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各自轻读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可以分为几层,各自写的什么内容。(第一层:2、3自然段,第二层:4——10自然段。)
3.学习第一层。
(1)指名读第二层,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各自谈体会)
(2)重点研读第二层。
①轻轻读第4——10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哪里概括写法布尔对昆虫的入迷,哪里写的是典型事例?
②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
③说说文中的典型事例是分哪几个过程来写的。(装——扔——装)
④具体说说各是哪几个自然段。
⑤读读第5自然段。“这一天,他还拣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告诉我们什么?有没有具体写呢?是怎么写的?
⑥画出描写法布尔喜爱昆虫的语句。
⑦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引导体会法布尔当时的思想感情。
(3)过渡:法布尔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如何?回家以后又遇到什么情况,结果怎样呢?
①“满载而归”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②他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怎样?请你画出有关的语句并朗读。
③“父母突如其来的责骂”指的是怎么回事?
④课文是怎样写法布尔扔掉他口袋中的东西时的情景的?这些描写充分表现了法布尔的什么心情?
⑤我们从第十自然段的哪些话中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呢?
⑥画出相关语句后朗读。
4.复习阅读第二段,找出写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的语句并阅读。
(三)精读第三段。
齐读第三段,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四)总结谈话。
1.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谁?突出写了他的哪一个方面?
2.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3.讨论:这篇文章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
4.“装满昆虫的衣袋”是用一个人做的有代表性的事情做题目的。此外,还有什么命题方法吗?
(1)用人物的话语做题目。
(2)用人名做题目。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15 装满昆虫的衣袋
着迷
迷恋
浓厚兴趣
教学后记:
语文天地九
教学要求:
(1)区别同音字、正确书写,积累词语、区别多音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读音,能够用多
音字组词。
(2 会用指定的关联词语造句。
(3)阅读短文
(4)收集资料了解谚语。
(5)懂得按照方法到图书馆里查找资料,并进行分类。
重难点:
1会用指定的关联词语造句。
2懂得按照方法到图书馆里查找资料,并进行分类。
课时划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语文天地的“月积月累”部分。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同音字组词
1 出示几组同音字,让学生认读。
2 学生用这些字组词练习。
3 集体评讲。
二、抄一抄
1 出示几组词语,学生自由读一读。
2 大家读一读。
3 学生抄写词语。
4 摘抄课文中的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三、用关联词语造句
1 学生读句子
2 找出加点的词语
3 引导学生再读句子,体会他们之间的关系。(递进、条件)
4 学生练习造句。
四、总结
五、课外作业。1 写词语。2 用“只有……才”,不但……而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阅读短文,体会魏格纳善于观察、发现坚持不懈进行科学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 出示地图,导入阅读。
1 出示地图,让学生观察。
2 你们发现了什么?
二、学生读文,整体感知
1 通过读文,不懂的字查字典解决。
2 指名分段读课文。
3 指名说说魏格纳从地图上发现了什么?
三 、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
1 老师提要求:
(1)魏格纳是怎样发现:“大陆漂移说”的?
(2)文中列举了哪些材料证明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是正确的。
2 集体交流老师点拨。
四、总结
1 从人类提供出并证实“大陆漂移说”的过程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2 学生自由反馈老师引导。(善于观察,大胆设想,努力探索、实践)
五、总结:是啊,大自然有许多的奥秘等待着大家去探索证明,希望你们能够养成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勤于探索实践的科学的态度。
六 、课外作业: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收集资料,了解并收集气象的谚语,并试着自己写。
2、懂得澳门、按照方法到图书室里查找资料,并能够对自己阅读的课外书籍进行分类写目录。
教学过程:
学习谚语:
1、 学生自由读文中的谚语。
2、 引导学生说说这些谚语都与什么有关系?它们能够告诉我们什么?
3、 小结、简单介绍谚语。
4、 学生再读文中的谚语。
5、 指名反馈收集的谚语。(板书)
6、 学生读一读这些谚语
笔下生花:
1、 引导学生观察今天的天气,说说可以用刚才学过的哪一条谚语来形容今天的天气。
2、 引导学生积累谚语,懂得用谚语形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天气变化。
3、 自己试写谚语。
4、 集体评议
金钥匙:
1、 启发谈话
2、 指名读课文中小姑娘说的话。
3、 指名反馈、查目录。
4、 教给学生方法。
自检,学会编目录:
1、 学生自由地说说自己课外都读了什么书籍。
2、 小结
3、 反馈自检情况。
课时总结
作业:阅读中国的四大名著
教学后记:
第十单元奉献
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大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