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吃透教材”的重要性---由《比较大小》引发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19 10:0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备课开始,心中便一直在寻找情境,寻找孩子身边熟知的情景。所以,我与晓丽老师的年龄差,驶过的一辆校车的核载人数标识,102班学生发来的植树节照片,一年级校本课程的人数等等,都住进了我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教有用的数学。所以,孩子发烧血常规的报告,七八岁孩子体重标准,室内的温度计,当然还有体温计,都在我的备选范畴。这么多情景,我要结合一年级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编排与取舍,因为一节课40分钟,既要知识点突破,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生成。

也许因为太重视情境,所以对于教材知识点的生成挖掘不够。所以我的这一节课形式大于实质,华而不实。直到现在我依然困惑,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怎样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如何层层推进,让一般方法可以自然显现,而不是老师告知或者死啦硬扯。现在回想我的设计,我觉得应该做如下的修改:我觉得应该借鉴课本上的设计,但不是死搬硬套,我应该先比较: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个数,比如36与39。无论是从数的顺序还是摆小棒,拨计数器都可以顺利的解释。在我们教材中比较十位不同的两个数,比如41和37课本上推荐的就是摆小棒并没有推荐拨计数器。所以如果我能在课堂上针对41与37的比较,直接摆小棒去解释更能顺利推进。

一节好课应该是曲径通幽后的豁然开朗。102班的学生,对于我告知的一般方法没有认同感。就是因为推理探究中的前后知识不衔接,学生没有体会到水到渠成。我一直觉得自己的课堂孩子不会说谎,听不懂了一定是老师的引导和设计出现了问题。所以在今后的备课当中,一定要深挖教材,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用心设计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孩子真正领会数学的推理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6 14: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