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623(周日)读李志欣的《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给青年教师的成长建议》第53页至74页,第三章,如何保持融洽的师生关系。
【摘要】
第56页:允许学生犯错误,实际上是给予学生自主处理新问题,学会在复杂情境中进行辨别,分析,判断,推理的机会,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探究,让学生自由的呼吸,给学生提供出错的时空。正确的解答可能只是模仿,而错误的解答却可能是创新,可怕的不是学生犯错误,而是教师错误的对待学生的错误。
第59页:教师要在教学方法,制度文化或是教育理念没有多少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尽量把视线放在学生真正的生活上,发现学生的生活风格和学习乐趣。借机建构属于学生个体的课程,展开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和推动。
第61页:年轻的教师们要时刻记住,永远用理解的目光看待孩子的各种行为,关注他们行为背后的思维,观念与故事,甚至有时还需要追溯到他们的童年生活和生命背景里去理解教育,寻找教育的最佳机会。
【感悟】
课堂是有缺憾的艺术,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只是追求学生能够回答出来我们所认为的标准答案,一味的追求正确答案,而忽略那些学生真实想法的本真的错误的答案,那么这样的课堂一定是虚假的课堂。
在课堂上,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不要过多的进行批评。在课堂上,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不要过多的进行批评,而要注重分析学生犯错背后的原因。发现了原因,进而进行指导,或许这也是一个良好的教育契机,会让学生收获更多。
我有时会在想:让学生获得一个好的成绩,考得高分儿,真的就是教育的全部吗?我们教师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一个又一个高分儿的学生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学生在学校的意义又有多大呢?教育要注重因材施教,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可复制的、单独的个体,每一个生命的个体也都有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和个性特点,我们怎么可以用一套方法去对待每一个鲜活的灵动的生命呢?我想如果能够在学校的制度之内,在教育允许的范围之内,适度地开展一些符合学生个性的一些活动或者是课程,让学生能够让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到可寄托的地方,让他们的个性有得到张扬的机会,那么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就应该是圆满幸福和充实的吧。
回忆我当班主任的时候,由于比较年轻又缺乏经验,所以大部分时候我都是单凭一腔热情,把我个人的一些想法无条件的强压给学生,我发现他们并不开心。虽然有时也会按照我的想法进行实施,但是似乎总是不那么尽如人意。后来我开始慢慢的学着调整。一些事情也愿意问问学生的意见,问问他们的主意,一些事情也试着放手给班干部或者是学生自己去做。当我这样放手了之后,我发现学生给了我很多的惊喜,也让我们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了很多。所以当问题来临的时候,其实并不可怕,这也许正是一个良好的教育的契机,你需要做的就是慢下来、静下心来,好好去分析和理清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跟学生平等的进行对话,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去解决问题。长此以往,一定能够构筑起比较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811字) |
|