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下载(第八册)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6:24:00 | 只看该作者
由此产生了怎样的图案?理解 横切面  果然
3、  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呢?你想过没有?(思维定势作用   或是出于方便   出于公平 想不到切苹果还需要创造性思维  )   
4、  “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理解 “魅力”。文中指什么? (小男孩的喜悦,传递秘密的远。)  
4、“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为什么说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就能理解了创造力?
(所谓创造,就是要打破思维定势,用他人没有用过的方法,发现新秘密。自己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需要自己提出问题等。)
5、   出示名言警句
(1)、 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居里夫人)
   (2)、 我最怕/人们睁开眼睛/毫不惊奇/对白昼习以为常/活着/不追求童话的幻想/而出入     ——(罗日?杰斯特文)
   (3)、健康的好奇心会帮助你消除无知。
6、   说说你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安排练笔。写一写,再交流。
7、   把你感悟最深的语句多读几遍(最后一节),建议背一背。
五、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用下列词语造句。
清晰
魅力
* 学了课文,你想探索什么?(想知道第一个发现这秘密的人是谁吗?还想探索其他吗?)
附板书:
苹果里的五角星
拦腰切下去--------发现五角星
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这叫创造力


7.人类的“老师”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渎课文,弄懂三个主要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说话:大家一定知道许多有关“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立远大志向”的格言,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 揭题激趣
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读题。
2, 激趣
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人类的老师是谁?它们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
过渡:那就请大家带着好奇心去读一读课文吧。
二, 初读课文
1, 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 分小组朗读课文在小组内评议,正音,不熟的地方再多读几遍。
3, 同学们刚才读得真热闹,谁愿意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指名分节朗读)
4, 课文读到这里,大家一定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了吧?谁愿意来告诉大家?(指名回答)
        自然界种种生物(板书)
        齐读最后一句(你是从文中的哪句话了解的?)
三, 精读课文
师:为什么说自然界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细细地体会,可以把关键的词句圈圈划划,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还可做上记号。
1.学生自读课文,体会理解。
师:怎样?有收获吗?可能也有疑问吧!请同学们把你的收获在小组里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当然,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在小组里提出来,讨论讨论,行吗?
好,畅所欲言吧!
            2.学生交流讨论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讨论的十分热烈,十分投入。那么,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什么
               是人类的好老师呢?请联系课文把你读懂的体会到的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3.集体交流
               读懂并讲述清楚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三个方面向生物是如何学习
               的?
(1) 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
(2) 科学家研究鸟儿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
从蜻蜓那找到防止机毁人亡事故的方法。
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动物的飞行特点,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3) 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4) 建筑师根据“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5) 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
(6) 人们模仿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
            4,拓展延伸
(1)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只有这些吗?你是从文中哪看出来的?“......”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2)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你还知道有哪些?
5理解最后一句话
(1) 齐读最后一句(文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的确是人类的好老师。)
(2) 学到这,你对这句话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话说吗?
(3) 齐声朗读,再来赞一赞这人类的老师
         6 小结
           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啊!经过对许多动物的研究,人类获得了不少启发,但这还远远不够,更多的奥妙还有待我们去发现。
     四 奇思妙想
      1 平时你一定观察过许多动物,从它们身上有没有受到些启发?请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好吗?
      2 看来,大家一定有许多奇思妙想,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吗?
    五  课外迁移
        作业超市
        1 课外自己寻找并阅读介绍人类向生物学习的儿童科普读物。
        2 观察大自然中某些生物的特征,写观察日记,有兴趣的可做实验。

     板书                人类的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6:24:00 | 只看该作者
                   ↑
                            自然界种种生物

练习2
教学要求:
1、读懂小芳和爸爸的对话,了解有关磁悬浮列车的知识,并为句子加标点。
2、学习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种意思。
3、写好钢笔字,知道类似的半包围结构的字被包围的部分要略伸出来一些。
4、熟记八个词语和诗歌《真知》。
5、学习续编童话故事。
6、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处处留心、说说写写
教学准备:
磁悬浮列车的知识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处处留心
1、教学第一部分
(1) 创设情境:爸爸带小芳坐了一次磁悬浮列车,这可是小
芳第一次坐磁悬浮列车呢!
(2) 让学生自由练习读爸爸与小芳的对话。仔细分辨哪几句是
小芳说的,哪几句是爸爸的回答,并判断提示语的位置。
(3)请学生回忆:如何根据提示语的位置来加标点。
(4)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加标点的练习,教师巡视。
(5)全班集体订正。
(6)学生默读爸爸与小芳的对话,思考:通过和爸爸的交谈,
小芳对于磁悬浮列车有了哪些了解呢?请学生谈谈。
(7)以后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也要像小芳这样多提几个“为什么”
2、教学第二部分
(1) 磁悬浮列车的速度极快了,每小时可以走400-500千米。
小芳第一次坐上磁悬浮列车,说了什么,又是怎么说的呢?请学
生练习读一读小芳说的话,要读出小芳兴奋的心情。
(2) 小芳的话突出了磁悬浮列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车速
快。思考:为了表现列车的快,还能怎么说?
(3)学生自由练说,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写好钢笔字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通过谈话让学生明确练字的重点。
2、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启、戴、氛”三个字。
(3)       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
书写要求。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作出小结:“启、戴、氛”这三
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4)       示范书写“启“。提醒学生注意:写这三个字时,既要注
意被包围的部分要略伸出外框些,又要注意字中的撇、斜钩或横
斜钩要写得舒展些。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即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
(2)对于写得不够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练习。
读读背背
1、熟记词语。
(1)请学生说一说想怎样学习词语。
(2)请学生自主学习词语。
(3)       指名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读准字音,引导学生
理解词语意思,并体会每排两个词语再意义上的联系。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学习或做事不肯下功夫,
深入钻研。
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学习
时生吞活剥,对所学的并不理解。
浮光掠影:水面上的反光,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
印象不深。
不甚了了:了了,了解,明白。不太了解,不太清楚。
天道酬勤:上天偏爱于勤奋的人们,付出的努力一定会得到
回报。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到窍门。
(4)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
2、背诵《真知》。
(1)出示诗歌内容,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3)理解诗句意思。
学生再读。思考:在你的印象中真知是什么?我们要怎样做才
能获取真知呢?
在小组内谈谈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4)指导学生正确断句,读出节奏。
(5)指导学生朗读全诗,并能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背诵。
(6)课外拓展:课后搜集同样有关真知地诗句或名人名言等。
第三课时
说说写写
1、审题
学生读题,明确本次说说写写的具体要求。
2、指导。
(1)       请学生讲述原《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讨论:乌鸦会上
当,狐狸能得逞的原因是什么?
(2)       想一想,当狐狸再次遇到叼着肉的乌鸦的时候会怎么做?
乌鸦又会怎么应付呢?再想想,可能会有几种结局呢?
(3)       学生选择一种自己觉得最合理的结局续编故事,分组练说,
组员之间互相评议。
(4)每一组推荐代表到讲台上说,师生评议。
3、反馈。
同桌互相评改自己编写的故事,再试说修改后的故事。



8.三顾茅庐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三国演义》、群雄纷争。
2、板书课题。示范“茅”、“庐”两字写法;学生练习写“茅”、“庐”两字,写在课题旁边。
3、解题。理解“顾”、“茅庐”意思。

二、初读课文
1、范读。(或听录音)
提问:谁“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干什么?“三顾茅庐”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2、自渎课文。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
②读熟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思考: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6:24:00 | 只看该作者
3、检查自渎情况。
①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A.生字卡片;
诸葛亮  辅助  捆来  尊重  卧龙  疏疏朗朗  潺潺
吩咐  恭恭敬敬  半晌  时辰  策略  茅塞顿开  同塌  讨论
B.重点字音:
疏  潺  晌  辰  诸  尊  吩 塞  策  
C.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②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要求:不破词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复读,不唱读。边读边评议。
③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俩次,详写第三次。
④讨论: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板书:
          刘备:尊重人才      诸葛亮:雄才大略

三、作业:
1、描红
2、抄写生字新词
3、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吩(feng       fen)      辅(fu     fu)      晌(xiang  shang )
辰(cheng chen )      诸(zhu  zu )        卧(wo         wu )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的复述课文。
2、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3、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点】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的复述课文,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抽读生字卡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刘备为什么还要去拜访诸葛亮?
(2)填空:
刘备(      )前往隆中(         )诸葛亮,(     )地(     )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3)讨论填空,理解重点词语:两次、拜访、诚心诚意、邀请,体会刘备求才的急切心情和虔诚态度。
(4)指导朗读,体会。
2、学习第2——4自然段,
过渡: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事,留下一段佳话。下面,我们来学习第2——4自然段。
(1)小组学习。读课文,思考: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划出刘备有关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雄才大略?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
(2)讨论问题一: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要点:
①第二自然段。重点指导分角色读张飞、刘备的话,讨论,指导朗读,细细感悟品味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
②第三自然段。精读赏析:“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恭恭敬敬、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等重点词语的细节描写;讨论,指导朗读,感悟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
③第四自然段。同塌睡觉、同桌吃饭等。
(3)重点句理解。
3、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①理解句子: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象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
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
② 理解句子:我得到到诸葛先生,就象鱼儿得到水一样啊!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

三、作业
1、近义词     2、组词
3、抄写比喻句。
第三课时
一、总结、写作特点
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指名读有关的语句。
二、指导复述课文。
1、理清课文脉络。
       两次拜访没见到
                                                 上路前
       第三次拜访的经过           见面前
                                                         见面后
       刘备、诸葛亮的鱼水情
2、看板书学生自由练说。
3、指名复述。
三、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
1、指名读:“他们来到隆中……秀丽宜人”。
2、分析:写了那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3、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
      如:我们来到烈士陵园,只见:                                                        。
4、自由练说,同桌说,指名说。

四、教学生字新词
1、生字字形教学;
2、指导书写:茅   尊  恭   卧

五、练习
       1、形近字组词;
       2、用“来到……只见……”说话;
3、比喻句辨别。


9 祁黄羊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以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学媒体:投影
教学时间:三课时
板书设计:         9祁黄羊
  因病辞职
外举解狐  不避仇
内举祁午  不避亲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   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读好句子,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提题导入。
  1、板书课题,认读生字“祁”,指导书写“祁”。齐读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6:24:00 | 只看该作者
2、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3、   检查预习情况:说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在哪个国家?
故事中有哪些人物。
随机出示下列名称:春秋  晋国  悼公  祁午  解狐
指导读好上述名称。
二、自读课文,要求(投影出示):
  1、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
  2、朗读课文,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3、思考: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三、检查。
  1、投影出示下列词语,注意读准带点字的读音。
  前鼻音:晋悼公 人选 举荐 慎重
  后鼻音:兴亡
  翘舌音:合适 召 慎重
  其它:中军尉 兴亡 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 祁黄羊 祁午
  多音字:解狐 
  2、指导读通下列句子。
  (1)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2)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3)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3、内桌分自然段互读课文后,指名逐段朗读课文,结合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预习时布置学生查字典):
 征伐 郑重 举荐 使者 
  4、快速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叙述了祁黄羊的什么故事。
  板书:举荐人才
 四、指导书写生字。
  1、给生字按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祁 尉 慎
  上下结构:晋 荐 召
  半包围结构:选 适 避
  独体字:亡
  2、说这些字哪几个字比较容易写,哪几个字的什么地方要提醒注意。
  祁:左边是“礻”,而不是“衤”;右边是“阝”,而不是“卩”。
  选、适、避:“辶”的最后一笔要舒展,能托住里面的部分。
  慎:右边的“真”里面是三横,不能少横。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边描边说出笔画名称,记住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五、作业:完成习字册上的部分习字任务(字、词部分)。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以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一、复习。
1、   朗读字词,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晋悼公 人选 举荐 慎重  兴亡
  合适 召 慎重  解狐 
2、   读通重点句子。
  (1)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2)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3)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3、听写下列词语:兴亡 慎重 举荐 当此重任
  二、理清文章脉落。
  1、默读课文,思考:祁黄羊向悼公举荐中军尉人选,推荐了哪两个人?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
 2、讨论,板书:
  因病辞职  外举解狐  内举祁午
  根据上述顺序,把课文分为三段。
  三、导读课文。
    第一段.
  1、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这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讨论、交流。
  3、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祁黄羊辞职的原因。
  第二段.
  1、自由朗读课文,在描写人物对话时的神态的词语下面做上记号,想想人物此时的思想感情。
  2、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从悼公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悼公对祁黄羊的高度信任)
  指导朗读悼公的话。
 3、投影出示祁黄羊回答的话,指名朗读,说说自己人中体会到什么?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在“想了想”、“郑重”的下面加上着重号)

  指导朗读祁黄羊的话。
  4、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1)投影出示第五自然段,理解悼公所说的话,指导朗读,注意悼公说话时的神态(在“深感意外”下面加着重号)。
  (2)投影出示第六自然段,自由朗读,说说从祁黄羊的回答中,你能体会到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公私分明 心胸宽阔 不计前嫌)
  5、指导分角色朗读对话: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分角色朗读,小组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6、小结:祁黄羊外举不避仇,真是个公私分明,心胸宽阔,不计前嫌的高尚之士。板书:不避仇
  四、作业:
  1、朗读课文3遍。
  2、辨字组词。
  普(  ) 荐(  ) 伐(  ) 悼(  )
  晋(  ) 存(  ) 代(  ) 掉(  )
第 三 课 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
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3、  归纳段落大意,按课文叙述顺序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以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6:24:00 | 只看该作者
  1、朗读新词。
  2、听写课后习题3的词语。
  3、指名朗读第一至七自然段。
  二、导读课文第八至十二自然段。
  1、师读第八自然段。
  2、自由朗读第九至十二自然段,同桌分角色朗读。
  3、当祁黄羊举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时,悼公说了什么话?神态怎样?
 投影出示第十自然段,指名朗读。
 4、指名朗读第十一自然段,讨论:祁黄羊为什么要举荐自己的儿子祁午?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
  投影出示第十一自然段,在“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们仇人或亲人”的下面加横线。齐读,问:祁黄羊一心想的是什么?
  小结:由此可见,祁黄羊真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一心为公,不但外举不避仇,还能做到内举不避避亲。板书:不避亲
  5、既然这样,为什么祁黄羊不先推荐自己的儿子祁午,而要先推荐解狐呢?你是从什么地方发现的?
  投影出示,对比分析:
  “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提示:祁黄羊前后两次推荐,说话时的神态有没有不同?(在“想了想”、“郑重”下面加着重号)
  从中你能看出祁黄羊是个什么样的人了吗?(祁黄着考虑的确实首先是真正能为国出力的能人)
  6、引读第六自然段。
  7、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九至十二自然段。
二、   快速朗读课文(或默读),小小组合作讨论各段的段落大意,然后交流。
  四、根据课文的叙述顺序,复述课文。
 1、理清顺序:
 因病辞职
 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
 2、学生试口述,同桌互述。
  3、指名口述。
  五、总结全文。
  1、齐读课文。
 2、说说祁黄羊是个什么样的人。
六、作业:               
1、       写了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推荐  慎重  才能  重任
2、       照样子写词语。
代替(“代”与“替”意思相近):
安危(“安”与“危”意思相反):



10公仪休拒收礼物
教学要求:
1. 能分脚色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9/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4.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学习他清正廉洁的品格。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说出从哪里看出公仪休很爱吃鱼。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2’
1.     板书课题。
2.     介绍剧本常识。
二、初读课文   15’
1.     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
a.     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b.     划出有疑问的地方。
2.     检查自读效果。
A.     出示生字词,正音。
B.     指名朗读对话,学生评议。
C.     教师指导读长句。
3.     再读课文。
思考:你明白了什么?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4.     交流:
a.     这已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b.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有哪些人?
c.     故事分为几部分?
d.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学习第一部分   15’
1.     自由读,看看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公仪休特别爱吃鱼?
2.     学生回答。
3.     指导朗读。
4.     指名表演。学生评议。
5.     再进行朗读训练。
四、课堂练习   3’
1.     有感情朗读课文。
2.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学习公仪休的美好品质。
2.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剧本。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后,让学生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帮学生理一下上节课所学内容。
2、 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说说公仪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如公仪休:爱吃鱼。清正廉洁。聪明机智。)这些都能从文章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二、 快速读剧本,边读边划有关语句。
a) 学生自由读剧本。
b)交流所得,把握人物个性特点
其间帮学生理解诸如:公仪休为什么不收鲤鱼那段经典的话语;管家为何要送鲤鱼给公仪休,为何偏偏送的是鲤鱼;公仪休是如何拒绝的等等有助于把握人物个性品质的问题。)
三、 让学生有感情地读自己要扮演的角色的台词。
四、 表演。
1、 分配好角色,大家当导演,有什么话想对演员说(说表演的要点)。(如时间紧就演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段)
2、表演
3、点评。有没有把大家的意图演出来。
4、学生对照看自己还需改进的地方,再反馈表演,要求要加进自己的语言和动作。
五、 明理
追问:公仪休拒收礼物的原因你明白了没有?你认为公仪休是个怎样的人?你以后会怎么做?
六、 课后试演课本剧 。
练习3
教学要求:
1、练习诵读《三国演义》的精彩片段,讲跟“三国”有关的故事,知道从课外阅读中也能学习语文。
2、写好钢笔字。知道撇捺在字的中部要写得如同鸟翅,要舒展。
3、熟记八个词语。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安慰。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中国有四大古典名著,你们了解吗?是哪几部?
(2)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三国演义》中写得非常精彩的一段,叫做“关云长温酒斩华雄”。
(3)学生借助字典读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6:25:00 | 只看该作者
(4)有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学生间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讲解。
(5)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看看文中的关云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6)学生练习诵读,要求能把关羽的神勇气概读出来。
(7)指名交流,学生品读。
2、教学第二部分
(1)“三国”的故事实在精彩。课前老师要求大家阅读《三国演义》,你们都看了吗?
(2)通过阅读,你们都了解哪些“三国”故事?
(3)出示:空城计  苦肉计  夜走麦城  刮骨疗毒  过五关,斩六将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这些词语都跟“三国”故事有关,是人们经常说的,有的已经成为成语。你知道其中的故事吗?能不能简单说一说?
(4)在这些故事中,你们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练习讲这个故事好吗?讲的时候要抓住要点,关键的地方要讲的具体、生动。
(5)学生在小组内讲故事,选出讲得最好的 代表小组参加班级的交流。
(6)每组派代表在讲台前讲故事,声音要响亮,举止要大方,并要带有表情。
(7)全班同学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议:有没有讲错的地方?故事的要点有没有抓住?关键的地方讲得是否具体、生动?
(8)教师归纳学生评议的意见,小结讲好故事的基本方法。
(9)鼓励学生回去后给家人讲“三国”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奈”、“恭”、“慕”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读贴,要求学生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
3、这些字在书写时,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
4、教师重点知道学生写“奈”。提醒学生注意,字中的撇捺要写得舒展,如同鸟翅。下半部分要呈上靠之势。
5、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6、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进行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二、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地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同桌讨论每个词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5、自由朗读。
6、同座位练习背诵。
7、指名读。
8、集体练读。
9、集体齐背。
10、指名背。
第三课时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一、导入新课1、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不顺心的事。对此人们或难过或焦虑或痛苦,你或你的亲朋好友有过这样的生活体验吗?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安慰他人,使他们的心情舒畅起来。
3、板书:学会安慰
二、创设情境,指导得法
情境:解小惠是班上的同学,她学习认真、成绩优异,家长对她的期望也很大。这一次考试,因为粗心,答错一题,没能取得满分的好成绩,她伤心得哭了。
1、学生试着从不同角度对解小惠进行安慰。
2、根据学生的发言,指导学生从同情、鼓励、找回自信等方面进行安慰;试着换个角度,从自身方面设身处地进行安慰,安慰时注意得体、语气委婉。
3、小组合作,演一演这一情境。
4、上台表演,全班交流。(指明一学生扮演解小惠,另外其他几位学生扮演解小惠的同学,台下的学生充当导演,进行指导。)更多免费教案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www.lspjy.com 分站www.fydaxue.com
5、妈妈安慰:试请学生上台表演。
6、自我安慰:听了这么多关心的话语,作为解小惠本人,她又应该如何来安慰自己呢?
三、选定情境,自由练说
导入:考试失手、竞选没有成功、亲人离别等许多小事都会影响心情。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消除烦恼呢?
出示情境,自由选择话题,小组合作,现场交流。
情境1:A同学是四(3)班的班长。这次参加大队委竞选,仅以三票之差落选了,她愣愣地坐在教室里发呆……
情境2:邻居王奶奶的儿子考上了托福,即将去美国留学。最近几天,王奶奶总觉得心里少了什么,很失落……
小组选定话题,合作自由交流。
四、创设生活情境,融会贯通灵活交际
导入:针对同学们的生活、学习上的许多小烦恼,学校即将开通一条“小烦恼热热线”,让大家能有机会倾诉一下心中的烦恼,更主要的是让更多的同学参与我们的节目,来与有烦恼的同学们进行空中交流,从而达到安慰他们的目的。
1、选出嘉宾。
2、划分场内外观众听众,交待参与办法。
开始:(播放音乐)伴着悠扬的乐曲,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小烦恼热线”今天与大家见面了。你的心情好吗,你的脸上还有微笑吗,成长的道路上总会有许多不顺心事。当你不开心时,不妨参与我们的节目,把你的烦恼说出来,我们会尽量帮助你的。
接进电话:
嘉宾与观众、听众交流,教师总结。
……
结束:时间过得真快,今天的节目接近尾声了,还有那么多朋友们想参加与我们的节目。希望与你们明天相约在“小烦恼热线“,感谢嘉宾的参与。
五、总结
让我们每个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都去安慰有需要的人。
第四课时
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明确本次学写的部首:反犬旁、马字旁。
2、指导
(1)出示范字反犬旁。
反犬旁由哪几笔构成?反犬旁形体有什么特点?
(2)分析“猪”字。
写右边的“者”有什么要求?
(3)出示范字“马”。
“马”做部首,字形有什么变化?
(4)小结:“猪”与“验”都呈左窄右宽之势。
3、练习
(1)教师范写。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3)学生再次临摹,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6:25:00 | 只看该作者
11、永远的白衣战士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娴熟”、“疲惫”、“身先士卒”、“声色俱厉”等词语。
3、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4、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认真、仔细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2003年春季,我们都曾经历过一场大规模抗击“非典”的战斗。大家说说在那场战斗中,什么人作出的贡献最大?一些医务工作者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你了解他们的事迹吗?
2、引出课题:永远的白衣战士
3、围绕课题,说说你想了解什么?
二、自学课文
1、先把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读两遍,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
3、读后在文中将带有生字的词语画出来,读一读,认清字形。
4、思考课文写的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朗读,正音。
2、按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1)引导学生互相帮助,纠正读错的字句。
(2)引导学生欣赏别人的朗读,学习借鉴,取长补短。
3、默读课文,思考和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说说哪个字比较难写,需要特别注意。
3、教师范写:“咳”、“测”、“器”。
4、学生在语文书上描红。
五、布置作业
1、在习字册上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默写生字词。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2——7自然段。
1、教师深情地诵读第2、3自然段。
2、出示自学要求,布置学生自学4——7自然段。
(1)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详细描写了护士长叶欣的英雄事迹?找出来读一读。
(2)边读边想:这几段课文分别描写的是什么内容?用一两句话概括下来,写在各个段落后边。
(3)自己选一两个段落认真读一读,用“——”画出直接描写叶欣的行动或语言的句子,再想一想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也可以在书上写下自己的体会)
3、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4、组织学生交流。
(1)说说各自概括的重点段的内容。
(2)谈谈选读有关段落的体会。
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身先士卒”、“疲惫”、“斩钉截铁”、“声色俱厉”等词语,通过理解这些词语,加深对人物崇高精神的感悟。根据学生交流过程中所选择的段落,适时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交流,使学生受到崇高精神的熏陶和伟大人格的感染。
5、指导学生说话。
(1)提出要求:默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2)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
(3)交流。
6、学习1、8、9三个自然段。
(1)       指名学生朗读。
(2)说说这几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又是怎样描写护士长叶欣的?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3)齐读这三个自然段。
7、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深化课题
1、为什么说叶欣是“永远的白衣战士”?课题可不可以改为“永远的白衣天使”?
2、小组讨论。
3、交流。
四、课外延伸
1、收集介绍全国人民抗击“非典”情况的资料,搞一次展示活动。
2、收集叶欣生平事迹的资料,补充阅读。
12、“番茄太阳”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第四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有感情的读好课文中的人物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番茄太阳“的内涵,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见到过残疾人?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你有没有想过帮助他们?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与残疾人的生活有关。(板书课题:“番茄太阳”)
3、大家读了课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二、初读课文
1、读一读课文后的生字,读准字音。
2、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对朗读有困难的段落,可以多读两遍。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且练习用几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检查自学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正音。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说说哪几个生字比较难记,写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戚”、“献”等字。
4、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1、在习字册上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想想“番茄太阳”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默写生字。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6 21: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