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0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随笔 引出?铺垫?伏笔?学生傻傻分不清楚的记叙文概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13 08:2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虽然我从教已有三年了,说来也不算“新入职”了,但每次在讲到记叙文阅读的时候,心里都有点“犯怵”,“怵”几个很难讲清的概念——引出、铺垫、伏笔,学生常常在这些概念上犯迷糊。

第一次听到学生问“老师,铺垫和伏笔有什么区别啊?”,我其实是有些不知所措的,一是因为我无法把两个概念用专业的语言说清楚,二是因为那时刚入职,我对学生学情认知不足,不知道这对学生是个难点,没有特别关注。但我还是先把自己的理解讲给了学生,可许多学生还是一脸茫然。所以在我后来又找到了两个概念的具体解释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放在课件上展示给学生。学生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一脸恍然大悟,有的一边点着头脸上却还是似懂非懂,有的则仍旧茫然;反映在记叙文阅读的做题中,还是有一部分人分不清楚。

这是我所带的第一届学生的情况,我想,到毕业也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分不清楚这两个概念吧,因为我记得当时我说,“如果实在分不清楚的话就两个都写吧”,这话从一个语文老师口中说出来,真是实属无奈的下下策。

这一届,前不久的6月份,一节记叙文阅读的专项复习课上,我和学生一起探讨文段作用的题。一位平时语文学得还不错的学生答此处有引出下文的作用,但其实这里应该是做铺垫。于是我用“引出”的概念来提示她,但她还是固执地说“我觉得这里就是可以引出下文啊”,并且她的同桌也跟着坚定地点头,我当时无法讲得让她信服,这个问题只好暂时搁置下来。当初的无力感似乎又出现了,我深感不能像上一届一样不清不楚,但又不知如何下手。

于是我把那个学生请来,问她知不知道“引出下文”和“铺垫”的概念,她回答说参考书上有,但只是概念,具体是什么她还是不明白。我听后,心中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感觉自己似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这就像是对一个从没吃过西瓜的人描述西瓜一样,就算他知道了西瓜是绿皮红瓤黑籽,吃起来又甜又沙又水;但是遇到了相似的东西也还是分不清楚。只有真正见到了实物,切实感知过,才能分清楚并且印象深刻。

换言之,我之前只是给了学生间接的经验,而不是直接经验。然而只提供相关概念是不行的,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尤其是当他们先入为主地认为自己的想法有理,就更听不进去,大有和老师一较高下的意味。

所以我着手找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铺垫、伏笔还有引出下文的文段例子,并且在这些文段之前展示各个概念的准确解释以及其特点。这样可以在了解概念之后,马上对应到文本当中去,切实感悟;并且这些容易弄混的概念专门放在一起讲,有了实际文本的比对,学生会发现,它们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这堂课上完之后,我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的反馈都还不错;再做题的时候,把概念弄混的学生也很少了,还是挺开心的。经过这次我明白了,语文学习中的方法也好、概念也好,如果不给学生提供可感知的直接经验,效果定然是会大打折扣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7-13 08:22:42 | 只看该作者
龙门实验学校  张璐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9 23: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