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5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班绘本《让谁先吃好呢》活动教案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6-26 19:5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班绘本《让谁先吃好呢》活动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物体高矮、轻重等不同特征进行排序;
  2.能运用简单符号记录排序结果;
  3.体验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与成功感。
  设计意图:一次成功的活动,首先需要制定适宜的活动目标,有清晰的目标在心中,可以为教师设计活动的各个环节、组织活动过程、把握生成的问题等提供一个明确的依据和方向。因而本次活动从不同角度设计了认知、能力、情感三个维度的目标。活动目标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具体、明确、有较强的针对性。
  活动重点:按动物个子高矮、嘴巴大小、耳朵长短、尾巴长短、体重的轻重进行正向、逆向排序,理解逆向排序。
  活动难点:能运用简单符号记录排序结果;
  活动准备:
  一、材料准备:课件《让谁先吃好呢》;排序卡、记录卡、笔。
  二、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初步排序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桃子”导入,引出故事。(播放课件)
  师:咦,这是什么呢?(桃子)
  师:看看,这个桃子长得什么样?
  师:哇,这样一个诱人的大桃子,你们想吃吗?
  设计意图:以诱人的“桃子”导入活动,引发幼儿的兴趣,既“勾”起了幼儿品尝桃子的欲望,为理解动物看到桃子后急切品尝心境做好铺垫。
  (二)了解几种动物的主要特征。
  师:“诱人的大桃子吸引来了一群小动物,你们看,它们都是谁?数一数,一共有几位朋友?”(猴子、长颈鹿、兔子、犀牛、鳄鱼、毛毛虫;6位朋友)
  师:“这些动物朋友都有一个最大的特征,你能把它的特征和它们的名字一块儿说出来吗?”(长耳朵小兔、大嘴巴鳄鱼、高个子长颈鹿、长尾巴猴子、大肚皮犀牛、小小的毛毛虫)
  设计意图:把动物的最大特征和动物名完整讲述,既发展了幼儿细致描述的能力,又使幼儿对这六种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了清晰的认识,为接下来的“按动物的不同特征进行排序”作了有效铺垫。
  (三)设疑激趣,导入主题。
  师:这群动物都想先吃这个桃子,可让谁先吃好呢?你有什么好办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巧妙的引出了本次活动的一条暗藏线索“让谁先吃好呢?”幼儿自由讨论,激发起参与活动的浓厚兴趣。
  二、基本部分:
  (一)启发幼儿按照动物个子的高矮进行排序。
  1.播放课件 ,引出从个子高矮排序的方法。
  长颈鹿说:“我们按个子的高矮来排列,谁最高谁先吃。”
  2.引导幼儿尝试用目测的方法进行高矮排序。
  师:请你按照小动物个子的高矮,给小动物排排队。
  3.观看课件,通过比较,引导幼儿说出量高矮的正确方法。
  师:我们来看看动物们是怎样比的。(点击课件)
  师:你觉得鳄鱼的方法对吗?(不对,要站在一样高的地方,量的时候要站直了,不能把尾巴算上,踮起脚来量也不行)
  4.引导幼儿尝试用简单的符号记录排序结果。
  师:动物们整整齐齐地站好了,从高到矮排序,谁最高?第二、第三高的是谁呢?接下来轮到谁?第五高?最矮的一个是谁呀?
  师:我们来记录下比赛的结果吧,用什么样的符号可以表示从高到低呢?
  设计意图:按高矮排序时,问题深入浅出的有效推进;使幼儿掌握了高矮比较中参照对象的统一性;并尝试用简单符号记录。从而为引出幼儿自主根据动物的不同特征进行排序的环节做好准备。
  (二)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按动物身上的不同特征进行排序
  1.激发幼儿讨论多种排序方法。
  师:“如果你是其它动物,你愿意以这样的顺序来吃吗?”
  “有什么好的办法让你喜欢的小动物当第一名?”
  “你会用几种办法给小动物排序?”
  2、幼儿自主排序,尝试在记录卡上记录操作结果。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并不呈现故事中其他动物排序的情节,而是鼓励幼儿展开联想,自主的尝试根据动物的不同特征进行排序。并尝试用自己设计的简单符号表示排序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
  (三)根据幼儿对自己所展示操作材料的讲述,适时结合故事课件,集体讨论多种排序方法。
  师:“你是怎样给小动物排序的,为什么?”
  “小动物们也是这样排序的吗?”
  1.按照兔子耳朵、猴子尾巴的长短,嘴巴的大小等动物特征排序,让幼儿集体进行讲述。
  2.体重排序中,引导幼儿观看故事课件,运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等记录操作结果。
  1)回忆跷跷板的经验,帮助幼儿按体重排序。
  师:“体重得怎么称啊?犀牛用了什么办法呢?”(跷跷板)
  “你们玩过跷跷板吗?跷跷板是怎么玩的?想一想,跷得高
  的表示重还是轻呢?跷得低呢?如果跷跷板是平的,又说明什么呢?”
  “那用跷板怎么称出动物们的重量呢?比出谁重、谁轻呢”(一边坐小动物,一边放上石头,数一数石头的数量就可以了么)
  设计意图:故事中跷跷板称体重的情节,幼儿不易理解,因此采用启发式提问,联系生活中跷跷板的经验,为幼儿的思维搭建了情景化、游戏化的平台。
  2)幼儿数石头,教师观察指导。
  师:请小朋友帮助小动物数数每个跷跷板上的石头,数完把石头的数量记在操作卡。
  3)交流数石头结果,教师记录。
  师:谁的跷跷板上石头最少?毛毛虫连一块石头的重量都没有,我们应该怎么记呢?
  师:猴子与石头的比较情况呢?应该怎样记录呢?
  设计意图:引导幼儿运用合适的符号记录操作结果,既是对动物与石头比重的科学表示,又拓展了幼儿对“等号、小于号、大于号”实际运用的经验,体现了幼儿数学知识的有效整合。
  (四)再次探索,动手操作——尝试逆向思维的排序
  1.播放课件,呈现故事结尾。
  师:小动物们想了各种办法来排列顺序,可是,最后大桃子却被毛毛虫先吃了,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2.幼儿再次探索,尝试逆向思维的排序。
  师:毛毛虫怎样能使自己排第一呢?
  小结:故事的最后是弱小的毛毛虫排在了第一,毛毛虫是以“智”取胜,因为它运用了与其它小动物不同的逆向排序的方式,而且不仅个子最矮第一名,还是体重最轻、嘴巴最小、耳朵最小的第一名,获得胜利。我们要在毛毛虫的身上学会一个道理;不要小看自己,要学会相信自己。
  设计意图:因为前面孩子们都沉浸在从最高、最大、最重的排序顺序中,这时出乎意料的故事结尾呈现,引发幼儿的疑问,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幼儿再次通过自己的探究解开谜底,最终主动获得逆向及多-维角度排序的经验。
  三、结束部分:小组讨论,合作探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排序。
  1.每组幼儿按自己组内幼儿的特征进行多角度、正逆顺序的排序并进行记录。
  2.交流介绍不同排序的方法。
  小结:刚才我们用了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排队,而且方法都各不相同,你们的本领真大,在平时的生活学习活动中,我们要了解自己相信自己,让自己成为最棒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比较方法,只要你认真观察,你就会找到许许多多的排列方式。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引导幼儿学以致用,从故事中回到生活中,迁移经验,不断探索。为后续学习提供了积极的影响。
  教学反思: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感兴趣。”教师如果能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将所学内容寓于其中,使幼儿所学的知识有情、有境,就能引起其极大的兴趣。因而在此次活动的设计中,我将《让谁先吃好呢》这样一个幽默生动,贴近幼儿的绘本故事转化为数学活动,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环节。以探究为主线,引发冲突,通过多方猜测、积极验证、练习巩固等环节的设置,力求让幼儿对原本乏味的排序活动产生兴趣,通过有效的教学,重新建构排序的经验,促进良好数学思维品质的形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6-26 19:50:20 | 只看该作者
回顾整个活动过程,反思如下:

  一、活动过程生动有趣,自然流畅的蕴含活动目标。

  借助故事中隐藏着两条线索,第一条是“让谁先吃好呢”,这就象一个谜,始终贯穿于故事之中,深深的吸引着孩子们;第二条是动物们按某一特征进行高矮、大小、长短、轻重的排序,这正是本次活动的价值所在。在活动中,我把握住了这两条主线,制订了具有适宜性、指向性的活动目标,即以“让谁先吃”的故事情景为切入口,利用故事情景推动幼儿对于排序经验、比重经验的不断建构。整个活动过程生动有趣,两条主线并驾齐驱、相互交织,若隐若现、相互贯通。在主题鲜明的情景化教学中,自然无痕的渗入正逆排序的方法,整合高效的融入称重游戏、符号的实际运用。活动目标在过程中自然展现、层层铺展、一一达成。

  二、注重启发式提问,激活幼儿的思维。

  数学思维品质比数学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因而活动中注重有效地运用设疑、插问、推问等方式,不断的帮助幼儿迁移生活经验、游戏经验、知识经验,激发着幼儿对于作品内容的好奇与探究,激活着幼儿多方面思维的训练。可以说,有效的提问使整个活动体现结构严谨、自然流畅。

  三、突出尝试与猜想的过程,关注幼儿的自主探索。

  这个有趣的故事除了蕴含着排序的元素外,同时还要让幼儿感受到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价值——看事情不能只从一个角度看,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会有更多的发现。因此,在活动中我注重突出幼儿的尝试与猜想的过程,当引出“谁先吃”的问题时,教师让幼儿尝试为喜欢的小动物排第一,设计先让幼儿大胆猜想,简单记录的自主探索的环节,再让幼儿互相交流,集体归纳。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仅学习知识,更发展了能力。

  以上是我围绕这次活动中的几点尝试,但在活动过程中,也留下了一些遗憾:由于活动突出幼儿的主体性,幼儿的猜想、尝试存在着一些不可预见性,这就要求作为教师的我需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处理好活动中随机生成的各种情境,加强对幼儿及时准确恰当的引导和评价。遗憾促进反思,相信不断反思会使我们不断成长,让我们更具智慧地进行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1:3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