】
第一次相遇撞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第二次相遇遇
第三次相遇等待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19、谈礼貌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十册   
主备教师:张颖    备课时间:2008/5/12    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让学生从小养成能礼待人,使用礼貌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让学生懂得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准备】
搜集神话故事,尤其是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30、谈礼貌
2、学习“貌”,指名组词
3、指名说说常用的礼貌用语有哪些?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提醒学生注意:“嫌、盾、训、逊”是前鼻音;“嗽”是平舌音
“校”课文中读“jiao”
2、说说下列词语意思
 古训 矛盾 咳嗽 粗暴 纠纷
 安慰 情操 修养 文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6:30:00 | 只看该作者
3、名分段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2、学生交流
3、齐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
1、指导
2、学生用钢笔描红生字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二、1、指名读词语
3、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由读第1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些什么?(2)学生交流,师板书:君子不失色不失口(3)重点理解:“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彬彬有礼,粗暴,出言不逊”
(4)师小结:从对古训的解释中可以知道:要做到待人彬彬有礼,就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言语。(板书:态度、言语、彬彬有礼)
(5)这一自然段先引用古训,目的是要引出一个什么话题,找找课文中哪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板书:使用礼貌语言,优良传统)
(6)想想这一自然段该用什么语气读?(庄重的语气)
(7)齐读第1自然段
2、学习第2—4自然段
师:同学们,从学习第1自然段中知道礼貌待人包括了态度有礼貌和说话有礼貌两个方面,现在看第2—4自然段写的三个例子中,哪些语句是写人的态度,哪些语句是写人的语言的。
(1)学生自读,围绕要求同桌讨论。
(2)交流
A、生交流第一个例子:(牛皋问路岳飞问路)
  根据生交流,师板书:马上施礼“呔,爷问你”
 下马施礼“请问”
B、师:作者用哪句话来概括了这两种情况的?请大声齐读:出示句子:“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板书:人心暖讨人嫌)   
C、小结并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牛皋表现,用否定语气;岳飞表现,用赞美的语气) 
D、齐读第2自然段
继续交流(第2个例子)
A、师根据学生交流,后板书:连忙抬起脚“对不起”
微笑着说“没关系”
B、齐读最后一句板书:避免纠纷  架起桥梁  
指导朗读:(读出平和、高兴的语气)
c、齐读第3自然段
交流第3个例子。
A、学生交流,师板书:文雅和气宽容 安慰,不能怪你沟通心灵反映情操和修养
B、指导朗读
C、齐读第4自然段
(3)练习(出示填空题)
可见要写礼貌待人,就要把具体的态度和语言结合起来写,这样才能写得生动感人。
(4)小结:课文2—4自然段分别举了古人和今人,普通人和伟人的三个事例来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这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想想每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2)理解“交往”
(3)齐读第2句话(理解“恰当地”、“和谐”)
(4)这一自然段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5)指导朗读
(6)齐读第5自然段
(7)小结,板书:关系更和谐,生活更美好
【板书设计】……
19、谈礼貌
神态
故事  动作
语言
说理  贴切
【作业设计】 
1、课后练习1.2.3.
2、熟读课文,搜集生活中礼貌待人的事例。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更多免费教案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www.lspjy.com 分站www.fydaxue.com



课 题:习作5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十册   
主备教师:张颖    备课时间:2008/5/13    浏览人数:2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内容,弄清征文的要点,练习向各种儿童报刊投稿。
2、根据征文的要求,进行写人的习作练习,写一个“我身边的小能人”。
3、练习用一两个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弄清征文的要点,根据征文词的要求,进行写人的习作练习。
【教学准备】 习作材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揭题。
板书:习作5
二、指导学生读懂征文启事。
 1、题目的范围是什么?
 2、征文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3、参赛的对象是什么人?
 4、截稿日期是什么时候?
三、根据习作指导提出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
 1、指导审题:写谁?从几个方面表现突出的?
 2、开拓学生的思路。
 3、指导学生将重点材料写具体。
四、学生完成草稿。
第二课时
一、反复朗读,细心修改
 1、自主修改。把自己写的这篇作文认真地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
 2、相互修改。
二、交流习作,师生评议。
 1、朗读习作。请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们听的学生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2、学生自评。让学生自我评价。
 3、师生评价。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习作的评价,要引导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的习作,分享他人习作的快乐。
三、总结。
【作业设计】
把修改好的习作誊抄在课堂作文本上。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练习5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十册   
主备教师:张颖    备课时间:2008/5/15    浏览人数:2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学习一些反映现代生活的新词儿,走进现代社会。
通过诵读积累知识。小小即兴演讲会。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语文与生活。
1、出示情景短文,让学生读通读熟。
2、结合文中插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3、联系上下文说说什么叫“新词儿”。
二、诵读与欣赏。。
1、出示12个成语。
2、练习流利朗读12个词语,交流词语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写好钢笔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6:30:00 | 只看该作者
1、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2、重点指导“启蒙、勤劳、浓郁”等词和整体布局。
3、学习练习描红。
二、口语交际。
1、审题:指名读题目要求。
理解什么是即兴演讲?
2、指导学生选择话题,指点快速构思的要领,如先要说说为什么,再说说怎么做,要想好了再说,也可以列提纲说。
3、自己准备5分钟。
4、全班交流。
三、学写毛笔字。
1、审题::明确本次写的字:售、军。
2、指导。
(1)、学生读帖,小结写好“售、军”的要点。
(2)、教师范写,讲解字的结构特点和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3、练习。4、反馈。5、总结
【作业设计】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20 七律 长征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十册   
主备教师:高新荣    备课时间:2008/5/20    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诗。
2、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
【教学准备】中国地图;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录象等。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解题。教师简介历史背景。师生交流有关长征资料。
二、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范读、教读。
1.老师先范读课文,明显暗示出诗句停顿节奏。
2.学生按节奏试读,达到能读上口,会停顿的程度。
四、读句、释词。
1.读每一句诗,先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重点理解这些词语:远征、万水千山、等闲、逶迤、、磅礴、尽开颜)
2.再读诗句,说说每一句话的意思。
五、作业。
1.朗读这首诗。
2.解释:“只等闲”、“尽开颜”、“万水千山”这三个词语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朗读全诗。
2、指名背诵并解释全诗。
二、品诗、品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品读开头两句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指名读。(2)结合长征资料体会诗意。这中间的艰难险阻是可想而知的,但红军战士对这一切的回答是什么?你从这里感受到什么?(3)指导朗读这两句诗,进一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自由朗读全诗,思考: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你是怎么想的?(根据提示,在小组里练说。第一步、找出是那一句。第二步、从中看出遇到了什么困难。第三步、是如何对待困难的。)
3、学生交流后,汇报。
4、你能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吗?
5、想象诗句所展示的画面,体会“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等词语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1)轻声读中间四句诗,想象一下红军过五岭、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观看录象)
(2)讨论“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这四个词语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6、红军长征途中征服了万水千山,作者为何只选择五岭、乌蒙、金沙江和大渡河来写?
7、齐读最后两句。用“更喜”形容什么?这突出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五、欣赏歌曲《长征》。
六、总结、扩展阅读。推荐毛泽东的另一首歌颂长征的词。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2、收集有关长征中的感人故事。
3、课本P113第2、3题。
【板书设计】
                 万水: 金沙江     大渡河
远征难                                               只等闲     革命英雄主义
总括                                                                   革命乐观主义
                 千山: 五岭      乌蒙     岷山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21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十册   
主备教师:高新荣    备课时间:2008/5/20    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绿线内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体会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4、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它融进了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教学准备】彭德怀生平资料、长征故事等。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出示课题:21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齐读)。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2、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师生交流彭德怀生平。
过渡: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课文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
2、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随机纠正读音。
3、再读课文,本文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
4、小组讨论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09: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