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全套教案免费下载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5:22:00 | 只看该作者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这种精神。(出示“我”的幸与不幸。同桌间逐条对照互读。男生读“坏处”,女生读“好处”;老师读“坏处”,全体同学齐读“好处”,并将其中的“你”改成“我”,形成对话朗读。)
(3)结合整个片段内容,试着用“从……中,我感受到鲁滨孙是……的人”来说一句话。      (如,一个不屈服命运的人,面对命运弃他于孤岛,能及时调整心态,努力改变不幸的命运;一个善于调整心态的人,他经历了三次心态调整,逐步解决了生存问题、生活问题及如何获得有意义的问题;一个不怕孤独的人,他一猫狗为伴,以记日记来排遣寂寞,活得充实;一个以苦为乐的人,岛上物质贫乏,生活条件艰苦,他仍不断自我安慰,尽量改善生活;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面对不幸,他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而热情地投入到实在的生活中去。)(4)出示并齐读:“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五、拓展延伸
 1.如果让你选课文中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为什么?
   2.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在西方,“鲁滨孙”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读了这部小说,老师想到了海明威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请谈谈你阅读本文的启示,写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或自己共勉。
3.鲁滨孙在荒岛上还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回到英国后,又是怎样成了一个百万富翁的,请同学们课下找到原著读一读。可以准备向别人提出问题,或摘录有意思的句子,也可以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或者写一写读书体会,为班级读书会作好准备。




17* 《汤姆?索亚历险记》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3.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过程与方法:
1.本文是略读课文,可以先从题目入手,猜测小说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2.在学生阅读梗概,浏览精彩片段后,让学生简要说说小说的内容,并围绕“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人”“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等问题交流读书感受,感受小说的有趣。
3.把梗概和精彩片段进行对比阅读,找一找精彩片段可能是梗概的哪一部分。并且通过猜测梗概中相关部分内容、抓住梗概中矛盾或不明之处,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人物命运,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二、学习重点:
   1、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
   2、探讨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汤姆?索亚的优秀品质,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学习难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习的整合。
四、学习过程:

  一、引读。
   1、二十一世纪初,一部电影《哈利波特》风靡了整个世界,昼夜之间哈利波特成了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与英雄。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就塑造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青少年偶像英雄,那就是:汤姆?索亚。
   2、引出了我们的主人公汤姆?索亚,那就让我们进入今天的课程:图书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对于马克?吐温,我们的同学通过网络资料已经了解了不少情况,我也找到了一些,还有图片,算是一点补充吧。我把这些资料做成了一个帖子发在了我们的教学论坛资源库中,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我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的同学可也没闲着,不少人给我的信箱中发来了他们所写的这篇小说的故事梗概,我挑选了一篇,让他发在我们的资源库中,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原创梗概。
  二、导读。
   1、读书而有所感。看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作为同龄人,汤姆在你心中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制成电子文档,再以帖子的形式发送到我们的教研教学版里,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好帖我将会给他加精。
     其实在老师的心中,也有一个我自己的汤姆,我也把我的感受写了出来,放在我的电脑中的共享e 盘里,请大家通过网上邻居访问我的电脑,也来看看老师心中的汤姆。
   2、我们的心中都有了汤姆这个形象,那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什么呢?也请同学们把自己的观点以帖子的形式发送到我们的教学教研版。
  三、精读《当海盗去》。
   1、谈完了对汤姆的印象,我们的同学其实对书中的情节更感兴趣,因为情节是小说的生命线。在书中最能引起我们遐想的是哪一个情节呢?(《当海盗去》)
     那谁能立刻把这个片断的梗概写出来我们大家看看呢?还是以论坛帖的形式。
   2、在这个片断中,汤姆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她会是什么呢?你读出来了吗?能否在网上找一幅图片把这个抽象的心愿直观地表达出来呢?(帖子)
     海盗。汤姆此时最大的心愿就是去当“海盗”。
   3、提到海盗,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骷髅旗和铁钩船长。我也找到一个有关海盗的电影片断;《加勒比海盗》。我们来看看汤姆的海盗是不是就是这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5:22:00 | 只看该作者
     播放电影片断。
   4、很显然,汤姆的海盗不是这种杀人放火的强盗。那他想当海盗的本意又是什么呢?请将你的观点上传。
   5.如果生活中你遇到了汤姆的际遇,你将采取怎么样的行动呢?
  四、拓展。
   1、在这本书里还有许多栩栩如生的形象,你还喜欢哪一个?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论坛帖上传。
   2、汤姆?索亚这个人物形象,对于21世纪现代青少年的健康心理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3、上网搜索网络中有关《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资料。





口语交际?习作四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
2.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并与同学互改习作。
过程与方法:
1.请学生进行充分准备。准备得充分,是开展本次活动的关键所在。让学生通过报刊、电视等媒体和身边的现实生活,积累有关自我保护的事件,对自我保护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2.组织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交流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
3.交流过程中,尽量用事实说话,指导学生完整讲述已知的事实,阐明自己的观点。这也是表达自己观点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能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课时安排
    3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打开思路,引出话题
  1.同学们,《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深地打动了你。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了各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个英雄的象征。我们可能终生也遇不到那样的情境。但“学会生存”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板书:学会生存)
  2.“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倡的一个概念。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说:人们再不能一劳永逸获取知识了,而要终身学习如何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说说由这四个字你想到些什么。
  二、畅所欲言聊话题
  1.教师读一则报道《14岁少女勇斗歹徒惹争议:该不该见义勇为?》(正方:称赞她是“小英雄”,社会呼吁见义勇为,有助于弘扬社会风气;反方:“鸡蛋不要碰石头”,在通常情况下,未成年人还不具备与违法犯罪分子或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作直接面对面抗衡的能力,而见义勇为的后果很可能是徒劳的甚至付出生命。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了尊重生命这一主题,鼓动未成年人“见义勇为”是与法律明显相悖。)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2.出示: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北京市教育局主持制定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正式出台,“敢于斗争”在新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被删掉,“见义勇为”也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消失。“主动报告”、“遇有侵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学会‘自救自护”等有效保护青少年生命安全的内容则首次出现。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要珍视生命,就要学会生存,学会自我保护。
  3.小组内交流
  (1)交流内容:自己遇到、听到或从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等媒体了解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事情。
  (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讲了什么,你从中了解到哪些自我的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不同见解。然后共同讨论: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小组总结后推选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三、召开“自我保护”座谈会
  1.请各组代表到主席台就座;推荐一名主持人与老师共同主持。
  2.确定座谈会有关要求:
  (1)发言人必须将发布的内容或事情讲清楚。
  (2)在发言过程中说说自己学到了哪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3)在座的各位同学可以和发言人共同讨论同一个自我保护故事或方法进行提问。同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3.各位代表分别发言,每次发言完毕,主持人组织发言人与同学们共同讨论话题,或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4.评选“最佳发言人”和“最佳自我保护办法”,并说明评选理由。
  5.引导大家总结,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如何应对?
  (1)在家中的自我保护:防火-及时关闭电源、煤气灶阀门, 同时打开门窗, 呼唤邻居、行人帮助灭火。家里或近处有电话, 应迅速拔119报警;防水-知道家里水源的总开关在哪里, 一旦发生跑水情况, 先把总开关关闭。如果拧不动, 要赶快请邻居帮忙。迅速拨打维修电话。防煤气-要知道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和使用炉火和煤气灶的方法。屋里要经常通风换气。防盗-一人在家, 把屋门、防盗门从里反锁上, 钥匙放在固定位置等。
  (2)在外边的自我保护:上学下学尽量走大路, 少走僻静小路最好结伴而行。如遇坏人打劫, 尽快避开, 跑向人多的地方, 同时大声呼救;如发现火灾, 有人溺水等要大声喊人, 不要自己去救火, 不会游泳, 不会救护, 千万不能下水救人;不进网吧,不与网络聊天中认识的陌生人见面或留下联系方式等。
  四、总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5:22:00 | 只看该作者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平均每天就有十多个未成年人因为天灾或人祸而提前结束春天般的生命。在灾难面前,生命都会显得无比脆弱。但是,很多灾难的背后,我们又会痛切地感觉到,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多点求生意识、求生技能,也许,很多人还是可以逃出死亡。让我们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吧!
  资料袋
2004年12月26日,11岁的英国少女蒂莉?史密斯跟爸爸妈妈已经在泰国度假胜地—攀牙湾游玩时,发现远处海水突然不平静起来时,她马上觉得非常不安。蒂莉注意到,远处的海水开始出现泡沫,水流的速度也在加快,且急速后退,这让她立即联想到老师在地理课上讲述的有关海啸将发生的知识。蒂莉歇斯底里地狂呼“不好了,要发生海啸了!”父亲带妻子女儿返回旅馆,并将此警告带给100多位游客和旅馆的工作人员。就在人们逃离海滩没几分钟,巨浪袭来,人们却全都获救了。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听到了那么多自我保护的故事,这些故事中都蕴含着知识与智慧的力量,还有令人敬佩的坚强、镇定与乐观,使危难化险为夷。有些故事让我们听起来惊心动魄,有些让我们赞叹不已。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写自己经历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也可以写《鲁滨孙漂流记》的读后感。
  二、打开思路,畅所欲言
  1.你最想写的什么事情?
  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上自己或别人说的自我保护的故事,哪些令自己印象深刻或受益非浅。
  2.谁来告诉大家你最难忘的自我保护的故事?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草稿上写出题目,用几句简练的话列出提纲。
  3.通过这件事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说出自己的感受。
  4.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这些惊险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能够写得很精彩。
  三、回顾写作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写作方法:
  细节描写使人如临其境;生动的语言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心理描写让人了解事情背后的变化;侧面烘托将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使文章条理清楚等。
  2.谈谈你准备用哪些写作方法。
  三、指导学生自由习作
  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评改作文
  1.自我修改:写完后,自己通过轻声朗读的方法来进行修改,注意字、词、句和标点等,同时对自己不满意的段落也可以在旁边重新写。
  2.同学互改:与同桌或自己的好朋友交换,互相用修改符号改一改细节地方,对文章整体可以在后面写一写修改建议或简单的评价。
  二、全班评议
  1.教师选择自己在巡视中发现的典型作文或由学生推荐,作为讲评作文。可以请学生把整篇作文读完,也可以读到关键地方停下来,就某一点请同学们评议。
  2.评议的重点
  (1)事情是否完整,有条理,记叙得是否具体生动。
  (2)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是否恰当。
  (3)哪些部分写得最精彩。
  3.接受同学们的合理化建议,再次修改完善习作。
  4.范文:
  让希望栖息在灵魂里
  ──读《鲁滨孙飘流记》有感
  希望,一个多么温暖的词啊!美国诗人狄金森在《希望》一诗里写道:“希望”是个有羽毛的东西/ 它栖息在灵魂里/ 唱没有歌词的歌曲/ 永远/ 不会停息/ 在暴风中/ 听来/ 最美/ 令人痛心的是这样的风暴/ 它甚至能窘困/ 那温暖着多少人的小鸟/ ……
  我喜欢读《鲁滨孙飘流记》,不是因为他生活的惊险刺激,我是个女孩,我还不能想象如果真的置身于那样的境地里,会不会痛苦地失去活下去的所有希望。而这部著作打动我的,正是那栖息在鲁滨孙灵魂里的希望。
  我想,这有羽毛的温暖人的“小鸟”──希望,一定住在鲁滨孙的灵魂里,那样的可怕的荒岛都没有困住它。当身处绝境时,他首先想到的是怎样活下去。他是不幸的,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紧紧地拥抱着希望。正如他所说: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通过对照,他意识到,虽然自己身处荒岛,与人类隔绝,饱受孤独,但是能够活着,独免一死,身在热带,身边没有野兽,还有吃的,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从而鼓起生活的勇气,一心一意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我想到了邻居阿姨,我一直以为她是个不幸的人,因为车祸夺去了她的双腿,不理解她每天如花的笑脸。现在我明白了,她的心中同样住着希望:虽然她行动不便,可那个叔叔很疼爱她,周围的人那么怜惜她,女儿已经上学,能帮妈妈做家务,人见人夸,啊,她不依然是个幸福的人吗?孩子渐渐长大,日子越来越好,这么美好的希望陪伴着她,难怪她要笑着生活了!
小玲叮当姐姐说过:“你四周一片黑暗时,你的心就是自己的明灯。”是啊,鲁滨孙的四周一片黑暗时,他的充满希望的心,不就是他自己的一盏不灭的灯吗?当邻居阿姨遇到灾难的时候,她的充满希望的心,不也是自己的一盏不灭的灯吗?我希望读过《鲁滨孙飘流记》的人,都能从他那二十多年孤独苦难的生活中,看到闪着金色翅膀的小鸟──希望,并拥有它!




回顾?拓展四
教学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5:22:00 | 只看该作者
   1.引导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二是通过交流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2.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从中悟到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3.了解几个外国作家的故事,体会他们语言的幽默和巧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一、导语: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比较深入地阅读了外国文学名著,了解了名著中的性格鲜明的人物,今天我们就开一个小型读书交流会,好不好?
  二、从四个方面交流:
   1.交流外国名著及名著中的人物,可以说说读了什么名著,简介名著内容,交流读后感受,可以介绍名著中印象深刻的人物。
    这个部分是重点。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交流,一方面给他一个展示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是一次好书推介。
   2.交流读中国名著和外国名著不同的感受。
     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注意外国名著的语言特点,对不同国家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3.交流阅读外国名著和长篇的方法、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困难的方法。
     比如书中提到的宗教信仰、名字姓氏、风俗习惯,要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时代人的思想,而不要排斥或迷信。
   4.交流怎样做读书笔记。
     长篇名著可以摘录充满哲理和智慧的话语、摘录优美的片段,写梗概等方法做读书笔记。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
  一、自读文学大师智慧的话语。边读边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
  二、说说打动自己的句子,并试着说说自己的感悟。
  三、背诵句子。
  四、交流自己阅读外国作品积累的值得记忆的句子。
  五、简要介绍几部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的内容,鼓励学生阅读这些作品。
    飞鸟集:《飞鸟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诗集之一, 它包括300余首清丽的小诗。白昼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 都在泰戈尔的笔下合二为一, 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
    玉米人:伊龙大地是土著印第安人世世代代主活繁衍的地方,林木蓊郁,莽莽苍苍。山下的皮希古伊利托村里住着几十户拉迪诺人其(即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种人)。他们计划放火烧山,种植玉米,出售玉米。这完全违反了印第安人的传统观念。当地印第安人认为,人是玉米做的,卖玉米就是出卖自己的子孙。围绕着种玉米发生了一个离奇的故事。
    老人与海:故事讲到一个精神沮丧的老渔人,在他对职业的自豪感(他留下的唯一自豪感)的支持之下,冒险远航至墨西哥湾流并在那里钓住了一条该水域中从未见过的最大的马林鱼。故事接着说到他孤零零地、在因奋力叉住这条大鱼而耗尽了力气之后,被迫投入一场和一群海盗似的鲨鱼的绝望的搏斗之中,结果是那些鲨鱼只给他留下了猎获物的一具骨架。
  趣味语文
  一、读几则小故事,想想趣在哪里?
  二、分别就三则小故事交流。
    1.《巧问巧答》巧在什么地方?你能把问号和感叹号变成语言吗?
    2.《一个逗号》说明了什么?(作家创作的严肃和认真)
    3.《文豪和蚊子》马克?吐温的话巧妙在哪?



18        跨越百年的美丽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教法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二、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或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围绕题目质疑
   1.板书“美丽”,请同学们谈谈对美丽的理解,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很美丽?
   2.板书“跨越百年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问题预设: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跨越百年”指的是什么时间?课文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课文中去寻求答案。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生字的书写, 12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5:23:00 | 只看该作者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本文涉及到一些物理方面的专用词语,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适当讲解,如,放射性元素镭  物理学  人工放射性  天然放射性  工业废渣  冶炼  溶解  沉淀  分析  酸碱  试管  量杯  诺贝尔奖
   3.指生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4.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默读课文,解决课初提出的问题: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5.再读课文,提出课文中不懂的问题。
     问题预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理解方面的问题,如“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它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它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三、交流资料,认识居里夫人
   1.学生交流搜集的居里夫人的资料。
   2.教师对居里夫人进行简单介绍和补充。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读听写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上节课同学们围绕着题目和课文内容提了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读课文来探讨这些问题,相信通过读书我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和更新的认识。
  二、品读感悟,全班研讨
   1.关于“美丽”的探讨
   同学们上节课提了许多有关美丽的问题,如“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怎样理解“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等等。让我们再次走入课文,去感受这份美丽。
   ⑴默读全文,看看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划出相关语句。
   ①居里夫人的外表美
   指声朗读相关语句,谈出对该句的体会和认识,在感悟的同时,结合看图,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②镭的颜色美
   想象当时的情景,尤其是在“幽暗的破木屋的映衬下”这点略带蓝色的荧光显得更美,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③居里夫人的内在美,人格美。
   指导学生抓住全文有关语句进行朗读、感悟,注意读悟结合,切忌空谈;教师要善于点拨、提升和概括。
   A、巨大贡献是美
   关注语句:
   “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使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心中”
   “它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它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
   B、勇于探索、忘我献身是美
   关注语句:
   居里夫人却立即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矿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实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终于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
    “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
    “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C、淡泊名利是美
   “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三、回归整体,提升认识
   1.回读全文,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照应问题;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跨越百年”指的是什么时间?为什么说居里夫人的美丽“跨越百年”?课文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
   百年是虚指:意即“永恒”,她的伟大发现对社会的贡献永恒,她的优秀品质和人格精神永存。
   2.总结收获,拓展阅读。
   再谈对“美丽”的理解,或说说居里夫人的美丽给以我们的启迪?
   读读课后“阅读连接”中的资料,课下读一读介绍居里夫人或其他科学家的书,做读书笔记或写读后感。






19* 千年梦圆在今朝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5:23:00 | 只看该作者
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教法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中国以及世界载人航天飞行的有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神州五号”、“神州六号”在人飞船发射的有关情景。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激情导入: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2.同学们,看着这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小结: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定目标
   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结合本单元学习重点和课文前的提示,自己来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全班交流,确定本节课的共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1.自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学习目标。
   2.小组合作,互检互评自学效果,深化提高。
   3.全班交流。
    (1)各小组派一名代表,轮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2)交流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顺势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行文线索,教师相机板书: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
      ↓
      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
      ↓
      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
      ↓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更多免费教案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www.lspjy.com 分站www.fydaxue.com
      ↓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
    (3)交流本文在表达方法上(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
  四、拓展读写,升华情感
    1.“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并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谈一谈“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历史意义。
    3.“千年梦圆在今朝”,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怎能不高兴自豪,怎能不欢欣鼓舞?请同学们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炎黄飞天梦》,并结合课文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4.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神州五号”飞行成功仅仅三年,“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又飞上了太空。(播放多媒体课件)同学们,请你来为本文作者填补这一空白:把“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也写进课文中,加在你认为合适的地方。
    5.请2~3名学生读一读自己写下的文字,互相评议。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学习目标
   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三个故事在写法上和内容上的相同点。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5.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与本文事例相关的图片或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有很多同学特别崇拜科学家,能说一说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吗?
  2.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学生自由发言,如: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等等。)
  3.教师小结: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5:23:00 | 只看该作者
  4.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第20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相信同学们学过课文,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课文,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
    诞生 纵观 漩涡 敏锐 追根求源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洗澡 花圃 推理 逆时针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打破砂锅问到底
   (1)指名读词语。
   (2)齐读一遍。
  3、好!同学们再读课文,看课文讲了哪三个故事?分别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试验,终于发现了酸碱试纸。
  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球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球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
  三、细读课文,找出规律。
  1、这三个同学说的很对!这三个故事是多么有趣的生活现象啊!现在再请同学们仔细读读三个故事,看看这三个故事的介绍和内容,有什么相同点?可以在课文中画一画。
  (学生边读书边思考)
  2、我看到有许多同学在书做了圈画,有的还做了批注。很会学习。
  3、现在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交流自己的发现,讨论存在的疑问。
  (四人小组交流)
  4、现在请同学说说交流后自己的认识。
  三个故事都是讲生活中的偶然发现的问题;
  三个故事都是讲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故事;
  三个故事都是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5、大家讲的很好。有没有人能把三个故事间的相同点分析透彻些?
  三个故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试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6、你真棒!课文读的很仔细,分析的也很有道理。书上有一段话和你说的意思是一样的,同学们看看是哪一段啊?
  (第二自然段)
  投影(第二自然段)
  7、齐读第二段
  8、是啊,“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这也是课文中的哪句话的意思?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9、一起读这句话!
  10、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的含义是:看出问题,不断发问、追根求源。
  !含义是:不断解决疑问,找到真理。
  11、科学史上,能从生活的细小现象中找出真理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你还能举出一个吗?
  鲁班上山,手被植物叶划伤,后来发明了锯。
  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了头,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雷达、风车……
  12、这么多的事例说明了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但是真理的发现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是什么呀?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13、这也是说课文中的那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三、回归整体,总结收获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知道了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知道了文章思路:开头提出自己的观点,再用三个具体事例来说明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最后再来阐述开头的观点。
  科学发现的“偶然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给任何一个懒汉,希望同学们也做一个“有科学准备的人”。
  四、巩固提高,随文练笔
  仿照课文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1        我最好的老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你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
   2.这节课让我们去认识一位最好的老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请你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制定自己的学习任务。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围绕提示,自读自悟
   1.学生围绕阅读提示中的思考题“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来自主学习。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学生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
   1.关注作者前后的不同情感变化。抓住了“这算什么老师──我最好的老师”这一情感冲突,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07: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