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非常形象、逼真地写出了太阳上升时的艰难程度及样子的壮观,精神的顽强。
(3)反映了观日出的真实感受。
4.指导朗读。
(1)个人尝试读,找找感觉,看看该如何处理语气(语调)和 语速。
(2)在小组里读一读、评一评。
(3)展示读。
(4)回忆学法。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观察海上日出这一部分内容的。
(5)板书:品读词句 体会语感
5.过渡: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自读特殊情况下(多云)海上日出这部分内容。
6.学生自读。
7. 检查自读情况。
在学生读懂的基础上重点交流“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的理解。(这句话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8.齐读2至5节。
小结:这段主要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整个过程,抓住了景物变化的特点,写出了海上日出美丽雄奇的景象。
三、学习最后一节
1.这句话与全文是什么关系?(总结全文)
2.自读体会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赞叹)
四、总结全文
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海上日出》这篇文章在写作方面有什么特色?
3.感情朗读全文。
五、作业
1、 背诵课文。
2、 完成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日出前 蓝—红—亮
海上日出 日出时 脸 升 云霞 夺目
日出后 躲 透
太 阳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3、收集太阳和自己熟悉星球的资料,并进行适当的处理。
4、根据本文的写作结构和说明方法,仿写一篇介绍星体的说明文。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
3、收集和处理有关星球的信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语:太阳,我们每天都能看见,早晨,从方升起,把光明带给大地;傍晚,从西天落下,黑暗便来临。太阳对于我们好像是挺熟悉的;其实又是很陌生的。因为对于太阳的真实情况我们知道得太少了。需要不断地去研究它,揭开它的奥秘。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太阳》。
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做个小小“科学研究员”,了解了解太阳。请挂牌上岗,大家一起进入实验室研究太阳,好吗?比一比,看谁的工作最出色。
(一)课前交流整体感知
1、资料交流、感受新知(网络)
课前大家一定收集了很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谁来为大家展示你所收集的资料。
2、创设情境、引发质问
(媒体演示“七彩奇观”)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此时,距离地球一亿五千万公里的太阳一下子推到学生眼前。此时教师做出一副倾听的样子,神秘地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吗?好像有谁在很远、很远的地方说:‘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在哪里呢?噢,原来在这里。”学生们一看到笑哈哈的太阳,都乐了。
问:他是谁呀?
师:(板书课题)你们认识它吗?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有问题可以直接问太阳公公。
学生质问:……
师:同学们向太阳公公提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问题同学们可以用课外时间从科普读物中了解;或是到网上去查寻。有些问题现在还没有答案,等同学们长大后再去探索。那么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哪些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谁是一名合格的“科学研究员”!
(二)自学课文,理清结构。
1、自学课文(课件演示“太阳探密”):关于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与人的关系,课文上说得很清楚。现我们就把这篇课文当作一份资料来研究学习。研究科学,要提出问题,还需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查阅资料,有的还要搞实验。现在就请你们阅读这份有关太阳的资料。看谁通过自己的阅读找到答案。
2、理清结构
指导①:对于这类科普的说明文,一般一个自然段说明一个意思。我们阅读时,要一边读一边想每一自然段主要讲的什么,要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板书,一个自然段一个意思)要求学生读后把每个自然段概括的内容写在旁边,像加注一样。
板书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1、太阳远
2、太阳大
3、太阳热
4、太阳与人的关系
5、太阳与雨雪
6、太阳与风
9、太阳与杀菌
10、总结
指导(2):归纳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引导学生交流,各抒己见。
(三)、创设《太阳》的小型展览的情境,进行巩固练习。激发兴趣,明确要求。
1987年9月23日,在我国看到罕见的日环食,为了帮助同学们认识太阳我们这些小小科学家,举办一个关于“太阳”的小小展览会。展览会用多种形式,用图画,用幻灯,还有动画演示、介绍、说明太阳与人的关系,这是展览会主要的部分。现在请一人扮演动画中的太阳公公,一个扮小朋友,两人对话。小朋友提问,太阳公公回答,帮助小朋友认识太阳。
同座对话。(全班进行分角色普遍训练)
指名扮演讲解员。
(四)总结写法,点明意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